- 倪汝选,秦静,王茂成,佟明月,刘长山,宋林合,田勋润,巫国宾,王芳生,李志立,郭晋林
对9例便秘死亡马的小肠,大结肠和小结肠粘膜作了细菌培养计数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结果从各段肠粘膜内均培养出细菌的有8例,其中以结粪阻塞部肠粘膜内细菌最多,约为其它肠段的30倍,而9例对照马中,仅有1例于大肠粘膜内培养出细菌;从9例便秘马结粪阻塞部肠粘膜内均分离出大肠杆菌,其对小白鼠有一定的致病性,血清型主要为O_(119):B_(14)(6/9)。用分离出的大肠杆菌O_(119):B_(14)和未定型的#2411大肠杆菌的精制内毒素,给6匹健康幼驹分别以不同剂量静注,均立即出现与重症便秘马危象基本一致的临床症状和血液学变化;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和质谱仪定性,观察到其血浆脂肪酸有一定的变化。对2例死亡的内毒素试验马进行了详细的病理形态学观察。用家兔小肠结扎试验证明,分离出的大肠杆菌不产生“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样的肠毒素。
1983年03期 215-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恩贵,曹广强,杨盛华,武银莲,殷震
,许基龙
1982年从沈阳××奶牛场溃疡性乳头炎病牛的局部病变中分离获得828A和828B两个病毒株。经过对828A毒株的系统鉴定,证明为牛疱疹病毒Ⅱ型(BHV2),也称牛溃疡性乳头炎病毒。该病毒具有较广泛的细胞感染范围,其中以犊牛肾继代细胞和犊牛睾丸原代细胞最敏感。病毒可在人工感染的犊牛体内繁殖,并能从血液、病变皮肤、淋巴结得到回收。
1983年03期 227-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玉生,胡仲明
本文对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与缰核在针刺镇痛中的机能联系作了研究。用微电极记录外侧缰核的单位(神经元)自发放电时,观察到缰核的绝大多数单位对伤害性痛刺激呈现暴发性高频放电反应。这种反应可被电针或镇痛药盐酸吗啡所抑制,又能被吗啡反转剂纳洛酮所反转。刺激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可使外侧缰核的自发放电和痛诱发放电减少或消失。表明大脑皮层在针刺镇痛中,可发出下行信号到达外侧缰核,抑制或削弱缰核的活动。从而加强了中缝大核的下行抑制作用,达到缓解疼痛或镇痛的效应。在电针“邪气”穴的同时刺激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可加强针刺对缰核自发放电的抑制效应。表明大脑皮层参与针刺镇痛,是大脑皮层发出的到达缰核的下行信号与针刺传入信号在外侧缰核同一神经元相会聚,进行整合,从而加强了针刺镇痛的效应。
1983年03期 235-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春岚,吴弋麃,张兰兰,湛万山
本研究应用青霉素G钾、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和复方苄星青霉素四种制剂,分别给各4匹蒙古马单剂量(10,000u/kg)肌肉注射,用生物管碟法分别测出其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前三种制剂按有吸收因素一室模型回归方程C=M(e~(-ket)-e~(-kat))估算出血药浓度理论值;复方苄星青霉素按有吸收因素二室模型回归方程C=Ae~(-αt)+Be~(-βt)-(A+B)e~(-kat)估算出血药浓度理论值。然后按模型公式算出每匹马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再求出平均值与标准差。通过参数对四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了比较,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1983年03期 240-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茂成,田勋润,史永忠,介安,尹志阳,阎栋梁,赵铁刚
研制的调压灌肠器主要由灌肠吊桶,塞肠器和测压计三部分构成。其进水管内径为1.5厘米,流量400毫升/秒。灌肠时的安全压力,壮龄和幼龄病马在150克/厘米~2以下,老龄病马在100克/厘米~2以下。应用此灌肠器,灌肠水能通过结粪,并借助测压计可看出肠内压力的大小,便于及时控制,防止肠管发生破裂;采用调压灌肠法,能避免引起心率过速。本灌肠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治疗小结肠、胃状膨大部、骨盆曲、左下大结肠的便秘,尤其对重症肠便秘的治疗,更显其优越性。治疗心率80~160次/分的病例67例,达到疏通效果的63例,治愈61例,其中包括许多以往认为需要做剖腹按压手术的病例。
1983年03期 246-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郝崇,刘景华,表肇敏,贾补年,陈斯义,李明忠,俞乃胜,常景蔚,罗国祥,王书恩,朱积美,李茂勋
1981和1982年春季,在河南省周口地区的马、驴中发生一种以外生殖器皮肤粘膜的脓泡和溃疡为特征的接触传染性疾病。从患驴的外阴部溃疡组织中分离到两株病毒,经系统鉴定为马痘病毒,对马具有明显的病原性,从而证明我国存在有马痘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粘膜疾患。
1983年03期 253-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永才,丁国安,徐英泉,刘伟
应用中药大黄软膏和安德利斯对13只犬的18个趺关节人工挫伤进行了对比治疗实验。结果表明,大黄软膏对重剧犬趺关节挫伤具有良好的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功能。其治疗效果,无论是机能恢复,还是肿、痛消退,均显著优于临床常用的安德利斯;而且具有粘敷力强,作用时间长,药效发挥充分,便于长期贮存等优点,适于平、战时临床应用。
1983年03期 260-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吉鉴阳
,袁国平
<正> 最近,52941部队新的领导班子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中,发现连队养猪防病工作,有的单位是“三不管”,因而出现了猪死亡率较高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现状,这个部队采取了以下四条措施: 第一,明确养猪防病工作以兽医人员为主,军需、生产部门配合。在此基础上,由科
1983年03期 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世若,陈宗泽,宋耀彬,梁焕春,刘玉斌
本文对鼻疽固相补体结合反应的条件进行了筛选,建立了术式。通过对417匹马来因点眼阳性马骡血清抗体检测证明,建立的固相补反的敏感性高,其阳性反应占29.5%,疑似反应占23%,阴性反应占47.5%;而常规补体结合反应则分别为14.7%、3.8%、81.5%。对10匹其它传染病血清和20匹马来因点眼呈阴性的健康马血清检测结果,除类鼻疽血清外,均呈阴性反应,证明固相补反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1983年03期 26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可分为犬肝炎型、犬呼吸型和狐狸脑炎型三型。其中以犬肝炎型分布最广,危害最大,致死率可高达40%。该病的临床症状,随犬的年龄和抵抗力不同而异。最急性型,特别是3~9月
1983年03期 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湘燕,姜力,刘(王子),冯书章,邓定华
本文应用吖啶橙玻片微量吞噬试验对7匹鼻疽杆菌死菌和活菌人工感染马进行了连续检测,无论是死菌接种还是活菌接种,噬菌率(PR%)、噬菌指数(PI)和杀菌指数(BcI)三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均一致;对自然感染马79匹(鼻疽马11匹、马来因马17匹,双阴转马51匹)也进行了检测。人工感染马和自然感染马的检测结果与健马正常值相比,三项指标相差均非常显著(P<0.01),从而认为三项指标均可作为观察鼻疽免疫状态的指标。
1983年03期 274-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申才,赵陆章,张贵,孙振英
<正> 随着诊疗器械特别是电子仪器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借助电子仪器对肠鸣音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已有报道。我国兽医界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我们从1980年开始进行了这一课题的研讨,现简介如下:
1983年03期 280-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志尧
<正> 在医学上,“检验”通常是指实验室的检查。它的范围大致包括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和微生物学检验三个方面。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检验中又有一些新的分支不断出现,如免疫学检验、毒物检验等。医学检验在医学上早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而独立存在,而我国兽医检验的有关内容,目前仍然由诊断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等
1983年03期 282-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宣华
<正> 猪流行性腹泻(ePizootic viral diarrhea,简称EVD)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也以呕吐、腹泻和脱水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尽管它并不像猪传染性肠胃炎(TGE)那样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它的分布与TGE差不多一样广泛。到目前为止,有文字报道的就有比利时、西德、英国、匈牙利、加拿大等国。据Turgeon(1980)
1983年03期 28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谢庭树,张盛云
<正> 应用A型超声波诊断马骡肺脏及胸膜疾病,目前尚无专题报道。我们在1973年掌握对肺脏的探测技术和确定肺界的基础上,近两年又对24例马骡肺脏和胸膜疾病进行了超声波诊断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兹介绍如下。
1983年03期 296-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复言,石丽珠,罗雪梅,陈百风,巩宜慈
<正> 猪肉孢子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人误食带有米氏囊的猪肉或内囊体污染的食品而感染发病。据报道,国内猪肉孢子虫的感染率各不相同。广州市食品公司调查,感染率为6.76%;南京市乳肉管理所调查,感染率为5.07%;兰州市肉联厂和甘肃农大卫检进修班调查,感染率为26~34%;甘肃省武威肉联厂调查,感染率为75.1%。鉴
1983年03期 300-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哲,王宪楷
<正> 血浆或血清中的很多酶都米自各种器官和组织。当某些器官、组织发生病变时,血浆或血清中一些酶的活性往往会发生改变。因此只有充分了解正常状态下器官、组织中酶活性的分布,才能解释血浆或血清酶活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多年来,人们对动物器官和组织中转氨酶活性已有所了解。最近,国外更有人对马的器官、组织中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分布及同工酶谱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在国内尚未
1983年03期 302-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贵盛
<正> 东莨菪硷与静松灵对马属动物复合麻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静松灵的类似化合物二甲苯胺噻嗪(Xylazine)在国外广泛应用于猫、犬等的基础麻醉。在国内,静松灵用于小动物麻醉的报道不多。根据有关试验,静松灵有明显的抑制呼吸和心脏运动及镇痛不全的缺点。为此,我们选用东莨菪硷与静松灵配合,进行了犬的复合麻醉(以下简称复麻)的实验观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983年03期 306-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段自方,湛万山,李忠来,朱维正,张景海
<正> 1981年11月至1982年12月,我校附属兽医院先后接收住院病犬50只,以呕吐、出血性肠炎为主症,经电流镜观察及病原分离,初步认为是由犬细小病毒所引起。现将临床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1983年03期 309-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震东,郑兆荣,孙广有
<正> 1981年11月至1982年12月,我校附属兽医院先后收治了以剧烈呕吐、腹泻和排血样粪便为特征的病犬50例。经临床观察、病理形态学检查、病原分离和电镜检查,初步确定本病是由犬细小病毒所引起。现将病理学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983年03期 31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瑞玉
<正> 虎花香药酒是从民间收集的一种治疗血液毒蛇咬伤的验方。由于其具有消炎、消肿和镇痛的功能,所以我们曾试用于几种常见外科病(如感染化脓创、炎性肿胀和脓肿)的治疗,经疗效观察,效果十分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983年03期 314-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尚德元,杜洪识
<正> 我们于1982年5月26日收治一例以排红尿为主症的病牛,经检查确诊为牛产后血红蛋白尿(血)症,应用磷制剂治疗疗效卓著,现报道如下。 一、病历概要 病牛为自繁荷兰种牛杂交后裔,4岁,黑白花,营养良好,乳用。5月23日发病,
1983年03期 316-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