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汝选,陈维岩,李志立,秦静,李茂荣,张守印,宋林合,王茂成,李盘根,钱大方,赵金保,王国范,张永茂,李颍湘,周书明
为验证内服土霉素与马属动物发生急性腹泻有一定关系,于1983年5~6月,按现地内服土霉素病例的平均剂量(64mg/kg体重),给3匹健康马进行了人工造病试险,并对试验马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系统、血液生化、血液鲎试验、终末粪便潜血、细菌培养分离和细菌计数)以及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1)内服土毒素后,1.2、3号马均于24小时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排稀软带粘液的粪便等症状,第44~15小时,1、3号马出现急性腹泻,分别于52.5和129.5小时死亡,2号马于第116小时出现腹泻症状,第152小时起逐渐恢复,为观察其病理变化,于第217小时扑杀。(2)1、3号马服药后血液学化验,各项指标与服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而2号马除鲎试验阳性,凝血系统检查有一定变化外,其余变化均不明显。(3)肠道菌群严重失调,尤以不同血清型的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显著增加,其比率由服药前的34.8%逐渐上升到65.6~90.9%;细菌内毒素于眼药后第31~48小时鲎试验开始出现阳性。(4)盲肠和大结肠呈典型出血性坏死性炎;胃底粘膜淤血、水肿;肝,肾、心颗粒变性;肾上腺皮质有出血斑点;脾淤血、出血、白髓萎缩;肺淤血、水肿。由此认为,内服土霉素是马属动物发生急性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1985年02期 9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振荣,朱宗保
<正> 马属动物腹股沟阴囊疝在临床上时有发生,但双侧性腹股沟疝较少见。我们于1983年8月收治1例,现介绍如下。 一、发病经过 33994部队某连公骡,14岁。该骡有踢咬和见马就爬的恶习,8月
1985年02期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玉生,刘长宁,李巨浪
本实验应用微电极技术,研究了刺激大脑皮层体感区对家兔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痛敏神经元的效应。对18个PAG痛敏神经元的观察表明,在刺激大脑皮层体感区时,痛兴奋单位和痛抑制单位均受到抑制,但对痛兴奋单位,抑制作用潜伏期短,恢复较快;对痛抑制单位,抑制作用的潜伏期长,恢复较慢。痛兴奋单位多分布于PAG的腹侧部,痛抑制单位多分布于PAG的背侧部,它们呈一定的空间分布状态。实验结果表明,大脑皮层体感区对痛信号的传递具有下行性抑制作用。
1985年02期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生成,罗自生,刘建唐,锁延荣
用15%的泛影葡胺汉克氏液(MHS),从感染伊氏锥虫的小白鼠血中,分离出不含或含极少红细胞的锥虫、白细胞和血小板混悬液,再经DEAE—纤维素过柱,得到纯的伊氏锥虫。从取血开始,全部过程在1~1.5小时内完成。血液锥虫的总回收率平均74.2%,回收总虫数为2~12×10~8/鼠。过柱后的锥虫运动正常,以1×10~5~1×10~6接种成年小白鼠,一般在6~10天内死亡。用纯锥虫抗原对10匹试验锥虫病马骡的血清做琼脂扩散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与分步远心沉降洗出的粗抗原比较,稀释倍数较高,检出阳性的时间相同,或比粗抗原提前1~2天。本法是把梯度分离和离子交换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快速有效方法。
1985年02期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晓东,沈绿萍
用质粒PBR325与干扰素β基因组成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HB101株,经含有AP和Cm的LB琼脂平板培养基筛选,获得12个Cm敏感株。对这12株菌作质粒快速抽提,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质粒分子量分析,从中筛选出4个分子量大于标准PBR325的质粒株,再经进一步克隆、质粒抽提及酶谱电泳分析,获得2个含有干扰素β基因的克隆株。
1985年02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韦旭斌
<正> 1984年9月5日,吉林省武警某部一警犬因顽固性尿血而入院就诊,经中药治疗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该犬系西德进口黑背,雄性,2岁。1个月前发病,大量尿血,饮食锐减,日渐消瘦。来我院前一直在某兽医院住院治疗,曾用过青霉素、链霉素及庆大霉素等多种抗菌药,也用过安络血、维生素K及秦艽散等止血剂,均无效。
1985年02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从林,刘(王子),冯书章,邓定华
通过对ELISA的抗原最适浓度、抗原包被时间,被检物和酶结合物的感作时间等因素的测定,建立了检测抗鼻疽菌核糖体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方法。先后对两次细胞融合所产生的124孔杂交瘤细胞进行了检测,有69孔为阳性。对一些阳性孔进行克隆化培养,筛选出一株较稳定的分泌高效价抗体的细胞株。对此细胞株五次克隆所产生的233个克隆孔检测,均为阳性。由此证明,建立的方法快速、敏感、特异性和重复性好,适于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1985年02期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玉森,刘伟,李振武
应用关节内窥镜观?了马正常趺、腕关节滑膜及滑膜绒毛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趺、腕关节滑膜壁的形态不尽一致;同一关节囊的不同部位,滑膜壁及绒毛的形态、分布也各有差异,一般滑膜囊外凸最明显的部位绒毛密集,靠近关节面部位的滑膜上绒毛很少或无绒毛分布。
1985年02期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振凯,陈家烈,曹一亮,王占凤,辛丘岩,于敦才,张英福,赵福
采用磁场强度为3000高斯、流量为1吨/小时的封闭式磁水器制备磁处理水(磁水),以喂饮磁水的方法,先后两次在同一猪场进行了肥育猪生长试验。两次试验结果表明:磁水组与自来水组(对照组)相比,每增加1公斤活重可省料0.5公斤(P<0.01,相差非常显著)。但增重比较没有明显差别(P>0.05)。磁水组肉质pH、水分、灰分、蛋白质、出油率、碘价等无明显变化。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猪未见不良反应。按本试验结果推算,应用磁水喂猪可降低饲料成本10%。本试验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1985年02期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翟春生,许先明,于再春,唐美金
<正> 患马为14岁公马,发病前无异常表现。于中午喂马时发现马突然倒地,不能站立,全身出汗,兴奋,惊恐,眼结膜轻度黄染,T 39.5℃,P 120次/分,R 80次/分,心音亢进,肺泡音粗厉,肠音不整。疑为中毒或腰扭伤。经强心镇静、解热镇痛及用1%硫酸阿托品注射液5毫升解毒等处置后,由饲驭人员扶助缓慢牵送兽医所诊治。途中见患马后躯无力,斜行,运步如醉酒样,两后肢提举不充分,蹄尖拖地,至兽医所后又倒地不起。检查症状同前,但肠音沉衰。末梢血液涂片镜检未发现血液寄生虫。经一般对症
1985年02期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石军
<正> 准确地预测奶牛产奶性能是奶牛选种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众所周知,使用奶牛终生产奶记录对其产奶性能进行评定是最可靠的,但是其世代间隔太长。以往西安地区通常采用第一胎产奶量作为产奶性能评定指标,国内有关报道也均以第一胎产奶量作为制定早期选种指标的依据,国外在这方面的争论很大,对于究竟使用第一胎还是第二胎产奶量作为选种指标看法不一。因此,从理论上搞清奶牛各胎次产奶量与其总产奶量间的真实相关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采取通径分析的方法,就奶牛前五胎产奶量对终生产奶性能的决定程度进行评价,以为今后奶牛选种工作提供依据。
1985年02期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丁儒
<正> 我校附属兽医院门诊部和数理教研室合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最近研制成功马真性腹痛电脑诊疗系统。通过707例各类已知诊断结果的病历考核,对马骡肠便秘、肠痉挛、肠鼓胀、胃扩张、肠变位五大腹痛病诊断的平均准确率为95%;现场试用70例,准确率达93%。
1985年02期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庞秉玺,路景明,李有长,郑桐德,宋鲁敏,于成功,王贞友
用甲咪酯单一剂量(4mg/kg)静脉注射,与甲咪酯不同剂量(2mg/kg、4mg/kg、6mg/kg)静脉注射配合Na_2—EDTA(4mg/kg)肌肉注射,对73头猪进行了麻醉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证明,单一应用甲咪酯4mg/kg,平均麻醉时间为13分钟,均伴有肌肉发抖等不良反应,甲咪酯4mg/kg,配合Na_2—EDTA,其平均麻醉时间为22.3分钟;甲咪酯6mg/kg,配合Na_2—EDTA,平均麻醉时间为51.9分钟,甲咪酯2mg/kg,配合Na_2—EDTA,仅有良好的催眠作用,麻醉效果较差。上述甲咪酯的各种不同剂量均有良好的肌肉松弛作用。由此认为,静脉注射甲咪酯4mg/kg或6mg/kg,配合Na_2—EDTA肌肉注射,对猪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1985年02期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洪俊,李学勤
对4例实验性急性肾功能衰竭马进行了17次腹膜透析,观察了以下四项指标的变化。血液尿素氮、肌酐透析前、后平均相差5.42和0.53mg%,最多的一次减少16.38和2.20mg%,透析后比透析前减少,P<0.01,相差非常显著;血Na~+浓度,透析前后比较,透析后减少,P<0.05,相差显著,血K~+浓度,透析前后相差不显著。由此认为,透析可以较快地清除血液内的尿素氮、肌酐等含氮物质,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硷平衡失调,有利于肾衰病畜康复。
1985年02期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傅启勇,张丙明
本文报道了用水牛血清培养驴胎继代细胞生产马传贫琼扩抗原的试验研究。驴胎继代细胞在含10~25%水牛血清的培养液中生长良好,培养2~3天形成单层。单层细胞接种马传贫病毒,换入含5~20%水牛血清的维持液,培养12天收获,生产出沉淀扩散环14~18mm的马传贫琼扩抗原,从而证明水牛血清可代替黄牛血清用于细胞培养和生物制品生产。
1985年02期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凌渭
<正> 仔猪白痢病在兽医临床较常见,治疗方法也颇多。笔者应用姜胡散饲喂母猪治疗仔猪白痢效果良好,简便易行,现作一介绍。 处方:干姜100克,胡椒50克,一起研为粉末,一日两剂,连服三次。 病例介绍
1985年02期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邵州双,翁建云,周宗安
用肝片吸虫成虫制备部分纯化抗原,以10μg/ml浓度包被微量反应板,对疫区106份肝片吸虫感染牛血清、I7份正常牛血清及10份非疫区正常牛血清(1:200稀释)进行ELISA检测,以OD_(492)值大于非疫区正常牛血清OD_(492)值2倍为阳性标准(即>0.54)。结果表明,肝片吸虫感染牛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为81.1%,显著高于粪检虫卵的检出率42.4%(P<0.001)和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检出率65.1%(P<0.01)。疫区和非疫区正常牛血清的阴性符合率为100%、血清抗体的出现比虫卵的检出早2个月左右。据此认为,本法可用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985年02期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德雪,金龙洙
本实验采用HE染色法及显示细胞内DNA和RNA的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对2例棕熊正常肝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棕熊肝脏的组织结构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基本相似。其特点是: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很少,相邻肝小叶分界不清,门管区中小叶间胆管上皮细胞的形态随其管径大小而异,较小的小叶间胆管上皮细胞呈立方形,较大的呈柱状;较大的小叶间胆管上皮细胞的胞质发桔黄色荧光,核发黄绿色荧光;肝细胞呈多边形,HE染色胞质嗜酸性着色,吖淀橙染色呈区域性桔红色荧光,核发黄绿色荧光,核仁发桔黄色荧光。
1985年02期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学勤
本文通过对46例临床重危病马五项凝血象的检查,就实验室诊断DIC的指标进行了探讨。结果有13例五项指标变化明显,被认为发生了DIC变化,占重危病马的28.26%。通过对测定结果分析,提出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元时间测定(PT一期法)、血浆纤维蛋白元含量,作为诊断DIC筛选试验;3P试验作为确证实验。如果三项筛选试验全部异常,即可确诊DIC的发生,如果其中有二项异常,再加上3P试验阳性,也可确诊DIC的发生。
1985年02期 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树生
<正> 弓形体根据其不同的发育阶段,可分五种形态,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在过去的文献中,无论是在光镜下还是电镜下,均认为弓形体滋养体只有一个染色质的核。 1984年8月,我们在进行弓形体的传代工作中,用来源于江苏农科院的强毒株虫种,接种于本校动物室提供的体重为20~25克重的小白鼠,每只小白鼠膜腔内接种传代虫种0.1毫升。接种后第3~5天小白鼠出现四肢无力、站立不稳、多汗、怕冷、被毛粗乱等症状。采取其腹腔液做滴片后显微镜检查,发现10多个在细胞外游离的弓形体双
1985年02期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崇
<正> 在医学和兽医学领域中,疫苗已成为预防人、畜传染病的重大武器。但是,用疫苗来预防疾病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对某些疾病至今未研究出理想的疫苗;二是人们对目前普遍使用的活疫苗及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存有怀疑,如有的学者担心,减毒活疫苗总有一天会发生毒力返祖,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内含有的微生物的核酸可能会造成正常体细胞的基因突变而诱发肿瘤等。人们期待着免疫学的新发展,不仅使每种传染病
1985年02期 16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成生
<正> 我所于1984年底研制出小型电子自控微生物培养箱。该箱具有体积小(215×105×155mm~3),重量轻(2.3kg),携带方便,误差小(±0.3℃),耗电少(10W左右)和交、直流两用等优点。 本箱由壳体、恒温室、电子控制及温度显示等四部分组成。外壳由镀锌铁板制作,
1985年02期 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贵盛
<正> 隆朋(Rompun Xylazine)即二甲苯胺噻嗪,首先由德国于1962年合成。我国兰州兽医研究所1974年合成了隆朋的类似物二甲苯胺噻唑,即静松灵。隆朋和静松灵问世以后,极大地促进了兽医化学保定的进展,给临床麻醉和手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国内、外对隆朋和静松灵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作用机理和拮抗剂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将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985年02期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郑明光
<正> 商品畜禽经收购集中,并经长途运输到达屠宰加工部门时,往往引起畜体掉膘、抗病力减弱甚至死亡。这些不良后果与屠畜的应激反应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对屠畜的运输性应激反应和运输性应激病研究较多,本文仅就此问题综述如下。
1985年02期 175-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鸿胜,刘应义
<正> 心电图检查,作为心脏疾病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在国外已普遍用于兽医临床。在国内,有不少关于马、水牛、奶牛、延边牛、猪、奶山羊、骆驼、驴等正常心电图的研究资料。但是,将心电图用于兽医临床诊断的报道很少。1982年,我们对健康奶牛单极胸导联的部位进行了探讨,确定了4个单极胸导联部位。此后,将单极胸导联用于奶牛疾病的临床诊断,描记了许多心电图。现将部分不正常心电图加以整理,报告如下,其中心室肥厚心电图13例,创造性心包炎心电图11例,冠状血管供血不足心电图16例。
1985年02期 181-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贵连
<正> 胎儿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fetus)空肠亚种(Sub·jejuni)通常称之为空肠弯曲杆菌。本菌可以在各种动物,如猪、犬、猫、鸡、鸭等肠道内寄生,或引起不同的疾病。近几年来,大量的事实证明,本菌是引起人类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据报道,在英、美等国,其发病率是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2倍。因此,空肠弯曲杆菌被称为新的食物感染性细菌或食物中毒性细菌。我国近年来也有一些关于人和猪、鸡、鸭的带菌及致病情况的报道。1984年我们从长春市某肉类加工厂宰杀的鹅盲肠中分离到本菌,现简述如下。
1985年02期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士福,王耀进,刘文华
<正> 特定电磁波谱(简称TDP)照射,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为探讨其对家畜常见病的治疗效果和实用价值,笔者应用TDP照射疗法对20例马骡关节扭伤进行了治疗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985年02期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芝绶
<正> 1981年南疆军区军马所送来1匹经临床诊断为淋巴性白血病病马的心、肝、肾、淋巴结病料和血液涂片,要求我所协助作病理诊断。 病马是1980年12月18日就诊的门诊病马,骟,14岁,骝毛,挽用。主要症状为消瘦,贫血,出血性素质,体温升高,全身淋巴结肿大。经多方治疗无效,于1981年1月23日死亡。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985年02期 19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龙洙,刘永利
<正> X线造影技术,是研究管腔器官形态构造的重要手段之一,也用于疾病的特殊诊断。此法在医学上应用较为普遍,但在我国兽医界应用较少。尤其是在兽医解剖学上应用更为少见。为了扩大动物标本材料来源及开展野生动物X线解剖学研究,我们利用梅花鹿、驯鹿、猫、猪、犬、马及兔等动物尸体进行了陈旧未腐败尸体动脉X线造影的探讨,结果如下。
1985年02期 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文瑜,王世若
<正> 在进行沙门氏菌检验时,对在选择平板上出现的可疑菌落,通过传代获取纯培养物后,通常要以系统的生化反应和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做进一步鉴定,才能报告最终结果。其费时、费力,所用试剂较多。为此国内外学者曾对生化试验系统和快速检验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改进,并有检验成品出售,但所载项目颇多,所用试剂有时难以满足供应。 本文应用三糖铁尿吲(TSFUI)鉴别培养基及沙门氏菌属A—F多价因子血清,对沙门氏菌进行快速鉴定的初步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985年02期 198-19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