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元元,胡裕文,陆德裕,刘景华,郝崇,殷震
选择ICR小鼠为受试动物,应用显微注射仪,将线状人β干扰素基因,按2940~10000拷贝,1~3pL的剂量注射到供体受精卵的雄前核,然后移植到假孕受体的输卵管。实验先后注射了301个受精卵,移植到20只假孕受体,其中5只妊娠,产仔25只。从所获得的25只亲代小鼠的尾组织提取DNA,用内切酶BamHI消化,以[α-~(32)P]-dCTP标记的上述外源基因为特异性核酸探针,应用DNA印迹法检测这些小鼠DNA内外源基因的整合状况.结果表明,亲代小鼠中有人β干扰素基因重组子的转基因小鼠,杂交带在6.8kb位置。应用上述同样方法对亲代转基因小鼠的子1代组织DNA检测发现,绝大多数小鼠的标本除见到1条1.8kb人β干扰素基因的较弱杂交带外,还有数条5.0kb以上强弱各异的杂交带,表明这种外源基因不仅整合到了亲代小鼠的遗传物质内,而且可经垂直方式传给子代。人β干扰素基因的鼠体水平表达检测发现,1只子1代转基因小鼠的肿瘤组织浸出液中含有人β干扰素,滴度达160U/mL,表明整合在小鼠DNA内的人β干扰素外源基因不经诱导而有一定表达。
1989年03期 213-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谭建华
<正> 制备免疫血清,一般情况下,首先要将抗原与弗氏佐剂混合制成油包水型乳剂。目前文献报道的方法和许多实验室采取的方法,都是乳钵研磨法和注射器混合法。这两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够理想,放置时间稍长容易出现分层现象。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乳化抗原的新方法——漩涡混合器振荡法。具体做法:将不完全弗氏佐剂(油型)放入水浴锅内加热熔化后,冷至室温,再将抗原溶液(水型)与不完全弗氏佐剂(油型)按 1:1比例放入 50 mL 小烧杯中(如加上适量活卡介苗即成弗氏完全佐剂),总量为4~6 mL。然后将小烧杯放到国产XW—80型漩涡混合器上,用手掌适力压住烧杯上口,开动仪器后,见烧杯急剧横向振动,杯内液体呈沸腾状,持续振荡1~2 min,杯内液体即形成乳白色粘稠状乳剂。
1989年03期 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玉生,王澜
实验用3~4月龄2.1~2.3kg健康青紫蓝家兔20只。麻醉后,5只刺激左侧大脑皮层,5只刺激右侧大脑皮层,10只损毁疑核后,刺激左侧大脑皮层。刺激前及刺激后不同时间采取血样,检测外周血T细胞百分率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刺激左侧大脑皮层后,所测指标明显上升(P<0.01);而刺激右侧大脑皮层则无显著变化(P>0.05);损毁疑核后,刺激左侧大脑皮层时,所测T细胞百分率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证明,左、右侧大脑皮层对细胞免疫具有分区调整现象,疑核可能是大脑皮层调整细胞免疫的中继站。
1989年03期 220-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本刊编辑部
<正> 安徽省金寨县于1983年始发一种原因不明、病性不清的所谓牛烂蹄坏尾病,以后几年连续发生。仅1985年11月至1986年4月,该县因本病致死致残的耕牛就达1257头,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弄清该病的病因和病性,解放军兽医大学内科教研室的科技人员,从1986年起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学检查;尤其是对从病区霉稻草中分离出的优势真菌,经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弯角镰刀菌(Fusarium camptoceras Wollenw and Reinking),并以其纯培养物进行家兔
1989年03期 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水琴,潘兴华,范振勤
用亚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按不同剂量分别给大鼠及犬口服引流熊胆汁,于连续投药30d及停药后60d分别测定心电、心率、血压及大鼠颈部迷走神经干放电活动。结果表明,口服引流熊胆汁对动物心脏及迷走神经活动均无显著毒性作用,亦无蓄积毒作用。
1989年03期 224-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德昌,吴椿年,施宝坤,沈永林
1988年4~9月,在江苏省江宁县水牛巴贝斯虫病流行区,对775头2周岁以上的水牛应用国产咪唑苯脲进行了预防试验,其中415头水牛按2mg/kg体重的剂量肌肉注射咪唑苯脲二盐酸盐溶液作为试验组,360头不进行预防注射作为对照组。结果,在4个月内,试验组有3头发病,发病率为0.72%;对照组有36头发病,发病率为1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百分率差异极其显著(P<0.01),证明国产咪唑苯脲对水牛巴贝斯虫病有较好预防效果。
1989年03期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彭克美,林大诚
采用HRP逆行追踪法,对25例北京鸭迷走背核直接投射到脊髓的传导通路的起始部位进行了研究。乌拉坦(Urethane)静脉注射麻醉动物,分别在脊髓的颈中部(C7)、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注时30~50%HRP,灌流固定,取脑做冰冻连续切片,蓝色反应显色,中性红复染,镜检。实验结果:单侧脊髓注射HRP后,在延髓的闩后部分,双侧的迷走背核内发现了标记细胞,对侧的标记细胞数量多于同侧。此外,双侧的疑核和孤束核也有一些标记细胞。在颈中部脊髓引入HRP后,出现的标记细胞较多;在颈膨大部引入HRP后,出现的标记细胞较少;在腰膨大部引入HRP后,迷走背核内不出现标记细胞,而疑核和孤束核仍有少量标记细胞。本文对禽类迷走背核和疑核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结合哺乳类的有关资料进行了讨论。
1989年03期 232-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宪如,卢一凡,孙姝芬,赵立富
本试验以京白Ⅲ系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四个时期的血清AL P活性,研究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L P同工酶型快型酶活性显著高于慢型。年龄、同工酶型及年龄×同工酶型互作对AL P活性有显著影响。AL P活性与产蛋量间遗传相关表现为,在生长期为正,而产蛋期为负。四个年龄中,AL P做为间接选择指标,以6周龄为最佳.
1989年03期 237-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宗安,刘劲松,房德兴,顾志香,王元伦
以聚乙二醇(PEG,MW6000)沉淀法部分纯化的猪瘟兔化弱毒中国株(SFV-C)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制备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ELISA检测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筛选出9株对SFV特异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它们产生的McAb仅对SFV-C株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SFV-S及BV DV Oregon株不发生反应.相加试验表明,9个McAb分别针对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所有的McAb均不具有沉淀反应特性。
1989年03期 242-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房德兴,刘作臣,殷震,夏咸柱,刘(王子),马从林
以马立克氏病毒814株(MDV-814)作为免疫用抗原,建立了2个M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4A6、3D7。鉴定结果表明;两株细胞所分泌的McAb均为IgM类免疫球蛋白,具有MDVⅠ型病毒特异性,无中和反应特性和沉淀反应特性。利用两种McAb对国内标准强毒MDV-京1株进行鉴定,肯定其为MDV-Ⅰ型毒株。
1989年03期 247-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俊奇,梁云峰
<正> 破损种蛋一般认为不能用于孵化,而被废弃。近几年我们通过试验,找到了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的破损种蛋修补方法,破损种蛋通过修补可与正常种蛋一样用于常规孵化,现简介如下:
1989年03期 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彦勤,李佑民
将6只8月龄公绵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肌肉注射和滴鼻两途径,每只羊给予BVD/MDV长春184毒株第14代肾细胞培养毒澄清液20mL。结果,两种途径感染羊皆出现牛粘膜病的类似症状,并产生明显的抗体反应,中和抗体消长规律因接种途径不同而有所差异。感染羊在接种后第2周产生抗体,10~15周抗体滴度达到高峰,在1:160以上至少能持续11~17周。肌注组抗体产生较早,升高较快,持续时间短,至第27周抗体降至1:20。滴鼻组抗体升高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至第27周抗体滴度仍在1:160以上。实验还证明,BVD/MDV长春184毒株及Oregon毒株均能在MDBK、BT及牛睾丸细胞上繁殖,并有明显的细胞病变。
1989年03期 254-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伟杰,张远钰
给10头8周龄仔猪经口感染猪流行性腹泻肠管毒,于感染后5、15、25、35和45d各扑杀2头,采取胃及各段肠管标本,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间接法)检查胃肠粘膜固有层中IgA、IgM和IgG产生细胞数;收集血液及胃、各段肠管分泌液,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IgA、IgM和IgG含量。结果:实验猪感染后第15d,空肠下段、回肠和回盲口处粘膜固有层中IgA和IgM产生细胞明显增多,肠管分泌液中IgA含量与IgA产生细胞数呈正相关,肠道局部免疫反应的高峰比全身性(系统性)免疫出现得早,且周期短。本试验提示,肠道粘膜积极参与了该病的免疫过程;胃肠道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免疫反应的主要部位在空肠下段、回肠和回盲目;参与胃肠道免疫反应的免疫球蛋白产生细胞主要是IgA和IgM产生细胞。
1989年03期 259-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邓瑞春,崔青山,李振甲,甄英凯
按PMSG粗品提取方法,从非孕马血清中获得“杂蛋白”提取物。以此“杂蛋白”为抗原制备兔抗“杂蛋白”抗血清,并从中提取IgG,制备多元性抗体免疫吸附柱,然后将PMSG粗品通过此柱,免疫吸附除去其中的杂蛋白,以提高PMSG的纯度和比活性。试验结果,杂蛋白除去率为61.4~70%,PMSG活性回收率为74~89%;PMSG比活性由原来的267IU/mg提高到630IU/mg,纯度提高约2.3倍;通过反亲和层析法部分纯化的PMSG,经电泳分析,主要为α—G部分,兼有少量其他血清杂蛋白。
1989年03期 265-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爱民,袁鸿锦
本实验应用生化萃取技术和体外人工培养技术,制备了肌旋毛虫匀浆(HO)抗原和排泄—分泌物(ES)抗原,并对两种不同来源抗原的部分生化特性和免疫学特性进行了比较。HO抗原通过SephadexG—200又分为第一峰(FP)和第二峰(SP)。在5~20%的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和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上,ES和FP抗原出现许多条电泳区带。ES、FP和HO抗原对小鼠的保护力(肌幼虫减少率)分别为78%,76%和46%。
1989年03期 270-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徐彦波,王明志
<正> 动物脑脊髓丝虫病是由牛腹腔指状丝虫引起的马、羊神经性疾病。本病在我国许多省区均有流行,造成了重大损失。在本病研究中,病原虫体的来源通常是靠蚊虫叮咬病原牛而获得。寻找病原牛受环境、季节及地理因素影响,且耗费人力和物力,加上腹腔丝虫多为混合寄生,很难获得纯种丝虫,因而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较理想的方法。本实验自唇乳突丝虫、指状丝虫、马歇尔丝虫成虫子宫内分
1989年03期 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伯文,吴弋(鹿灬)
给鸡单剂量口服丙硫咪唑(15mg/kg),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的鸡体内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浓度.结果,在血浆和组织中均未发现丙硫咪唑,而其两个代谢物丙硫咪唑亚砜(亚砜)和丙硫咪唑砜(砜)在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符合方程:C(亚砜)=22.3581(e~(-0.142(t-0.6053))-e~(-0.4505(t-0.8053)));C(砜)=4951.7774(e~(-0.2769(t-0.9111))-e~(0.278(t-0.9111)))。亚砜和砜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消除相半衰期(t1/2ke)为4.87和2.57h,表观分布容积(Vd)为0.98和0.76L/kg,峰时间(Tm)为4.34和4.52h,峰浓度(Cm)为8.98和7.22μg/mL。亚砜在心、肝、胰、肺、肾等组织中的残留量:给药后3d分别为1.14、5.35、2.42、1.78、2.45μg/g;5d分别为0.281.79、2.34、1.13、1.16μg/g;7d分别为0.12、0.68、1.69、0.48、0.69μg/g.砜在上述组织中的残留量:给药后3d分别为3.15、10.44、8.16、0.99、2.83μg/g;5d分别为1.53、1.04、4.11、0.86、0 89μg/g;7d分别为:0.77、0.67、2.09、0.53、0.12μg/g。
1989年03期 275-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水栋,谢庭树,张盛云
对健康成龄本地犬20只分5组进行了39次静脉胆道造影。分别缓慢(3~4mL/min)静注胆影葡胺0.2、0.4、0.6、0.8和1.0mL/kg,于注药后20、30、40、60、120和180min分别摄取胆区X线照片。结果,注药后20min,72%的胆囊开始显影,60min时,显影率达100%;造影剂剂量以0.4~0.8mL/kg为宜,以此剂量注入后120min,胆囊显影良好者达97%,180min达100%。当剂量在0.4mL/kg体重以上时,胆管显影率为59%。饲喂缩胆剂后1~2h左右胆囊收缩到最大限度。
1989年03期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贵远,彭望奕,李养贤,王绍维,韦旭斌
扶正方剂“七补散”煎剂灌服10d后,能促进健康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体内T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血清中溶血素的含量,对小鼠脾、胸腺的重量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影响则不显著。本实验结果表明,“七补散”具有广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扶正”包括增强机体免疫力,“正气”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1989年03期 28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虚,刘健
本文研究了3种稀释液在0~5℃下保存火鸡精液的效果及稀释液pH值、稀释比例和卵黄浓度对精子存活力的影响。原精及稀释精液Ⅰ、Ⅱ、Ⅲ不保存时,受精率分别为71.7%,64.03%,63.29%和63.77%(P<0.05);在0~5℃下保存48h后,原精完全丧失受精率(0%),而稀释精液Ⅰ、Ⅱ、Ⅲ的受精率分别为52.40%,45.30%和20.33%(P<0.01)。火鸡精液在0~5℃保存过程中,pH值降低,原精比稀释精液降低程度大。在本研究条件下,pH6.5和1:3稀释最适合于火鸡精子的存活,稀释液中添加5%或10%卵黄可提高火鸡精子的存活力。
1989年03期 287-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宏伟,马振凯
在静态吸附试验中,用1.8%盐酸和3%醋酸处理的60~80目丝光沸石的核黄素吸附量为294.0和288.6μg/g。用1.8%,3.6%,7.2%和18%盐酸处理的80目以上丝光沸石,其核黄素吸附量分别为298.5,330.8,345.2和298.2μg/g。斜发沸石的核黄素吸附量高于丝光沸石。80目以上丝光沸石对糟水中核黄素、硫胺素、烟酸和赖氨酸吸附量分别为78.6,115.0,31.8μg/100g和10.4mg/100g,80目以上斜发沸石对糟水中核黄素和硫胺素的吸附量为114.3和194.7μg/100g。吸附饱和的丝光佛石中含铁1411.4ppm,铜3.1ppm,锌36.0ppm,而原矿中含铁754.2ppm,铜0.9ppm,锌13.Oppm,锰43.1ppm。饱和丝光沸石和斜发沸石中含铅3.2和4.5ppm。原矿丝光和斜发沸石中含铅5.9和33.9ppm。
1989年03期 292-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正> 兽医大学附属兽医院中兽医教研室研究成功的促进鹿茸生长的中药“增茸灵”,于1989年5月19日在长春通过专家技术鉴定。
1989年03期 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万文,李慕
采用骨髓细胞染色体直接制片技术和银染带技术,对金黄地鼠染色体组型和Ag-NoR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饲养的金黄地鼠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44,5、10、14、20号染色体及X、Y染色体均为中部着丝点,16、17、19、21号染色体为端着丝点,6号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点,其余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点。银染分析显示金黄地鼠Ag-NoRs数目众数为3个,分布范围为1~5个,分别定位于12、13、18、20号染色体上。
1989年03期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玲,涂长春
应用建立的SDS—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纯化了从兔肝组织中粗提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通过血凝、电镜观察、SDS-PAGE、琼脂双向免疫扩散、免疫印迹等试验,证明SDS—蔗糖梯度柱分离的病毒纯度高,具有4种结构多肽。
1989年03期 30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怀亮,胡仲明,李文武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补饲吉林麦饭石鸡的甲状腺和肝脏组织结构。结果:实验组鸡甲状腺呈现一系列功能旺盛的结构象,肝细胞中肝糖元数量增加。此外,讨论了造成这些结构变化的原因。
1989年03期 305-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允海
<正> 自1981年12月以来,哈尔滨军犬基地多次发生犬细小病毒病。为控制该病的流行,从1983年开始,我们连续5年使用美国进口弱毒细胞苗对犬进行预防接种:尽管试用多种免疫程序,仍未有效地控制住疫情。8年来累计发病806条,死亡314条,幼犬发病率几乎达100%,而耐过本病的成年犬,仍有60%左右阶段性复发,少数病例往往突然死于急性心肌炎。1988年4月以来,首次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兽医研究所研制的CPV弱毒细胞苗,接种易感犬304条,收到满意效果,现将免疫程序及效果报告于下。
1989年03期 309-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耀谦
<正> 长春市郊某养鸡专业户,用廉价劣质饲料饲喂雏鸡和成鸡,造成鸡只大批发病和死亡。经检查,初步认为是由于饲料中缺乏维生素B_1、维生素E和硒所致。现简报如下。1 发病概况 该养鸡专业户共养待出栏肉鸡2000只,肉用雏鸡2 000只。这些鸡均按常规进行过预防注射,并拌料饲喂白痢灵等药物预防疾病。以往饲料均购自吉林省正大饲料公司。最近,改用某乡镇饲料厂生产的较为廉价的饲料。更换饲料10 d后,发现大部分肉鸡的食欲下降,精神萎顿,羽毛蓬乱欠光泽,饲喂15 d出栏时,鸡平均体重为2150 g,比过去出栏鸡的平均体重(2 500 g)少350 g,而且还有20余只在更换饲料饲喂后 10~15d内相继死亡。雏鸡饲喂1周后发病,4 d之内有300余只病雏先后死亡,1500余只雏鸡2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1989年03期 31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本刊编辑部
<正> 本校军事兽医研究所病毒研究室赵永军等通过酶切,由貂肠炎细小病毒(MEV)的复制型DNA(RF-DNA)获得HindⅢ C,将其克隆至pBR322中,构成重组质粒pBM,经转化大肠杆菌RRI扩增后,提纯pBM,再作HindⅢ酶切,用低融点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C片段。用随机引物法以α—~(32)P—dATP标记C片段和pBM,采用打点杂交技术,以这两种探针检测了6种动物的细小病毒细胞培养物和其它科5种病毒,同时检测了貂和犬的粪便标本33份。
1989年03期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裴永学
<正> 应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在石蜡切片上显示免疫细胞的免疫酶染色法,有时效果不够稳定,重复性较差。笔者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处理石蜡切片,对猪旋毛虫肉芽肿内浸润的淋巴细胞作免疫酶染色过程中,对抗血清和酶标抗体预先用肝粉吸收,取得满意结果。
1989年03期 313-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乔林,常开诚
<正> 1988年10月,我所收治了马食管梗塞病1例,救治无效死亡。后经病理剖检确诊为马胃双贲门食管梗塞。鉴于此种病例极为少见,特报告如下。1 病历概要 患马为骟马,9岁,乘用。该马曾多次患原因不明的食管梗塞。1988年10月31日,因在采食饮水时有饲料和水从鼻孔逆出而就诊。患畜表现惊恐不安,摇头、缩颈、喷鼻;并不断做吞咽动作。两鼻孔周围沾满污物。我们采用多种疏通方法均未奏效,于11月4日凌晨死亡。
1989年03期 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明钢,徐国远,邬家胜
<正> 目前兽医临床上常用的几种不锈钢制宽针,使用时有进针位置、深度不准,进针速度慢,效果不确实之缺点。我们研制的J-88型兽用放血器采用手枪式外壳,配有复进机,大、中、小3种宽针和深度调整螺等。克服了传统宽针的不足,为临床兽医提供了较为理想的防治工具。
1989年03期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