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门氏菌特异性DNA探针的构建及初步应用试验

    刘纯杰,巩方,林万明,周志江,李普霖,袁鸿锦

    提取鼠伤寒沙门氏菌23566的染色体DNA,然后用核酸内切酶BamHⅠ或HindⅢ进行消化。将消化产物连接到质粒载体pBR325中,并转化大肠杆菌宿主HB101,最终获得51个重组克隆株。通过杂交试验表明,重组质粒pLS 2和pLS 3中的嵌入片段(分别约为3.0 kb和3.4 kb)能分别与被试验的33群72种146株沙门氏菌中的143株和144株发生杂交反应,而不与试验的51株肠道非沙门氏菌杂交。用这两个探针检测从临床和食品中新分离的29株沙门氏菌,均发生了阳性杂交反应;而与分离的19株非沙门氏菌未发生杂交反应。

    1990年02期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鼠大型隐孢子虫和兔的隐孢子虫在人胚肺细胞上培养成功

    张西臣

    <正>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寄生虫病教研室将从鼠粪便中分离的大型隐孢子虫(C.muris)和从兔粪便中分离的小型隐孢子虫(C.parvum)的卵囊,采用梯度离心法纯化,再经胰酶和兔胆汁消化脱囊产生子孢子。把一定量的子孢子接种于单层人胚肺细胞HFLC)上,6 h后换液并每天观察虫体发育情况,9 d后收获检查。 结果发现,在不

    1990年02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狐狸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

    钟志宏,夏咸柱,赵奕,涂长春,武银莲

    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从3个养狐场的病死狐脏器中分得3株病毒,经电镜观察,理化学、生物学性状和血清学鉴定以及病毒结构蛋白分析,证明其为狐狸脑炎病毒。同时,对这3个发病狐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所获得的临床资料以及血清学、病毒学和细菌学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3个养狐场此次所发生的传染病是狐狸脑炎.

    1990年02期 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兔的隐孢子虫在鸡胚上培养成功

    张西臣,胡力生,李德昌

    <正> 本试验采用硫酸锌漂浮法收集兔粪中的隐孢子虫卵囊,并用蔗糖梯度离心法进行纯化,卵囊经胰酶和兔胆汁消化脱囊产生子孢子后,由尿囊腔途径接种10日龄鸡胚,8 d后收获检查。结果发现尿囊绒毛膜(CAM)上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隐孢子虫虫体,并

    1990年02期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的提纯研究

    丁若愚,崔青山,陈萸芳,甄英凯,李惟,罗贵民

    以比活100 IU/mL以上的孕马和孕驴血清为原料,应用HPO2沉淀-超滤浓缩(或用聚 乙二醇浓缩)-乙醇分部沉淀-超滤截留-SE-SephadexC-50柱层析-羟基磷灰石柱层析,进 行PMSG提纯试验,获得了比活9 000 IU/mg左右的高纯度产品,经PAG圆盘电泳只出现一条带.

    1990年02期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肝素或钙离子载体诱导牛、羊冻精体外获能的研究

    张嘉保,董伟

    本文采用肝素或钙离子载体(I-A)诱导牛、羊冻精体外获能,根据对去透明带仓鼠卵的穿透情况评定获能效果,并用台盼蓝·姬姆萨(TG)染色观察了精子的死活及顶体状态.结果发现,牛、羊冻精经肝素或I-A处理后与卵子一起培养,2 h穿透仓鼠卵,4 h开始形成雄原核,6 h形成发育良好的雄原核.牛冻精用50μg/mL肝素及0.1μmol/L I-A处理效果最好,穿透率分别为72.8%和92.3%;羊则以20μg/mL肝素及0.3μmol/L I-A为宜,穿透率分别为73.1%和68.O%.咖啡因与I-A或肝素并用均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精子的穿透能力,并能促进卵内原核的发育.肝素和I-A均能在体外诱导牛、羊冻精的顶体反应,有顶体反应活精子百分率与穿透率呈强正相关,羊冻精比较脆弱,获能处理后活力较低.

    1990年02期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选择产蛋量七个世代蛋壳及蛋品质的相关反应

    孙宪如,卢一凡,赵立富

    以北京白鸡Ⅲ系七世代选择群和基础群为材料,估计选择产蛋量七个世代对蛋壳及蛋品质产生的相关反应.结果表明,经七个世代选择,产蛋量、蛋重、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都有所提高,而蛋壳厚度和蛋比重有一定程度下降.估计蛋壳厚度、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的遗传力分别是0.159 5、0.017 8和0.099 4.产蛋量与蛋白高度、哈夫单位和蛋壳厚度呈负遗传相关.选择产蛋量使蛋壳品质发生负向相关反应.

    1990年02期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催产素免疫反应神经元在鸡下丘脑的定位——PAP法研究

    刘波,赖良学,宋德光,杨维太

    应用免疫组化PAP法(非标记抗体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研究了鸡下丘脑催产素(Oxytocin,O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OT阳性神经元存在于下丘脑室旁核各亚核、视前室旁核、视上核、视前大细胞核、下丘脑外侧核、室周核、室周弓状核,在下丘脑背侧区、视前外侧区和丘脑背外侧核也有零星的OT阳性神经元,视上背侧交叉和正中隆起存在大量的OT阳性纤维和纤维末梢.此外,还观察到视前区和下丘脑前部脑基底表面以及视上核的外缘有OT阳性神经元和纤维(?)达脑的外表,在第三脑室室管膜上存在OT阳性神经元,室旁核的OT阳性细胞突起伸入到室管膜上或突出于第三脑室室腔。结果表明,OT阳性神经元在下丘脑的分布较广泛,OT向脑脊液的释放可能是多途径的.

    1990年02期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首次发现鼠大型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uris)

    张西臣

    <正>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寄生虫病教研室在我国首次从小鼠粪便中分离出鼠大型隐孢子虫卵囊。卵囊多为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9~13 m × 6~9 m(测量100个卵囊)。在相差镜下隐约可见4个裸露的子孢子,偶尔在个别卵囊中发现一个人的残体。

    1990年02期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鸡丘脑背外侧核纤维联系——HRP法研究

    史晓昆,王大杰

    鸡丘脑背外侧核前部与上纹状体、新纹状体、外纹状体及圆核和视顶盖有纤维交互投射;丘脑背外侧核后部与上纹状体、新纹状体及圆核和视顶盖有纤维交互投射,且与丘脑其他核团有较多的联系。

    1990年02期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贝尔鸭血细胞电子显微镜观察

    王铁恒,史凤君,冯怀亮

    对20只康贝尔鸭的血细胞进行了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鸭血细胞大部分与鸡血细胞类似。但本身也有特点。红细胞胞质内未发现有高尔基复合体;嗜酸粒细胞的嗜酸性颗粒内含有结晶体,此外,这种细胞还含有一种小的不含晶体的微小颗粒;嗜硷粒细胞的嗜硷性颗粒,基本是一种,不再分型;血栓细胞胞质内的致密颗粒数量很少。

    1990年02期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疑核在针刺“足三里”调节机体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王澜,张玉生

    实验用3~4月龄健康家兔(体重2.0~2.5kg)15只。实验组兔经麻醉后固定于大脑立体定位仪上,于A P20-21、L1-1.5处埋置套管(H20-21),以微量注射器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0.5μL 阻断单侧疑核;对照组兔疑核未被阻断,其他处置同实验组。所有动物均电针“足三里”穴0.5 h,并于电针前和电针后即刻及0.5,1.0,1.5,2.0,2.5,3.0 h采血测定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T细胞百分率及E-玫瑰花环形成率。结果,实验组兔的上述免疫指标在电针前,后无明显差异,而对照兔电针后的免疫指标显著高于电针前。由此认为,电针“足三里”穴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细胞免疫,而疑核是该调节环路中的一个重要的中继核团。

    1990年02期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品系鸡淀粉酶同工酶的遗传研究

    赵建军,汪玉松,赵允中,张玉静,崔仲才,李吉平

    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法研究了罗斯褐、星杂283、星杂579、艾维茵和印第安河等4个品系鸡血清以及星杂288、艾维茵、印第安河鸡羽毛的淀粉酶同工酶的遗传控制谱型、表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鸡的血清和羽毛淀粉酶同工酶谱分为A、C、D,B、C、D和A、B、C、D 3种类型的酶区带,并显示AA、AB、BB的表型特征,各品系鸡以AB表型频率最高;其次,罗斯褐、艾维茵和印第安河鸡为AA型;星杂238和星杂579鸡为BB型。显示A基因(Amy-1A)频率高的是艾维茵、印第安河和罗斯褐鸡,星杂579、星杂288则显示基因(Amy-1 B) 频率高。同一品系鸡的父母代(母系)和商品代(母鸡)之间的淀粉酶同工酶表型频率和基因频率者未见差异(P>0.05)。本试验建立了鸡羽毛淀粉酶同工酶的检测方法,此方法简便,测定结果与血清样品比较也未见差异(P>0.05),故可用羽毛代替血清测定鸡的淀粉酶同工酶。

    1990年02期 149-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全国高校学报首届编务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杨英珍

    <正> 全国高校学报首届编务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于1990年4月2日至7日在北京首都医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57所高校学报编辑部的16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理事长陈浩元同志到会并讲了话。 这次会议主要就编务工作的内容、要求、职责、规律和重要作用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编务工作在学报的编辑出版中有着重要作用,能不能办出高质量的学报,取决于作者、编辑、出版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紧密协作,而编务工作者在整个编辑、出版、

    1990年02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鸡免疫球蛋白G Fc(IgG Fc)片段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Ⅱ.豚鼠抗鸡IgG Fc片段血清的制备

    李庆章,刘忠贵

    经硫酸铵盐析、DEAE 32-纤维素和Sephadex G 200柱色谱法分离得到纯化的鸡血清IgG。然后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再经DEAE 32-纤维素柱色谱纯化制得IgG Fc片段,并以IgG Fc片段免疫豚鼠制备豚鼠抗鸡IgG Fc血清。

    1990年02期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钙日粮对蛋鸡体内锌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朱连勤,王哲,李东郊,李毓义

    选30日龄罗斯蛋用雏鸡150只,平均分为3组。Ⅰ组饲喂含锌30.2 ppm~30.8 ppm的常钙日粮,在实验期间,其血浆锌和组织锌水平呈边缘性锌缺乏;Ⅱ、Ⅲ组日粮中分别添加3%和6%的钙,其血浆锌,羽毛锌及大多数组织锌含量的降低更为明显。高钙日粮降低组织锌含量的作用因鸡的生理阶段而异,血浆锌可作为鸡锌缺乏的主要辅助诊断指标,羽毛锌与皮肤、肌肉等组织锌含量呈正相关,但其滞后效应较大,故未必能及时完全地反映体内的锌缺乏状态。

    1990年02期 158-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采取胆汁对牛消化功能的影响

    陈振文

    实验采用自行设计的导管分别对5头牛进行胆囊插管术.结果表明,每日采取450~550 mL胆汁,对牛的饲料消化率,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的消化率,以及全期耗料量无明显影响。采取胆汁的量以术后初期较多,以后逐渐减少。术后约30 d胆汁自然排出基本停止,但仍可插入胶管抽取.

    1990年02期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红桔皮化学成分对家兔耳(足)螨病治疗试验

    刘俊华,王芳生,董文其

    用从四川红桔皮中提取的7种化学成分,即川陈皮素(nobiletin)、蜜桔素(tangeratin),5-去甲川陈皮素(5-o-demethyl nobiletin)、4',5,7,8-四甲氧基黄酮(4',5,7,8-tetrahydroxylflavone)、麝香草酚(thym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异橙黄酮(isosi-nensetin) (依次用A,B,C,D,E,F,G代表),对兔螨进行了离体杀灭比较试验。结果以C、D、G杀螨力较强,其中又以G最强,1000倍稀释G液15 min能杀死10/10螨虫,C、D液则需4 h才能杀死10/10螨虫,对照组14 h仍有7/10螨虫存活。用G和桔皮油、辛硫磷对比杀螨,G 5~20 min、枯皮油5~30 min均可杀死10/10螨虫,而辛硫磷在6 h还有3/10活螨.以不同稀释倍数G液对5只耳螨兔进行治疗试验,结果250-500倍稀释G液治疗3 d 5/5治愈,1 000-10 000倍稀释者需7~14 d才全部治愈.进而用250-500倍稀释G液对不同养兔单位的208只耳(足)螨兔扩大治疗试验,有效率为100%,其中连续用药2~3次者,97.3%完全治愈,2.7%好转;仅治疗1次者,92%完全治愈,8%好转.用G液治疗兔螨病,无任何毒副作用.

    1990年02期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唇乳突丝虫感染蚴接种非固有宿主动物致发脑脊髓丝虫病研究

    徐彦波,王明志

    用东乡伊蚊叮吮含有唇乳突丝虫微丝蚴的模型动物——小鼠血液,待微丝蚴在蚊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时,分离出感染坳,皮下多点接种43只昆明小鼠(每只15~200条)、1只山羊及2只绵羊(每只200~300条)和4匹驹(每匹750~1 250条);将指状丝虫接种到20只昆明鼠体内,比较两种虫体的致病性。结果:唇乳突丝虫感染鼠有16只经1~8 d潜伏期发病,呈现瘫痪、昏迷症状后死亡.实验羊和驹经5~21d潜伏期后均呈不同程度的运动和神经症状,于接种虫体后40~140 d扑杀.经病理学观察,3种动物脑脊髓均呈现虫伤性液化坏死灶及非化脓性脑脊髓炎变化,在其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切片中发现丝虫虫体断面或钙化碎片,从而证明唇乳突丝虫可人工感染昆明小鼠、羊、驹发生脑脊髓丝虫病,进而提出该虫可以成为马、羊脑脊髓丝虫病的病原之一。指状丝虫感染鼠死亡率高于唇乳突丝虫感染鼠(P<0.01),初步认为唇乳突丝虫致病性较指状丝虫弱。

    1990年02期 169-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生豆浆检测鲜奶、奶粉中掺杂尿素

    宋华宾,李爱民,郭学军

    <正> 1 方法取待检奶2 mL(奶粉2 g,加10 mL馏水溶解),加生豆浆0.5mL,混匀,滴加0.1%酚红酒精溶液2滴。如有尿素存在,即显粉红色,正常奶(奶粉)呈黄色。该法简便,快速,1~2 min即可出结果。2 原理生豆浆中含有大量的脲酶。脲酶可分解尿素使近中性的鲜奶、奶粉液呈碱性,滴加酚红指示剂(pH 6.8黄~PH 8.4红),即可判定。

    1990年02期 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鸡马立克氏病双价疫苗的研究 Ⅰ.马立克氏病SB-1病毒株在鸡胚皮肤细胞中的培养试验

    张鹏程,毕秀纯,高宏伟,许星华,史长林,陈美云,刘筱华,孙桂欣

    以简便技术制备鸡胚皮肤(CES)细胞,进而进行了鸡马立克氏病(MD)SB-1株病毒适应于CES细胞和致CES细胞病变效应(CPE)的研究.试验表明,在形成CPE的细胞中可检出核内包涵体,MD的SB-1株病毒的CES细胞毒的蚀斑形成单位(pfu)为105.7201-7.2122/m L.本研究为以后用CES细胞增殖SB-1株病毒以代替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制造疫苗提供了依据.

    1990年02期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天然与引流熊胆汁、胆粉中酶活性比较

    吴继军,崔建华

    <正> 1 熊胆汁、胆粉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测定均用金氏法;硷性磷酸酶(AKP)测定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胆硷酯酶(AchE)测定用乙酰胆碱比色法,α-淀粉酶(α-Amyl)测定用比色法。其结果见表1,表2。

    1990年02期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日粮钙水平对产蛋鸡吸收~(65)Zn的影响

    韩靖康,李东郊,刘中禄,朱连勤

    将放射性65Zn盐酸盐注入经高钙日粮(基础日粮添加6.7%钙)饲喂4个月的产蛋鸡嗉囊内,分别在24 h、48 h、96 h和192 h的实验终点累积计算粪尿排泄物中65Zn的放射性剂量.结果表明,日粮中钙水平的提高可使65Zn的吸收减少,排除增加.因此认为,日粮中的高钙因素对锌在鸡体内的吸收具有阻碍作用.

    1990年02期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大鼠卵巢对不同超排处理的反应

    周虚,关宏

    将大鼠19只分为4组,第1、2、3组各5只,分别用PMSG 50 IU+HCG 60 IU、FSH50 IU+LH60 IU和P MSG50 IU连续处理3次;第4组4只(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5 mL.以上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每次注射间隔时间24 h,最后一次注射后24 h剖检,测量卵巢体积、重量和排卵数.结果表明,不同试验组卵巢体积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卵巢重量也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试验组都引起排卵,第1组排卵数最多,第2组最少,但差异不显著.

    1990年02期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全军兽医卫检师资班在长春圆满结束

    宋华宾

    <正> 为了推动全军兽医卫检工作全面深入开展,不断提高检验技术水平,总后卫生部决定今年8月份在兽医大学举办首届全军兽医卫检技术竞赛。为了搞好这次由各军区、各军兵种参加的竞赛活动,总后卫生部委托兽医大学于3月26日至4月6日在兽医大学举办了为期10 d的全军兽医卫检师资班。来自7个大军区和空军等9个单位的19名同志和兽医大学卫检系的教员共同研究讨论并统一了竞赛的方式、内容和标准等问题;同时

    1990年02期 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獭兔体细胞染色体研究

    李来记,孙金海,孙敬方

    对獭兔体细胞染色体常规组型、G-分带核型和18S+28S NoRs定位及数目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獭兔的染包体常规组型为2n=44,12m+11sm+12st+9t;獭兔G-分带核型与Read-ing会议制定的家兔标准G-带核型基本一致;獭兔的Ag-NoRs定位于13、16和20号染色体短臂的端部以及21号染色体长臂端部,单个细胞银染颗粒数目分布范围为1~6个,平均数为3.68个,众数为4。本研究还从细胞遗传学水平对獭兔的品种特征以及与其他品种家兔比较进行了分析.

    1990年02期 184-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保存方法对火鸡精子超微结构和受精率的影响

    葛宝生,刘健

    本文研究了3种稀释液在0~5℃下保存火鸡精液48 h后对精子超微结构和受精率的影响以及用稀释液Ⅰ稀释的火鸡精液在-196℃下保存5周对精子超微结构与活率的影响.结果,在0~(?)℃下保存48 h的稀释精液Ⅰ、Ⅱ、Ⅲ的活率分别为55%,50%,35%;冷冻精液及原精的活率分别为45%,85%;以上各精液的顶体完整率分别为59.2%,51.85%,37.50%,36.84%,73.08%;稀释精液Ⅰ、Ⅱ、Ⅲ及原精输精后的受精率分别为52.4%,45.3%,20.4%,71.7%.火鸡精液在低温保存及冷冻处理过程中,精子的超微结构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 但以冷冻对精子的损害最严重.

    1990年02期 190-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引流熊胆对大鼠的亚急性毒性实验

    张士雍,李德,王水琴,高丰

    <正> 本实验用Wistar种大鼠80只,平均体重121.7±4.2g,随机分为对照、高、中、低剂量4个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3个剂量组每天灌胃引流熊胆粉水溶液,对照组灌胃同量水。连续灌胃30 d,停药后观察60 d。在90 d的实验期内,定期检测各项毒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组[600mg/(kg·d)]在给药后3 d有25%动物出现中毒反应,12 d有15%动物死亡,13 d后再没有出现中毒反应和死亡,中剂量组[300 mg/(kg·d))和低剂量组(180 mg/(kg·d)]在给药30 d内没有出现中毒反应和死亡;在停药后60 d

    1990年02期 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VC-I系獭兔育种初探

    李秀英,祖国庸

    用日本大耳白母兔与加利福尼亚公獭兔杂交,其杂种一代母兔再与加利福尼亚公獭兔回交,共繁殖回交一代71只,其中绒毛型兔占42.25%,粗毛型兔占57.75%。将粗毛型兔淘汰,自绒毛型兔中选出理想型公母兔作为基础繁殖群进行横交固定,形成新的獭兔品系VC-I系。VC-I系獭兔(基础群)生长速度及繁殖性能均较纯种獭兔有所提高,毛品质亦保持了纯种獭兔水平。

    1990年02期 19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愈军犬血痢16例

    王志录,张进民,周士军

    <正> 军犬血痢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1985年以来,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6例,均痊愈,现报道于下:1 发病情况及症状 收治的16例病犬,雌性13例,雄性3例;1~3岁13例,5~6月龄2例,5岁1例;春末冬初发病者居多; 病程最长者3 d,最短者1 d。 其主要症状是:精神沉郁,肚腹卷缩,卧地不愿活动,眼结膜蓝紫,眼球下陷,鼻镜干燥,食欲废绝,个别有饮欲;呕吐,常吐出粘液性黄绿色水状物,排粥样红色稀便(有的为水样),粪便内含

    1990年02期 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吉林麦饭石饲喂断乳仔猪的初步试验

    胡仲明,谢大军

    <正> 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矿石,含有多种畜禽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配合饲料中添加麦饭石喂鸡,能提高鸡的生产性能,现正被推广应用。为了探讨添加麦饭石喂猪的可行性,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吉林麦饭石粉粒变100~120目,注册商标“七星山牌”,吉林省伊通县麦饭石开发公司提供。

    1990年02期 199-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驱虫多”对羊体内多种寄生虫驱除试验

    姚胜,孙维东,姚新华

    <正> 我国寄生于羊体的寄生虫常见的有肝片吸虫和胃肠道的捻转胃虫、结节虫、钩虫、毛圆线虫、细颈线虫、鞭虫,其次是肺线虫和绦虫。而现有的驱虫药,能驱除肝片吸虫的,不能驱除胃肠道线虫,能驱除胃肠道线虫的,又不能驱除肝片吸虫,或者对绦虫效果不好,或者对肺线虫效果不佳。总之,目前还没有一种驱虫药能同时驱除上述4大类多种常见寄生虫。为此,我们研制了“驱虫多”,于1989年1~

    1990年02期 200-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普通培养基上区别小肠结肠耶氏菌毒力株与无毒株

    冯来坤,王建华

    <正> 小肠结肠耶氏菌分布广泛,已从多种动物及食品中分离到该菌。由该菌毒力株引起的腹泻也屡见暴发流行的报道。因此区别小肠结肠耶氏菌毒力株及无毒株极其重要。但目前报道的一些区别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参照Saumya Bhaduri等报道的区别毒力株和无毒株的结晶紫结合试验,将脑心浸液培养基改为普通培养基,经初步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报

    1990年02期 202-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利用自然发酵初乳培育犊牛试验

    裴相元,安星兰

    <正> 犊牛在哺乳期的发育决定未来生产力。我国很多奶牛场培育犊牛仍然采用哺乳期3~4个月,喂乳量500~600 kg的古典方法。据报道,这种高奶量培育犊牛,前期发育较好,但后期采食粗饲料能力差,影响犊牛消化器官的发育和终生产奶量。为此,国外多采用早期断奶,提前补料的方法。自70年代英国首次用发酵初乳培育犊牛获得成功以来,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我国80代年初也做了一些研究,但未见有系统的报道。为降低饲养成本,培育高产奶牛,探讨发酵初

    1990年02期 203-20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军兽医勤务概况(摘要)

    肖培良,孙晓燕,王晋芳

    <正> 目前,外军现代化程度很高,他们早在本世纪40年代就先后实现了机械化、摩托化。尽管如此,但仍然重视兽医工作,至今还保持一整套兽医勤务机构。本文简述近年来美、苏、德、英、法5国的兽医勤务概况。1美军兽医勤务

    1990年02期 205-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外兽医教育发展趋势(摘要)

    王晋芳,肖培良,孙晓燕

    <正> 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开拓,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兽医工作的领域较过去更为广阔,突破了单纯防治畜禽疾病的传统观念。现代兽医科学在人类生活、生产、人类健康和生物医学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给兽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1 兽医院校数量增加,学制延长 从18世纪初至今,兽医教育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但一直处于发展和扩大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1959年底58个国家有

    1990年02期 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尝试(摘要)

    何发成

    <正> 创造力是创造主体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当代,世界各国都把创造力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几年来,我们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结合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心理特征,在自然辩证法课教学中,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培养做了一些探索。首先,通过专题系列讲座形式,从创造机制上让学生认清创造力系统构成要素,明确这些要素协同作用,体现出科学工作者创造能力

    1990年02期 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