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书章,黄培堂,赵春普,孙恩贵,姚湘燕
利用硷变性及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提纯了大肠杆菌pSLM004质粒,经酶切分析证实了耐热肠毒素(STⅠ)基因片段在pSLM004中的定位,并成功地分离回收了STⅠ基因片段;采用随机引物法对STⅠ基因片段进行了α-32P标记,成功地制备了STⅠ基因探针,菌落杂交效果良好。
1990年03期 209-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德
<正> 驯养黑熊和棕熊,进行人工活体引流采胆,已较普遍.为了了解熊的血液临床检验各项指标正常参考值,我们对本校饲养的6头黑熊和棕熊采取血液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简报如下.1 动物 黑熊和棕熊共6头,年龄1.5~12岁,临床健康。2 检验项目与方法 红细胞压积容量(PCV),采用高速半量温氏(快速)法测定;Hb,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RBC、WBC,用血球计数池计数法计数;血小板(BPC),用改良草
1990年03期 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翟春生,王永山,施正良
应用间接ELISA对囊虫粗抗原、B抗原、用等电聚焦技术分离的抗原组分及特异McAb亲和层析抗原的特异性作了评价,结果均不理想。用McAb分析查明,在某些囊虫抗原分子上既有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又有非特异性决定簇。应用特异McAb以R-PIⅡ和Ⅰ-ELISA检测囊虫病人和猪的血清抗体,结果完全消除了假阳性反应;用R-PIⅡ微量法和Ⅰ-ELISA检测,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87.36%(76/87)和89.66%(78/87),病猪血清的阳性率为89.32%(92/103)和86.41%(89/103);用R-PHI玻片法检测,病猪血清的阳性率为87.32%(90/103)。
1990年03期 214-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韩文瑜,黎诚跃,王世若,沈广
应用抗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4A7),建立了适用于空肠弯曲菌快速检验的间接-ELISA和BA-ELISA。两种方法的特异性检查表明,对受试的32种其它细菌,除与幽门弯曲菌发生交叉反应外,其余均为阴性反应。对空弯菌纯培养物检测的敏感性,BA-ELISA为3.2×104个菌/mL,间接-ELISA为1.6×105个菌/mL;对细菌动态培养物检测,BA-ELISA可检出接种约5个菌/mL、间接-ELISA可检出接种约10个菌/mL的24 h增菌培养物。应用BA-ELISA对人(140份)、猪(140份)、禽类(364份)及特种经济动物(265份)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依次为121%、52%、58.2%和32.8%;应用间接-ELISA对人(140份)、禽类(222份)及特种经济动物(265份)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依次为11.4%、61.7%、31.3%。两种方法的结果均与常规培养法相差不显著,可在27h内报告结果。
1990年03期 220-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步恒富,马从林,刘■,邓定华
用Sep(?)adex G-200分之筛层析、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层析相结合,将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A:1)荚膜抗原粗提物(CE)分为P1.P2两种成分,并经免疫保护试验证明,荚膜中含有保护性蛋白成份P1。P2分子量为129 100,且至少含有分子量分别为46700、42600和39800的3种蛋白亚基。用CE免疫BALB/c小鼠,建立了抗P1的单克隆抗体细胞系1B1和2B7,它们只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反应,而不与其他细菌交叉。
1990年03期 224-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孙广有,田欣田,邱震东
<正> 1989年12月长春市动植物园饲养的8岁龄狒狒死亡,经剖检诊断为肝毛细线虫病。1 临床症状 该狒狒临死前10多天,表现精神萎顿,喜卧,食欲减退,以后饮食欲废绝,排稀软粪便。2 剖检变化 全身消瘦。结膜黄染。肛门周围被稀便污染。皮下脂肪减少,呈黄白色。腹水约150 mL,呈淡黄色,腹膜潮红,无光泽。肝脏稍肿大,表面及切面有多量黄白色条索状病灶,质地较坚实。心脏衰弱,心腔内含有多量血液。胃空虚,小肠粘膜潮红、肿胀,并有多量粘液附着。其它组织器官未见明显异常。病理组织学检查,在肝坏死灶内见有多量毛细线虫虫卵及成虫断面(图1)。虫卵为椭圆形,卵壳分为两层,两层之间有许多条纹分隔,呈小方格状,虫卵内有多量原生质样物质。成虫断面的子宫内也含有多量虫卵。病灶部肝细胞严重
1990年03期 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刘维全,韩慧民,殷震,于永仁,杨盛华
以PEG沉淀法结合蔗糖线性梯度超速离心从电镜阳性病貂粪便中提纯病毒抗原,再用其免疫注射豚鼠制备抗血清,提取IgG后,进行过氧化物酶标记获得特异性酶标记抗体,从而建立起检测水貂冠状病毒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本法具有特异、敏感的特点,其敏感度为0.625μgVP/mL。可在4h之内报告结果。
1990年03期 229-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高宏伟,陈维岩
<正> 根据日本学者研究鱼摄饵行为时所使用仪器的原理,我们用国产仪器进行了鱼啄饵次数自动记录方法的摸索,现介绍如下。1 仪器 上海产LZ3-100函数记录仪1台,机械电换能器1只(一般生理实验室用于记录肌肉收缩的换能器即可)。2 原理 通过机械-电换能器将鱼在水中啄食球时的力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函数记录仪,鱼每啄一次食球,在记录仪上出现一次电信号(峰),如此记录鱼在单位时间内啄饵次数。3 方法 将机械-电换能器固定于水簇箱或鱼缸上方,信号输出端联于函数记录仪。取一根细铁丝,末端折成小环。将试验用饵料湿法做成小球,烘干,用一小块纱布包紧系牢,系
1990年03期 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戴秉丽,王世若,宋耀彬,刘玉斌
本研究建立了快速检测鱼源沙门氏菌的BA-ELISA工作程序。该程序灵敏度为105个/mL,可经受108个/mL杂菌的干扰,对含有10个以上沙门氏菌的接种标本经21~23h两步增菌后即可检出,可在25~27h内报告结果,比常规分离培养方法缩短3~5d。从6个品种的498尾淡水鱼和7个品种的160尾海水鱼,共采集标本778份,以常规分离培养法检出29份阳性标本,分离率为3.7%。对包括该29份分离阳性标本在内的184份鱼源标本实施BA-ELISA的结果表明,两法的符合率为96.73%,BA-ELISA法的敏感性为100%(29/29),特异性为96.1%(149/155)。独立性检验表明,两法检测结果间有极显著意义的一致性(P<0.01)。血清学分型表明,分离的菌株全部为鼠伤寒沙门氏菌(1,4,5,12:i:1,2)。
1990年03期 234-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姚湘燕,赵春普,陈斯仪,孙昌荣,宋旸
应用鼻疽杆菌C67-4060Co(7)兼高温178代和C67-40高温180代两株弱毒菌株,对8匹马进行了免疫试验,其中安全试验组2匹,免疫试验组4匹,对照试验组2匹。安全试验组马经70d左右的观察后,人工迫杀进行病理剖检和组织学检查,均未发现鼻疽性病变,细菌学检查阴性,表明该弱毒菌苗安全性好。免疫试验组马经3个月左右的观察后,以不同剂量强毒菌株攻击,除1匹马出现一侧性鼻漏外,其余马匹均无临床症状,细菌学检查4匹马均为阴性,人工迫杀后经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学检查等综合性判定,免疫马有3匹耐过强毒菌的攻击而获得保护。而强毒菌攻击的2匹对照马均发病,经病理剖检和组织学检查均有鼻疽性病变,细菌学检查阳性。
1990年03期 240-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启军,刘俊华
以家畜伊氏锥虫弱毒株免疫家兔12只,然后进行攻虫试验。其中11只被保护,1只发病死亡。以BA-ELISA检测家兔免疫后及攻虫后特异性IgG、IgM的变化,发现免疫后IgG、IgM均于第21d达到峰值;攻虫后IgM于第6d达到峰值,IgG于第9d达到峰值。攻虫后,随着免疫组家兔体内特异性IgG、IgM的不断上升,其血液内的锥虫也同时被清除。体外中和试验也表明,特异性抗体对锥虫的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990年03期 24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曲利芝,胡力生,李德昌,王祥生,刘清田
对吉林省镇赉县两牧场的小土蜗(Galba pervia)和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体内片形吸虫(Fasciolas sp)、东毕吸虫(Orientobicharzia sp)幼虫做了调查。结果为,东毕吸虫尾蚴6月下旬开始从螺体内逸出,8月中旬达最高峰,9月下旬逐渐减少。片形吸虫尾蚴7月中旬开始从螺体内逸出,9月上旬达最高峰,10月上旬阳性螺逐渐减少。含两种吸虫幼虫的阳性螺率与气温和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片形吸虫幼虫可以以雷蚴的形式在螺体内越冬,该地区含东毕吸虫幼虫的阳性螺率比含片形吸虫幼虫的阳性螺率高。含东毕吸虫尾蚴的阳性螺率最高达52.52%(252/480), 而含片形吸虫尾蚴的阳性螺率最高只达17.33%(52/300)。
1990年03期 246-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陈越,胡胜德,刘应义
健康成年288商品(?)蛋鸡1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各组基础日粮相同。Ⅰ组为对照组,其余各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5ppm镉,其中Ⅱ、Ⅲ、Ⅳ组再分别添加5ppm、10ppm、15ppm硒作为保护组,Ⅴ组为镉中毒组。结果表明,镉中毒组鸡肝细胞肿大,呈明显脂肪变性伴发坏死,全血及肝脏GSH-Px和血清ChE活性显著降低(P<0.01),LDH总活性升高,LDH5>LDH4,肝脏镉含量与ChE呈负相关(r=-0.561 0,P<0.05),与(?)-GTP呈正相关(r=0.563 1,P<0.05)。保护组鸡的肝脏酶活性和病理形态学变化均较镉中毒组轻,10ppm硒能很好地保护45ppm镉对鸡肝脏的损害,其最适硒、镉摩尔浓度之比为1:3。
1990年03期 250-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龚伟,刘志尧,王哲,李毓义
12只2~(?)岁健康绵羊被分为Ⅰ组(3只)、Ⅱ组(?)只)和Ⅲ组(3只),分别按2.5,5.0,10.0g/kg瘤胃内注入50%D-L消旋体乳酸溶液.Ⅱ组羊在恢复期因过度代偿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各实验绵羊血液pH值与HCO3-、BEB、TCO2、BEECF和SB成正相关,可作为绵羊乳酸酸中毒的可靠诊断依据。计算AG能反映绵羊酸中毒的程度。绵羊瘤胃内注入乳酸10.0g/kg体重,AG升高到35mmol/L时,绵羊处于休克状态,AG35mmol/L可作为乳酸酸中毒预后不良的监测指标。
1990年03期 25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董文其
<正> 作者利用桔皮提取物总成份及其单体进行了离体杀螨、局部涂擦和药浴试验,并与目前国内外认为效果较好的杀螨药-螨净作了比较。结果如下:桔皮提取物总成份浓度在200ppm、单体在100ppm,螨净在250ppm时,均能在5 min内将离体螨全部杀死;局部涂擦试验,总成份浓度在400 ppm以上、单体在200 ppm以上、螨净在250 ppm以上:治愈率均为100%(以涂擦点数计算);用200ppm的总成份、100ppm的单体、250ppm的螨净(为该药的药浴工作浓度)及3000ppm的杀螨灵(另一种杀螨药),共对167只疥癣病羊进行了药浴试验,治愈率依次为77.85、85.7%、90.9%和76.95.经统计学处理,总成份、单体、螨净三者的治愈率之间
1990年03期 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谢宝德,尚建勋
通过大鼠单侧侧脑室埋管注射和光辐射热甩尾实验,证明静松灵(40mg/kg.sc)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CaCl2(1μmol/rat,icv)和EDTA(0.4μmol/rat,icv)分别拮抗和增强静松灵的镇痛作用。异搏定(0.4μmol/rat,icv)和硝苯吡啶(0.4μmol/rat,icv)可增强静松灵的镇痛并可逆转CaCl2对静松灵镇痛的拮抗。脑内5-HT、NE含量与静松灵镇痛密切相关。作者认为,脑Ca2+对静松灵镇痛效应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脑内NE和5-HT含量而实现的。
1990年03期 259-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高士争,汪玉松,崔仲才,王映强
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方法将蛋鸡输卵管碱性磷酸酶提纯了113倍。等电聚焦电泳该酶出现1条带,PI为4.3,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测得其分子量为127000,以磷酸苯二钠为底物,其Km值为4.76mmol/L,该酶对热稳定,对尿素敏感,对左旋咪唑不敏感,L-苯丙氨酸和L-色氨酸对该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DTA对该酶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一定浓度的Mg2+、Mn2+、Zn2+、Ca2+、Cu2+、Co2+、Fe3+、Cd2+、Se4+对该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除Mg2+和Mn+2外,高浓度的上述阳离子对该酶均有抑制作用。
1990年03期 264-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叶茂生
<正> 辽宁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和辽宁省、黑龙江省、天津市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及吉林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学会于1990年5月22~26日在大连理工大学学术交流公寓联合召开了科技期刊编排规范化研讨会。参加这次专题研讨会的有来自东北三省和北京、天津市的57种科技期刊的64位代表。 研讨会认真听取了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GB 3179《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审查稿)》的起草人谭丙煜编审关于这一标准以及《期刊目次表(审查稿)》的若干问题的说明。 与会代表对上述两项标准的审查稿,逐条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结合自己编辑期刊
1990年03期 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苏维萍,李普霖
选用5头旋毛虫病猪胴体进行急冻冷藏处理,当肉尸最厚部位(臂部)中心温度达到-17℃时取样,以后每隔20d取样一次,共取5次作为5个试验组。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低温处理后旋毛虫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冷冻致死的旋毛虫主要表现虫体膨胀,体表凹凸不平,纹沟变浅,内容物逸出;杆状细胞的细胞器破坏,体壁结构模糊不清,甚至断裂,假体腔扩张。
1990年03期 269-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孙健,侯贵盛,赵国力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用聚乙二醇(PEG)溶液从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直接回收DNA片段和纯化质粒 DNA的方法。此方法简便、快速、经济,DNA回收率可达70%-85%以上。
1990年03期 273-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孙金海,李来记,陈景云,刘亚秀,夏超
对4头长白后备种公猪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1头公猪具有异常核型。经染色体组型、G-分带、C-分带分析,确定该公猪携有染色体13/17易位,其核型为2n=37,XY,rob(13/17)。该公猪的3头(♀)同父半同胞中,有2头携有13/17易位。该公猪的父亲也携有13/17易位,表明先证者公猪的13/17易位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由其父亲遗传得来的。
1990年03期 276-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王建文,王哲,李毓义,朱连勤,李东郊
在蛋鸡日粮中添加3%和6%的钙,其全血锌含量明显降低,外周血RBC、Hb、PCV、MCV、MCH呈下降趋势,WBC减少,单核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ANAE+百分率和B淋巴细胞EAC玫瑰花环百分率显著降低,吞噬细胞吞噬指数和法氏囊相对重量增加:临床上呈现增重缓慢,羽毛折损等锌缺乏症状。
1990年03期 280-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张宏福,马振凯
本试验选用德系安格拉成年毛用兔80只,研究了其日粮不同粗蛋白(CP)、含硫氨基酸(SAA)和粗纤维(CF)水平对产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CP水平以16%~18%为宜,过高的CP水平并不能提高产毛率和毛的质量;日粮中SAA水平以0.65%~0.85%为宜,日粮配方中添加一定量的蛋氨酸能显著提高产毛性能;日粮中CF水平以14%左右提高毛的产量和质量为最佳,过精的日粮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对产毛性能并没有好处。
1990年03期 285-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韩继福,马振凯
选用健康乌苏里幼公貉63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9只)。1~4组用以探讨适宜蛋白质水平,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1.54%、36.39%,40.37%和43.53%;5-7组用以探讨适宜能量水平,其能量水平分别为19589.78,21860.94和22600.04k J/kg。试验分育成前期和冬毛生长期两个阶段进行,饲喂同一营养水平的日粮。结果表明,育成前期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6.39%的日粮,可获得理想的体重、体长及经济效益。 冬毛生长期,日粮蛋白质水平在31.54%~43.53%范围内,对幼貉的体重和体长无显著影响。育成期以饲喂能量水平为21860.94~22600.04 k J/kg的日粮为宜。育成前期适宜的蛋能比为16.1~16.6,冬毛生长期为14.0~14.4。
1990年03期 28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陶增思,李颖淞
用90日龄哈白公兔9只,每隔15d采血、测其睾丸大小(105日龄后)各1次,210日龄用假阴道每隔5d采精1次,直至试验结束。试验期为165d。在此期间还进行性活动观察。结果表明,公兔的初情期出现在158±3日龄。初情期前,公兔血浆睾酮浓度和睾丸大小平均值越大,其初情期来得越早(P<0.05)。性发育期间公兔的睾酮浓度和睾丸大小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且两者之间呈显著相关性。在初情期前后不同日龄,哈白公兔的睾酮浓度和睾丸大小与其精液品质不同指标相关显著,从而提示了早期选种的可能性。
1990年03期 294-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正> 兽医大学附属兽医院内科教研室讲师陈越等发明的“输液通气两用针”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88 2 08268X 该针由不锈钢或聚乙烯材料制成,分单底座和双底座两种型号。这种两用针集输液、通气功能于一体,具有操作简便、减少污染等优点,同时可节省原材料40%,降低了生产成本。该针
1990年03期 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梁冠生
牦牛发情集中在7月中旬至9月下旬。发情周期平均20.95±5.13d。发情持续时间在24h以内的占69%超过1d的占31%最长可达96h。发情率为66.7%(n=225),其中空怀牛和带犊牛分别为92.1%和50%。未带犊牛发情期17-β雌二醇平均为231±100pg/mL,黄体期孕酮平均为0.43±0.07ng/mL。每日挤乳1次的带犊牛,孕酮及17-β二醇分别为0.26±0.08ng/mL和61±26.0pg/mL。
1990年03期 298-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 ] - 涂长春,熊光明,殷震,于化洲,张亚东
<正> 以前的研究表明,在猪口蹄疫病毒与猪肠道病毒的所有重组株国,C731毒株的毒力较弱,且免疫原性最好,具有作为弱毒疫苗株的基本条件。为此,本试验对由C731继续克隆而获得的C731-54毒株进行了进一步的鉴定。结果表明,此毒株安全有效,遗传性状稳定,是一株较好的抗猪口蹄疫病毒感染的弱毒疫苗候选株。1 材料与方法1.1 C731-54毒株及FMDV强毒 C731毒株经终点稀释法克隆5次,获得了C731-54重组株,再经扩增后作为种毒。种毒接种于IBRS-2细胞株,收毒后病毒
1990年03期 30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子义,李德雪
<正> 关于鸡胰腺分叶及胰岛分型与分布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国外虽有报道,但意见尚有分歧。为了阐明鸡胰腺各叶的解剖学关系及胰岛的分型与分布情况,为深入研究鸡胰腺的发生、发展及胰腺内分泌细胞的生理功能特点进行了本实验。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56日龄“星布罗”肉用仔鸡30只(公、母各半),由本校实验动物牧场提
1990年03期 304-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贵权,祝国庆,孙庆瑞,连仲,张立国
<正> 纤维素酶能有效地分解粗纤维,提高其消化率。鹿是以粗饲料为主的反刍动物,在其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纤维素酶,有助于提高消化率,增强体质。1989年我们在辽宁省西丰县育才鹿场做了纤维素酶对梅花鹿增茸效果的观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 选择辽宁省西丰县育才鹿
1990年03期 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胡朝江,李朝安,郁建平
<正> 在耕牛肾病中,超氧自由基是损害机体的重要物质之一,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C1.15.1.1)具有清除超氧自由基,保护机体的防御功能。为了探讨耕牛肾病的病理机制及其生化改变,本试验对83例耕牛肾病患畜的外周血细胞SOD活性进行了分组定量测定,并与健康耕牛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及分组 健康耕牛30头,体重250
1990年03期 309-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叶茂生
<正> 1990年全国兽医微生物学学术讨论会于8月15日~18日晨长春解放军兽医大学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100人,收到论文116篇。这次会议,除主要采取以大会发言的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外,许多代表还在会后利用休息时间,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互相访问,切磋研讨。与会代表大多是常年工作在科研、教学、生产第一线的专家、学者,通过这次会议,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交流、完善和发扬。会议代表认为,从1984年以来,共召开过4次全国兽医微生物学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代表人数最多、地区最广、交流论文最多、论文质量较高的一次。提交这次会议
1990年03期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赵建军,李茂荣,张晓燕
<正> 1 维生素A含量 应用日本Cs-910型双波长自动薄层扫描仪定量。结果,天然熊胆粉中维生素A含量略高于人工引流熊胆粉(见表1)。2 某些生化物质分析 应用美国实验仪器公司MCA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结果见表2。3 元素分析 于PS-Ⅲ型等离子体光谱仪上分析,结果见表3。 表1 熊胆粉中维生素A的含量(μg/g) 类别 平均含量 范围 变异系数(%)天然熊胆粉 71.33 69.00-73.00 2.92引流熊胆粉 61.00 42.00-75.00 27. 92注:天然和人工引流熊胆粉均为40℃烘干(下同)
1990年03期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靳朝,路景明,尚德元
<正> 1990年6月30日我部收治1例3 d未排尿的母犬,经全面检查确诊为尿潴留。本病并非少见,但鉴于该病例病因特殊,诊疗亦有经验教训,现报道如下。1 病例概要 病犬为长春市金钱堡个人所养杂种警犬。母,4岁,黑色,既往史,已病3 d,3d前进行过本交配种,尔后阴门肿胀,排粪困难,频频行排尿姿势,不见尿液排出。 现症:T38.3℃,P96次/min,R32次/min。精神不振,饮食欲减退,腹围稍膨大,触之稍紧张呈波动感,排粪困难,但
1990年03期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