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单克隆抗体对鼻疽杆菌和类鼻疽杆菌表面抗原的免疫印迹分析

    刘晓明,刘子,马从林,冯书章

    对鼻疽杆菌M27株与类鼻疽杆菌H4、H103、H146、H152株超声波粉碎后的可溶性抗原作了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鼻疽杆菌和类鼻疽杆菌特异性MCAb 2D_4与所有实验菌株都有反应,在M27、H4、H103、H146、H152中都有1条分子量为107000的抗原蛋白带,为鼻疽杆菌和类鼻疽杆菌共同抗原带;而类鼻疽杆菌特异性McAb 3A_1只与类鼻疽杆菌H4、H103、H146、H152,分子量为28000的类鼻疽杆菌特异抗原带起反应,不与鼻疽杆菌的抗原带反应.尽管SDS—PAGE中显示M27与H4有多条分子量相同条带,但缺少3A_1对应的特异蛋白带.

    1992年03期 213-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素标记LT基因探针检测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富常勤,周志江,郑明光

    用碱变性法提取重组质粒pEWD299,经Hind Ⅲ酶切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用电洗脱法回收LT基因850bp的核酸片段,再用二步法缺口翻译反应制备生物素标记的LT基因探针.通过菌落杂交试验表明,在严格去蛋白和RNA的条件下,该探针与试验中所有产LT和ST,或仅产LT的ETEC发生杂交反应;而与所有仅产ST的ET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普通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小肠结肠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均无杂交反应.其检测提纯的LT—DNA的敏感性水平为25pg,检测食品模拟标本中产LT大肠杆菌的敏感性达到130个细菌/g的水平.

    1992年03期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日粮钙、锌水平对蛋鸡肝脏和肾脏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影响

    杨自军,王哲,李毓义

    本研究由两个实验组成,分别观察了不同钙、锌日粮水平下,肝脏和肾脏细胞浆内金属硫蛋白(MT)含量的动态变化.实验1,在含锌30.2~30.8ppm的大豆—玉米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72%、3.0%和6.0%的钙,其中3%钙组在实验第220d后,在日粮中添加40ppm锌,继续饲喂9d.实验2,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0ppm、2OO0ppm、4O00ppm和4000ppm锌,饲喂13d,其后,第4组(日粮中添加4000ppm锌组)改喂基础日粮.结果如下:实验1,各组肝脏和肾脏锌含量均显著低于实验前的水平,其中6%钙组尤为明显;各组肝、肾细胞浆中MT含量均<0.6ppm,且与其组织锌含量呈正相关;3%钙组添加40ppm锌后,肝、肾锌及MT含量迅速增加,明显高于添加前的水平.由此表明,高钙日粮干扰了肝、肾锌的代谢和MT的合成.实验2,肝、肾锌及MT含量与锌的添加水平及接触锌的时间长短有关,锌含量与MT的变动呈正相关,且MT的增高幅度显著大于锌;切断外加锌源后,肝、肾锌及其MT含量迅速减少,其衰减期分别为9(5~10)和6(5~7)d;MT含量的变动与其他含锌蛋白亦有一定关联.实验2表明,肝脏是合成及贮存NT的主要器官,其效能强于肾脏,MT含量能准确反映体内锌状态.

    1992年03期 22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脂质体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张春杰,朱维正

    应用薄膜分散法(TFDM)和反相蒸发法(REM)制备了两种脂质体一新城疫(L-ND)疫苗.由REM制备的L-ND疫苗,无论应用于高母源抗体鸡,还是低母源抗体鸡,L-ND疫苗组的HI抗体效价均明显高于单纯疫苗组(P<0.05);在免疫后2~3周内,其ANAE~+淋巴细胞百分数也均高于单纯疫苗组(P<0.05);对高母源抗体鸡的有效免疫期比单纯ND疫苗延长1周,对低母源抗体鸡的有效免疫期延长3周.

    1992年03期 227-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貉精子冷冻获得成功

    冯怀亮,王力波

    <正>貉系食肉目、犬科、貉属的杂食性毛皮兽类.本实验用自做夹板式保定架,将公貉固定好后,采用狗的集精管,用手采法采精,平均次采精量为0.5~0.8mL,密度为1.8×10个/mL,活力为0.8以上,精液呈乳白色,有腥味.精子的冷冻程序为:(1)稀释:将温度为35℃左右的自行配制的稀释液(果糖10g,柠檬酸13.54g,Tris24.22g,甘油64g,水688.24mL,卵黄200mL,青霉素80万U,链霉素50万U),加入到精液中,将鲜精稀释1倍;(2)平衡:稀释后的精液逐渐冷却到22℃以下后,放入0~5℃的冷柜内平衡2~4h;(3)分装:在0~5℃的细管分装机中,把平衡好的精液分装到细管中.细管每支为0.5mL.把分装好的细管放在冷冻架上(平放),每支细管间距0.5cm;(4)冷冻:先在冷冻箱中放入一定量液氮,盖上箱盖,预冷10min,再放入摆好的细管冷冻架,细管距液氮面距离为2cm,

    1992年03期 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核酸探针的制备及特异性鉴定

    童光志,李峰,王玫,王柳,辛桂香,王锡堃

    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王岗株感染的鸡胚绒毛尿囊膜细胞中提取病毒,并抽提其核酸,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Pst Ⅰ完全消化后,在0.7%琼脂糖凝胶中电泳分离,然后用DE—81滤纸回收2~6kb区域的片段与质粒pBluescrip~+SK重组.有3个重组质粒(pLT—1,pLT—2和pLT—4)所含外源DNA片段的大小,分别与4.3kb,4.8kb和1.6kb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DNA Pst Ⅰ片段一致,经过Southern杂交试验证明,这3个片段都是病毒DNA的特异性片段.用光生物素标记重组质粒pLT—1和pLT—2后混合作为探针,再与鸡喉气管炎病毒及其他8种鸡传染性病原进行杂交,证明此探针只与喉气管炎病毒反应,而与其他8种病原无任何交叉反应.

    1992年03期 2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猪、鸡、鸭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HBsAg水平调查

    李文胜,雷祖才

    应用ELISA对638份猪、鸡、鸭血清标本进行了HBV—HBsAg水平检测,结果平均阳性率为13.79%,表明猪、鸡、鸭体内含有与HHBV—HBsAg相似的类属抗原及相关抗体,提示在肉用畜禽体内检出HHBV—HBsAg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992年03期 235-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牛精子体外获能前后超微结构的研究

    冯怀亮,杨庆章,秦鹏春,房秀,许晓霁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牛精子体外获能前后超微结构观察的结果表明,牛精子的超微结构相似于其他哺乳动物,但顶体较大;获能后精子发生了顶体反应.在顶体反应中,囊泡化有3种形式:(1)顶体外膜相互融合,形成囊泡;(2)顶体外膜内陷形成囊泡化;(3)顶体外膜和质膜融合形成囊泡.此外,对精子的结构特点和囊泡形成过程进行了讨论.

    1992年03期 237-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水貂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王玉炯,刘玉斌,王世若,宋耀彬

    本试验建立了检测水貂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微量PEG沉淀比浊法和固相C_(1q)—SPA—ELISA.用这两种方法检测了38例健康水貂血清、126例阿留申病(AD)病貂血清.微量PEG沉淀比浊法的结果(OD值,(?)±S)为:健康水貂0.081±0.042,AD病貂0.198±0.066;固相C_(1q)—SPA—ELISA的结果(OD值,(?)±S)为:健康水貂0.245±0.057,AD病貂0.503±0.167,敏感性为0.25μg/mL.经统计学处理,健康水貂与AD病貂血清OD值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水貂阿留申病的病理过程与CTC有关.建立的两种方法均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和敏感性高等特点,两种方法的相关性显著.

    1992年03期 242-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抗补体-ELISA及其在动物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

    韩文瑜,郝崇,黎诚耀,王世若,刘玉斌

    应用菊糖和酵母多糖试剂从豚鼠新鲜血清中提取补体C_3,制成菊糖—C_3和酵母多糖—C_3复合物后,以其分别免疫家兔,制备了抗C_3抗血清,经提纯并用HRP标记后,建立了抗补体—ELISA工作程序.通过对8种动物、18个类别的347份血清的检测表明,除抗空肠弯曲菌和獭兔军团菌阳性血清不发生阳性反应外,其余血清均与常规检测法有较好的符合率.

    1992年03期 246-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二狼山白山羊遗传性甲状腺肿发病机理及诊断研究——Ⅲ.甲状腺功能测定

    刘永庆,陈创夫,张远钰,王水琴,许连文,马庆杰,孙文伟,朱德志

    本实验对内蒙古二狼山白山羊遗传性甲状腺肿(Inherited goitre,IHG)杂合子羊进行了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对IHG纯合子羊和杂合子羊进行了血清总T_3(TT_3)、总T_4(TT_4)、反T_3(rT_3)、游离甲状腺激素指数(FTI)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甲状腺功能参数测定.结果表明,IHG杂合子羊的甲状腺吸~(131)碘率及吸~(131)碘速率降低(P<0.01);IHG纯合子羊和杂合子羊的血清TT_3、TT_4、FT_3I及FT_4I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TSH显著升高(P<0.01).据此认为,这些甲状腺功能参数(特别是TT_3和FT_3I)的改变,是山羊IHG的生化表型特征,可用于IHG基因群体中杂合子携带羊的检出.

    1992年03期 250-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梅花鹿“晃腰病”的血清微量元素分析

    王水琴,韦旭斌,李养贤,李进国,杨洪杰

    以原子吸收光谱法与极谱法对78只“晃腰病”病鹿血清微量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其血清Cu含量,雄5.88±1.23μmol/L,雌5.56±1.32μmol/L,与健康鹿相比,显著降低(P<0.01);在整个病程中,血清Cu含量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血清Fe含量,雄31.64±5.74μmol/L,雌27.12±6.99μmol/L,明显高于健康鹿(P<0.01),且随着病程的推移而逐渐升高;血清Zn(雄14.54±3.25μmol/L,雌11.62±3.97μmol/L)、Mn(雄0.25±0.05μmol/L,雌0.24±0.06μmol/L)含量显著高于健康鹿(P<0.01);Mo、Co、Cd、As、Ag含量没有显著变化.

    1992年03期 25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长期胆汁引流对熊外周血T、B淋巴细胞的影响

    陈红,武世珍,刘光泽,张建滨

    <正>长春市动物园健康黑熊2头,年龄分别为1.5岁及10岁;兽医大学药源动物中心胆汁引流黑熊2头,年龄分别为5岁及7岁,引流时间3~4年.按常规方法进行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及C_(3b)致敏酵母花环试验.结果表明,持续胆汁引流熊比对照熊(健康熊)的T、B淋巴细胞数值显著降低(P<0.01),见附表.

    1992年03期 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绵羊实验性乳酸酸中毒研究——Ⅲ.肾功能和尿液的改变

    龚伟,刘志尧,王哲,李毓义

    将12只2~3岁健康绵羊分为Ⅰ组(3只)、Ⅱ组(6只)和Ⅲ组(3只),分别按2.5,5.0,10.0 g/kg体重的剂量,向瘤胃内注入50%D—L消旋体乳酸溶液,各处理组均出现酸中毒症状.乳酸酸中毒时,肾脏的损伤程度与瘤胃内注入乳酸的剂量水平有关.各处理组瘤胃内注入乳酸后,尿素氮显著升高.第Ⅰ组尿液pH下降迅速,恢复亦快;第Ⅱ组尿液pH下降和回升均较缓慢,而且出现大量蛋白质和血液;第Ⅲ组尿液除见第Ⅰ、Ⅱ组的变化外,还出现肌红蛋白、酮体和尿胆素原.

    1992年03期 259-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间接ELISA检测鸡病毒性关节炎抗体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娄高明,宣华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VAV)作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的最佳工作程序,其中抗原包被浓度为0.61μg/孔,被检血清为1:50.酶结合物1:1600;其灵敏度为琼脂凝胶沉淀试验(AGP)的238.5倍.在受检的529份鸡血清中,该法检出率(85.1%)显著高于AGP(46.0%).间接ELISA对S1133疫苗及AVAV—J株接种鸡抗体消长情况的观察结果表明,S1133疫苗常量接种后所产生的免疫力足以抵抗强毒株AVAV—J的攻击,AVAV—J毒株的良好免疫原性.使其有可能成为研制国产疫苗的候选毒株.

    1992年03期 262-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改进的锥虫克隆方法

    张浩吉,欧永春,刘俊华,孙恩贵

    <正>锥虫在宿主体内寄生时,不断地发生抗原变异,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因此,要获得表型一致的锥虫,必须将其克隆化.克隆后的锥虫还具有相同的基因型,是开展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虫体耐药性等研究的前提条件.最近,Keymer等指出,克隆的手段对于寄生原虫的性别研究尤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锥虫的克隆方法大多根据Lanham和Godfrey的报道.其操作较为繁琐,并且需要使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我们将其改进后,对5株锥虫进行了克隆,分别获得3/10、5/10、4/10、6/10和5/10的克隆株,结果令人满意,现介绍如下:

    1992年03期 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仙方活命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汪德刚,李养贤,韦旭斌,彭望奕,王绍维,杨贵远

    用1g/mL的仙方活命饮煎液0.2mL给健康小鼠灌胃7d,可促进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血清中溶血素含量,但对脾、胸腺重量无明显影响.该方对分别由环磷酰胺或地塞米松所致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有对抗作用,使上述5项免疫学指标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由此认为,仙方活命饮作为中兽医治疗疮疡痈肿类疾病的优良方剂,其机理可能与该方可广泛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并能对抗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使机体免疫功能得到保护和调节有关.

    1992年03期 267-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吉林省土壤、饲料、猪体内镉、铬、汞、铅、砷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陈琦昌,马成林,孔崇华,张雨雷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吉林省东部山区(东区)、中部平原农业区(中区)、西部工业石油开采区(西区)猪体内、饲料及土壤中Cr、Pb、As、Hg、Cd 5种元素含量,探讨了三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中5种元素含量,西区>中区>东区;(2)饲料含量,Cr、Pb、As西区>中区和东区,其中Pb中区>东区;Cd、Hg相近;(3)猪体含量,Cr、Pb、As西区>中区>东区;Cd西区>东区>中区;Hg东区>西区>中区;(4)5种元素对3个区土壤、饲料、猪体组织均有不同程度污染,以西区最重.饲料吸收富集土壤中5种元素的作用显著,土壤与饲料间元素含量(除Cd外)均呈正相关(r>0.70);(5)猪体内元素含量随饲料含量增加而增加.有相当一部分肝、肾元素含量超出食品卫生标准.

    1992年03期 27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旋毛虫S_3抗原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

    刘明远,陈贵连,柳增善

    利用放射免疫的方法,对旋毛虫S_3抗原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S_3抗原可检测抗血清的最低滴度为5×10~(-5),与弓形虫、隐孢子虫及锥虫无交叉反应.与猪囊虫、肉孢子虫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和5%.对实际阳性样品可全部检出,阴性样品假阳性率为2.5%,对实验大鼠在72h后可全部测出循环抗原.

    1992年03期 27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狒狒左侧硬脑膜下腔积液1例

    郑先春,张天学,吴凳虎,李勤美

    <正>1991年7月28日本园1只半岁雌性阿拉伯狒狒患左侧硬脑膜下腔积液,经抢救于10月治愈.1 临床症状 体温39.3℃,脉博115次/min,精神极沉郁,食欲废绝,左侧爬卧,眼半闭,结膜充血,呼吸25次/min,站立不稳,共济失调,四肢端冰凉,阵发性痉挛抽搐,肌肉震颤,运动如酒醉东倒西歪,身躯偏向左侧,左侧前后肢拖拉前进,针刺左侧反应阴性,右侧阳性.以后瘫痪不起,患兽时而似触电样抽搐,并发出似犬样“旺旺”叫声,心音亢进,肺泡音粗厉,大小便无异常.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做CT检查,诊断为左侧硬脑膜下腔积液.

    1992年03期 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合酶制剂对肉用仔鸡生长发育影响的函数模型

    刘静波,王遂秋,牛淑玲,李景思,李莫南,车永顺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艾维茵肉用仔鸡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增重的影响,探讨了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和脂肪酶之间的互作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获得了酶制剂的最佳使用量.肉鸡生产模型为:(?)=2107.46+38.02x_1+13.45x_2+3.07x_3-16.00x_1x_2+14.00x_1x_3+13.25x_2x_3-12.79x_1~2-8.55x_2~2-15.27x_3~2.单一酶对增重的作用大小顺序为:α-淀粉酶>脂肪酶>中性蛋白酶、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预期56日龄体重达到2kg以上时,应在100kg日粮中添加α-淀粉酶6.42~9.13g,脂肪酶0.36~0.58g,中性蛋白酶2.08~3.06g,三种酶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1992年03期 279-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鹅血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王铁恒,冯怀亮,文兴豪,史凤君

    <正>鹅血细胞光镜结构已有介绍,但其超微结构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常规血液涂片染色观察,确定细胞的种类,再通过超薄切片技术和透射电镜观察,从形态学上较详细地描述了各种有形成分超微结构特征.

    1992年03期 285-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卫星搭载对鸡巴氏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姚湘燕,孟锐奇,陈侠甫

    <正>将鸡巴氏杆菌(菌种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在液体培养基中增殖2~3代,制成冻干菌粉,封闭在3个塑料袋中,其中2个分别放入特制的有机玻璃盒中(一个有机玻璃盒置入返地卫星上,另一个为地面对照);另一个塑料袋放在实验室低温冰箱保存.

    1992年03期 28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实验性鲤竖鳞病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田欣田,邱震东,马家好,王振英,李学勤,夏志平

    <正>鲤竖鳞病是由产气单孢菌(Aeromonassp.)或水型点状极毛杆菌(Pseudomonaspunctata f.ascitae)所引起的一种以鳞片开张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其他鱼类也可感染,死亡率很高.为了深入探讨本病的发病机理而进行了本实验研究.

    1992年03期 289-290+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工饲喂牛奶引起雏鸡痛风暴发

    高丰,薄清如,夏志平,毕金焱

    <正>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痛风的发生屡见报道.1991年3月,某养鸡户由于人工饲喂牛奶而导致雏鸡暴发痛风,现报告如下.

    1992年03期 29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3种阳离子交换剂提纯HCG的比较试验

    谭建华,崔青山

    <正>本试验选用SP—Sephadex C50、CM—Sephadex C50和CM—Sepharose CL—6B 3种阳离子交换剂,分别装3个层析柱(1cm×26cm),柱床体积、上样量均相同,上样HCG粗品比活为1009.5IU/mg.洗脱用缓冲液和洗脱方法也完全相同.先用起始缓冲液为pH4.5的0.01mol/L NaAc—HAC,

    1992年03期 294-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方熊胆眼药水中胆汁酸含量测定

    王芳生,闫继业,赵英举

    <正>我们曾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熊胆粉中胆汁酸含量,并确定了其品质标准.尔后应用熊胆粉研制了复方熊胆眼药水.为了制定复方熊胆眼药水的质量标准,仍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眼药水中熊去氧胆酸(Ursodesoxycholic acid,UDCA)、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和胆酸(Cholic acid,CA)的含量.

    1992年03期 295-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氰剂——对-二甲氨基苯酚的显性致死试验

    戴向国,淡伦,田慧英,吴永奎

    <正>新型抗氰剂——对-二甲氨基苯酚(简称4—DMAP)的致突变性实验研究已作报道.本试验旨在对4—DMAP的致突变性作进一步的探讨,从而为该药的毒理学评价提供依据.

    1992年03期 297-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检测水貂肠道呼肠孤病毒的血凝—血凝抑制试验

    刘维全,韩慧民,姚琦,杨盛华,邹啸环,姚湘燕,孟锐奇,张志明,张桂生,王孝胜,张淑云,吴凤阁

    <正>水貂流行性腹泻又叫水貂流行性卡他性胃肠炎(ECG),主要是由冠状病毒和呼肠孤病毒协同引起的.由于本病病原复杂,确诊时须对各种病原逐一进行检测.用于检测本病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方法已见报道,本研究建立了检测呼肠孤病毒的血凝—血凝抑制试验.

    1992年03期 299-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鹿狂犬病病毒8202株在BHK_(21)细胞上蚀斑形成方法的建立

    岳军明,侯世宽,赵永军,殷震

    <正>狂犬病病毒在普通细胞培养过程中一般不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蚀斑形成也较困难.因此,国内大多数实验室对狂犬病病毒的滴定仍应用经典的小鼠滴定法.此法不仅持续周期长(2~3周),敏感性低,而且成本较高.本文应用鹿狂犬病病毒8202株在BHK_(21)细胞上对其蚀斑的形成条件进行了摸索,建立了蚀斑形成方法.现报道如下:

    1992年03期 300-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吉林省实验动物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

    陈振文,姜永和,母连志,崔宗虎

    <正>实验动物的质量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实验动物质量及管理的标准和法规.为了解吉林省实验动物寄生虫感染状况,对已取得饲养实验动物条件设施合格证的8个单位和尚未取得合格证的1个单位作了调查.

    1992年03期 302-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猫的卵巢摘除术

    宋继忠,周昌芳,肖安东

    <正>1990年以来,我们先后做了3例猫的卵巢摘除术,其中1例波斯猫,2例普通猫,均获成功.现将手术经过及注意事项作一介绍,以供临床应用参考.

    1992年03期 304-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缩短牛蛙冬眠期的实验研究

    刘兴友,袁鸿锦,郑明光

    <正>牛蛙(Rana catesbeiana Shaw)是一种大型食用蛙,我国自1958年首次从日本引进以来,牛蛙养殖业有了很大发展.牛蛙在冬眠期,生长停滞甚至体重下降.本实验旨在通过让牛蛙在塑料棚内越冬,缩短冬眠期,提高成活率,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1992年03期 305-306+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哺乳动物体外受精若干问题

    刘健,刘建民,张嘉保

    <正>近10年来,家畜体外受精技术已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随着一系列生物高技术的发展,如DNA构建、转基因技术、胚胎干细胞的建立和克隆动物的产生,人们对生殖生物学领域的认识更加深入.可以预料,今后与胚胎学有关的技术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仅介绍有关体外受精研究的最新资料.

    1992年03期 307-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天然富硒牛奶研制成功

    张乃生

    <正>解放军兽医大学内科教研室与长春市示范奶牛场通过近2年的协作攻关,研制生产出了天然富硒牛奶.

    1992年03期 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