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IVM/IVF技术生产试管犊牛的研究

    梁冠生,刘建民,张嘉保,刘健,于仙忠,周虚,葛宝生,关宏,张文福,赵重玺,邹宗斌,李兆坤,刘绍春

    本研究利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技术,体外生产牛胚胎,以获得试管牛.结果表明:卵母细胞体外培养22~24h后,其成熟率为85%;体外受精率为83%.体外受精卵分别在颗粒细胞单层(GCM)和输卵管细胞单层(OCM)上培养,其胚胎最后产量(以授精时卵母细胞的数目为基数)分别为19%和29%,差异极显著(P<0.01).若体外受精卵先在GCM中培养72h后,再将已发生卵裂的(>4细胞)胚胎移到OCM中培养,其胚胎最后产量为35%.由此表明,早期胚胎在其发育过程中至少存在着3个发育相期,即1~8细胞、8~16细胞和16细胞~囊胚3个阶段,各阶段需要不同的培养环境.IVM/IVF胚胎移植到受体黄牛体内后,其足月时的妊娠率为15%.第一头试管犊牛已于1993年4月18日凌晨产出.

    1993年03期 209-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吉氏巴贝斯虫mRNA的磁性分离及cDNA合成

    陈启军,李德昌,阎仲堂

    从感染吉氏巴贝斯虫的摘脾犬的红细胞内提纯虫体,用异硫氰酸胍法提取虫体总RNA,再以Poly(A)~+mRNA磁性分离系统提取mRNA.最后以NotⅠPrimer-Adaptor为引物反转录出c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所合成的cDNA分子量范围由100到6500bP,且绝大部分大于500bP.

    1993年03期 214-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绵羊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调查研究

    王新平,刘红,宣华,朱维正,任文陟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对长春、内蒙等地区的244只绵羊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感染调查.结果,BVD—MDV的阳性感染率为14.6%~83.3%.应用电镜对部分ELISA阳性和阴性样品进行观察,结果7份阳性样品中均见有BVD—MDV粒子,5份阴性样品均未观察到BVD—MDV粒子.定期采取11只自然感染BVD—MD病毒的绵羊粪便进行检查,结果自然感染BVD—MDV的绵羊,排毒持续时间至少为3个月.本试验表明,羊感染BVD—MDV可长时间排毒,是潜在的危险传染源.

    1993年03期 21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的研究

    唐雨德,翟春生,周宗安,顾志香,王元伦

    本试验建立了检测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的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取代反应、阻断试验均为阴性,与NDV、MDV和IBDV无交叉反应,对已知阳性标本的检测均为阳性;其敏感性比琼扩试验高80倍以上,这表明ELISA夹心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人工感染后2~27d,关节滑膜、腱鞘和脾脏中病毒检出率为100%;还从肝脏、法氏囊和脑组织中检测到病毒.

    1993年03期 22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纤维素酶的化学修饰

    张永亮,汪玉松,张玉静,崔仲才,欧阳红生

    应用二环己基羰二亚胺活化海藻酸钠,然后与纤维素酶相联接.修饰后纤维素酶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其中,最适温度、最适pH均发生了变化;对pH、热稳定性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强;对某些抑制剂(Hg~(2+)、Cu~(2+)、Ag~+、Ca~(2+))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1993年03期 225-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原子光谱分析法测定牛黄中无机元素含量

    王芳生,侯明轶,赵英举,李京城,贾睿,邹明强,王大宁

    <正> 应用苏制IICП—28中型摄谱仪和日立—8000型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3份(A_1、A_2、A_3)人工诱生牛黄和2份(O_1、O_2)天然牛黄中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如下表:

    1993年03期 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犬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研究

    冯怀亮,刘建民,文兴豪,张仁成

    从屠宰母犬卵巢获取的卵母细胞,用含有FSH和LH的TCM—199培养基培养24~48h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表现扩展,生发泡(GV)破裂(GThD),且COC的扩展率和GVBD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超微结构观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后,其胞质内线粒体、皮质颗粒等迁移到皮质区;高尔基复合体减少或消失,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间的间隙连接消失.

    1993年03期 228-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黑熊血液有形成分显微及亚微结构的研究

    王铁恒,文兴豪,岳占碰,冯怀亮,李子义,杨盛华,武士珍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5只黑熊血液有形成分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红细胞为圆饼状,直径为7.4μm,胞质均质,电子密度中等,未见有任何细胞器,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含有大量体积较小、形态多样、电子密度不同的中性颗粒,嗜酸粒细胞胞质内的嗜酸性颗粒含有纵向排列、电子密度高的长方形晶体;嗜碱粒细胞除含有体积较大、内含小粒的嗜碱性颗粒外,还含有数量较多体积较小的颗粒;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与其他种哺乳动物相应细胞形态结构类似;血小板体积较小,直径为3μm,无核,基质内含有两种颗粒,即一种是体积较大,且电子密度较高的致密颗粒,另一种为体积较小,内有芯样结构的特殊颗粒.

    1993年03期 23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鹅绒皮加工过程中组织结构变化的研究Ⅰ.冬季鹅皮肤的组织结构观察

    黄建珍,文兴豪,冯怀亮,张仁诚,李树国,孙成河,支皋

    采用HE、胶原纤维染色法和弹性纤维染色法,对15只冬季白鹅皮肤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显微镜观察.结果如下:鹅皮肤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3部分.表皮为复层扁平上皮.真皮分浅、深两层.浅层致密,由胶原纤维束组成,纤维束细而编织相对比其他几层紧密.深层又分成3层:致密层由平滑肌束和较疏松的结缔组织组成;疏松层由大量脂肪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组成;弹性纤维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胶原纤维束细小,编织比疏松层紧密而排列杂乱.皮下组织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其中分布有大量的脂肪细胞.本实验还对鹅身体各部位皮肤的厚度作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表皮和真皮浅层以颈部最厚,而真皮深层和弹性纤维层则以背部最厚.对毛囊毛根的观察可知,毛根有两种形态不同的类型.

    1993年03期 238-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鸡马立克氏病(MD)与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相关性研究Ⅰ.MDV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GR及T细胞转化率的影响

    王水琴,潘兴华,黎立,崔淑芳,刘忠禄

    本实验对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鸡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糖皮质激素受体(GR)含量及T细胞对丝裂原(PHA)刺激反应的变化规律作了观察,同时比较了注射MD二价疫苗对以上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攻毒鸡PBL GR含量及T细胞对PHA刺激转化率均明显降低,而且两者变化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γ=0.8580,P<0.01);(2)攻毒后出现特征性MD肿瘤病变鸡的PBL GR含量较未出现病变鸡的更低,但攻毒鸡不论是否出现特征性病变,其T细胞对PHA刺激转化率均明显降低;(3)注射MD二价疫苗鸡的PBL GR含量及T细胞对PHA刺激转化率都显著高于攻毒鸡;(4)攻毒鸡血浆皮质醇含量不升高,提示攻毒鸡PBL GR含量下降与激素负反馈调节无关.

    1993年03期 24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MDCK细胞感染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后的超微结构观察

    遇秀岭,杨怡,田克恭,高丰

    MDCK细胞感染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BJ—1株后6h未见明显改变;12~18h胞核肿大,核内形成黑色颗粒样球状体;24h胞核内偶见病毒粒子,36h许多细胞内含病毒、病毒副晶体、形态各异的包涵体和多种板层样结构;48h感染细胞核膜以破损或出芽方式将成熟病毒粒子释入胞浆.

    1993年03期 24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的细胞质内发生途径

    常国权,杨盛华

    应用免疫金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在犬肾传代细胞内的形态发生及抗原定位,发现ICHV除了在宿主细胞核内发生外,还有细胞质内发生途径.在细胞质内,病毒核壳体的装配以均质致密包涵体和副晶格包涵体为“基地”,这与细胞核内形态发生方式相似.免疫金标记显示,细胞质包涵体中含有大量的ICHV抗原成分,是核壳体在细胞质内装配的病毒结构蛋白来源.同时,在感染的细胞质内也观察到与细胞核内相同的病毒核心样结构.

    1993年03期 25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淡水鱼在贮存过程中次黄嘌呤含量的变化

    陈琦昌,赵君,高晓伟,李力权,马成林,张元忠

    淡水鱼4种(鲤、鲫、鲢、鳙),每种30尾,每尾250g左右,于4℃保存共264h,其间按不同时间间隔,同时测定鱼体次黄嘌呤(Hx)和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鱼Hx含量的变化,在接近鱼腐败时均有一明显的高峰值.故利用Hx指标能较早地判断淡水鱼的新鲜度,与TVBN方法相比实用价值较高.

    1993年03期 25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比格犬的繁殖技术Ⅰ.采精及精液冷冻

    安铁洙,陈振文,崔宗虎,母连志,姜永和,李秀英

    采用手握法采取比格犬精液,成功率为71.4%,平均射精量2.67mL;精液呈弱酸性,每次射出的精液分三段,精子主要在第二段,精子平均密度为2.105×10~8/mL;新鲜精液的活力为0.8~0.9;精液用两种稀释液稀释后在液氮中保存14~60d,解冻后,其孵活率分别为0.425和0.427.

    1993年03期 258-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北京黑猪性成熟过程中外周血清促黄体素浓度变化

    周虚,董伟

    同窝北京黑猪10头(公6,母4),自5日龄起每20d通过前腔静脉采血一次,直到185日龄.每头猪共采血10次.每次采血均在上午10:00~10:30之间进行.用天津德普公司(DPC)的LH双抗体放免试剂盒测定血清LH浓度.结果表明,北京黑猪母猪在5日龄时LH浓度较高,之后下降,25~65日龄之间保持低水平,85日龄时显著上升,至105日龄上升到高峰,之后又下降,125~165日龄之间LH浓度相对稳定,且显著高于25~65日龄之间,185日龄LH浓度较低.公猪在45日龄以前血清LH维持在低水平,65日龄开始上升,至105和125日龄时达高峰,之后又降低,直到165日龄,185日龄LH浓度又上升.5日龄和165日龄母猪血清LH浓度显著高于公猪,而25~65、125、185日龄则相反.85、105和145日龄两性的LH浓度无差异.由此看出,北京黑猪出生后性成熟过程中血清LH浓度有显著变化.

    1993年03期 2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氯化钾缓解肉仔鸡热应激的研究

    陈艳珍,郭城,刘兆兴

    120只28日龄艾维茵(AVIAN)肉仔鸡随机分为1、2、3、4组.1组为对照组,饮自来水;2、3、4组为试验组,分别饮添加0.18%、0.26%、0.34%氯化钾的自来水.舍温控制在34±1℃.试验期为4周.结果,各组鸡增重、采食量、饲料效率、饮水量的顺序均为第4组→第3组→第2组→第1组.饮水中添加KCI,肉仔鸡血清K~+浓度高于对照组,而直肠温度、呼吸率及血清尿酸浓度则相反.血清Na~+前两周3、4组显著低于1组,以后趋于一致.血细胞压积(PCV)、血液PH、CO_2分压(PCO_2)、氧分压(PO_2)、碳酸氢根(HCO_3)和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白/球比以及血糖,组间均差异不显著.本试验表明,饮水中添加KCI能较好地缓解热应激对肉仔鸡生长的影响,增强肉仔鸡对高温的耐受性,并可提高其生产性能.

    1993年03期 265-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鹅绒皮鞣制取得新进展

    张抒,孙成河,冯怀亮,文兴豪

    <正> 鹅绒皮是近年来新开发出的毛制品,具有轻便,美观大方,保暖性好,防潮性能高等特点,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我们对鹅绒皮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选用冬季鹅皮(胸腹部)和鹅趺趾部皮,经拔毛、脱脂、鞣制、中和、干燥、复鞣、漂洗、干燥、整理等工序,鞣制出了毛绒洁白、光亮、柔软、体轻、蓬松的鹅绒皮,并用其制做了围巾、披肩和

    1993年03期 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籽粒苋籽实粉作为肉仔鸡日粮组分的营养价值评定

    范石军,刘兆兴,张光圣,王占凤,关键,曹长英,孙鸿良

    通过梯度饲养、消化代谢和比较屠宰试验,综合评定了籽粒苋籽实粉对星布罗(Star-bro)肉仔鸡的营养价值和对日粮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测得籽粒苋籽实粉含可消化粗蛋白质132.75g/kg,表观代谢能13.44MJ/kg;日粮中纳入16%苋籽实粉,显著提高了氨基酸利用率和血浆游离赖氨酸、亮氨酸及甘氨酸浓度,日粮粗蛋白质和能量代谢率分别提高6.91%和5.33%,日粮中营养物质转化为胴体蛋白质、脂肪的效率及料肉比均得到改善.

    1993年03期 270-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MFP”复合添加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陈守义,胡仲明,李文武,赵国林,张权,王遂秋

    实验用8日龄星布罗肉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喂标准全价日粮,对照组B喂正大饲料,实验组喂加有“MFP”复合添加剂的标准全价日粮,实验到60日龄结束.结果:实验组鸡日均增重高于对照组A(P<O.05);肉料比对照组A为1:2.40,对照组B为1:2.29,实验组为1:2.23;粗蛋白和脂肪代谢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A和B;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睾酮、谷丙转氨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A(P<0.05).实验结果提示,“MFP”复合添加剂是促进肉鸡生长的良好添加剂.

    1993年03期 27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鸡十二对脑神经解剖

    刘铭勋

    <正> 关于鸡的脑神经解剖资料甚少,尚未见到专门论述文章,为适应教学和科研需要,进行了此项研究.1 材料和方法 取星杂579和288成年鸡共40只,经10%福尔马林常温下固定10 d后解剖,对左、右两侧共80面的脑神经以肉眼和

    1993年03期 28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牛血清、肝、肌肉中HBsAg、HBeAg的调查

    徐克诚,罗平

    <正> 乙型肝炎是人的一种重要传染病.80年代以来,随着动物乙型肝炎特别是动物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该病的极大关注.人乙型肝炎与动物乙型肝炎有无关系,是目前医学、公共卫生学以及兽医卫生检验等领域积极探索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对东北一些地区黄牛血液、肝脏、肌肉组织中HBsAg和HBeAg两种抗原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1993年03期 284-28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骡肠鸣音定量分析研究(第三报)——患病马骡盲肠肠鸣音频谱值测定

    赵陆章,苏焕芝,孟宪臣,赵国纯,赵凤斌

    应用TRS—80微机CYPF软件,对沈阳地区69头患病马骡盲肠音频谱值测定结果表明,由于疾病的影响,盲肠音频谱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提示频谱分析的结果可作为疾病诊断的一个定量指标.

    1993年03期 286-28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绵羊药浴后浴液中有效成分含量变化

    董文其,孙恩贵,刘俊华,郭海忱

    <正> 药浴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防治绵羊疥癣病的较好方法.纵观各种药浴药物,其大部分属脂溶性有机化合物,在其用于绵羊药浴时,由于绵羊表皮及毛富含脂质,一定容量及浓度的浴液随着药浴羊数的增加,浴液中药物浓度逐渐降低,低于一定程度就会影响效果.灭螨灵(桔皮有效成分)属脂溶性有机化合物,用于绵羊疥癣病的

    1993年03期 28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3/17易位杂合子猪互交后代主要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孙金海,李来记,于仙忠,李慕,赵志辉,杨中兴

    <正> 1991年2月我们获得3窝13/17易位杂合子猪互交后代,经核型鉴定发现有3种不同核型,即正常核型(2n=38,XX或 XY)、13/17易位杂合子[2n=37,XX或XY,rob(13/17)]、13/17易位纯合子[2n=36,XX或XY,rob(13/17)].为了进一步探明13/17易位纯合子及杂合子的种质特性,我们对这3种核型的11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

    1993年03期 290-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鳙鱼尾鳍软纤维瘤一例

    温海深,马国文,黄亚风

    <正> 关于鱼类肿瘤研究历史较短,全世界已记录的仅有600多例,国内报道更少.有关鳙鱼尾鳍软纤维瘤组织病理研究尚未见报道.1990年作者于内蒙古的东五家子水库采到一尾尾鳍上长有肿瘤的鳙鱼(Aristichthys nobilts).体长为21.0

    1993年03期 291-292+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恒河猴青霉素过敏4例

    孙岩松,李砚忠,彭传贵,江其辉

    <正> 恒河猴青霉素过敏至今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85~1987年期间,在应用青霉素治疗恒河猴呼吸道感染时,先后发生过4例过敏反应,特报道如下. 例1:1985年12月4日,一只自繁的雄性哺乳期仔猴(约5月龄),咳嗽,精神差,体温39.7℃.肺部听诊有湿性罗音.应用青霉素20万U肌肉注射,注射完毕

    1993年03期 293-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动物染色体病

    张守印

    <正> 每种生物都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一定排列次序的基因.在某种条件下,染色体的数目和它上面的基因排列次序发生变化,称为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由染色体畸变所致的疾病,统称染色体病. 染色体畸变有两种形式: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后者即染色体上基因排列次序的变异.

    1993年03期 294-31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