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淇辉
论我国兽医药理学科的进展和今后设想冯淇辉(华南农业大学兽医药理研究室,广州510642)兽医药理学是医药科学的一门分支。它受生物科学、医药科学和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生物科学、医药科学的不断分工和系统化,使得兽医药理学的结构与内容日臻完善;而畜牧业特...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庆洲,胡庭俊, 孟宪松, 牟家琬,李明远,蒋中华, 梁歌
仔猪外周血中NK细胞对人K_(562)和鼠Yac—1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观察黄庆洲,胡庭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孟宪松(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部)牟家琬,李明远,蒋中华(华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梁歌(四川省畜牧兽医研?..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守印
组织工程学研究概况张守印(长春农牧大学图书馆130062)近年来,一门新的学科——组织工程学(tissueengineering)正在兴起。它融生命科学与工程学为一体,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探讨正常和病理组织的结构-功能关系,研制生物学替代...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繁瑶,宁长申,殷佩云
鸡球虫抗药性现场测定方法综述孔繁瑶,宁长申,殷佩云(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北京100094)鸡球虫病是一种对养鸡业危害很大的原虫病。暴发球虫病的雏鸡群,病死率达40%~80%甚至更高;而由于球虫病造成的鸡只发育滞缓、减重、产蛋减少、药物及饲料浪费等带来...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2 ] - 梁冠生,张嘉保,刘建民,刘建,于仙忠,周虚,葛宝生,关宏, 张文福,赵重玺,邹宗斌,李兆坤,刘绍春
在黄牛自然发情人工授精后的第7d,再移植1枚体外受精胚胎,使受体牛同时怀有自身胎儿和与自身无血缘关系的胎儿,从而诱发一胎双犊。共对7头受精牛进行了人工诱发一胎双犊的处理,结果有3头受体牛妊娠分娩,妊娠率为3/7,产犊4头,双犊率为1/3。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聂毓秀,王轶鹏,张志超,陈玉芝
以小鼠为对象,应用实验形态学与免疫学方法,研究了氯化钐(SmCl3)、氯化镨(PrCl3)对经用人A型红细胞免疫后,其特异性抗体(简称抗A抗体)形成、淋巴细胞转化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mCl3,及PrCl3剂量为5、0.5及0.05mg/kg时,对小鼠抗A抗体形成、淋巴细胞转化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尤以小剂量组(0.05mg/kg)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林杰
水牛热与山羊关节炎脑炎(CAE)关系的探讨50年代末,在我国江苏省盱眙县流行一种以高热、败血症为特征的水牛病。其主要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为高热,全身性出血、水肿、淋巴结肿大,实质器官坏死。应用多种药物治疗均无效,病死率为100%。在疫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虚
大鼠卵泡颗粒细胞无血清培养及猪促卵泡素(pFSH)对其雌激素分泌的影响/周虚(长春农牧大学畜牧水产系130062)在雌性动物体内,促卵泡素(FSH)能够刺激卵泡颗粒细胞的增生及类固醇合成[1]。在体外培养时,颗粒细胞也能合成和分泌类固醇激素和溶纤蛋白...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守印
机体第4自稳系统──细胞活素网络张守印(长春农牧大学图书馆130062)编者按从本卷开始,我们开辟了“动态”这个栏目,用以简要报道国内外兽医科技的新理论、新知识、新疾病、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新器械等。希望通过此窗口,能帮助广大兽医科技工作者了解一...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毓义
严防牛的3种遗传病潜入李毓义(长春农牧大学兽医学院130062)据新近资料报道,当前有3种牛的遗传性代谢病(瓜氨酸血症、乳清酸尿症、枫糖尿病)正在国外一些国家发生和流行,对养牛业尤其奶牛业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在从国外引进种畜时,应加强口岸检查,严防...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金宁一,殷震, 舟桥,真一, 志田,寿利
构建了能使重组痘苗病毒在感染早期和晚期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痘苗病毒载体,表达效率高于迄今报道的任何一个痘苗病毒载体。应用这种新型痘苗病毒载体表达氯化乙酰转移酶(CAT),106感染细胞中的最高表达量达60μg左右,占细胞总蛋白的18%。在病毒感染早期,突变型P7.5启动子表达CAT的量比天然的P7.5启动子高7倍。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郭振刚,何秀珠,杨中梁,杨光定,傅慧萍
以肠旋毛虫和新生幼虫研制的混合性旋毛虫病油佐剂疫苗,对118头不同体重猪进行了免疫试验。其中肌肉注射免疫猪108头,间隔20~25d,免疫2次;腹腔注射免疫猪10头,间隔9d,免疫3次。免疫后经过一定时间,给每头免疫猪人工攻击活旋毛虫500条,攻虫后经过1.5~8个月分批次剖检免疫猪,采取咬肌、肋间肌、膈肌、腰肌、后腿肌5个部位的肉样镜检。结果,有7头试验猪共检出已经死亡的旋毛虫9条,其余111头免疫猪均未检出旋毛虫,免疫保护率达94%;疫苗免疫期半年左右;剖检证实,疫苗吸收良好,在注射部位仅见米粒大黄白色疫苗残留物;免疫猪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越,史言
选用1日龄肉用雏鸡300只,随机分为4组:I组为健康对照;Ⅱ、Ⅲ组喂100ppm锗─132(Ge-132);Ⅲ、Ⅳ组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经60d临床观察并每隔10d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法测定胸腺、法氏囊及脾组织中自由基含量,同时检测全血GSH-Px、血清SOD活性及血清丙二醛含量。结果,健康雏鸡全血GSH-px活性均值为7.9387±1.2378U/mL血清SOD活性为80.4643±1.0987nU/mL血清丙二醛含量为2.9978±01760nmol/mL;健康雏鸡胸腺、法氏囊及脾组织中自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0.27±0.04、0.34±0.08、0.28±0.06相对浓度(×1010spins/g湿重)。通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人工感染MDV雏鸡全血GSH-px和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而上述各组织中自由基和血清丙二醛含量则显著增多。Ⅲ、Ⅳ两组对比结果表明:Ⅲ组的全血GSH-px和血清SOD活性高于Ⅳ组,组织中自由基和血清丙二醛含量却低于Ⅳ组,从而证实Ge-132能增强人工感染MDV雏鸡的抗氧化功能。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方元,叶万祥,聂海洋,王元伦
将3个苏拉灭敏感的伊氏锥虫原种的克隆连续培养于改良Baltz无细胞培养系统中,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苏拉灭的含量,培育了3个抗苏拉灭的伊氏锥虫克隆─JGc1-160、JX-1c1-160和ZJc1-140。它们体外药敏试验的IC50依次为358.5、412.3和246.4μg/mL,是各自亲本克隆的1292.5、1874.1和1760.o倍;小鼠治疗试验的CD100,对免疫功能正常小鼠依次为80、120和30mg/kg,为各自亲本克隆的5.3、8.0和3.0倍,对免疫抑制小鼠为250、300和100mg/kg,分别是相应免疫正常小鼠的3.1、2.5和3.3倍。试验结果表明,抗锥虫药治疗剂量不足和宿主免疫功能不全是导致产生抗药虫株的重要因素,各自既可单独发挥作用,又可相互协同。本文报道了体外培育伊氏锥虫抗药虫株的方法,这一方法对研究锥虫抗药性具有重要作用。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孟锐奇,姚湘燕,朱平,邹啸环
以PstI酶切含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保护性荚膜抗原基因片段PCA10的重组质粒rPCA10,收集基因片段PCA10,经修饰后依次连接到系列高效表达载体PEV—Vrf1~3的BamHI切点上,转化至E.coliRRI(pRK248cIts)中。经快速检测,这3种载体的重组子中均有PCA10插入。以间接ELIsA检测重组子转化菌,只有PEV—Vr13载体的重组子转化菌与禽巴氏杆菌保护性荚膜抗原(PCA)抗血清呈阳性反应,且OD值为原克隆菌株rPCA10的3倍,初步证明PC10已克隆至高效表达载体PEV—Vrf3上,而且读码框架正确。用ELIsA阳性表达克隆株PcA71—Vrf3免疫小鼠和鸡,均达到70%的保护率。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乃生
贫血-角化不良-脱毛综合征张乃生(长春农牧大学兽医学院130062)贫血-角化不良-脱毛综合征(anemia-dyskeratosis-alopeciasyndrome,ADAS),是以原发性红细胞生成不良、皮肤角化过度或不良以及进行性全身脱毛为病理...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家骅
给摘除卵巢绵羊埋植雌激素后,采取其子宫肉阜、肉阜间子宫内膜、肌层和其他器官组织样品用于催产素受体(rOT)测定。3种子宫组织和输卵管含有rOT;阴道、肌肉、小肠、肝组织中rOT浓度不可测。子宫组织中rOT仅具有单一类型的结合点,Kd值为1.35nmol/L,最大结合容量为302.8fmol/mg蛋白。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明,刘东海, 金宁一,殷震
以限制性内切酶BamHI、Xbal、Clal、H1ndⅢ、Ncal对含有鸡痘病毒(FPV)282E4弱毒株3.7kbHindⅢTK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pSL1进行单酶和它们之间双酶酶切。结果表明:3.7kbHindⅢTK基因片段上有2个Clal切点,2个Xbal切点,1个Ncal切点,没有BamHI切点。随后,用澳大利亚FPV2.2kbHindⅢ+ClalTK基因作探针,对各种酶切片段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进一步确定TK基因位于2.2kbHindⅢ+Clal片段中。杂交结果与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结果相一致。该基因的限制性酶切图谱与澳大利亚FPV疫苗株的基本相同。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青原,秦鹏春,刘国艺,杨庆章,徐立滨, 冯怀亮
把牛卵泡卵母细胞进行平衡、冷冻和玻璃化冷冻解冻后,对其微细结构损伤和成熟培养后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冷冻解冻后经台盼蓝染色判断为存活的卵母细胞,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结构损伤,包括微绒毛几乎消失,有的部位质膜模糊甚至破裂;线粒体膨胀,电子密度下降,帽及峪消失;囊泡变形融合;高尔基复合体及微管消失;内质网囊池扩大;细胞基质出现空白区。台盼蓝染色判为死亡的卵母细胞,表现为细胞基质、细胞膜及细胞器崩解。体外培养后的冷冻卵母细胞微细结构呈现某些恢复及成熟迹象,但不能与正常情况相提并论。冷冻解冻后卵丘细胞除内质网囊池膨大外,结构保存完好。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卢强,林万明,陈贵连
以活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HRP—PBQ—PEI+—NH3+)直接标记沙门氏菌属特异性DNA探针pLS2和pLS3,探针与靶DNA杂交后催化发光底物,经增强型化学发光反应(ECL),用普通X光胶片自显影(CPD)检测沙门氏菌。经狭缝杂交(Slotblot),该法标记探针均可检测到0.1pg的纯质粒DNA及103个未经培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Dot—blot杂交结果证明,HRP标记的探针仅与沙门氏菌属细菌杂交,而与试验的其他肠道非沙门氏菌不杂交。本研究表明,HRP直接标记基因探针化学发光自显影法检测沙门氏菌,安全、快速、简便,且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有较大应用前景的非放射性标记探针杂交检测方法。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费维真,王相友,邹积成,樊建国,杨崇民,贾东平
用成鹅睾丸组织匀浆加佛氏完全佐剂对10日龄、30日龄公鸡人工免疫1次或2次,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日龄实验组鸡的体重均增大,以60日龄最明显(P<0.05);鸡冠长、高及肉垂较小,外貌变化不大,均有鸣叫和交尾行为;采精量少(P<0.01),甚至采不出来;人工授精和孵化无胚胎成活,未受精;左右睾丸的重量、体积和精细管管径均较小(P<0.05或P<0.01),在150日龄、270日龄,仅有个别公鸡的精细管管内有极少量的精子。结果表明,用免疫去势法可达去势的目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嘉绩
通过对37例猪肾动脉分支的观察,发现猪肾动脉较恒定地发出5支肾段动脉,即前内侧、前背侧、前腹侧、中间腹侧及后侧肾段动脉。相应的分布区即为具同名肾段。前内侧肾段位于肾门前内侧,前背侧肾段位于肾前侧半的背侧部,前腹侧肾段位于肾前侧半的腹侧部,中间腹侧肾段分布区呈狭长带形,位于肾腹侧中间处后侧,而后侧肾段分布区很广,可分为背、腹侧两个亚段。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邹啸环,杨盛华,侯世宽
利用包埋后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感染BHK21细胞的鹿狂犬病病毒进行了形态发生的抗原定位。结果:感染细胞的细胞质内有5种包涵体,其中4种被免疫胶体金特异性标记,这些病毒抗原是多成分的,另一种未被免疫胶体金标记的包涵体可能是病毒核酸;感染细胞的细胞质内大量堆积的病毒前体物质包涵体,其中可能有病毒装配后多余的成分,表明病毒各组分并不是按比例需要而合成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贾克东,朱育光,温培娥,赵中平,万功群,张西臣
应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从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者的粪便中分离纯化贾第虫包囊,以此包囊免疫家兔,获得免疫血清,经大肠杆茵吸收后建立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检测粪中贾第虫特异性抗原。以此法检测39例贾第虫感染者粪便,有36例出现阳性斑点,阳性检出率为92.3%。以超声粉碎的贾第虫包囊抗原为标准,36例阳性标本中,有35例标本贾第虫特异性抗原蛋白含量分布在39~69ng/mL范围内,1例为138ng/mL。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