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籍玉林,曲维江,赵元楷,肖家美,鲁月英,郑君
通过种母貂配种前、仔貂分窝后其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与阿留申病(AD)抗体水平(Ab)的同步检测,比较分析了CIC和Ab对产仔、成活数的影响及两者的相互关系。试验表明,种母貂产仔、成活数以Ab阴性(-)的最高,Ab阳性(+)的最低,Ab(-)转(+)的和Ab(+)转(-)的居于两者之间,但Ab(-)转(+)的低于Ab(+)转(-)的。CIC(OD值)低的种母貂,其产仔、成活数高,而CIC(OD值)高的,其产仔、成活数均低,甚至绝产。CIC(OD值)较低(0.07以下)的种母貂,其抗体水平也低,而且一般均为AD·CIEP(-);但CIC(OD值)与Ab水平两者间并不呈正相关,也无可比性。凡是CIC(OD值)和Ab水平均高,或Ab水平虽然较低,但CIC(OD值)仍然高的种母貂,其产仔、成活数都低,甚至空怀;凡是CIC(OD值)和Ab水平均低,或Ab水平虽然高,但CIC(OD值)却较低的种母貂,其产仔、成活数均高。从而证明,CIC(OD值)的多少是直接影响产仔、成活数的关键所在,而Ab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决定因素。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吴金节,倪有煌,张德群,田超,严尚学,黄德武
白苏挥发油的毒性研究吴金节,倪有煌,张德群,田超(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合肥230036)严尚学,黄德武(安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白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为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有香气,生长在田埂、路边、山坡以及...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裴天云,侯顺利,赵改敏,刘万恒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对流免疫电泳技术裴天云,侯顺利,赵改敏,刘万恒(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730020)我们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研究中,建立了对流免疫电泳技术诊断IBD的方法,现简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抗原、阳性血清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治中
马立克病病毒感染和致肿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崔治中(江苏扬州大学农学院牧医系225001)鸡马立克病病毒(MDV)是疱疹病毒科的一种细胞结合性致肿瘤病毒。过去,将其归类于γ-疱疹病毒,但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其基因组DNA结构更类似于γ-疱疹病毒。1深入研...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扈荣良,涂长春,李红卫,金扩世,章金钢,侯世宽,崔青山,殷震
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cDVABglⅡ(1.67kb)片段正向插入pMT010/A+BamHⅠ切点,构建重组质粒pMT010/A+-Rgp,用EcoRⅠ+SalⅠ对pMT010/A+-Rgp进行双酶切后,回收含有狂犬病病毒糖蛋白cDNA和绵羊MT启动子的2.76kb片段,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该片段注入小鼠单细胞受精卵雄前核内,在进行胚胎移植后,获得44只小鼠,经PCR、South-ern杂交及原位杂交检测,证明有9只携带有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即转基因)按孟德尔特性遗传给其后代,由此相应建立了9个转基因鼠系,对其中6个鼠系分别命名为TgN(oMT-Rgp)ILge、TgN(oMT-Rgp)2Lge……TgN(oMT-Rgp)6Lge。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学恩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经口灌服103个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48h后迫杀的C57B16/H2b鼠外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脾和外周血中淋巴细胞MHC-1、MHC-2、ICAM-1和CD44种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使外周血淋巴细胞MHC-1、MHC-2和ICAM-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肠系膜淋巴结中淋巴细胞MHC-2、CD4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D4的表达也有升高。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段玉友,崔治中,高菘,葛天同
用纯化的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病毒(H91毒株)悬液提取的核酸,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只出现1条分子量较大、背景清晰的核酸带。用BamHI酶消化产生4个片段,大小分别为17kb、10kb、4.0kb和2.0kb。将其中的2.0kb片段克隆进pUC18DNA载体中,重组质粒DNA用digoxigenin标记作为DNA探针,在dotblot中该探针不与鹅胚尿囊液核酸抽提物、马立克氏病病毒(MDV)DNA、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DNA、SPF鸡基因组DNA等核酸反应,只与3株EDS病毒(EDS标准毒株AV-127、EDSH91毒株和从健康鹅体中分离的EDSY81毒株)DNA呈阳性反应。人工感染产蛋母鸡和雏鸡后24h即可用该探针从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中检测出EDS病毒DNA,在感染后35h仍能从部分感染鸡样品中检出。对部分探针检测阳性鸡的泄殖腔棉拭子样品用SPF鸡胚分离病毒,并用HA和HI试验检测分离病毒的特异性;在感染过程中,同时检测了血清中HI抗体的消长情况。结果表明,人工感染鸡排毒至少可以维持2个月左右,而且血清中HI抗体即使很高,也不能阻止感染鸡的排毒。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黎诚耀,高荣凯,韩文瑜,王世若,费恩阁
以构建的重组肿瘤坏死因子逆转录病毒载体pZIPTNFDNA转染Cos7细胞,获得了TNFα暂时性表达。采用DNA-磷酸钙共沉淀法,将pZIPTNFDNA导入了单向性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ψ2,在G418选择下,克隆出了ψ/pZIPTNF细胞系。该细胞可产生重组TNF逆转录病毒。本研究利用ψ/pZIPTNF细胞分泌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连续传代感染ψ2或PA317细胞以及病毒交替感染ψ2和PA317细胞,制备了高滴度单向和双向性重组TNF逆转录病毒,其滴度可高达1.4×106,并发现获得的病毒滴度在传代感染的第3代达到高峰,随之趋于平衡。利用重组TNF逆转录病毒感染NIH3T3细胞,建立了3T3/pZIPTNF细胞,该细胞的48h培养上清中可产生32U/mL的TNFα。利用重组TNF逆转录病毒直接感染NIH3T3细胞后的48h培养上清中,TNFα活性也可达到8U/mL。实验还观察到3T3/pzIPTNF细胞有自身生长抑制现象。本研究结果成功地实现了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的TNFα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转移与表达,为进一步实施肿瘤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顾为望,刘一平,张嘉宁
经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分离方法将蛇毒中的神经生长因子提取并纯化。得到的神经生长因子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其分子量为17000,由231个氨基酸组成。在220.6nm处有1个特征吸收峰。最低活性单位为10ng/mL。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相文华,丁恩雨,秦运安,吕晓玲,沈荣显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人工感染山羊后其前病毒的动态学变化,从而阐明了CAEV与实验动物外周血单核细胞整合机制问题。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新平,任文陟,朱维正,李佑民,宣华,常国权,丁壮
建立了从粪便中检测牛病毒性腹泻(BVD)病毒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试验方法的最佳工作条件为,抗体包被量为100μg/孔,酶标抗体的浓度为1:400。对不同地区牛、羊、鹿粪样检测结果,牛的BVDV感染率为16.5%~89.0%,羊为14.6%~83.3%,鹿为19.6%~44.4%,并且从许多地区的牛、羊同时检测到BVDV,表明本病在国内某些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感染。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3 ] |[阅读次数:0 ] - 常国权,杨德才
犬冠状病毒可经垂直传播途径感染犬冠状病毒(CCV)可使犬产生轻重不一的胃肠炎症状,是当前对养犬业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病。据现有文献记载,CCV的传播途径是病犬或带毒犬从粪便、口涎、鼻分泌物中排出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和周围环境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树双,孙书华,吴时友
利用JeffGorman建立的用抗新城疫病毒(NDV)膜蛋白特异多肽抗体鉴别强弱毒株的方法,对国内的Ⅰ系、Ⅱ系、LaSota和两株分离毒进行了毒力分析。结果证明,上述毒株的毒力顺序为:Ⅰ系>Ⅱ系和LaSota>V4(澳大利亚弱毒疫苗株)>临床分离株(青岛)。其结论为:Ⅰ系毒株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分离株(AV)的F2蛋白片段有类似的氨基酸序列,属中发型毒株。虽然Ⅱ系和LaSota比V4和临床分离株(青岛)毒力稍强,但认为这4株均为缓发型毒株。该方法敏感、特异,结果精确可靠,不仅可用于临床分离野毒的致病性分析,而且也可用于疫苗株研究中毒力的评价。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唐兆新,史言
35周龄海兰种蛋鸡1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第Ⅰ、Ⅱ、Ⅲ、Ⅳ组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50、100、150、200mg/kg,第Ⅴ组作为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持续饲喂25d。于试验前及试验后第5、10、15、20日分别测定血锗含量、血清SOD活性、全血GSH-Px活性以及血清LPO含量。试验结果:(1)第Ⅰ~Ⅳ组鸡血锗含量比对照组(Ⅴ)显著增多(P<0.01),而第Ⅰ~Ⅳ组间未见明显规律性剂量依赖关系;(2)第Ⅰ~Ⅳ组鸡血清SOD活性和全血GSH-Px活性比对照组(Ⅴ)明显增强,而血清LPO含量却显著降低(P<0.01);(3)血锗含量与血清SOD和全血GSH-Px活性呈正相关(r=0.463和0.529),而与血清LPO含量呈强负相关(r=-0.751)。试验结果表明,Ge-132能明显地增强鸡体抗氧化系统功能。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钟志宏,刘兴发,娄淑杰,杨春梅,夏咸柱,刘家友
应用8-氮鸟嘌呤(8-Azaguizine),通过大剂量追加细胞法、剂量递增法和紫外线预先照射交替培养法,共获得9株犬肾传代细胞系(MDCK)抗药细胞(剂量分别为20ug/mL和50ug/mL),经HAT系统敏感性试验和6-疏鸟嘌呤抗性鉴定,其中有8株为犬肾传代细胞HG-PRT缺失突变株(MDCK/HGPRT-)。该突变株细胞Giemsa染色后呈卵圆形,核呈圆形,83世代细胞(MDCK83/HGPRT-)在分种后24~96h为细胞分裂的对数生长期,其群体倍增时间为18.7h,细胞染色体众数为79条,呈现近二倍体核型,该细胞对ICHV的TCID50为104.9/mL。这些指标与诱变前细胞相似。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宁宜宝,杨盛华
取经电镜观察证实有霉形体污染的DK传代细胞,分别接种于霉形体检验用液体、半流体和固体培养基,证明为霉形体混合感染,即该培养物在液体培养基和半流体培养基上,同时显示出水解精氨酸和发酵葡萄糖2种特性,前者使培养基pH上升,后者使pH下降。通过反复挑选单个菌落进行克隆传代和有目的地加入单一种属的霉形体抗血清的方法,将混合的2株霉形体纯化分开。经鉴定,一株为精氨酸霉形体,一株为莱氏无(需)胆甾醇霉形体。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礼周,冯子玲,叶萍,钟志萍,周勇志
应用牛腹腔唇乳突丝虫(Setarialabiatopapillosa)提纯抗原(简称牛丝虫G抗原)和抗人IgG酶标记物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27例班氏丝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95.59%;检测132例健康人血清的假阳性率为2.27%,10例血吸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0。应用牛丝虫G抗原和马来丝虫抗原同步检测50例班氏丝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前者为98%,后者为86%,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认为,牛丝虫G抗原可以作为人丝虫病的异种抗原诊断试剂。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闫凤周,贾冬舒,李莫南,李卯年,阮书友,阮薇
为了探讨乳牛骨代谢病的发病机理,测定了骨代谢病乳牛血清1,25-二羟胆钙化醇(DHCC)以及维生素D、羟脯氨酸的含量,并测定了肝、肾功能。结果表明,骨代谢病乳牛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升高,DHCC降低,羟脯氨酸降低,肝功能未见异常,肾功能发生了某些变化等。由此认为,乳牛骨代谢病是由肾功能障碍致维生素D转变为DHCC过程受阻,使DHCC含量降低引起的。其实质是骨基质分解降低,骨晶体即骨盐减少性疾病。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丰,刘宝岩,成军,甘永华,邹啸环
用鸡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AMV)BAJ-A株鸡传代血浆毒感染1日龄伊莎鸡雏20只,在接毒后19~25d于濒死期扑杀、采样,进行细胞化学和电镜检查。结果表明,肝、肾、法氏囊、胸腺及血液的成髓细胞来源于骨髓;其成髓细胞胞浆、胞膜及细胞间隙存在带有囊膜的含核心的病毒粒子。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秀英,杨崇民,王铁华,王新,靳锐
给兔体肌注青霉素G钠,同时静注水杨酸钠,给药后不同时间采样,用微生物管碟法测定血药浓度及组织中的浓度,观察了水杨酸钠对兔体内青霉素G钠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实验兔的药时数据符合有吸收因素二室开放模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动力学参数β、K21、Kel的值显著减小,而参数K12、β、AUC、TCP的值显著增加。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青霉素G钠在血液与肝、肾、肺或肌肉间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晓伟,马成林,郑明光,赵君,王顺光,袁中一,吉鑫松
将葡萄糖氧化酶以共价连接法固定于醋酸纤维素制成的l薄膜上,将酶膜紧贴于极谱式氧电极表面,制成可对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的葡萄糖传感器。该传感器测定范围50~800mg/dl,响应时间10s,相关系数r10=0.998,CV<3%。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阳年生,卢克焕
比较了体外受精后不同时间收集的牛囊胚期胚胎冷冻后的存活率。试验一收集受精后第6,7,8和9天出现的胚胎,分3步加入0.75mol/L甘油和0.5mol/L丙二醇,将胚胎装入0.25mL细管后,放入已降温至5℃的冷冻机内,立即以2℃/min的速率降温至-7℃,停留5min后植冰。植冰后5min,以0.3℃/min的速率降温至-25℃,取出胚胎,并立即投入液氮中保存。解冻时,先让细管在空气中暴露10s,然后投入20℃水中。在0.25mol/L蔗糖溶液中10min稀释防冻剂。经体外培养96h后,第7天胚胎的存活率最高(72.7%),显著高于第8天胚胎的存活率(54.3%,P<0.01)。第6天、第9天胚胎的存活率分别为18.8%和18.2%,均显著低于第7天、第8天胚胎的存活率(P<0.01)。试验二用非手术法将2枚第7天或第8天的冷冻胚胎移入处于发情周期第7天的育成母牛子宫内,移植第7天一、二级胚胎的妊娠率分别为28.1%(9/32)和21.6%(8/37);移植第8天一、二级胚胎的则分别为33.3%(7/21)、17.6%(6/34),4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个组的双胚胎率分别为11.1%(1/9?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岳军明,扈荣良
人尿激酶原乳腺定位转基因小鼠的建立我们从已构建的人尿激酶原(Pro-UK)乳腺定位表达载体pSVL-β-Pro-UK中用SacI+XhoI回收2.5kb的大鼠β-乳酪蛋白的启动子及Pro-UK片段,从pSVK3质粒中用SacI+BamHI回收SV40...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善如,王冬平,史燕燕,焦有烈,刘秀林,金璀珍
对所发现的一种新的BALB/c突变小鼠的遗传特性,包括遗传规律、染色体组型和G带核型以及19个生化基因部位进行了研究。该突变小鼠是由1对基因突变所致,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呈半显性遗传。3种表型小鼠的正常核型、G带核型以及所测定的所有生化基因部位间无明显差异,且与正常BALB/c小鼠的一致。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养贤,韦旭斌,张盛云
吉林省某鹿场发生梅花鹿氟中毒的报告李养贤,韦旭斌,张盛云(农牧大学兽医学院长春130062)吉林省某鹿场的圈养梅花鹿群于1994年发生了以泛发性骨赘为特征的氟中毒。其原因是饲喂的饲料级磷酸氢钙添加剂的含氟量超过国家标准。1发病情况1.1临床表现特征性...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齐福印,许桂珍,张永春,苏秀兰,闫美荣,刘庆平
鳙团移核鱼个体生长的研究齐福印,许桂珍,张永春(内蒙古哲里木畜牧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2)苏秀兰,闫美荣,刘庆平(内蒙古医学院)我们采用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了核质杂种鱼——鳙团移核鱼[1],并比较测定了鳙团移核鱼与两亲本鱼(鳙鱼,团头鲂)的染色体、肌...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忠山,关天颖,闫凤周,衣宏岩,陈巍,王守富,赵成,冯景阳
特效生茸宝系由多种中西药物组成的复方药物添加剂,具有明显的促进鹿茸生长的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促鹿茸生长机理及对鹿茸品质的影响,按日量30g/头,添加于鹿精料中,连喂70d。采集锯茸时茸基部流出的血液和锯下的鹿茸,分别测定了某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鹿茸氨基酸含量。结果,饲喂特效生茸宝的鹿,血液红细胞数、Hb、血清总蛋白量均增加(P<0.05),AKP活性增高(P<0.01),鹿茸中氨基酸含量增高。由此表明,特效生茸宝能有效地促进鹿的造血功能,增强机体代谢,从而促进了鹿茸的生长,同时也使鹿茸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许万祥,周岩,周建强,李立顺
对170只青年鹅进行了枕静脉窦采血试验,并检测了4次重复大量采血的血清抗体效价及重复采血对试验鹅健康的影响。结果如下:一个抗体效价高峰期内,枕静脉窦4次重复采血(隔日1次或每日1次)所获平均血量(200mL)是宰杀采血量(110mL)的1.8倍,而获血清量则达2倍以上。所获血清的抗小鹅瘟病毒效价与宰杀采血的血清相当,对人工感染雏鹅的保护率达100%。4次重复采血对试鹅健康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鹅枕静脉窦采血法可取代用于制备抗血清目的的宰杀采血法。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