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感染细胞的胞核和胞浆分离鉴定出2种核酸型的兔出血症病毒

    吉传义,杜念兴

    以南京(NJ)株和成都(CD)株兔出血症病毒(RHDV)人工感染家兔,取病死兔肝组织制成组织匀浆,用1%NP-40处理,离心将核质粗分后,将离心洗涤的细胞核以超声波裂解。上清和胞核匀浆分别经氯仿处理、PEG沉淀和Sepharose4B柱层析获得纯化病毒。血凝检测表明,不同毒株胞浆和胞核病毒的比例有显著差异,NJ株胞核病毒占优势,CD株则相反。自胞浆和胞核病毒样品中分别抽提核酸,经电泳、DNaseⅠ/RNase及S1酶消化鉴定发现,胞核病毒核酸以DNA条带为主,大小约7.8kb,胞浆病毒核酸中除与胞核相应的DNA条带外,尚有大小约2.4kb和1.0kb的RNA条带,以RNA为主。用RHDV-NJ2.2kb克隆片段探针及德国兔出血症病毒(RHDV-FRG)基因组RNAcDNA1.0kb克隆片段探针分别作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RHDV-NJ探针只与DNA条带杂交,而RHDV-FRGcDNA探针既与RNA杂交,亦与DNA杂交。由此作者认为,兔出血症病毒中,既有包装DNA者,亦有包装RNA者,且DNA与RNA之间有部分序列相关;DNA与RNA的包装比例可能因毒株不同而有差异;国际上关于RH?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异源猪瘟病毒C株E2基因保护性抗原编码区的序列分析与比较

    李红卫,涂长春,吕宗吉,孙明,金扩世,余兴龙,殷震

    应用RT-PCR扩增了我国南京、成都、吉林3个兽医生物制品厂提供的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C株)的E2基因保护性抗原编码区,然后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中,用Sanger′s双脱氧法对重组质粒中的插入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将测得的这3个厂生产的C株的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作者实验室测得的国内石门株和国外测得的C株相同区域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不同来源的C株及石门株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核苷酸同源性为93.6%~99.6%,氨基酸同源性为90.6%~98.9%。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伪狂犬病病毒HS株tk基因的PCR扩增与克隆

    丁建华,王家富,罗满林,付烈振,郑友限,雷亮,张楚瑜

    参照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NIA-3株tk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长22mer的引物,引物间距1.5kb,其内包含完整的PRVtk基因。以BHK21细胞繁殖的PRV湖北地方强毒株(HS-9304)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扩增主带清晰,长约1.5kb,符合设计要求。扩增片段克隆至由pUC18质粒改制而成的T载体中,限制性内切酶BamHI、SmaⅠ、XhoⅠ、HindⅢ酶切分析证实,扩增片段的酶切位点与tk基因一致,说明扩增和克隆片段包含PRVtk基因。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猪繁殖 - 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CH-1a株基因型鉴定

    仇华吉,郭宝清,童光志,刘文兴,于力

    根据猪繁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型毒株和欧洲型毒株的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即1008PS/1009PR和1010PLS/1011PLR。我国分离的CH-1a株用这2对引物均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RT-PCR产物,分别与美洲型代表株(VR-2332)的RT-PCR产物大小相当。特异性试验表明,这2对引物均不能扩增其他常见的繁殖障碍相关病毒的RNA或DNA以及未感染的MARC-145细胞RN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也证明,CH-1a株与PRRSV核衣壳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及美洲型毒株抗血清均呈阳性反应。因此初步证实CH-1a株为美洲型PRRSV。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4 ] |[阅读次数:0 ]
  • 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雏鸡免疫器官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

    郑世民,刘忠贵

    对1日龄雏鸡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后免疫器官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的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感染雏鸡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的3种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均程度不同地低于未感染对照雏鸡,其中法氏囊的IgG、IgM抗体生成细胞和IgA抗体生成细胞分别在感染后7~35d和14~35d明显减少;脾脏红髓、白髓和淋巴小结的IgG抗体生成细胞分别于7~35d、14~35d和14~21d明显减少,IgM抗体生成细胞分别在7~42d、28~35d和14d时明显减少,IgA抗体生成细胞仅在红髓中(7~28d)明显减少;胸腺髓质的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分别在14~28d、7~21d和21d时明显减少。结果表明,CIAV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体液免疫功能明显降低。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山羊实验感染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的抗体应答反应

    薛飞,相文华,沈荣显

    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T)和免疫印迹试验(IBA)对山羊实验感染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OPPV)的抗体应答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用AGIDT和IBA都可在接毒山羊的血清中检测到OPPV的抗体。AGIDT最早于接毒后15d检测到抗体;IBA最早于接毒后4d检测到抗OPPV的gp44和p28的抗体,以后又陆续检测到抗p94、p14和gp125的抗体。由此看出,IBA比AGIDT更为敏感。本研究结果表明,OP-PV可在山羊体内诱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因此用OPPV通过山羊体传代的方法可能会得到具有良好抗原性的OPPV毒株。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猪细小病毒在兔体内的垂直传播

    黄瑜,甘孟侯,刘尚高

    以猪细小病毒(PPV)细胞复壮毒接种于妊娠后11~13d的初妊母兔,接毒的初妊母兔均于妊娠后30~32d分娩。分娩后立即扑杀接毒母兔及其死产仔兔、对照母兔及其仔兔,分别无菌采集其肝脏和肾脏,按常规方法处理后以银加强胶体金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试验兔样本均为阳性,而对照兔样本均为阴性,这表明PPV也可在兔体内垂直传播,并引起繁殖障碍。初妊母兔可替代妊娠母猪作为PPV人工感染试验的动物模型。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特性鉴定

    孙智锋,钱永清,方锡玲,闻人楚,唐永兰,许大新,陈培龙

    以新生乳猪增殖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将其纯化,获得较为完整的病毒颗粒。病毒ELISA效价为1∶3×105,蛋白含量为3.96g/L。将提纯的PEDV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融合率为95.6%。用间接ELISA进行筛选,共检出38个阳性孔,阳性率为28.8%。对其中15个阳性值较高的孔进行3次再克隆,阳性率达100%,最后获得15株稳定分泌特异性抗PEDV单抗(McAb)的杂交瘤细胞。ELISA阻断试验与交叉试验证明,其分泌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腹水和细胞培养上清的ELISA效价分别为1∶103~1∶106和1∶128~1∶512。经鉴定,15株McAb的分子类型均为IgG,均无免疫沉淀特性。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90~110,平均95。尤为重要的是,这些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抗体,有的对PEDV具有中和作用,能够阻断病毒对猪只的侵害作用。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从患“红脖子病”甲鱼体分离到虹彩病毒

    陈在贤,郑坚川,江育林

    从深圳某甲鱼场患“红脖子病”的甲鱼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于15~30℃能在CO、FHM、CK、GCK等细胞中增殖,其中在CO细胞中的滴度最高。最适复制温度为25~30℃,此时2dCPE可在90%以上。在感染病毒的CO细胞单层上覆盖琼脂后2~3d能形成直径1~1.5mm的空斑。病毒对氯仿、pH3、pH9敏感,DNA抑制剂(IUDR)能抑制其复制过程,提示该病毒为有囊膜的DNA病毒。病毒提纯后经负染电镜观察,可见到大量直径120~160nm的有囊膜的球形颗粒,放大后呈多面体。在感染病毒的细胞切片中,可见到六角形的病毒颗粒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并可见到病毒从细胞膜获得囊膜。以上结果提示该病毒属虹彩病毒科,建议命名为甲鱼虹彩病毒(STIV)。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病毒对甲鱼有中等毒力,与传染性胰坏死症病毒(IPNV)、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大马哈鱼呼肠孤病毒(CSV)在血清学上没有相关性。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保护性抗原基因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

    许崇波,朱平,姚湘燕,王卓,冯书章,马从林,孟锐奇

    将含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质粒pKMA100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和HindⅢ双酶切,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透析袋电洗脱法回收0.95kbα毒素基因片段,再将载体pET-28b(+)用BamHI和HindⅢ双酶切,然后将处理好的pET-28b(+)与0.95kb的α毒素基因片段通过T4DNA连接酶进行粘性末端连接,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BamHI和HindⅢ双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pXETA1含有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确定了α毒素基因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并证明其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旋毛虫分离株成虫和新生幼虫基因文库的构建及筛选

    刘明远,徐克诚,黎诚耀,柳增善,孙远涛,赵君,郑明光

    利用λZAPⅡ载体构建了中国分离株Trichinelaspiralis及Trichinelanativa成虫和新生幼虫cD-NA基因文库,检测结果表明,所克隆的cDNA片段分布在0.2~2.0kb之间,表明2个cDNA基因文库对mRNA的覆盖面很大。利用RAPD技术,以肌幼虫基因文库作对照,采用70个单引物及20对复合引物对以上2个文库进行筛选扩增,结果:(1)共获得2条T.spiralis及4条T.nativa的成虫与新生幼虫特异性基因片段,鉴于成虫与新生幼虫是旋毛虫的2个侵袭性阶段,其所特有的特异性基因片段极有可能就是这2个时期虫体的侵袭性因子基因,即所要寻找的强保护性抗原基因,从而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2)发现1条T.spiralis种特有的基因片段,这一特异性基因片段为虫种鉴定提供了物质条件;(3)发现旋毛虫同种不同分离株(中国分离株及法国分离株)间cDNA文库扩增图谱完全相同,进一步证实了旋毛虫种内基因的低流动性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柔嫩艾美球虫(Eimeria tenella)体外细胞培养

    宋翠萍,沈永林,汪志楷

    试验比较了玻璃珠层析法、DEAE纤维素层析法、G3漏斗过滤法3种提纯柔嫩艾美球虫(Eimeriatenella)子孢子的方法。柱高8cm、直径200μm的玻璃珠柱用pH8.0的Ringer′s缓冲液作洗脱液提纯子孢子,回收率为64.1%,子孢子洗脱高峰期集中,且易于无菌操作;柱高5cm的DEAE纤维素柱用pH8.0的甘氨酸缓冲液作洗脱液,提纯子孢子回收率为63.2%,但严格无菌操作困难;G3漏斗法易无菌操作,方法简便,但提纯效果不理想,回收率为25%,有少量杂质。结果表明,玻璃珠柱层析法可作为细胞培养用提纯子孢子的首选方法。提纯的子孢子接种于体外培养的鸡原代肾细胞,在MEM细胞形成培养液(含10%的犊牛血清)和MEM细胞维持培养液(含5%的犊牛血清和5%的水解乳蛋白)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中,能够发育到卵囊阶段;E.tenela在体外细胞培养中的发育与鸡体内发育的过程和时间基本相似,都经过子孢子→第一代裂殖体→第二代裂殖体→配子体→卵囊等阶段。试验也表明,水解乳蛋白作为营养补充物是E.tenela子孢子发育到卵囊的重要因素。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蛭形巨吻棘头虫的LDH同工酶

    廖党金,石雁羽,王雄清,许平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蛭形巨吻棘头虫(Macracanthorhynchushirudinaceus)雄虫、雌虫体液和宿主(猪)血清的LDH同工酶的酶谱、相对迁移率和相对活性等进行比较表明,雄虫有3条酶带和雌虫有2条酶带显示出很强的特异性;不同浓度的抑制剂(硝硫氰醚)对雄虫和雌虫特有的LDH同工酶酶带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雌虫第2带对抑制剂最敏感。蛭形巨吻棘头虫体液具有特异的且不同于宿主(猪)血清LDH1~5的LDH同工酶酶带,特有的LDH同工酶可能由4条不同的区带组成。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氯霉素免疫原的合成与鉴定

    王桂枝,石德时,毕丁仁,殷斌烈,蔡立新

    分别采用混合酸酐法和重氮化法合成氯霉素(CAP)免疫原。混合酸酐法:将CAP与琥珀酸酐反应生成氯霉素琥珀酸酯(CAP-HS),接着进行混合酸酐反应,将CAP-H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连,得CAP-HS-BSA复合物。重氮化法:将CAP分子中的芳香硝基还原为芳香氨基,重氮化处理后,与BSA连接。通过红外光谱和动物免疫试验鉴定合成的免疫原,结果表明CAP-HS-BSA合成成功。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0 ]
  • 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对鸡热应激耐受的影响

    崔淑芳,王水琴,王澜,黎立

    采用药物缓释法,给雏鸡皮下注射糖皮质激素(GC)拮抗剂RU486(50mg/kg)阻断糖皮质激素受体,然后将雏鸡于(43±0.5)℃下实施热应激,测得其血浆GC为(113.96±16.60)nmol/L,比正常鸡约升高1倍,而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率为41.09%±6.22%,血糖浓度为(13.89±0.60)mmol/L及血浆ACTH水平为(77.81±5.24)ng/L,与正常对照雏鸡血糖浓度及血浆ACTH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见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现象;同时观测雏鸡平均存活时间(6.29±0.31)h,为普通应激雏鸡平均存活时间的约2倍。结果表明,GR阻断可拮抗由应激导致GC过度升高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并可提高对高温的耐受性。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动物遗传性受体病(续5)

    李毓义

    动物遗传性受体病(续5)*李毓义(解放军农牧大学兽医学院,长春130062)六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简称MG,是一种以运动终板区神经肌肉传导障碍为发病环节,以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为临床特征的免疫病[1]。分获得性和先天性两种病型...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北京鸭下丘脑与摄食行为的关系 Ⅱ.5-羟色胺样神经元在下丘脑的分布PAP法研究

    陈耀星,滑静,杨佐君,邓泽沛,王子旭

    用免疫组化PAP法,观察了经秋水仙素预处理的北京鸭下丘脑内5-羟色胺(5-HT)样神经元的分布。结果,5-HT样神经元仅散在分布于下丘脑室周器(paraventricularorgan,PVO)内,下丘脑室周器腹侧部的5-HT样神经元数量多于背侧部;阳性反应细胞体呈多角形、椭圆形或棱形,常聚集在血管周围,有突起伸向第Ⅲ脑室内表面。推测北京鸭下丘脑室周器存在含5-HT的触液神经元。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催产素和加压素在犬泡状绦虫的免疫组化定位和分布

    刘波,杨维泰,杨振国,成军,文兴豪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了催产素和加压素在犬泡状绦虫的定位和分布。在犬泡状绦虫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神经节、2条主要纵神经索和环神经内观察到大量阳性纤维和少量阳性细胞。周围神经系统可见阳性神经纤维在皮层和实质形成神经网。从纵神经索和环神经发出的阳性纤维向生殖器官和皮层的肌肉分布。顶突的小钩之间的肌肉存在阳性反应物,小钩周围有较明显的阳性反应环。生殖器官呈现着色深浅不同的阳性反应,以卵囊—梅氏腺复合体最为明显。结果表明,催产素和加压素的免疫反应物具有相同的分布,它们可能参与虫体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醋酸盐缓冲合剂对碱过多性胃肠弛缓的疗效

    李毓义,王哲,赵旭昌,张乃生,龚伟,臧家仁,赵建军

    对69例前胃弛缓和瘤胃积食等胃肠弛缓自然病牛的瘤胃内环境参数和植物神经调控指标进行了检测。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病牛的瘤胃内环境参数基本一样,特征是pH值明显升高,分别为(7.93±0.47)和(8.04±0.59),漂浮沉降时间明显缩短,次甲蓝反应时间明显延长,总酸度降低至(13.10±4.75)U和(11.23±4.55)U,纤毛虫数量减少、活力减退,细菌以G-者为主,乳酸增多,乙酸、丙酸和VFA总量减少。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病牛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儿茶酚胺(CA)等第一信使指标,cAMP、cGMP等第二信使指标改变不大。根据瘤胃内环境参数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确认69例胃肠弛缓病牛均为碱过多性胃肠弛缓,对其中59例投服醋酸盐缓冲合剂(无水醋酸钠131g,冰醋酸22.92mL,常水10L)进行治疗,治愈率在90%以上,平均投用方剂数仅为1.3付。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内毒素诱导的红细胞过氧化损伤及山莨菪碱的保护效应

    唐兆新,王炫英,高洪,陈万芳

    通过给山羊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的休克模型,研究了内毒素诱导的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并观察了山莨菪碱的相关保护效应。将30头山羊随机分成3组,第Ⅰ组(n=6)静注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第Ⅱ组(n=12)静注大肠杆菌(O111B4)内毒素2次(间隔24h),第Ⅲ组(n=12)处理同第Ⅱ组,仅处理前10min静注山莨菪碱。分别于处理后1、3、5、7、9、12h采血,制备样本供测定。结果显示,山羊注射内毒素1h后,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增加(P<0.01),红细胞膜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下降(P<0.01),并伴有红细胞SOD、GSH-Px、GR活性降低(P<0.01,P<0.05);而注射内毒素前给与山莨菪碱的山羊,其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均较小。以上结果表明,内毒素可使红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而山莨菪碱能拮抗红细胞的这种过氧化损伤,对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大熊猫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研究进展

    杨光友

    大熊猫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研究进展杨光友(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是我国特产的最珍贵的稀有动物,现仅存于四川、甘肃、陕西的岷山、邛崃、凉山、秦岭及相岭5个山系,数量1000只左右。...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双峰驼尘肺研究

    贾宁,陈怀涛,朱宣人

    用光镜、电镜、电子探针微分析仪及原子发射光谱仪(ICP)等,对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和甘肃民勤县的共48例双峰驼的肺脏、支气管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8例的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均有程度不等的尘沉着变化,其中13例肺脏有程度不等的尘肺病变。肺脏的尘肺病变主要为局灶型,尘灶与尘细胞结节呈星散状分布,多位于细支管周围、肺泡隔和肺胸膜结缔组织。病变部常有程度不等的慢性炎症,少数病例发生灶性纤维化。电镜观察发现,淋巴结中,尘细胞的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扩张,尘粒积聚体处细胞器完全破坏。元素分析表明,肺和淋巴结中的粉尘多为铝硅酸盐类化合物。作者认为,双峰驼铝硅酸盐尘肺的发生同该地区大气环境浮尘含量过高有关。但骆驼尘肺的病变比马的轻,这主要与骆驼呼吸道和肺脏有较完善的除尘机构有关。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硒、维生素E对鸡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黄素珍,孟雪燕,古少鹏,周玉武,彭丽英

    21日龄健康肉鸡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VE)+硒(Se)、VE、Se和不添加任何物质。VE添加量为100mg/kg,Se添加量为0.5mg/kg。试验期为5周。试验结束,立即采取血液、肝脏、胸肌、腿肌样品,分别于2h内和冷藏(2℃)48h后检测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添加VE和/或Se的3个试验组肉鸡的GSH-Px、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饲料中添加VE和/或Se,均可增强鸡体的抗氧化效果。VE和Se联用显示明显的协同效应。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前列腺素诱导母猪分娩时的内分泌状态

    蔡正华,冯书堂,陶涛,刘殿魁

    选用5头妊娠后期母猪,于妊娠111d上午9∶00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PG)0.20mg。5头母猪皆于次日白天分娩。从注射前至分娩结束,在整个诱导过程中多次采血,监测了血清中孕酮(P4)、硫酸雌酮(E1S)、催乳素(PRL)和皮质醇(cortisol)4种激素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诱导分娩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变化和自然分娩基本一样。这就解释了用国产前列腺素诱导母猪分娩,只要处理时间合适(妊娠111d或112d),就会有良好效果,不会产生不良副作用。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影响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重要因素

    李光鹏,赖良学,李子义,邹丽农

    以Whiten氏液为基本培养液,研究了卵丘细胞、谷氨酰胺及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HCG注射后17~18h、25~27h和36~38h昆明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葡萄糖或谷氨酰胺存在与否,卵丘细胞与受精卵的共同培养对胚胎克服体外发育阻断无明显效果。葡萄糖能抑制1-细胞胚胎发育,促进4-细胞以后的胚胎发育。谷氨酰胺是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良好能源物质,可使96%(308/321)的体外发育到2-细胞的胚胎克服阻断而继续发育到4-细胞。谷氨酰胺与葡萄糖联合使用,则可使小鼠受精卵的囊胚发育率达57.5%(229/398)。HCG注射后36~38h的小鼠胚胎能利用葡萄糖。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双向选择对肉鸡生长性能与血脂的影响

    陈金文,杨山,文伯珍,赵河山,胡刚安,雷春,王世成

    对零世代8周龄肉鸡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进行降低腹脂的间接选择,明显改善了一世代低VLDL系鸡生长期饲料转化率,并对8周龄血浆甘油三酯、总脂浓度产生明显影响,但对8周龄血浆胆固醇浓度及各周龄体重未产生明显影响。低VLDL系鸡饲料转化率优于高VLDL系,肉仔鸡耗料比,5~9周龄高VLDL系明显高于低VLDL系(P=0.05),而7~9周龄高VLDL系显著高于低VLDL系(P<0.01)。8周龄血浆甘油三酯及总脂浓度,高VLDL系显著高于低VLDL系(P<0.001,P<0.01)。一世代高、低VLDL系血浆VLDL和腹脂的变异系数仍然很大,继续选择以培育脂肪更低、饲料转化率更高的低脂系是可能的,各周龄体重的变异系数不高(小于25%),但高、低VLDL系的变异系数大大高于总变异系数,表明选择使高、低VLDL系体重的整齐度降低,因此,继续对血浆VLDL浓度结合体重选择效果会更好。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鹅枕静脉窦长期大量采血

    许万祥,周岩,周建强

    将120只青年鹅分为4组,每组30只。Ⅰ组为对照组,不进行免疫和采血,Ⅱ、Ⅲ、Ⅳ组进行3个采血期的免疫和鹅枕静脉窦采血,每个采血期采血3次,每2d1次,50mL/只。结果表明,在不同饲养条件下,Ⅱ、Ⅲ、Ⅳ组90只鹅3个采血期的平均采血量在410mL/只以上,且血清抗体效价稳定;在3个采血间期内,Ⅱ、Ⅲ、Ⅳ组鹅的体重恢复率分别为98.4%、99.85%和100.75%。由此认为,在同一群鹅内,可进行数个采血期的免疫和枕静脉窦大量采血,且不会影响血清的抗体效价。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议我国兽医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步志高,徐宜为

    浅议我国兽医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步志高徐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尔滨15000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兽医科学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引进、消化、吸收和跟踪世界先进科学技术,防制我国畜禽重大疫病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保障我国畜牧...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斑鳢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陈昌福,刘毅

    由患细菌性败血症的斑鳢分离到11株菌,根据直接荧光抗体法鉴定结果,对其中7株菌的菌落特性进行了观察,分析了菌株的生化特性,并测试了其对斑鳢、乌鳢和鲫的致病力。结果证明,斑鳢的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引起的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包虫病循环抗原

    王永辉,翟春生,周宗安,叶志远,魏文进,尚太成

    建立了检测包虫病循环抗原的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30份阳性血清(猪65,羊65)作了检测,总阳性率为79.2%,抗原最小检出量为50μg/L。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