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佟世德,潘华,马玉海,蒋忠军,陆振豸,宋阳,孙洋
热区军犬蜱媒人兽共患病的调查佟世德潘华马玉海蒋忠军陆振豸宋阳孙洋(广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广州510507)我国疫病媒介规律曾有“南蚊北蜱”之说。近年,了解到南方蜱类也不少。国内有关犬的蜱媒疫病几乎没有报道。为了解热区军犬蜱媒疫病而进行了本研究。1材...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嘉绩
牛肾乏血管带陈嘉绩(扬州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江苏扬州225009)以填充剂ABS灌注牛肾动、静脉,盐酸腐蚀后所得铸型表面出现许多缺乏血管的环形区域,每个环形区域环绕布满弓状动、静脉和小叶间动、静脉的血管区。对各血管区的位置及总数检查结果表明,各血管...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俊锁,钱传范
兽药残留免疫分析及其进展李俊锁(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钱传范(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免疫分析是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可逆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技术。免疫反应涉及抗原与抗体分子间的立体化学、电荷、氢键和偶极间的综合作用,因而具有常...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0 ] - 宋阳,蒋忠军,孙洋,佟世德,马玉海
分离获得的类鼻疽杆菌在抗血清和补体的作用下,进行了青霉素药敏试验和L型菌的形成试验。结果表明,类鼻疽杆菌虽然具有抵抗补体杀灭的特性,但补体激活所形成的膜攻击物可损伤类鼻疽杆菌的外膜,从而增强了其对青霉素的敏感性。从这一意义上讲,补体在抗类鼻疽杆菌感染的机制中已完成了杀菌的第一步。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银聚,扈荣良,赖良学,岳军明,金宁一,殷震
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基因cDNA经多次亚克隆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SVL的SV40启动子和pcDNA3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重组质粒pSVL-tPA和pcDNA3-tPA。分别将这2种重组质粒直接注射于小鼠骨骼肌,观察了t-PA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情况。体外凝血试验结果显示,注射重组质粒DNA后,第5天凝血时间有所延长,第15~20天达到高峰,小鼠体外凝血时间平均延长7min左右,延长时间与基因注射量呈明显的正相关。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邢力,彭大新,刘秀梵,张如宽,吴艳涛
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血清Ⅰ型Rispens株和RL株分别接种于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待出现80%以上细胞病变后收获,经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细胞和病毒的总DNA(totalDNA)。以此为模板,根据已发表的B抗原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1条约2.85kb的特异性条带,斑点杂交证实其为B抗原基因。双酶切消化后,克隆到质粒pUC19中。酶切分析表明,在这2株病毒的B抗原基因上,HindⅢ、EcoRV、BamHI、EcoRI的酶切位点分布与超强毒RBIB株、标准强毒GA株的完全相同。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训海,陈溥言,蔡宝祥
用常规剂量的商用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苗经腹腔免疫1日龄非免疫鸡,于第3周采集羽毛根,分别采取直接法和间接法(即经过滤获取脱细胞的游离物)接种次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以进行病毒的分离。结果显示,在免疫后第3、4、5、6周,2种方法都分离到病毒,第7周仅直接法分离到病毒,而第8周2种方法都没有分离到。根据分离到病毒的细胞病变(CPE)特征,结合地高辛标记的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核酸探针检测结果,表明HVT免疫鸡羽毛根中含有可脱离细胞的、具有感染性的疫苗株HVT粒子,且其可检出时间具有阶段性。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姜焱,吴艳涛,刘伟忠,刘秀梵,张如宽
根据已发表的新城疫病毒(NDV)核衣壳蛋白(N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长度为32mer的引物。RT-PCR扩增NDVF48E8株、Ulster株、LaSota株的NP基因,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均呈现1条长1.5kb左右的特异性带。将F48E8株扩增产物克隆入pUC18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实为NP基因。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廷璞,薛双虎,吕武夫,孙春香,杨录明,党岩
对从中国不同地区采集的11株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contagiousecthymavirus,CEV;orfvirus)的痂块毒DNA进行提取,用EcoRI、BamHI、HpaⅠ、HindⅢ、KpnⅠ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了各毒株的核酸及分子量。结果表明,各毒株的核酸酶切片段在8~15个之间,病毒基因组大小有10~25kb的差异。用SDS-PAGE分析了经NP-40和2-巯基乙醇裂解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各病毒株的囊膜蛋白,结果显示,各毒株可分离出18~33个不同的蛋白区带,毒株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36400~80000区带之间。结合2次交互免疫试验结果,将以上11株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分为4大类。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孙智锋,杜念兴,徐为燕
应用建立的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兔疫吸附试验(McAb-ELISA),检测了人工感染兔出血症病毒(RHDV)DJRK细胞毒、肝毒的兔以及自然感染RHDV的兔的组织样品。结果表明,感染死亡兔的肝、脾、肾、骨髓样品病毒抗原的检出率为100%,淋巴结和肌肉的检出率分别为97.5%和79.5%。McAb-ELISA能检出肌肉中血凝试验不能检出的RHDV抗原。此外,还用McAb-ELISA检测了肝毒人工感染兔血中RHDV的动态,并对10份兔出血症脏器灭活苗的效价作了滴定。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万洪全,许益民,王永坤,朱国强,吴力力,严维巍
以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BV)核衣壳蛋白(N)的单抗株6DH8作为一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IgG作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中IBV抗原的单抗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Mc-IP),并对人工攻毒鸡及临床IBV感染疑似鸡进行了检测。在IBVM41株人工攻毒鸡,用该技术于1~12d从气管、2~7d从肾脏可以检测到IBV抗原,阳性染色集中于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临床疑为IBV感染的病鸡,以Mc-IP技术和单抗免疫荧光试验(Mc-IFA)同时进行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90.3%及83.9%。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周志江,郑明光,郑昊,孙伟斌,张让堂,黄上媛,汪力亚,王丽,李景云
根据产vero毒素大肠杆菌(VTEC)产生的vero毒素1(VT1)和vero毒素2(VT2)的基因序列,合成了2对寡核苷酸引物,建立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方法。共对4株产vero毒素大肠杆菌和其他7个属的41株肠道致病菌中的VT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仅从用传统组织培养方法确定为VT阳性的产vero毒素大肠杆菌和痢疾1型志贺氏菌提取的DNA中观察到了PCR扩增产物,而从其他肠道致病菌提取的模板DNA中未扩增出任何DNA片段。用这2对引物可以清楚地区分产VT1、VT2或VT1/VT2的大肠杆菌。PCR扩增方法的检测敏感性为320pg全细菌DNA,用vt1引物可以检测出低达32pg的全细菌DNA。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史秋梅,汤生玲,高桂生,马增军,田在滋,张继东,陈丽凤
从15例表现为“红底板”、“红脖子”、“烂甲”的患病甲鱼肝脏分离到9株无荚膜、无芽胞、革兰氏阴性、β溶血的短杆菌,经理化特性鉴定均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嗜温有动力菌群,其中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7株,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2株。从A.sobria和A.caviae各选一代表菌株(JA-1和JA-2)分别感染健康鲫鱼均引起发病和死亡,其LD50分别为4.3×105、5.5×107,并回收到该2种菌。在该2种菌培养上清中存在1种具有溶血活性的毒素。以JA-1和JA-2为菌种制成混合菌苗,在应用由黄芪、有机锗制成的免疫增效剂后,再用混合菌苗免疫家兔,制得的多价高免血清(效价达1∶512)与庆大霉素、恩诺沙星进行了治疗对比试验。结果,高免血清治疗自然病甲鱼109只,全部治愈;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分别治疗自然病甲鱼72只和84只,平均治愈率分别为88%和84%。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赖良学,郑瑞珍,辛俭,朱少侠,秦鹏春,孙方臻
为获得具有发育全能性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3日龄、3.5日龄和4日龄家兔胚胎的形态结构和免疫组化特征进行了观察。家兔胚胎的外围,不仅有透明带,还包有一层很厚的胶膜。3日龄兔胚为桑椹胚;3.5日龄胚胎已出现囊胚腔,囊胚腔较小,扩增内细胞团(ICM)占据囊腔的1/2~2/3;4日龄为囊胚,囊腔扩大,ICM与囊胚腔的体积比值缩小。桑椹胚的卵裂球和3.5日龄、4日龄胚胎的ICM,以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胚胎阶段特异性细胞表面抗原-1(SSEA-1)免疫荧光标记均呈强阳性,说明它们是由未分化的细胞构成。因此,从保证全能性的角度考虑,3日龄、3.5日龄和4日龄的家兔胚胎,均可用于ES细胞的分离。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潘光武,陈志田,肖昭彭,刘湘涛,陈应理,赵启祖,谢庆阁,孙册
应用植物血凝素与寡糖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糖复合物专一凝集的原理与方法,结合小鼠排卵试验,间接观察了公驼精清及其经DE-52离子交换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提取分离的活性组分的蛋白组成。结果表明,公驼精清内糖蛋白含有2种以上的寡糖,其内的活性组分及诱导排卵因子与所试植物血凝素不发生反应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翟春生,唐雨德,顾志香
应用2种重组抗原分别制成免疫刺激复合体疫苗各接种试验猪2次,间隔14d。第2次接种后7d用有钩绦虫卵感染(2×104个/头)。感染后116d,9头对照猪共发现1067个囊虫,平均118.6个/头;免疫A组8头试验猪共发现囊虫510个,平均63.8个/头,减虫率为46.2%;免疫B组9头试验猪共发现囊虫83个,平均9.2个/头,减虫率为92.2%。在免疫B组猪体内发现的囊虫发育不全,虫体小,囊液少,囊膜较厚、不透明,呈乳白色,囊虫组织呈退行性病理变化,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动态监测发现,试验猪抗囊虫感染的免疫力主要取决于细胞免疫,而与体液免疫无关。试验猪血清循环抗原(CA)检测结果与剖检所见囊虫数量密切相关(P<0.01)。由此认为,CA检测是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现场实用技术。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李建华,张西臣,尹继刚,杨举,李德昌
隐孢子虫卵囊分离纯化的一种新方法*取含牛源鼠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muris)卵囊的奶牛粪便,加入2倍体积的自来水,以60目网筛过滤,滤液经3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沉淀加入等量33%硫酸锌,2500r/min离心1...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智宏,陈慧珠,赵轶先,孙晔
用直接竞争酶免疫测定法测定磺胺二甲嘧啶(SM2)在鸡血清中的残留,血清中的SM2与酶标SM2竞争酶联板上的抗SM2抗体的结合位点,最低检出限为50μg/L。在100μg/L处,回收率为91%。对11种磺胺类和非磺胺类药物进行测定,最大交叉反应只有0.5%。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徐克成,刘明远,王嵘,王凌,何天星,张景春
对来自中国8个地区的猪、犬源旋毛虫(哈尔滨海伦猪株、哈尔滨五常犬株、长春犬株、沈阳猪株、河南南阳猪株、湖北十堰猪株、西安猪株、云南大理猪株),系统测量了其不同发育阶段,包括包囊、肌幼虫、成虫(、♀)的长度、宽度,包囊形态学指数,肌幼虫和成虫体部大小。旋毛虫各发育阶段之间形态学变化缺乏规律性,表现在包囊大,幼虫和成虫不一定大,反之亦然;各地虫株长宽度间虽然也有差异,但也缺乏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旋毛虫形态学在种株分类研究中不能作为依据。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守发,许应天,金永春,金在云,鞠玉琳,鲁承
选用β-环糊精制备了贝尼尔缓释剂。该制剂为细颗粒状悬浮液,颗粒大小为0.2~0.4μm,分布均匀,粘度小,流动性好,稳定性较好,便于肌肉注射。通过兔、牛体内的免疫学测定,证明该缓释剂的药物释放时间比对照水剂延长0.8~1倍。贝尼尔缓释剂对瑟氏泰勒虫感染的预防试验结果表明,按每公斤体重5mg的剂量一次肌注,无论对本地牛还是外地引进牛,在2个月的保护率均达100%,染虫率仅为0.1%~1%,呈现一定水平的带虫现象,而对照贝尼尔水剂组的保护期仅为20d。在牛瑟氏泰勒虫病的早期(10d以内)使用该缓释剂进行治疗,治愈率可达100%,区域试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剂量要适当加大,按每公斤体重用药7~10mg。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李毓义,王哲,杨自军,赵旭昌,张乃生,龚伟,臧家仁,宋林合
对120例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瓣胃阻塞、皱胃阻塞、肠便秘等以胃肠弛缓为临床特征的病牛投服碳酸盐缓冲合剂(Na2CO350g,NaHCO3420g,KCl20g,NaCl100g,常水10L),观察了其治疗效果。碳酸盐缓冲合剂对牛胃肠弛缓性疾病平均治愈率达95%,平均投用方剂数为(1.4±0.5)付。结果表明,对起因于胃肠酸碱环境改变的酸过多性胃肠弛缓疾病投服碳酸盐缓冲合剂,可有效纠正病牛胃肠弛缓状态,从而为反刍兽胃肠弛缓开辟了新的防治途径,创立了又一个病因疗法。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爱华
研究并比较了给草鱼和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简称高倍体鲫鱼)单次腹腔注射氯霉素100mg/kg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采用HPLC测定血液中氯霉素的浓度。试验期间水温为(20±2)℃。结果表明,氯霉素在这2种鱼体内的处置过程相似,均可用带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模型进行描述;药物从腹腔吸收迅速,给药后分别在0.92h和0.63h血中浓度达到高峰,无吸收时滞;在草鱼和高倍体鲫鱼体内药物的t12β相近,分别为11.9h和11.1h,但体清除率(ClB)相差较大;氯霉素在高倍体鲫鱼体内比在草鱼体内有更强的亲组织性,总表观分布容积(Vd)分别为2.07和1.20L/kg。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张乐萃,王金宝,孙月平,刘文华,史美丽,巩青军
420只7日龄健康罗曼雏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60只。第1组肌注新城疫(ND)黄芪多糖佐剂油乳苗,第2组肌注ND香菇多糖佐剂油乳苗,第3组肌注ND复方多糖(1)佐剂油乳苗,第4组肌注ND复方多糖(2)佐剂油乳苗,第5组肌注ND复方多糖(3)佐剂油乳苗,第6组肌注ND油乳苗(对照),第7组肌注生理盐水(空白对照)。分别于注苗后5、10、15、25、35d,每组随机取10只鸡称重,并取免疫器官脾、法氏囊用10%福尔马林固定后称重,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中药多糖作为新城疫油乳苗佐剂有明显的增加免疫器官重量的作用,复方中药多糖对脾、法氏囊的增重效果优于单一多糖。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侯加法
用钆-153双光子吸收法(DPA)测定了128只正常猫(♂72,♀56)左右桡尺骨、肱骨、胫骨、股骨远端及第5或6腰椎等9个部位的骨矿物含量(BMC)和骨密度(BMD),确定了各骨骼BMC和BMD的正常值范围,找出了猫BMC/BMD与年龄、体重及性别的关系。结果显示,1~2岁公、母猫各部位的BMC和BMD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以后则缓慢下降。各部位BMC/BMD与体重显著正相关,可根据体重计算其BMC和BMD值。母猫所有的BMC和BMD参数均低于公猫,其差异主要受体重的影响(公猫体重比母猫重)。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黎晓敏,邓茂先,李前勇,王健
将120只35日龄迪卡商品代蛋用雏鸡随机分为高钙组、高蛋白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高钙(含钙3.9%)、高蛋白(含粗蛋白44.0%)和全价(含钙0.8%,粗蛋白18.2%)饲料。试验第25天,各组剖检5只鸡,作肾脏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高钙、高蛋白饲料均能引发尿酸盐沉积。高钙组鸡肾脏肿大,表面及切面有大量尿酸盐结晶;输尿管扩张,管内充满白色尿酸盐沉积物。光镜观察,肾小球肿胀,近曲及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电镜观察,近曲小管上皮绒毛短缩、肿胀、断裂、脱落,线粒体肿胀、嵴断裂;远曲小管线粒体肿胀,呈现空泡,核呈锯齿型。高蛋白组眼观病变不明显,肾脏的光镜、电镜病变与高钙组相似,但损伤程度较轻。作者认为,高钙、高蛋白所致肾脏损害是鸡尿酸盐沉积症的重要原因。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朱元招,吴学祥,祝寿康
对处于产蛋、停产和产前等不同时期的四季鹅腺垂体远侧部分泌促激素的6类细胞,即促生长激素细胞(α细胞)、催乳激素细胞(η细胞)、促卵泡形成激素细胞(β细胞)、促黄体生成激素细胞(γ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δ细胞)及嫌色细胞等的超微结构作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产蛋期嗜碱性β、γ和δ细胞呈旺盛的细胞结构象,细胞器结构发达,腺体功能活跃;停产期特征是η细胞稍增多,细胞器少,腺体功能处于相对静止;产前期仅α细胞功能活跃,嫌色细胞数量较多,此时腺体功能低下。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善军,梁冠生,张嘉保,王艳军,关宏,刘健
牛冷冻精液解冻后,在Percol梯度液中400g离心24min,有效地获得了57.87%±8.0%的精子回收率;对照组上游法精子回收率仅为15.87%±1.9%(P<0.05)。Percol和上游2种方法分离的精子在受精液中8、18h后的活率,分别为60%、10%和70%、20%。2种浓度Percol法分离的精子对不同成熟处理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IVF)卵裂率的影响:精子最终浓度为2×106/mL时,成熟组Ⅰ(LH+FSH)和成熟组Ⅱ(PMSG+hCG)的卵裂率分别为56.19%和58.16%;精子最终浓度为5×106/mL时,2组的卵裂率分别为59.30%和62.77%,卵裂率在精子浓度不同组间及添加不同激素组间的差异不显著。本试验还研究了2种方法处理的精子对不同成熟处理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用Percol法处理的精子(2×106/mL)在成熟组Ⅰ获得了57.16%的卵裂率和25.58%的囊胚率,而上游法分别为61.95%和19.02%,2种方法相差不显著(P>0.05);在成熟组Ⅱ获得了62.18%的卵裂率和24.77%的囊胚率,而上游法分别为71.18%和20.96%,2种方法的卵裂率相差显著(P<0.?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徐立仁,宋仕胜,赵小南,文昌清,李卫东,李伟东,孙永昌
3头瘦肉型杂交一代初产母猪,于产后28~30d实行分段断乳。从断乳前1d至断乳后发情日,多次采血,测定其血浆中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4)的水平。结果表明,(1)3种激素断乳前均处于低水平;(2)断乳后E2和LH先后增高,而P4直到发情后才升高,LH水平升高是预示母猪断乳后将要发情的一个指征;(3)泌乳期失重较多的母猪,其E2、LH水平的升高时间推迟,进而发情也推迟。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金文,杨山,莫棣华,文伯珍,赵河山,胡刚安
对708只(公母各半)5~9周龄一世代高、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系肉鸡进行3个代谢能水平(13.4,12.5,11.6MJ/kg)和3个粗蛋白水平(22.4%,19.4%,16.4%)的三因子交叉的遗传-营养互作试验,以探讨肉鸡腹脂及屠体性状的遗传、营养、性别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日粮对脂肪沉积的影响存在品系差异,品系与日粮代谢能互作对板油有明显影响(P<0.05);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对高VLDL系板油的影响大于低VLDL系,高VLDL系板油随日粮代谢能的升高而升高,而低VLDL系无此规律。品系与日粮代谢能互作对肌胃脂率有明显影响(P<0.05),日粮代谢能对低VLDL系肌胃脂的影响大于高VLDL系,而粗蛋白对高VLDL系肌胃脂的影响大于低VLDL系。品系间肌胃脂的差异在不同日粮代谢能水平下表现不一致。品系与日粮互作对产肉性状未产生明显影响。日粮代谢能与性别间的互作对腿肌率有明显影响(P<0.05),雌性腿肌率随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周明,李湘琼,丁尧胜
在高铜(250mg/kg)日粮中加铁、锌,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增加血红蛋白(Hb)浓度,血清铁、锌含量和血清碱性磷酸酶(SAP)活性,增强红细胞膜(RBCM)稳定性,减少血清铜含量。当日粮中加铁60mg/kg(日粮铁总浓度153mg/kg)、锌105mg/kg(日粮锌总浓度142mg/kg)时,猪血清铁和锌含量、血液Hb浓度、SAP活性、RBCM稳定性达到最大。在高铜日粮中加铁40~60mg/kg(日粮铁总浓度133~153mg/kg)、加锌70~105mg/kg(日粮锌总浓度107~142mg/kg),能增加猪平均日增重75.15%~76.07%(P<0.01),提高饲料转化率60.11%~60.77%(P<0.01)。结果表明,猪高铜(250mg/kg)日粮中铁、锌的适宜水平分别为153mg/kg和142mg/kg。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