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家利,姜平,蔡宝祥,马志勇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基质膜(M)蛋白和核衣壳(N)蛋白是2种重要的结构蛋白。本试验根据PRRSV美洲毒株的基因序列,设计了能够扩增M和N蛋白基因的1对引物,并在2个引物的两端分别加入EcoRI和BamHI酶切位点,经RT-PCR技术获得了一约950bp的目的基因片段,并将此基因克隆于PBV220载体,构建了MN蛋白基因重组质粒PBVMN,进一步由重组质粒回收MN基因片段亚克隆于pSK+(pBluescriptSK+)测序载体,构建了重组质粒PBSMN,经部分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含MN蛋白基因。此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MN蛋白免疫学特性及其分子基础和基因诊断技术奠定了基础。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乔贵林,阎喜军,岳军明,梅柱中,赖良学,黄伟民,贾补年,殷震
将人红细胞生成素(hEPO)基因组DNA(gDNA)与大鼠乳清酸蛋白(WAP)基因的上游调控序列融合,分别构建了pWAP-EPO-WAP3′UTR(pWE3′)和pCMV-WAP-EPO-BGHpolyA(pCWEA)2个乳腺定位表达载体。表达载体经脂质体包裹后,以显微外科方法,经乳腺导管注入妊娠中后期大鼠和家兔乳腺内,进行暂时表达。分别于大鼠分娩后48、72h,家兔分娩后1~10d采奶,ELISA方法检测乳汁中EPO含量。pWE3′和pCWEA在大鼠乳汁中的含量分别为0.40~0.45μg/L和0.45~0.71μg/L;在家兔乳汁中的含量分别为0.300~0.369μg/L和0.686~0.710μg/L。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 ] - 文其乙,吴艳涛,刘秀梵,张如宽,焦新安,吴长新,彭大新,高崧
将经过2次新城疫(ND)基础免疫的SPF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在60日龄时分别用F48E8、Texas、Hert33ND强毒和Lasota弱毒经口腔接种0.25mL/只,12h后采取泄殖腔棉拭,利用ND强毒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排毒的动态监测,并在攻毒前期、中期、后期测定各试验组SPF鸡的HI效价。试验第3天开始排毒,20d结束,其间在6~7d和11~13d出现2次排毒高峰。HI抗体在初期先是降低1个滴度,后期开始升高而且离散度不断增大。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 ] - 陈龙,庞训胜,高勤学,殷定忠,邹叔和
为探讨内分泌活动及细胞免疫反应在鸡抗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中的调节作用机制而进行了本研究。结果表明,攻毒后1~5d内,未免疫攻毒鸡(A组)、免疫攻毒鸡(B组)血浆皮质酮均明显上升,而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则否。A、B、C3组血浆T4水平攻毒前后无明显变化,T3除在攻毒后第3天A组明显高于B、C组外,其他时间无明显差异性变化。血液ANAE阳性淋巴细胞(%)在攻毒后的1~5d内,A组和B组明显下降,以后回升,至28d回复到攻毒前水平,并接近于C组。A组的ANAE阳性淋巴细胞(%)与皮质酮呈显著负相关,与T3和T4无明显相关性。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许崇波,朱平,姚湘燕,王卓,冯书章,马从林,孟锐奇
对含有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α毒素基因的重组菌株BL21(DE3)(pXETA1)和BL21(DE3)plysS(pXETA1),通过培养性状观察和小鼠接种试验,证明这2株重组菌株均无致病性。随后对这2株重组菌株的表达产物进行了研究,经SDS-PAGE和薄层凝胶扫描分析,IPTG诱导3~4h后的BL21(DE3)(pXETA1)表达的α毒素占菌体总蛋白33.21%,BL21(DE3)plysS(pXETA1)表达的α毒素占菌体总蛋白27.25%,其相对分子质量约37500;经Westernblot分析,表达产物可被α毒素抗血清识别。包涵体粗提物的免疫攻毒试验结果表明,以1倍致死量攻击的免疫小鼠可获得100%(36/36)的保护,以2倍致死量攻击的免疫小鼠可获得94.28%(33/35)的保护,从而说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 ] - 童光志,陈焕春
1伪狂犬病的流行现状伪狂犬病(Pseudorabies,Aujeszky′sdisea-se)在自然条件下能感染猪、牛、羊、犬、猫、兔、鼠、野猪、貂、熊、狐等动物。除猪以外,其他动物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具有发热、奇痒和急性脑脊髓炎等典型症状,均为致死...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0 ] |[阅读次数:1 ] - 王林川,赵振芬,张桂云,辛朝安
用本研究建立的IBVS1基因的巢式PCR方法鉴定了国内5个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以此5个分离株及3个标准毒株的RT-PCR产物(1749bp,含S1基因)为模板,1对内部引物经巢式PCR都获得1729bp的产物,另1对内部引物的巢式PCR有大小不同的产物(1678bp或0.5、0.6kb)。参照以前的RFLP分析结果,探讨了中国肾型IBV毒株的基因型状况。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潘华,马玉海,佟世德,孙洋,温博海
从1998年4月起广州市郊某养犬基地发生犬流行病,其主要症状为发热、流鼻血、贫血和白细胞数减少。经动物感染和PCR检测,证实病原为埃立克体属微生物。四环素对该病治疗有效。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 ] - 余丽芸,汪明,蒋金书,侯喜林
采用实验室建立抗性虫株的方法,用40、60、75、105、125、135μg/g梯度的拉沙里菌素作用于柔嫩艾美耳球虫盐霉素敏感株和盐霉素抗性株,经过15次继代,诱导产生了对135μg/g拉沙里菌素的抗药性虫株。在同一诱导条件下,盐霉素敏感株和盐霉素抗性株对拉沙里菌素产生抗药性的时值和强度没有差异。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余兴龙,涂长春,李作生,李敏,吕宗吉,吴健敏,殷震
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IL-6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淋巴细胞和非淋巴细胞产生,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并对T细胞的增殖生长起辅助信号的作用。目前,...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何洪智
为了探讨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有效防治方法,笔者在四川的绵阳、江油、德阳、洪雅等地的7个奶牛场,对部分经检测为隐性乳房炎阳性的奶牛,应用盐酸左旋咪唑(LMS)进行治疗试验,获得了满意效果。1材料与方法对7个奶牛场的635头奶牛,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凝乳检验法...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陈启军,李德昌
基因(gene)是遗传物质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不论要揭示某个基因的功能,还是要改变某个基因的功能,都必须首先将所要研究的基因克隆出来。特定基因的克隆是整个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的起点。本文就基因克隆的几种常用方法介绍如下。1根据已知序...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8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韩谦,刘群,张荣春
应用石歧杂肉仔鸡,检测了采自我国山东诸城的2种艾美耳球虫对6种常用抗球虫药的敏感性。根据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相对卵囊产量和病变记分减少率3项指标综合判定,山东诸城地区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的2个混合种对盐霉素Salinomycin(赛可喜Sacox)、拉沙里菌素Lasalocid(球安A-vatec)、莫能霉素Monensin(欲可胖Elancoban)、马杜拉霉素Maduramicin(抗球王KQW)和常山酮Halofugi-none(速丹Stenoral)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抗球王、速丹和欲可胖有重度抗药性,对球安和赛可喜具有中度抗药性;对氯嗪苯乙氰Diclazuril(伏球Clinacox)无抗药性。尽管球安和赛可喜存在中度抗药性,在增重方面却优于伏球。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2 ] - 贝念湘,杨红建,李新平,夏晓波,陈千里,魏彬,戴忠,卢江华,刘志强,刘栓,杨志荣,孙玉英
为了给额河银鲫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些基础材料,对37尾阿勒泰地区额河银鲫的血液生化和血液流变参数进行了较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额河银鲫的红细胞(RBC)数为(0.863±0.12)×1012/L,仅为其他鱼类的一半;红细胞比容(HCT)为(29.23±3.82)%,比一般鱼类少;血红蛋白(Hb)质量分数高达(99.60±10.70)g/L;血糖值特别高为(24.19±6.70)mmol/L;全血粘度(ηb)高切时不高,在鱼类中属中等水平;在低切时则呈下降趋势。回归分析可知,影响额河银鲫ηb的主要因子有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糖(G)、红细胞聚集指数(A1和A2)、红细胞刚性系数(Tk)、红细胞刚性指标(IR)、血浆粘度(ηp);影响ηp的因子有Hb、血清胆固醇(CHO)、血沉方程K值和IR。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邓俊良,王哲,李毓义,朱连勤,杨自军
在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钙,研究了高钙日粮对其蛋铜及子代出壳雏鸡血铜和组织铜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钙日粮对铜含量影响不规律,其效应因脏器组织而异。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姚建忠,许崇波,靳风烁,冯书章,朱平
卡介苗(baciluscalmete-guerin,BCG)是一种活的减毒性结核菌苗。目前,国内外科学家正致力于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将BCG发展成一种新型重组活载体疫苗[1,2]。本研究对堪萨斯分枝杆菌α抗原信号肽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吉平,柳巨雄,张玉生,范振勤,李文武,郝黎明
为探索外源性IL-6可否通过反馈作用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选用3~4月龄、体重1.5~2.5kg的健康青紫蓝家兔,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试验组Ⅰ动物(n=8)在下丘脑外侧区注射2.5pmol/LIL-62μL;试验组Ⅱ动物(n=5)在疑核处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0.5μL后,再在下丘脑外侧区注射2.5pmol/LIL-62μL;对照组动物(n=4)在下丘脑外侧区注射人工脑脊液2μL。分别在注射前及注射后不同时间无菌采血作细胞免疫指标测定。结果:试验组Ⅰ动物的T细胞百分率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在注射IL-6后60min显著升高;试验组Ⅱ动物的T细胞百分率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在注射IL-6后120min出现显著升高;对照组动物在注射前后无明显变化;由此证明,下丘脑外侧区一定量的IL-6具有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而这种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疑核到达免疫系统的。疑核是下丘脑外侧区IL-6调节机体细胞免疫的通路之一。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薛明,崔颖,张彬,史彦斌,周宗田,罗永江,夏文江,赵荣材,汪汉卿
试验猪经口服及静脉给予抗菌活性成分隐丹参酮后,采用溶剂萃取,TLC反复分离、纯化,并用UV、IR及1HNMR鉴定。隐丹参酮在猪体内可代谢转化为丹参酮ⅡA。体外全血及肝匀浆温孵试验结果表明,隐丹参酮在体外与全血及肝匀浆温孵条件下,仍可被转化为丹参酮ⅡA。体外抑菌试验显示,代谢产物丹参酮ⅡA仍然具有抗菌活性,但与原药比较存在差异。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2 ] - 方炳虎,王志强,陈杖榴,冯淇辉
为了探讨国内新近研制的氟喹诺酮类长半减期药物洛美沙星(Lomefloxacin)对鸡葡萄球菌病的疗效进行了本研究。以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洛美沙星及对照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然后用洛美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进行饮水给药5d的疗效试验。结果表明,洛美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红霉素对鸡金黄色葡萄球菌C56011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0.125、0.25、1.0、32mg/L。25、50、100mg/L洛美沙星饮水给药对鸡葡萄球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66.7%、80%、76.7%,有效率分别为90%、96.7%、96.7%。50mg/L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的治愈率则分别为76.7%、80%,有效率分别为93.3%、96.7%。50、100mg/L洛美沙星及50mg/L恩诺沙星3个饮水给药组鸡的增重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吴永魁,田慧英,淡伦,杨永胜,李东郊,常国权,李建科
应用大鼠全胚胎培养(wholeembryoculture,WEC)方法,观察了黄花棘豆(Oxytropisochrocephala)主要有毒成分生物碱对体外胚胎生长发育、形态分化的影响。首先用醇类溶剂提取法从黄花棘豆中提取生物碱,薄板层析鉴定至少有4种生物碱成分。然后用体内同期胚胎对照及丝裂霉素C(MMC)阳性对照确证了所建立的WEC方法的可行性。在选定0.1%DMSO为该生物碱溶剂的基础上,分别在含有25、50、100、200mg/L生物碱的大鼠血清中培养9.5d胚胎48h,结果,在50mg/L以上可影响胚胎生长发育和器官分化,且呈剂量反应关系,主要表现为头长、颅臀长、体节数、蛋白质含量及17项形态学总记分低于溶剂对照组,而且随剂量增加,胚胎畸形也增多,200mg/L时畸形率为80%,主要表现为小头、后脑水肿、无听泡、无视泡、心包积液、肢芽缺失、尾异常、翻转异常等。生物碱还可影响脏壁卵黄囊(VYS)的血液循环,抑制其生长。结果提示,黄花棘豆生物碱对体外培养大鼠胚胎有直接发育毒性,VYS功能障碍也是引起胚胎发育毒性的重要机制。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 ] - 孟昭权,谢铮铭
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成年双峰驼的8个跖趾关节,并与马、牛、羊、猪、犬等动物的对等器官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双峰驼跖趾关节的形态结构有以下显著特征:(1)跖骨远端关节面后部有矢状嵴,近趾节骨近端关节面后部有与之相对应的矢状沟,这种结构与跖行动物和趾行动物相类似;(2)籽骨上没有对应近趾节骨近端的关节面;(3)籽骨间韧带只连接同一趾上的2个籽骨,与牛的将2趾的4个近籽骨连在一起的结构不同;(4)轴侧侧副韧带不像牛的那样与对侧的同名韧带共同起始于跖骨远端滑车间切迹,而是分别起始于此切迹的轴侧韧带窝及韧带结节;(5)轴侧侧副韧带仅为1层,而远轴侧侧副韧带分为2层;(6)籽骨直韧带、趾间趾节骨籽骨韧带及趾间近韧带均缺如。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杜惜明,刘波,杨维太,黄耀江
运用ABC法观察了催乳素(PRL)免疫反应神经元在鸡脑的分布。结果,PRL阳性胞体主要分布在视交叉上核、视前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和伏隔核,旧纹状体、正中隆起存在大量阳性纤维末梢,在侧脑室腹侧的室管膜和脑基底神经胶质板上也存在PRL阳性神经元。视前室旁核、视交叉上核、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等核团内的PRL阳性神经元有突起向第三脑室投射,伏隔核内及侧脑室室管膜上的PRL阳性神经元有突起伸至侧脑室,视上核的PRL阳性神经元也有突起投射至脑基底神经胶质板,表明鸡脑内的PRL可以释放入脑室系统,参与调节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唐兆新,李福宝,高洪,陈万芳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NO)在内毒素休克病理发生中的作用,将36头杂交山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第Ⅰ组作为对照,第Ⅱ、Ⅲ组颈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2次,间隔24h,第Ⅲ组于第2次注射内毒素前10min静脉注射山莨菪碱(654-2),检测血浆、肝、肾、肺组织中的NO水平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表明,第Ⅱ、Ⅲ组山羊第2次注射内毒素后,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第Ⅰ组(P<0.01),其中第Ⅱ组呈持续性升高,7h后第Ⅲ组显著低于第Ⅱ组(P<0.01);第Ⅱ、Ⅲ组肝、肾、肺组织中的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明显高于第Ⅰ组(P<0.01),12h后第Ⅲ组组织中的NO含量和NOS活性显著低于第Ⅱ组(P<0.01)。提示NO过量为内毒素休克时病理发生中关键的中介机制,预先给予654-2则能缓解休克时NO引起的毒性作用。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祁克宗,王林安,疏元善
为探讨含血停搏液不同灌注对心肌保护效应,将28只低温体外循环犬随机分为4组:冷晶组(对照组,n=7),低温体外循环冷晶停搏液间断灌注;冷血组(n=7),低温体外循环10℃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温血组(n=7),低温体外循环冷晶停搏液诱导,开放前温血灌注;冷温血组(n=7),低温体外循环20℃冷血多次间断灌注与开放前温血联合灌注。从氧自由基损伤机制入手,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期不同时点抽取冠状静脉血样,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显示,冷温血联合灌注组在主动脉开放15min至60min各时点,血清MDA含量增加,SOD、GSH-Px活性下降,与冷晶组、冷血组和温血组对应时点比较,增加和下降幅度均较小,差异显著(P<0.05或P<0.01),提示20℃冷血与37℃温血停搏液联合灌注能获得最佳的心肌保护效果。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先宏,李养贤,韦旭斌,范石军,李进国,郑伟
根据中兽医学理论对慢性氟中毒辩证立方,拟定治疗阳虚型的中药方Ⅰ(益智通关散加减)、治疗阴虚型的中药方Ⅱ(健步通关散加减)以及对照方Ⅲ(苁蓉丸),分别用于同期饮含氟水(含氟150mg/L)的大鼠,剂量均为每日给与生药1g/只,同时设空白对照、中毒对照。通过尿氟、血氟、骨氟、尿羟脯氨酸以及肝、心组织的脂质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的检测,确定中毒对照组慢性氟中毒的发生,筛选出有较好排氟效应的中药方剂。结果表明,饮含氟水(150mg/L)的中毒对照大鼠,90d时出现慢性氟中毒症状,而应用各中药方的大鼠均未出现慢性氟中毒的临床症状。中药方效果对比,中药方Ⅰ比中药方Ⅱ能明显地促进氟从尿排出,降低骨氟蓄积,减少尿中游离羟脯氨酸含量。在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升高和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方面,中药方Ⅰ明显优于中药方Ⅱ和对照方Ⅲ。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许梓荣,王振来,王敏奇
研究了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制剂(GXC)对56日龄仔猪消化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35%麦麸的饲粮中添加GXC30mg/kg,使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11.23%(P<0.01)、10.49%(P<0.01)、30.83%(P<0.01)、66.13%(P<0.01)和29.44%(P<0.05);肠内容物粘度、粪中大肠杆菌数和腹泻频率分别降低25.77%(P<0.01)、88.51%(P<0.01)和72.03%(P<0.01);胃、胰、小肠的相对重量分别降低9.48%(P<0.05)、8.94%(P<0.01)和7.29%(P<0.05);十二指肠内容物总蛋白水解酶和α-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20.96%(P<0.01)和5.66%(P<0.05);小肠绒毛高度提高22.94%(P<0.01),且微绒毛较长,数量多,均匀一致。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6 ] |[阅读次数:2 ] - 陈乃清,赵浩斌,苟德明,樊俊华,魏庆信
为了探索猪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中细胞融合参数,进行了猪2-细胞胚胎细胞的电融合。电融合时,直流电场强度为2kV/cm,脉冲时程选40μs时,可获得70.4%的融合率和68.4%的发育率。非电解质融合液(甘露醇)对于融合率和融合胚的发育均优于电解质融合液(DPBS)。在直流电脉冲前的交流脉冲是必要的,可以显著提高融合率(P<0.05)。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黄群山,马保华,武浩,王建辰
将8只关中奶山羊(白羊)和8只山东青山羊(青羊)分为2组,每组含有白羊和青羊各4只。试验组山羊以抑制素α亚单位1~32片段人血清白蛋白偶合物为抗原进行主动免疫,对照组山羊则以人血清白蛋白为抗原进行免疫。3次免疫注射时间间隔分别为20d和30d。在末次免疫注射后1个月和2个月时,用腹腔镜检查试验羊卵巢上的黄体数。试验组白羊和青羊平均每只羊分别有1.8个黄体和2.4个黄体,对照组分别有1.6个黄体和2.2个黄体,说明抑制素主动免疫可以提高山羊的排卵率。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 ] - 丁壮,金宁一,陈振文,邹啸环,欧阳红生
为揭示动物乙肝病毒与人乙肝病毒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打下基础,以人乙肝病毒S基因两侧的保守区域作为模板,采用套式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鸡源类人乙肝病毒部分基因(1.2kb)。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鸡源类人乙肝病毒与人乙肝病毒S基因似有一定的同源性,但在保守区域(S区)内存在较大的核苷酸序列差异。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贾世玉,刁有祥,付兴伦,陈国柱,马凤龙
山东泰安、聊城等地发生多起以急性死亡、肝脏片状坏死为特征的鸡传染病,经组织压片镜检,病原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确诊为由大肠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鸡溃疡性肠炎。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李光汉,侯蓉,杨智,叶志勇,王基山,余建秋,李学兵,刘选珍
血液学和血液化学生理指标对大熊猫疾病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刘杰[1]对健康大熊猫23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但未作统计分析;稽美容等[2]对12只大熊猫进行了32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Chen[3]对6只大熊猫41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