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超应,郑继方,李锦宇,华兰英2000年03期 209-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韦平,LucyFLee
将源于马立克氏病病毒 ( MDV) GA株的 Meq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质粒 p Blu Bac4中强有力的多角化蛋白启动子 ( PPH)之后 ,经与线性化的 Bac-N-Blue TMDNA共转染于昆虫细胞系 SF9,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使用重组痘病毒表达的 Meq制备的单抗 ,对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 SF9细胞及其裂解物分别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沉淀试验 ,结果发现 :( 1 )本表达系统产生的 Meq可被原制备的单抗所识别 ;( 2 )在感染细胞中 ,Meq蛋白仅局限于细胞核内 ,而且随着感染后时间的增加 ,具有从核质向核仁和核膜转移的趋向 ;( 3 ) 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沉淀试验均证实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细胞裂解物中出现有 2条特异带 ( 60 0 0 0处 )。结果表明 ,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系统用于表达外源蛋白是可行有效的
2000年03期 2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思国,江国托,康丽娟,刘忠贵,卢景良,刘明春
为了给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IBV)核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以及主要功能区的定位研究奠定基础 ,应用特异性引物扩增了 1 0株 IBV中国分离株的核蛋白基因 ,PCR产物全长为 1 .5kb。用 Eco RV和 Kpn 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修饰后 ,连接到经过同样处理的载体 p UC1 1 9上。经 PCR、酶切、斑点杂交及 Southernblotting杂交鉴定 ,证实获得了含有 IBV的核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
2000年03期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魏庆信,樊俊华,郑新民,陈付学,熊忠良,华文君,曹军平,李文化,孙方臻
将人类促衰变因子 ( human decay accelerating factor,h DAF)基因显微注入 51 7枚猪的受精卵 ,移植到2 6头受体母猪的输卵管内。 2 1头怀孕 ,产仔 93头。产仔后 ,取仔猪的耳或尾组织 ,提取总 DNA。以 5′-TGGCGAGAAGGACTCAGTGATCT-3′和 5′-TGAACTGTTGGTGGGACCTTGGA-3′为引物 ,进行 PCR扩增 ,有 1 8头显示阳性。转基因效率为 3 .5%( 1 8/ 51 7)。对存活的 1 4头转基因猪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 ,并采用 MPIAS-50 0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 ,其中有 7头的动脉肌肉层中显现有荧光 ,其平均灰度在 1 2 7.3~ 1 70 .6之间
2000年03期 21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周轶琳,乔贵林,杨少峰,吴启富,刘毅,张玉勋,殷震
人白细胞抗原 -B2 7( HLA-B2 7)与强直性脊柱炎 ( AS)有强相关性 ,为构建 AS动物模型以用于其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 ,将 HLA-B2 7基因与 β2 -微球蛋白基因等量混合后 ,利用显微注射技术注入昆明小鼠的1 3 70枚受精卵中 ,再将注射后存活的 1 0 50枚卵移植到 58只假孕母鼠体内 ,产仔 97只。PCR检测上述 97只转基因仔鼠 ,结果 2 7只为阳性。Southern blotting检测上述 2 7份 PCR阳性小鼠的基因组 ,结果 8只为阳性 ,表明已成功地建立了 HLA-B2 7转基因小鼠
2000年03期 22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守义,阮承迈,张玉静,马永红,马鹤雯,吴东林,谌旭红,吴明福
用马立克氏病病毒 ( MDV)京 -1株血毒对 SPF鸡攻毒 ,7周后扑杀 ,采取各内脏组织 ,一部分组织做病理切片 ,发现有肿瘤细胞浸润者即判定为阳性 ;另一部分组织用于端粒长度测定。以 DIG标记的探针( TTAGGG) 4,通过 Southern Blot方法测定细胞端粒长度 ,结果表明 ,阳性肾脏、肝脏、脾脏、神经、卵巢等组织细胞端粒长度较正常组织细胞的明显缩短
2000年03期 225-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守峰,邱薇,扈荣良,殷震2000年03期 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胜旺,陈洪岩,孔宪刚,张宝山,马云燕,童光志,卢景良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 RT-PCR)技术 ,从 Con A诱导培养 2 4 h的鸡脾淋巴细胞中扩增得到了大小约 50 0 bp的基因 ,将其平端连接到 p UC1 9质粒上 ,进行质粒 PCR和 Eco RI、Hind 双酶切鉴定后 ,筛选阳性重组克隆。序列分析表明 ,该基因阅读开放框架由 4 92个核苷酸组成 ,与马和人γ-干扰素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3 5%和 3 2 %,与鸡 型干扰素基因的同源性仅为 1 5%,与国外报道的鸡 γ-干扰素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表明鸡脾淋巴细胞受到有丝分裂原刺激后 ,其 γ-干扰素基因 m RNA发生了表达 ,试验成功地克隆得到了鸡 γ-干扰素基因
2000年03期 228-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陈培富,郭爱珍,陆承平
从南京地区临床诊断疑似为犬瘟热的病犬脑组织分离到 1株病毒 ,经鉴定为犬瘟热病毒 ( CDV) ,命名为 CDV-NJ1 5,对其培养特性、细胞毒力、血凝活性、抗原性、结构多肽和对犬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除 Vero外 ,CDV-NJ1 5还能在 MDCK、BHK-2 1、FE、DJRK、HEp-2等细胞系有限增殖 ,产生的 CPE特征与 Vero细胞类似 ,但不能在 PK1 5细胞系增殖。在 Vero细胞的 TCID5 0 和空斑形成单位分别为 1 0 - 5 .0 /m L和2 .4× 1 0 5 PFU/m L。参考株 CDV-Onderspoort的培养特性和细胞毒力基本与之相似 ;交叉中和试验表明 ,二者之间具有交叉反应和相同的抗原性 ;二者的结构多肽 NP蛋白和 F蛋白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免疫转印技术分析 ,未显示差异。动物回归试验表明 ,CDV-NJ1 5对犬表现出弱致病力。以上结果提示 ,该分离株是一持续性感染的弱毒株 ,其抗原性与疫苗株未显示差异
2000年03期 2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0 ] - 黄坚,宋新荣,任启生,殷震
对转基因山羊乳腺定位表达的羊奶中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 t PA)的分离纯化方法作了研究 ,摸索出一种简单可行的纯化方法。羊奶中 t PA先经冰乙酸和丙酮沉淀后 ,再通过 Benzamidin Sepharose 6B柱一步亲和层析 ,纯化倍数达 671 4.3倍 ,比活性 1 880 0 0 U/mg,活性回收率 2 6%。经 SDS-PAGE还原电泳分析 ,t PA纯度大于 95%,其中低分子双链蛋白占 90 %以上 ;Western-blotting检测证实 ,它和天然 t PA具有相同的抗原性 ;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 ,其比活性与天然 t PA相近 ,并且都可被 t PA单克隆抗体所抑制
2000年03期 23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永亮,欧阳红生,刘松财,连继勤,冯立文,赵建军,张玉静
向大鼠后肢小腿前部注射生长激素释放因子 ( GRF)的表达质粒 pc DNA3 -GRF4 0 μg,于注射后 2 d开始 ,每隔 5d杀 2只取样 ,提取 RNA和 DNA,用 PCR和 RT-PCR检测质粒及其表达。结果表明 ,在 3 0 d时仍为阳性结果。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 ,在部分大鼠 ( 1 4/ 2 4 )的肌肉组织中检测到了 GRF分子。给家兔注射 pc DNA3 -GRF质粒 1 0 0μg(第 组注射质粒 ,第 组注射含 1 0 %甘油的质粒 ) ,于注射后 1 d开始采血分离血清 ,用 RIA法测定血清生长激素 ( GH)的水平。结果表明 ,第 组在 5d时 ,GH水平上升2 7.1 %( P <0 .0 5)。本研究结果表明 ,外源 GRF在肌肉组织可获得表达 ,并能提高动物体内的 GH水平
2000年03期 239-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3期 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梅柱中,岳军明,张茂林,乔桂林,殷震
以质粒 pc DNA3和 p SV2 -dhfr为基础 ,构建了 2个通用表达载体 p MCD-A和 p MCD-B,然后将 EPOminigene克隆于它们的多克隆位点之中 ,得到表达载体 p AE和 p BE,经脂质体导入 CHO-dhfr- 细胞瞬时表达 ,结果表明 ,p MCD-A和 p MCD-B表达效果较好 ,表达产物经网织红细胞法测定 ,具有体内生物活性
2000年03期 24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崇波,赵宝华,马从林,冯书章,朱平
应用 RT-PCR技术 ,从分泌具有中和活性的抗 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单克隆抗体 ( Mc Ab)的杂交瘤细胞 2 E3中 ,扩增出抗体 VH 和 VL 基因 ,用 linker( Gly4Ser) 3基因 ,将 VH 和 VL 基因连接成 Sc Fv基因 ,并将其克隆至 p GEM-T载体中。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 ,VH、VL 基因和 linker基因拼接正确 ,基因全长为 72 6bp。经计算机分析 ,VH 和 VL 基因均为新发现的基因序列 ,符合功能性重排的鼠抗体可变区基因特征。VH 和VL 基因分别属于鼠免疫球蛋白重链 ( B)和轻链κ 家族
2000年03期 246-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阎喜军,阎新华,赵传芳,王长凤
通过血清分型证实 ,狐化脓性子宫内膜炎主要由 、 型绿脓杆菌所引起。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和免疫原性测定 ,筛选出了免疫原性良好的型代表株 P960 1和 P970 3。用选育菌株研制的双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试验 ,结果小鼠能抵抗该 2株强毒菌混合物 1 0个 MLD的攻击 ,保护率达 1 0 0 %;田间试验证实 ,该双价菌苗能有效控制狐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此外 ,对选育菌株生化特性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
2000年03期 249-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3期 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亚林,戴建君,陆承平
用脱脂奶琼脂平板法检测了 1 0 0株大肠杆菌的胞外蛋白酶。结果 ,在 88株鸡源株中 ,阳性者为 2 2株( 2 5%) ,1 2株参考株中有 3株为阳性 ( 2 5%) ,显示较高比例的大肠杆菌产生胞外蛋白酶这一致病因子。另外 ,用嗜水气单胞菌 J-1株的胞外蛋白酶 ( ECPase54)抗血清作 Dot-ELISA,检测上述 1 0 0株大肠杆菌 ,3株鸡源株表现阳性 ,其脱脂奶琼脂平板法检测结果亦为阳性。
2000年03期 252-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全,王祥生,王德昭,吕茂民,余兴龙
参照布氏锥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 HGPR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设计合成了 1对引物 ,引物间距为 63 0 bp,包含完整的 HGPRT基因。以伊氏锥虫湖北水牛株总 RNA为模板进行 RT-PCR扩增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 ,获得 1条长约 63 0 bp的特异性条带 ,符合设计要求。扩增片段克隆于 p GEM-T Easy载体 ,经筛选鉴定 ,证明已获得了 HGPRT基因阳性克隆。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的 HGPRT基因在重组质粒中的连接向位和阅读框架是正确的。二级结构和疏水性分析表明 ,HGPRT基因产物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 ,提示有良好的抗原性
2000年03期 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邵良平,周伦江,李国平,林藩平,费政芳,金廷,林永清,陈兆炳,陈学动
在 6窝仔猪中每窝选择 4只 ,共 2 4只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 ( 1 2只 )和试验组 ( 1 2只 )。仔猪出生次日开始灌服甘露寡糖 (试验组 )和生理盐水 (对照组 ) ,以后每 2 d灌服 1次 ,直至断奶 ( 2 8日龄 ) ,3 0日龄采血检测。研究结果表明 :( 1 )甘露寡糖能极显著提高哺乳仔猪血清 Ig A( 2 .1 0 1 g/ L)水平 ( P <0 .0 1 ) ,显著提高Ig G( 6.77g/ L)水平 ( P <0 .0 5) ,但对 Ig M( 1 .3 96g/ L)、C3( 0 .2 1 4g/ L)、C4( 0 .1 49g/ L)没有明显影响 ( P >0 .0 5) ;( 2 )甘露寡糖能极显著提高哺乳仔猪 PHA淋巴细胞转化率 ( 47.75%,P <0 .0 1 )、白细胞吞噬能力( 3 4 .3 8%,P <0 .0 1 )和 T-淋巴细胞总数 ( 61 .75%,P <0 .0 1 ) ;( 3 )甘露寡糖能极显著地提高血液 GSH-Px( 41 .3 3 U/ L)和 SOD( 1 49.83 U/ L)水平 ( P <0 .0 1 )。结论 :甘露寡糖通过显著增加哺乳仔猪血液 T-淋巴细胞总数达到同步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能显著提高哺乳仔猪血液 GSH-Px和 SOD活性 ,可能与甘露寡糖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促进某些营养物质 ,如 Se、Cu、Zn等吸收有关
2000年03期 257-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3期 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金节,龙彩虹,张德群,王勇,刘有水
5窝 3 5日龄仔猪 4 0头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2 0头 ,每窝 4头。 组仔猪 3 5日龄断奶后留原栏 , 组仔猪 3 5日龄随母猪转栏。在断奶时和断奶后 1、3 d,仰卧前腔静脉采血 ,进行生化指标检验。结果表明 , 组仔猪断奶后 3 d,血清尿素氮 ( BUN)水平升高 ( P <0 .0 5) ,血清球蛋白 ( GLOB)水平降低 ( P <0 .0 5)。断奶后腹泻仔猪的血清钠 ( Na)、葡萄糖 ( GLU)、总蛋白 ( TP)、氯 ( Cl)、清蛋白 ( ALB)水平与腹泻前相比显著下降或极显著下降 ( P<0 .0 5或 P<0 .0 1 ) ,血清尿素氮 ( BUN )、乳酸脱氢酶 ( LDH )、肌酸激酶 ( CK )、球蛋白( GLOB)升高 ( P <0 .0 5或 P <0 .0 1 )
2000年03期 26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0 ] |[阅读次数:0 ] - 惠天朝,施明华,朱荫湄
研究了罗非鱼在含镉 ( 5.6mg/L)和镉加硒 ( Cd5.6mg/L+Se0 .0 1 mg/L)的水环境中 ,肝脏抗氧化酶 SOD、Ct以及转氨酶 ALT和 AST的变化。结果表明 ,镉可使这 4种酶的活性明显降低 ,加硒可显著防止 SOD、ALT和 AST活性的下降 ,并对 Ct初期变化也有明显的影响。可见 ,硒通过预防 SOD、C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下降 ,对镉所致鱼的肝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000年03期 264-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7 ] |[阅读次数:0 ] - 夏国良,付国栋,崔胜,张才乔,吕忠显,王海滨
利用已建立的可测定多种动物血清中促黄体激素 ( LH)生物学活性的 LH-RRA法 ,检测了不同生理状态下的 LH分泌量 ,进一步分析了该 RRA法在实践应用中的可靠性。通过用特异性刺激 LH分泌的 LRH-A3注射动物和诱导体外培养的垂体细胞分泌 LH的试验表明 ,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可靠性。结果显示 ,雄兔对于 LRH-A3刺激有特异性反应。 2只兔前后、不同兔同时的对照试验表明 ,该 RRA法可以特异性地检测出 LRH-A3引起的 LH特异性变化。对母猪发情至早期妊娠阶段血清中 LH检测结果表明 ,此 RRA法可有效地测定出猪血清中 LH的动态变化。利用绵羊垂体细胞体外培养模型 ,分别用不同剂量的 LRH-A3( 0、1、1 0、1 0 0、1 0 0 0 ng/孔 )诱导垂体细胞合成和分泌 LH,RRA测定结果表明 ,试验组 LH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 1 .77、1 .78、2 .0 3和 1 .4 6倍 ( P <0 .0 1 ) ,呈现剂量依赖关系。以上结果表明 ,建立的 LH-h CG的 RRA可以替代 RIA和体外生物测定法
2000年03期 267-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卜仕金,冯淇辉
将 1 5头健康杂交奶山羊均分成 3组 ,按每千克体重 5mg的剂量分别对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的乳房炎奶山羊进行静注、肌注和乳房灌注单剂量环丙沙星药动学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乳及组织药物浓度 ,血药浓度 -时间数据用 MCPKP药动学程序处理。诱导乳房炎的奶山羊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t1 /2α为 ( 0 .0 9± 0 .0 1 ) h,t1 /2β为 ( 1 .1 0± 0 .0 9) h,Vd( area) 为 ( 2 .80± 0 .3 0 ) L/kg,Cl B为 ( 1 .3 1± 0 .2 1 ) L/ ( kg·h- 1 ) ,AUC为 ( 3 .88± 0 .58) mg/ ( L· h- 1 )。肌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t1 /2 Kα为 ( 0 .0 7± 0 .0 2 ) h,t1 /2α为 ( 0 .3 9± 0 .2 6) h,t1 /2β为 ( 2 .0 7±0 .4 3 ) h,tmax为 ( 0 .2 6± 0 .0 7) h,Cmax为 ( 1 .0 4± 0 .1 3 ) mg/ L,AUC为 ( 2 .3 8± 0 .1 3 ) mg/ ( L· h- 1 ) ,F为61 .3 4 %。与从健康奶山羊获得的药动学参数相比 ,急性乳房炎能显著影响环丙沙星静注给药的体内分布、转运和消除 ,对肌注给药无明显影响 ,乳房灌注给药在炎症乳房内的吸收个体差异较大。急性乳房炎能显著降低环丙沙星全身给药在乳内积聚程度。肌注后炎症乳腺组织内药物浓度在 2、4、6、8
2000年03期 27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桂香,邓国东,邹明,曾振灵,陈杖榴
氟砜霉素对大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氟砜霉素对大鼠的经口 LD5 0 大于每千克体重 50 0 0 mg。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 ,按每千克体重 1 0 0 mg的剂量应用氟砜霉素 3 0 d以上 ,会减少大鼠的增重 ,降低骨髓的造血机能 ,损伤肝脏 ,严重损伤肾脏及睾丸 ,但对脾脏、肺脏、雌性生殖器官、大脑无损伤。氟砜霉素 50mg/ kg的剂量对肾脏有轻度的损伤 ,在 3 0 d时可减少大鼠的增重 ,但对其他组织器官以及骨髓造血机能均无影响。氟砜霉素 3 0 mg/ kg的剂量应用 60 d,对大鼠的增重、骨髓造血机能及各组织器官均无影响
2000年03期 275-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黄丽波,刘济五,袁学军,何继红
利用 1 0只北京鸭脑制成的连续切片 ,经 Nissl法染色 ,光镜观察分布于中脑室周灰质内的动眼神经核簇、滑车神经核、滑车神经副核及被盖背外侧核的形态及细胞构筑。结果表明 ,( 1 )北京鸭的动眼神经核簇由动眼神经核、E-W核及前背外侧核组成 ,前背外侧核由淡染的中、小型细胞构成 ;( 2 )滑车神经副核位于滑车神经核中段的外侧 ,核团较小 ,由密集排列、深染的中型细胞构成 ;( 3 )北京鸭存在被盖背外侧核 ,核团由散在分布、染色较深的中等大小细胞构成 ,位于第 3、4对脑神经核的外侧 ;( 4)北京鸭的动眼神经核、E-W核、滑车神经核与其他禽类的相似 ;( 5)北京鸭存在滑车下器
2000年03期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晓明,陈怀涛
: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对 3 5例双峰驼肾上腺的组织学和细胞超微结构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双峰驼肾上腺的主要组织结构特点为 :( 1 )被膜厚而致密 ,其纤维束常伸入球状区并将此区实质分隔成大小不等的细胞团 ;( 2 )束状区中可见由纤维组织和球状区细胞构成的圆团状结构 ,有时也见髓质细胞团分布 ;( 3 )网状区细胞着色均匀 ,因此不像其他动物的那样分为明细胞和暗细胞 ,此区与髓质界限不清 ,其中有较多孤立存在的髓质细胞团 ;( 4)髓质细胞分亮细胞和暗细胞 2类 ,但其分布与人和其他动物的完全不同 ,髓质因此也不能被分为内区和外区 ;更特别的是在髓质中有较多大小不一的皮质小体 ,其中心为一束纤维和血管 ,向外依次由皮质各层细胞环绕。
2000年03期 28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冯新畅,罗继龙,梁建广,王林安
应用关节内窥镜对奶牛跗关节的进镜部位和滑膜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跗关节可选 3个进镜部位 :背内侧囊在关节前方较突出部位 ,靠近趾内侧伸肌健 ,向外为跖背侧静脉和腓浅神经 ;跖内侧囊和跖外侧囊一般选在最突出的部位 ,跖外侧囊尽量靠前以避开足底外侧静脉 ,跖内侧囊不要靠后以防伤及深屈肌腱。关节不同部位的滑膜绒毛也不同 ,关节囊小且突起小的部位 ,关节滑膜绒毛一般呈短柱状或丝状 ;关节囊大的部位 ,一般呈菜花状或膜状 ,也有长丝状绒毛。在背内侧囊见有从未报道的拱桥状绒毛。靠近关节软骨处和关节固有韧带里面没有绒毛
2000年03期 286-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3期 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学军,乔惠理
为探讨植物性神经与子宫局部细胞免疫的关系 ,选用性成熟 SD大鼠 ,手术切断支配子宫的植物性神经 ,用组织学方法做子宫的石蜡切片 ,甲苯胺蓝染色 ,镜下计数 ,观察了肥大细胞 ( MC)数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性周期和妊娠期中 ,手术后子宫肥大细胞数都呈增加趋势 ,在妊娠早期变化更显著 ,而且子宫肥大细胞数随性周期和妊娠期呈规律性的波动。结果提示 ,植物性神经对子宫免疫有一定影响
2000年03期 290-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学明,文兴豪,赖良学,李德雪,李子义,杨盛华,杜惜明,曾发贵
用光镜、电镜观察了生后 1~ 1 8d昆明白小鼠的生精上皮。结果显示 ,生后 1~ 3 d,曲细精管内只有生殖母细胞和支持细胞 2类形态结构截然不同的细胞 ,前者位于管中部 ;生后 4~ 5d,少数生殖母细胞已附着在基膜上 ;生后 6~ 7d,原始 A型精原细胞大量出现并附着在基膜上 ;生后 8d,A型精原干细胞大量出现 ,B型精原细胞开始出现 ;生后 1 0 d,B型精原细胞大量出现 ;生后 1 2~ 1 3 d,前初级精母细胞出现 ,少数曲细精管的管腔开始出现 ;生后 1 4~ 1 5d,多数曲细精管管腔基本形成 ,前初级精母细胞大量出现。本试验的结果表明 ,7~ 8d小鼠的睾丸最适于分离精原干细胞
2000年03期 293-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3期 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德福,王凯,王英,陈茵,张平,王建荣
以长白猪为对照 ,测定了枫泾猪发情周期血浆中雌二醇和孕酮及其子宫受体含量。发情期血浆雌二醇的峰值 ,枫泾猪为 ( 57.0 4± 3 .60 ) ng/ L,长白猪为 ( 55.85± 3 .0 4 ) ng/ L,两者无显著差异 ( P >0 .0 5)。孕酮最高水平和间情期平均水平 ,均为枫泾猪高 ( P <0 .0 1 )。孕酮最高水平 ,枫泾猪为 ( 2 4 .1 1± 1 .2 4 ) μg/ L,长白猪为 ( 1 6.67± 0 .2 1 ) μg/ L;孕酮间情期平均水平 ,枫泾猪为 ( 1 8.1 1± 1 .2 4 ) μg/ L,长白猪为 ( 1 1 .0 7± 0 .61 )μg/ L。枫泾猪发情期和间情期的细胞质雌二醇受体 ( CER)分别为每毫克 DNA( 3 87± 2 1 .2 )、( 3 52± 1 8.2 )fmol,其离解常数 ( kd)值分别为 ( 4.8± 0 .4 )、( 3 .8± 1 .0 ) nmol;细胞核雌二醇受体 ( NER)分别为每毫克DNA( 1 2 69.58± 1 56.4 2 )、( 578± 2 1 .4 ) fmol,其 kd值分别为 ( 5.8± 1 .4 )、( 3 .4 8± 1 .0 ) nmol;细胞质孕酮受体 ( CPR)分别为每毫克 DNA( 3 4 3 .0± 51 .4 )、( 1 48± 4 1 .0 ) fmol;细胞核孕酮受体 ( NPR)分别为 ( 3 2 4± 6.9)、( 1 1 5± 2 .4 ) fmol。发情期和间情期子宫 NER含量较长白猪高 ( P <0 .0 5) ,说明此时枫泾猪子宫对雌二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2000年03期 298-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3期 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士恩,曾申明,安晓荣,张忠诚,陈永福
用 EFS4 0溶液对绵羊体内外受精的早期囊胚进行了玻璃化冷冻保存的研究。经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体外培养获得的早期囊胚 ,分别作如下处理 :( A) 1 0 %EG中预处理 5min后 ,在 EFS4 0平衡 3 0 s(两步法 ) ;( B) EFS4 0中平衡 1 min(一步法 ) ;( C) EFS4 0中平衡 2 min(一步法 )。然后投入液氮中冷冻保存 ,解冻胚胎的继续发育率分别为 80 %、78%和 50 %,A、B2组的结果与对照组 ( 88%)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经超数排卵获得的体内受精早期囊胚用两步法冷冻保存 ,解冻后胚胎发育继续率为 89%,与对照组( 93 %)也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2000年03期 302-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张明新,及川俊德,沼边孝
从屠宰场获得牛的卵巢 ,成熟培养用 TCM1 99+犊牛血清 ;体外受精的精子获能处理 ,以 BO液作为基础液。 BO液 +肝素钠为对照组 ,对照组中分别添加 Caffein、Theophelline和 Pentoxifylline3种黄嘌呤诱导体为试验组 ,每组分别处理相同的 3头种公牛冷冻精液。用醋酸 Orcein染色 1 h检查受精精况。结果表明 ,平均受精率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 P <0 .0 1 ) ;DAY8平均囊胚率 ,Caff、Theo、Pent组分别为 2 0 .4 %、1 9.3 %、2 1 .2 %。 3种黄嘌呤诱导体中以 Pentoxifylline的效果最好
2000年03期 306-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徐宜为,步志高,白侠,李建伟2000年03期 309-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