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家波,崔治中,韦平,卢银华,赵文明,韩凌霞,吉荣
根据马立克氏病病毒 ( MDV)强毒株 GA的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 1对引物 ,以强毒株 G2基因组DNA为模板 ,通过 PCR技术 ,扩增其囊膜糖蛋白 g I基因阅读框 ( ORF)中 ,除去其 N-端编码疏水区 1 6 5个碱基对 ( bps)以外的部分 ;将 PCR产物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到表性载体 p GEX-6 P-1中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基因的下游 ;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 BL2 1 株 ,在 1 .0 mmol/L IPTG浓度和 30℃的条件下诱导 ,g I-GST基因融合蛋白获了理想的表达 ;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 Western-blotting试验 ,验证其表达的融合蛋白产物大小为预期的 6 30 0 0。将表达产物回收后免疫小鼠 ,所得抗血清可与 MDV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 CEF)在免疫荧光试验 ( FA)中 ,呈细胞膜阳性染色。试验结果表明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 G2株 MDV g I基因的融合蛋白至少保留了天然蛋白的部分抗原性
2001年02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兴龙,金宁一,丁壮,金扩世,米志强,郭志儒,李太元,吕杰,殷震
参考新城疫病毒 ( NDV)长春株的 F基因序列设计了 1对特异性引物 ,应用 RT-PCR对 NDV青岛株(野毒 )的 F基因进行了扩增 ,扩增产物克隆后测序。扩出的 F基因核苷酸长度为 792 bp,编码 2 6 1个氨基酸 ,包括完整的 F2片段和部分 F1片段。裂解位点区 ( 1 1 2~ 1 1 7aa)氨基酸序列为 Arg-Arg-Gln-Arg-Arg-Phe,与国外发表的强毒株序列相符 ,证明青岛株为强毒株。根据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与国内外发表的 NDVF蛋白氨基酸序列相比 ,同源性为 88.1 %~ 94 .3%。
2001年02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2001年02期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兴晓,沈志强,马景霞
新城疫病毒 ( NDV)在鸡胚中的增殖受母源抗体、接种日龄、培养时间、接种剂量、种毒及其稀释倍数、孵化温度、孵化湿度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 NDV在免疫鸡胚中增殖条件的优化配置 ,得出如下结果 :1 0日龄的免疫鸡胚 ,在母源抗体较高的情况下 ( 7log2~ 9log2 ) ,接种种毒的稀释倍数为 1 0 0 0~ 50 0 0倍 ,经过一定孵育时段 ,尿囊液量与病毒的血凝效价均可出现一个极值
2001年02期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开健,辛朝安
以禽流感病毒 ( AIV) H5N4株、新城疫病毒 ( NDV) La Sota株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IBV) M41 株为抗原研制了 AI-ND-IB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 ,并对疫苗的物理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保存期及抗体消长规律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疫苗在免疫后 3周到 6个月内 ,对 AIV-H5N4、NDV-北京株的攻击均获全部保护 ;在免疫后 52周内 ,免疫鸡血清中 AIV-N5N4、MDV、IBV的 HI抗体也保持较高的水平 ;疫苗在 4℃保存 1 5个月 ,其免疫力没有下降
2001年02期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杜岩,崔治中
1999年 8月 ,江苏省泰州市某 AA肉用型鸡父母代种鸡群呈现生长缓慢、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注射后HI效价不高及多发性腹膜炎、心包炎等免疫抑制性症状。 55日龄时 ,随机从 4只患鸡采集血浆样品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 ,7d后在间接荧光抗体反应中均对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 ( REV)的单克隆抗体 1 1 A2 5呈强阳性反应。结果表明 ,该鸡群的免疫抑制状态主要由 REV的早期感染及其持续的病毒血症所引起。
2001年02期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2001年02期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六荣,陈焕春,肖少波,熊符,王革飞
对含伪狂犬病病毒 ( PRV)鄂 A株 g G全基因 ,PK、g D基因部分编码序列的质粒 p USK进行改造 ,消除其中的 Eco R 位点 ,将通过 PCR扩增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 EGFP)融合到 g G启动子下游 ,构建了由 g G启动子控制 EGFP表达的 PRV转移载体 pg G- /EGFP+。该转移载体单独转染或同 PRV基因组 DNA共转染 IBRS-2细胞 ,结果单独转染时 EGFP不能表达 ;共转染时 ,6 h就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明显的荧光。
2001年02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凤阳,扈荣良,张茂林,赵君,涂长春,殷震
将 3.7kb的 Lac Z基因片段克隆到含标志基因 Neor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p LXSN与 p LNCX的多克隆位点 ,构建了含有 Lac Z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p LLSN和 p LNCL。在测定了 G4 1 8对包装细胞系PA31 7的最小致死剂量后 (最小致死剂量为 0 .3g/ L) ,通过脂质体 Lipofectin与磷酸钙 2种介质 ,分别将 2种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包装细胞系 PA31 7进行包装 ,并以 0 .3g/ L的 G4 1 8进行筛选 ,得到多个 G4 1 8抗性克隆。经扩大培养、传代 ,分别得到包装 p LLSN与 p LNCL的 2株阳性细胞。电镜下可见阳性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具有逆转录病毒形态特征的成熟病毒粒子。本研究为运用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 ,解决转基因效率低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2001年02期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阳,蒋忠军,佟世德
将类鼻疽杆菌纯培养物加入人脱纤血液中 ,置 37℃水浴中模仿菌血症条件 ,分离含菌多形核白细胞( PMN)并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细菌被吞入初期其形态完整 ,吞噬体和菌体大小一致 ,随着杀灭功能的进行 ,吞噬体变得很大 ,其内的细菌呈松散状 ,形态结构发生很大改变。在杀灭作用的后期 ,于吞噬体内仅见残留的细菌碎片。由此说明 ,健康人 PMN非但不是类鼻疽杆菌潜藏的场所 ,而且能将其杀灭
2001年02期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2001年02期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克坚,苗立光,陈立志,刘晓颖,张洪涛,徐敏
将坏死梭杆菌 FN( AB) 94分离株以 1 0 6、1 0 7、1 0 8、1 0 9个 /m L等不同菌量 ,于耳后根颈部皮下分别接种于 4组健康实验家兔 ,每组 3只 ,逐日观察感染家兔的发病情况。结果 ,1 0 8、1 0 9个 /m L菌量感染组家兔 ,在接种后 9~ 6 8d内先后死亡 ,6 8d死亡家兔的病理变化明显 ,并从死亡家兔内脏及脓汁中 ,应用触片及分离培养均检到长丝状及小杆状等多形态典型的坏死梭杆菌 ;1 0 7个 /m L感染家兔仅表现体重减轻 ,1 0 6个 /m L感染家兔无明显临床表现。由此表明 ,坏死梭杆菌 FN( AB) 94分离株具有很强的感染毒力 ,对家兔的最小致死量为 1 0 8个 /m L,耳后根颈部皮下接种是适宜的感染途径 ,从而建立了坏死梭杆菌分离株实验动物感染模型
2001年02期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2001年02期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胜旺,孔宪刚,陈洪岩,张宝山,童光志,马云燕,卢景良
应用 RT-PCR技术研究了鸡脾细胞在体外受到有丝分裂原 Con A的刺激后 ,其 Th1样淋巴因子的体外表达动态。结果表明 ,鸡脾细胞在 Con A诱导培养 1、2、3、4、8、1 2、2 4、4 8h后 ,均表达α-干扰素 m RNA,且未经有丝分裂原刺激的脾细胞以及未诱导但培养了 3、8、4 8h的脾细胞 ,也表达α-干扰素 m RNA。γ-干扰素在上述诱导培养时 ,其 m RNA均发生表达 ;未经有丝分裂原刺激的脾细胞培养 3、8h时 ,也表达 γ-干扰素m RNA,但培养 4 8h时则未检测到 ;未受有丝分裂原刺激的脾细胞不表达 γ-干扰素 m RNA。鸡白细胞介素 -2m RNA仅在刺激 2、3、4、8、1 2、2 4、4 8h时表达 ,在其他情况下则未检测到。本研究还发现 1种与已报道的鸡α-干扰素序列不同的基因 ,但其体外的表达动态类似于鸡α-干扰素。上述研究表明 ,鸡 Th1样淋巴因子的体外表达类似于哺乳动物 ,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2001年02期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母安雄,胡松华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形核白细胞于 37℃培养一定时间 ,用皂素破坏白细胞 ,然后加入 3-( 4 ,5-二甲基噻唑 -2 -YL) 2 ,5-二苯基 -四唑溴盐 ( MTT)溶液。未被白细胞杀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将 MTT转化成蓝紫色甲月赞沉淀。用二甲基亚砜溶解沉淀 ,并用酶标仪测定甲月赞相对含量 ,以此推算白细胞杀菌能力。结果表明 ,MTT法重复性好 ,一次可测定多个样品 ;与平板计数法比较 ,有较好的一致性。用该法测定奶牛血液和乳中白细胞的杀菌功能 ,结果牛乳中白细胞杀菌功能显著低于血液中的白细胞 ,这有可能是奶牛乳腺易受感染的一个原因
2001年02期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俊杰,陈新文,左仰贤
对昆明地区的 2 6头驴进行肌肉检查 ,在 2 4头驴肌肉中发现了肉孢子虫包囊 ,其自然感染率为92 .3%。光镜下包囊呈梭形 ,具有锥状和棍棒状的突起。透射电镜下突起内的微管在顶端松散排列 ,向下延伸集结成束 ,斜伸入基质层 ,有的和母细胞的膜相连。用含有包囊的驴肉实验感染犬和猫各 2只 ,感染后在犬粪便中发现孢子囊和卵囊。潜隐期为 1 1~ 1 3d。剖检在 2只犬的小肠固有层中均查到孢子囊和卵囊。猫粪便中一直未检到孢子囊和卵囊 ,剖检亦未发现。表明驴肉孢子虫的终末宿主是犬 ,而不是猫。研究认为驴体内的肉孢子虫仅有 1种 ,鉴定为柏氏肉孢子虫 ( Sarcocystisbertrami)。
2001年02期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月中,周锦禄,杨路,曾丽,杨建发
在住家及野外诱捕到 4只小家鼠、8只黄胸鼠和 5只褐家鼠 ,经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 1 0周 ,建立了鼠类卡氏肺孢子虫 ( Pneumocystiscarinii,PC)肺炎模型。取模型鼠肺脏制成鼠 PC包囊接种物 ,给实验 组 8头猪经气管接种 3.2× 1 0 5个 PC包囊 ,且接种前 5d至接种后 4 2 d肌注醋酸可的松。给实验 组 8头猪经气管接种 6 .4× 1 0 5 个 PC包囊。接种后 ,实验 组猪均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呈典型的 PC肺炎 ;实验 组猪均为亚临床症状。对实验 组猪再注射醋酸可的松后 ,出现了类似于实验 组猪的严重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此表明 ,实验猪免疫力低下时 ,接种外源性 PC可导致典型的 PC肺炎 ;健康实验猪接种外源性 PC,则呈隐性感染 ,经免疫抑制剂处理后可激活病原体 ,导致 PC肺炎。用氨苯砜 -联磺甲氧苄啶对 PC肺炎猪进行治疗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1年02期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2001年02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永亮,刘松财,冯立文,赵凤云,欧阳红生,连继勤,赵建军,甄英凯,张玉静
建立了间接 ELISA定量测定生长激素释放因子 ( GRF)的方法。其基本程序为 ,抗原包被、5%牛血清白蛋白和 5%猪血清封闭、一抗反应 (山羊抗人 GRF1~ 2 9抗体 )、二抗反应 (生物素化兔抗山羊 Ig G)、链霉卵白素 -HRP反应、DAB显色。最佳工作条件为 ,一抗 1∶ 1 6 0 0、二抗 1∶ 32 0 0、链霉卵白素 -HRP0 .5mg/L。在上述条件下 ,绘制了标准曲线 ( 2~ 4 0 ng) ,并测定了中国仓鼠肾细胞 ( CHO)表达 GRF的含量
2001年02期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滕可导,李莲军,陈耀星,刘济五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法 ,研究了山羊子宫内胆碱能神经的分布。结果 ,山羊子宫颈部神经较丰富 ,在浆膜和肌层内有神经束伴血管而行并分支分布于血管壁 ,在粘膜及其皱褶上皮下、粘液腺上皮下有神经丛分布 ,妊娠时子宫颈部的神经分布与未妊娠时相比无明显变化 ;子宫角部神经密度均低于子宫颈部 ,其内环行肌层中及其与内膜交界处神经密度略高 ,神经束伴血管而行并分支分布于血管壁 ,在子宫腺上皮下及内膜上皮下无神经分布 ,妊娠时除胎盘内无神经分布外 ,仍有神经束伴血管而行并分支分布于血管壁 ,但分布于血管壁的神经纤维减少。结果提示 ,胆碱能神经主要支配山羊子宫内血管壁及颈部粘液腺上皮和粘膜上皮 ,妊娠时子宫颈部胆碱能神经无明显变化 ,而子宫角内支配血管壁的胆碱能神经纤维减少
2001年02期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俞远京,陈广文,苏志杰,彭兴华,马亚东2001年02期 159-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德雪,张学明,李子义,赖良学,文兴豪,杜惜明,岳占碰
将分离纯化的 7~ 8d小鼠精原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结果显示 ,精原干细胞 2 4 h后可完全贴壁 ,贴壁后呈规则的圆形或卵圆形 ,直径 ( 1 1± 1 ) μm,以链、团状或散在方式贴附于混杂其中的睾丸体细胞层上 ;睾丸体细胞为多突起细胞 ,胞质形成 2~ 4个突起 ;体外培养 50~ 6 0 h后 ,精原干细胞开始分裂。上述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培养基所提供的体外环境中 ,精原干细胞能够存活一定时间并发生贴壁、分裂增殖等行为
2001年02期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2001年02期 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慧,孙志良,向建洲,李剑锋,彭涛,许建平,文利新,周可炎,何祖平
用标准和从饲料中提取的青霉菌毒素 (桔青霉毒素和青霉酸 )对家兔、蟾蜍进行了某些毒性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 ,青霉菌毒素具有促进胃肠蠕动 ,增强子宫收缩和减慢心率的毒性作用
2001年02期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吴永魁,戴向国,田慧英
以 2 3.0、51 .8、1 1 6 .4 mg/kg碘醚柳胺在 Wistar大鼠妊娠后 7~ 1 5d口服。结果 ,各剂量组吸收胎和死胎率增加 ,活胎率减少 ,但对胎鼠外观、骨骼和内脏无致畸性。高剂量组对胎鼠生长发育和孕鼠体重增长有明显的负影响。表明碘醚柳胺对大鼠有胚胎毒性 ,无致畸作用。提示 ,在临床上怀孕动物应慎用
2001年02期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金节,张德群,章孝荣,王勇,王迪楼,刘有水
2窝 (每窝 8头 ) 2 1日龄健康仔猪 1 6头 ,随机分成吮乳组和断奶组 ,每组 8头 (每窝各 4头 )。断奶组仔猪 2 1日龄断奶后转栏 ,吮乳组仔猪留原栏继续哺乳。在断奶时 ( 2 1日龄 )和断奶后 1、3d( 2 2、2 4日龄 ) ,仰卧前腔静脉采血 ,进行血清皮质醇、生长激素、胰岛素、T3 、T4、FT3 、FT4水平及全血 PHA 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白细胞吞噬率检测。结果表明 ,与断奶前相比 ,断奶组仔猪断奶后 1、3d血清皮质醇水平极显著升高 ( P<0 .0 1 ) ;断奶后 3d血清 T3 、FT3 、生长激素、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 ( P<0 .0 5) ;断奶后 PHA 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白细胞吞噬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 ( P<0 .0 5或 P<0 .0 1 )。与 2 1日龄测定值相比 ,吮乳组仔猪在 2 2、2 4日龄时的上述血清激素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无显著变化 ( P>0 .0 5)。
2001年02期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0 ] - 赵宝玉,曹光荣,童德文,王凯,莫重辉
采用生物碱系统提取法 ,从甘肃棘豆 ( Oxytropiskansuensis)中分离出 A、B、C、D等 4种生物碱组分 ,经体外血清 α-甘露糖苷酶活性抑制试验和小鼠口服毒性试验 ,证明 C、D组分具有毒性。D组分经质谱和红外光谱分析鉴定为 8-甲基 -1 -羟基吲哚兹定醇
2001年02期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张东辉,陈振文,任文陟,宋德光,母连志
试验对间情期犬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以 TALP液作为犬精子获能液 ,精子回收率 ( 6 4± 1 0 .5) %、顶体反应率 ( 4 1 .5± 4 .1 ) %高于 TCM1 99+ 2 0 % FCS液。2用 TCM1 99+2 0 % FCS作为受精液 ,卵母细胞单精受精率 ( 1 8.6 % )、原核形成率 ( 1 0 .4 % ) ,高于 TALP受精液 ,而退化率低于 TALP受精液 ( 4 .9%比 1 9.7% ,P <0 .0 1 )。 3犬精子与卵母细胞在受精液中共同孵育 1 2 h,单精受精率 ( 2 3.5% )、原核形成率 ( 1 2 .7% )高于共同孵育 8、1 6、2 0 h,而多精受精率 ( 1 5.7% )、退化率 ( 3.9% )低于共同孵育 1 6、2 0 h。 4犬精子为 2× 1 0 6个 / m L时 ,单精受精率 ( 2 6 .0 % )、原核形成率 ( 1 4 .6 % ) ,高于 0 .5× 1 0 6、1× 1 0 6、3× 1 0 6、5× 1 0 6个 / m L组。卵母细胞多精受精率和退化率随精子含量增加而增加。 5肝素为 2 9mg/ L时 ,卵母细胞单精受精率 ( 2 4 .4 % )、原核形成率 ( 1 2 .2 % )高于 0、1 0、2 0、4 0、50 mg/ L组。而犬精子获能 2 h后 ,顶体反应率和卵母细胞多精受精率随肝素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
2001年02期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建明,王艳东,范亚欣,吴学清,郭勇,高立云,万善霞
:根据牛离体卵巢黄体的不同状况 ,将 31枚卵巢分为 5种类型 ,并采用机械方法分离腔前卵泡 ,观察不同黄体状况卵巢与腔前卵泡采集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火山口型、圆锥型和蘑菇型 3种大黄体的卵巢腔前卵泡采集量多 ;扁平片状和表面无黄体型卵巢腔前卵泡采集量较少。具有黄体状况的卵巢初级卵泡 ( Pm)采集数量多于无黄体类型卵巢 ;原始卵泡 ( Pf)以 3种黄体较大的卵巢采集数量最多 ;次级卵泡 ( Sc)则以黄体为火山口型卵巢为最多。说明卵巢黄体状况不同 ,其腔前卵泡采集数量有所不同。
2001年02期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桑润滋,张志胜,贾青,田树军,丁玉臣
选择年龄 4~ 5岁 ,膘情、体况相当 ,冬季不发情的健康母牛 2 6头 ,分为 3组。试验 1组 9头 ,搭建塑膜暖棚改造传统牛舍 ,并每头牛每天补充 2 kg饲料 ;试验 2组 7头 ,只搭建塑膜暖棚 ,饲养管理与日常相同 ;对照组 1 0头 ,不采取任何措施 ,饲养管理与日常相同。试验日期从 1 998年 1 2月 1日至 1 999年 6月 1日。对 3组母牛每月颈静脉采血 1次并称重 ,分离出血清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促卵泡素 ( FSH)、促黄体素( LH)、雌激素 ( E2 )和孕酮 ( P4)的含量。结果表明 ,塑膜暖棚可提高畜舍温度 (平均 8.2℃ )。试验结束时 ,试验1组有 6头发情 ,发情率 6 / 9;试验 2组有 2头发情 ,发情率 2 / 7;对照组 1 0头全部未发情。试验初期 ,FSH、LH和 E2 3组间差异不显著 ;试验过程中 ,试验 1组 E2 显著高于试验 2组和对照组 ( P<0 .0 5) ,试验 2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FSH和 LH平均含量 ,3组间差异不显著
2001年02期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杨勇军,郭顺元,张嘉保,王玉森,孙大丹,李东郊,王玉平,李春信
测定了拉萨高原环境下长白×内江 (长内 )、杜洛克×内江 (杜内 )母猪性发育期血中 FSH、LH、E2 与性周期血中 FSH、LH、E2 、P4的水平。 4 5日龄时 ,长内、杜内母猪的 FSH、LH均升高达到峰值 ,预示第 1囊状卵泡出现于这一时期。性周期中 ,长内、杜内母猪之间 LH、FSH、E2 峰值均无明显的差异。长内、杜内母猪 LH峰分别出现在周期 0、1 d;FSH峰分别出现在周期的 1 3、1 7d,并分别在 3、7d出现另一小峰 ,可能说明在母猪性周期中存在 2个卵泡生长波 ;E2 分别在周期的 1 5、2 1 d达到较大值。 P4变化规律不明显 ,P4峰均产生于1 7d。
2001年02期 18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马玉龙,许梓荣
30 0日龄罗曼蛋鸡 76 8只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设 4个重复 ,每个重复 96只 ) ,在自由采食、饮水和光照1 6 h的条件下 ,分别饲喂添加 0 (对照组 )、50 mg/kg碘化酪蛋白 (试验组 )的玉米 -豆粕型日粮 1 3周。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蛋鸡腹脂重、腹脂率、肝脏重、肝脏相对重、肝脂率分别下降了 2 5.71 % ( P<0 .0 1 )、2 4 .4 0 % ( P<0 .0 1 )、1 1 .4 6 % ( P<0 .0 5)、8.90 % ( P<0 .0 5)、1 5.53% ( P<0 .0 5)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和甲状腺素 ( T4)水平分别升高了 2 9.37% ( P<0 .0 1 )和 56 .2 5% ( P<0 .0 1 ) ;血清脂肪酶活性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提高了 35.2 8% ( P<0 .0 5)和 32 .37% ( P <0 .0 5) ,而甘油三酯含量下降了 2 2 .38% ( P<0 .0 5) ;腹脂中激素敏感脂肪酶 ( HSL )活性和肝脏、腹脂中环腺苷酸 ( c AMP)含量分别升高了 4 8.54% ( P<0 .0 1 )、2 6 .95% ( P<0 .0 5)和 34 .34 % ( P<0 .0 5)。结果提示 ,碘化酪蛋白能降低产蛋后期蛋鸡腹脂和肝脏中脂肪的含量。
2001年02期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范石军,韩友文,李德发,胥学新,胡松,藤冰
将 2 4周龄 Hy-Line蛋鸡分别饲养于 2 0、30、35℃环境中 ,并通过日粮添加抗氧化微营养素 ,观察了其对产蛋鸡自身及其后代雏鸡机体组织过氧化损伤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 :( 1 )对成年鸡 ,热应激可导致心、肝组织过氧化。主要表现为 MDA含量的积累和 GSH-px、SOD活性升高。心肌组织中 GSH-px、SOD活性显著高于肝脏 ;( 2 )通过日粮添加微营养素维生素 E、C以及 Se、Cu、Zn,可显著提高热应激母鸡自身及其后代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2001年02期 19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1 ] - 余东游,冯杰,许梓荣
对断奶仔猪、生长猪和肥育猪分别饲喂添加甜菜碱 80 0、1 0 0 0、1 750 mg/kg的饲粮 ,分别进行为期36、6 2、4 0 d的饲养试验 ,并进行屠宰取样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甜菜碱使断奶仔猪、生长猪、肥育猪的日增重分别提高 8.71 % ( P <0 .0 5)、1 3.2 0 % ( P <0 .0 1 )、1 3.32 % ( P <0 .0 1 ) ;胴体脂肪率分别降低 1 2 .97%( P <0 .0 1 )、1 9.6 2 % ( P <0 .0 1 )、1 2 .4 9% ( P <0 .0 1 ) ;瘦肉率分别提高 4 .0 8% ( P <0 .0 5)、7.1 5% ( P <0 .0 5)、3.31 % ( P <0 .0 5) ;肝脏中游离肉碱含量分别增加 8.98% ( P <0 .0 5)、2 1 .36 % ( P <0 .0 5)、30 .1 8%( P<0 .0 1 ) ;血清中生长激素 ( GH)水平分别增高 4 6 .1 5% ( P<0 .0 1 )、1 0 2 .1 1 % ( P<0 .0 1 )、58.33% ( P<0 .0 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 IGF-1 )水平分别增高 38.74 % ( P<0 .0 5)、4 4.74 % ( P<0 .0 1 )、4 7.95% ( P<0 .0 1 )。生长猪和肥育猪皮下脂肪组织中苹果酸脱氢酶 ( MDH)的活性分别上升 1 3.6 0 % ( P <0 .0 5)和1 4 .59% ( P <0 .0 1 ) ,断奶仔猪有提高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 P >0 .0 5)
2001年02期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崔玉东,朴范泽2001年02期 204-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金宁一2001年02期 208-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