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宜为,白侠2001年03期 213-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志江,西川祯一,长谷笃,春木孝佑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 1 99株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 ( 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 O1 57∶ H7中肠道聚集粘附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 1 ( 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heat-stable enterotoxin1 ,EAST1 )基因进行了检验。结果 ,从 1 % ( 2 / 1 99)菌株中检出了 EAST1基因。对其中 1株菌 ( EHEC O1 5796-84 )的 EAST1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与以往发表的其他致腹泻性大肠杆菌的 EAST1基因的序列相比较 ,EHEC O1 5796-84与 EAgg EC ( O4 2 ,TL1 0 0和 1 60株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 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 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扩散粘附性大肠杆菌 ( diffusely adherening E.coli,DAEC)的 EAST1基因序列相同 ,但与 EAgg EC菌株 1 7-2的EAST1基因有 1个碱基对不同 ,从而导致 1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化。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 ,EAST1或它的变异型基因广泛分布于致腹泻性大肠杆菌中
2001年03期 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华,杨汉春,黄芳芳,刘平黄,高云,陈艳红
对 2 0日龄 SPF猪和 2 0日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 PRRS)血清阳性猪 ,人工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 PRRSV)北京分离株 ( BJ-4 )后 4 8h接种猪瘟疫苗 ,利用 ELISA方法检测仔猪针对 PRRSV和猪瘟疫苗的体液免疫 ,利用 MTS法检测仔猪外周血单核细胞对有丝分裂原 Con A的刺激反应。结果表明 ,不论是SPF仔猪还是带有 PRRSV抗体的仔猪 ,在鼻内接种 PRRSV后 4 8h接种猪瘟疫苗 ,其对猪瘟疫苗的抗体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 ,对有丝分裂原 Con A的刺激反应也下降。由此说明 ,PRRSV感染使仔猪对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受到抑制
2001年03期 219-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1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2001年03期 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2001年03期 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秀龙,李春梅,王笑梅,陈冠春,陈奖励,王秀荣
根据 NCBIG Gene Bank记载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 ( vv IBDV) OKYM株的核苷酸序列 ,设计并合成 1对特异性扩增 IBDV主要宿主保护性抗原 VP2 基因的引物。从 IBDV F981 1感染发病鸡法氏囊组织中提取病毒 RNA,经 RT-PCR扩增出约 1 .5kb的基因片段 ,采用平端连接法将此基因片段克隆至p UC1 1 9质粒的 Sma 位点上。经核苷酸序列测定 ,并与国内外其他 vv IBDV VP2 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 F981 1与 OKYM在 VP2 基因上有 1 8个核苷酸不同 ,但在氨基酸序列上仅 2 1 2位存在差异 ,从而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证明 F981 1为 vv IBDV。对 1 4 3~ 3 82氨基酸区域所作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 ,F981 1、G92 0 1与OKYM、UK661、HK4 6相近 ,而 F950 2、G93 0 3与 OKYM、U K661、HK4 6较远 ,说明我国存在许多不同的vv IBDV毒株
2001年03期 22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金梅林,陈焕春
用高盐缓冲液分别抽提马立克氏病 ( MD)肿瘤肝细胞及正常肝细胞的核基质蛋白 ( NMP) ,通过高分辨二维凝胶电泳分析比较了两者 NMP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 ,两者之间在 NMP成分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马立克氏病病毒 ( MDV)感染的肝细胞有 8个 NMP斑点有表达 ,有 4个 NMP斑点在 MD样品的图谱中消失 ,有 2个 NMP斑点表达强度明显降低。有变化的蛋白斑点约占总蛋白斑点的 2 8%。 SDS-PAGE蛋白图谱同样表现明显的区别。MD肝细胞 NMP以 Western blotting分析 ,其核纤层蛋白 Lamin A的表达明显下降。本研究结果证明 ,MDV致肿瘤发生与 NMP有密切关系 ,提示 MD肿瘤细胞 NMP作为特异性标记蛋白的可能性。
2001年03期 227-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建红,张济培,司兴奎,顾万钧
为探讨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鸭肝炎免疫失败的原因 ,对从该地区分离到的鸭肝炎野毒 SN株等 6个毒株在 7日龄雏鸭、1 0日龄鸭胚及 9日龄鸡胚上作免疫保护试验、交叉中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标准鸭肝炎 型 ( DH- )血清对部分野毒株 ( SN株、Z株、SF株 )的免疫保护指数较低 ,明显低于相应野毒株血清的保护指数 ,表明该疫区部分鸭肝炎野毒的抗原性已发生改变。这一免疫保护试验结论得到了交叉中和试验结果的支持。根据试验结果 ,采取若干有代表性鸭肝炎野毒与标准 DH- 型毒株 ,制备鸭肝炎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用于临床免疫防治 ,并注意排除一些其他因素的干优 ,使临床免疫保护率达到 96%。
2001年03期 231-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2001年03期 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洪文洲,陈焕春,方六荣,周复春,何启盖,吴斌
构建了 2个利用人类巨细胞病毒 ( HCMV)的启动子启动表达伪狂犬病病毒 Ea株糖蛋白 g D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p CIDI和 pc DDI,体外转染 BHK-2 1细胞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证实糖蛋白 g D在细胞中得到表达。用表达质粒 p CIDI和 pc DDI作为核酸疫苗免疫 BALB/c小鼠 ,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伪狂犬病病毒的抗体 ,结果其滴度为 1∶ 1 2 8~ 1∶ 51 2。初步证实 ,用 g D基因作为核酸疫苗免疫动物 ,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
2001年03期 236-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2001年03期 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锦霞,金宁一,方厚华,罗坤,郭焱,邵一鸣,殷震
将中国流行株 型人免疫缺陷病毒 ( HIV-1 ) B亚型 gag基因和 env基因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2 8a和 p ET2 8c,获得重组表达质粒 p ETG、p ETM1、p ETM2和 p ETM3。将 p ETG转化表达宿主菌 BL2 1( DE3 ) plys S,用 IPTG诱导 ,SDS-PAGE电泳分析有重组蛋白表达。该蛋白表达量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 ,4 h达到最大值。凝胶扫描结果显示 ,该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1 0 .3 %。Western blotting检测 ,该重组蛋白可与中国流行株 HIV-1 B亚型阳性血清发生特异反应。重组表达质粒 p ETM1、p ETM2和 p ETM3仅在蛋白印迹中与 gp1 2 0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出现特异显色带 ,SDS-PAGE电泳分析未见表达蛋白带。
2001年03期 240-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公平,赵振芬,刘福安
用 PCR方法从禽白血病病毒 ( avian leukosis virus,ALV)亚群毒株 RAV-1、RAV-2感染或未感染的SPF鸡胚成纤维细胞 ( CEF)分别扩增出 1 .2 kb基因片段。 RAV-1囊膜基因可被 Bgl 分为 2条相近的 60 0bp片段 ,RAV-2囊膜基因被 Bam H 分为 2条约 60 0 bp片段 ,对照组基因片段 (内源性病毒 )不被 Bgl 和Bam H 切割。结果显示 ,ALV囊膜基因的 PCR/RFLP可用于诊断禽白血病和鉴别不同的 ALV毒株。
2001年03期 24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2001年03期 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军,林继煌,陆承平,何孔旺,倪艳秀,还红华,钱永清
根据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 TGEV)纤突蛋白 S基因的 5′端核酸序列设计了 1对引物。该对引物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为 886bp。在优化 RT-PCR反应条件的基础上 ,建立了检测 TGEV的 RT-PCR方法。用此RT-PCR方法检测 56份猪腹泻粪样 ,同时用夹心 ELISA法作对照。结果显示 ,RT-PCR法检测的 2 0份阳性粪样 ,用夹心 ELISA法检测有 1 4份呈阳性 ,两者的符合率为 89%。 RT-PCR法比夹心 ELISA法敏感性更高 ,可用于 TGEV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2001年03期 246-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0 ] - 刘维全,范泉水,江禹,夏咸柱,黄耕,王吉贵,房金波,王蕾
根据肉食兽细小病毒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的特点 ,设计合成了 1对引物 ,以犬细小病毒、貂肠炎病毒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细胞培养物为 DNA模板 ,进行 PCR特异性片段扩增 ,扩增片段大小为 0 .6kb。结果表明 ,扩增产物与设计的 2个引物之间的序列大小一致。通过通用性、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及对临床送检样品检测 ,证明本法对肉食兽细小病毒通用 ,且具有快速、特异和高度敏感的特点。
2001年03期 249-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2001年03期 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虚2001年03期 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俊成,张健,李文蓉,刘明军,武坚,郭志勤
将构建的绵羊β-乳球蛋白基因 ( BLG)调控人胰岛素原基因的重组基因通过显微注射生产转基因奶山羊。同期化超排处理供体奶山羊 1 5只 ,排卵 2 62枚 ,回收卵 2 2 1枚 ,移植 2 0 6枚注射卵 ,移植受体 68只 ,怀孕2 1只 (妊娠率 3 3 % ,其中成年母羊妊娠率为 58.62 % ,周岁母羊为 9.4 % ) ,产羔 3 3只 ,其中母羔 8只 ,公羔 2 5只。经 PCR检测及酶切分析 ,证明有 5只为阳性 ,阳性整合率为 1 5.1 5% ,但 5只全为雄性
2001年03期 25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德福,陈茵,王英,王凯,张平,李震
探讨了显微注射不同浓度的外源 DNA以及温度、培养基等对小鼠原核胚体外培养发育能力的影响。显微注射 1 .5、1 5、3 0 mg/L的衰变加速因子 ( CD55)、膜反应溶解因子 ( CD59)基因后 ,小鼠原核胚发育到囊胚的比率随 DNA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依次降低为 57.7%、3 6.6%、1 0 .4 % ,差异极显著 ( P <0 .0 1 )。注射 1 .5mg/L外源 DNA,原核胚的囊胚率 ( 57.7% )比对照组 ( 54.5% )稍有提高 ,但差异不显著 ( P >0 .0 5)。 1 .5mg/L为本试验最佳外源 DNA注射质量浓度。 3 7℃、CZB培养液或改进的 Whitten氏培养液 ,可取得较好的体外培养效果。
2001年03期 25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华,刘维全,王吉贵,江禹,王本旭,王萍,齐顺章,殷震
对人胰岛素基因组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 p CMA/m INS)进行 Xho 酶切 ,回收的含人胰岛素基因组基因的 1 60 8bp片段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载体 p Fast Bac 进行连接 ,获得重组载体 p Fast/m INS。将该重组载体转化 DH1 0 Bac感受态细菌 ,在体内进行重组 ,并经 2次抗性与蓝白斑筛选 ,得到杆状病毒重组载体 Bacmid/m INS。将该载体转染 Sf9细胞 ,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 ,经 Tricine-SDS-PAGE和 Western-blotting检测 ,重组杆状病毒在 Sf9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胰岛素原 ,而细胞培养上清中未检测到胰岛素和胰岛素原
2001年03期 258-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2001年03期 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1年03期 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奇,窦忠英
以 DMEM+1 5% NBS+0 .1 mmol/ Lβ-巯基乙醇 +0 .1μmol/ L亚硒酸钠 +1 0μg/ L LIF+1 0μg/ LIGF-1作为培养液 ,以原代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 ,利用 8日龄牛体外受精胚胎获得了传 3代的牛类胚胎干细胞 (类 ES细胞 )。通过体外分化试验 ,对所得类 ES细胞的多能性进行了鉴定。结果在培养 2 d后 ,牛类 ES细胞分化形成了类似于扩张囊胚的结构 ,悬浮于培养液中。
2001年03期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雷连成,韩文瑜,王兴龙,王世若,冯现伟,江文正,陈伟
取临床分离的 1 3株氧氟沙星 ( OFL)耐药菌 ,提取其质粒 DNA,经纯化后作为模板 ,用 PCR扩增 gyr A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 QRDR) ;PCR阳性质粒的菌株 ,再扩增其染色体 gyr A基因 QRDR,直接测定质粒和染色体 DNA扩增产物序列并进行分析。只有 CE0 1菌株的质粒 DNA和染色体 DNA可扩增出长度为 668bp的 PCR产物片段 ,两者基因序列相同率为 98.1 7% ,相同位点突变相同的碱基有 5个 ,相同位点突变不同的碱基有 2个。与基因数据库中的大肠杆菌 gyr A基因相应序列比较 ,该菌质粒 DNA PCR产物同源率为97.80 % ,有 1 3个位点发生突变 ,3个氨基酸被替换 ;染色体 DNA PCR产物同源率 98.0 0 % ,有 1 2个位点发生突变 ,2个氨基酸被替换 ;都包括了国外资料报道的突变率较高的第 83位氨基酸的突变。结果表明 ,该菌株质粒和染色体上都存在喹诺酮耐药基因 ,对 OFL的耐药可能是质粒诱导和染色体突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2001年03期 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扈荣良,李敏,张守峰,邱薇,赵君,王凤阳,涂长春2001年03期 270-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潘华,陈香蕊,孙洋,张雪颍,马玉海,佟世德,莫卓寿
将犬埃立克体标准毒株 ( Florida株 )体外细胞纯培养物和我国犬埃立克体病病犬血白细胞分别接种于 C3 H小鼠 ,接毒后 1 5d,经 PCR检测证实均感染成功。本试验为犬埃立克体病小动物模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2001年03期 27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其新,李新平,孙敬方,刘为民,潘正寰,胡玉红,田小芸,毛鑫智
以绵羊及其胎儿为试验对象 ,研究了胆酸负荷对妊娠后期母体和胎儿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 (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 ,IGF-2 )及其代谢物水平的影响。将 7只确知妊娠时间的绵羊分为试验组 5只和对照组 2只 ,试验前装置颈静脉瘘 ,在妊娠 90 d和 1 0 4 d 2次给试验组静脉灌注胆酸盐 1 .1 mg/ kg,给对照组静脉灌注等量生理盐水 ,妊娠 1 2 0 d时手术安装胎儿后肢胫前动脉血管瘘。每天采胎儿和母体的血样 ,分离血浆 ,测定血浆 IGF-2和主要代谢物水平。同时测定胎儿出生时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 :( 1 )试验组母羊 IGF-2水平低于对照组 ,相反其胎儿 IGF-2水平却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2 )试验组母羊的总蛋白和乳酸水平分别比对照组低 2 3 .61 %和 3 9.73 % ,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差异 ;试验组胎儿果糖较对照组低 2 2 .56% ,但α氨基氮高于对照组 3 5.64 % ;( 3 )试验组胎儿出生重比对照组小 2 9.0 0 % ,胎龄短 7.50 d。因此认为 ,胆酸重复灌注可引起妊娠绵羊早产和胎儿出生重降低 ,而这可能与 IGF-2和主要代谢物水平变化有关。
2001年03期 274-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2001年03期 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阮晖,牛冬,石放雄,洪奇华
以艾维茵肉鸡为实验对象 ,研究了血清环核苷酸与肉鸡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BDV)强毒株攻击后 ,肉鸡垂体 -肾上腺轴活动加强 ,并发生针对 IBDV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血清 c AMP与 c GMP含量均上升 ,但 c AMP/ c GMP比值保持稳定 ,提示垂体 -肾上腺轴活动加强使c AMP上升与抗 IBDV特异性免疫细胞内效应大分子的合成有关 ,而 c AMP/ c GMP比值的稳定则是保持一种高阈平衡 ,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由于 IBDV强毒株破坏了机体免疫系统 ,未经 IBDV疫苗免疫的肉鸡c AMP、抗 IBDV抗体和 IL-2的上升幅度均比经 IBDV疫苗免疫的肉鸡小。
2001年03期 278-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魏彦明,宗瑞谦,杨孝朴
通过大鼠肌肉注射利血平的方法复制了脾虚证动物模型 ,并应用四君子汤治疗以反证 ,研究了脾虚证大鼠血浆胃泌素 ( GAS)和胃动素 ( MOT)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脾虚证大鼠血浆 GAS和 MOT含量显著降低 ,与对照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比较差异极显著 ( P<0 .0 1 ) ,对照组与四君子汤治疗组之间 GAS和 MOT的变化无明显差异 ( P>0 .0 5) ;脾虚时的消化吸收机能障碍和胃肠动力学的改变与 GAS和 MOT的分泌减少密切相关 ;四君子汤能够提高血浆 GAS和 MOT含量 ,有效地改善脾虚证的胃肠功能。
2001年03期 28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2001年03期 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兴绪,李喜龙
选用 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对双峰驼精清进行分离 ,各层析组分用于大鼠垂体组织体外培养 ,并给母驼肌注有活性的组分 ,以 RIA法测定垂体组织培养液和母驼血浆中 LH及 FSH的浓度。结果表明 ,驼精清经 DEAE-纤维素柱分离后可得到 5个蛋白组分 ( L1~ L5) ,其中 L3在大鼠垂体培养时引起 LH的释放明显增加 ( P<0 .0 5) ,FSH则无明显变化。给卵巢上无大卵泡发育的母驼肌注有活性的组分 L3 ,可引起血浆中LH明显升高 ,FSH也无变化。由此表明 ,L3在体内外试验中均具有引起 LH释放的生物活性 ,它可能是诱导排卵的活性因子或其成分之一。
2001年03期 284-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兴生,夏银,尚平,陈伟华,钱建共,程瑞禾,何良军,张勇,沈子龙
运用 Mannich反应 ,将褪黑激素 ( MLT)与牛血清白蛋白 ( BSA)连结 ,制备 MLT完全抗原。 MLT与BSA连结比为 1 2∶ 1。将此完全抗原免疫 5只雄兔 ,制备特异性抗体 ;将 MLT用 12 5I标记 ,薄层层析筛选标记物 ,制备高纯度的放射性标记物 ,建立竞争性 MLT-RIA法。本法可测范围为 1 5.3 1~ 1 50 0 pg,灵敏度为每管 1 5.3 1 pg,批内变异系数 6.7% ,批间变异系数 1 4 .8%。用此法测定夏至时考力代羊昼夜血样 ,测定结果与国外基本一致 ;测定夏至时湖羊昼夜血样 ,发现湖羊 MLT分泌有其特殊性 ,即血液 MLT水平呈明显的昼夜变化 :白天为 1 0 0 ng/L左右 ,而黑暗开始时 ,MLT水平迅速上升 ,在 2 0 :0 0~次日 8:0 0处于高水平 ,最大值为 1 1 0 0 ng/L左右。
2001年03期 28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铁桥,薛立群,袁慧,袁安文
对母猪念亲行为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其念亲行为与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凝时间均呈负相关 ,与血沉速度呈正相关 ,即抑郁型母猪的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值均较正常高 ,血凝时间较正常快 ,血沉速度较正常慢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极显著 ( P<0 .0 1 ) ;兴奋型母猪的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值均较正常低 ,血沉速度较正常稍快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 ( P<0 .0 5)。
2001年03期 29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雨梅,谢恺舟,曹永忠,褚德明
建立了应用 HPLC法测定二甲硝咪唑 ( DMZ)在猪组织中残留的方法。在猪肌肉、肝脏、肾脏、脂肪等组织中添加高、中、低不同量的二甲硝咪唑 ,HPLC测定的回收率均在 80 %以上 ,变异系数在 1 0 %以内。肌肉、肝脏、肾脏的最低检测限为 1 0μg/kg,脂肪为 50μg/kg。同时研究了二甲硝咪唑在猪组织中残留的消除规律。试验结果认为 ,二甲硝咪唑在猪体内很快地转变为 2 -羟甲基硝基咪唑 ( DMZOH) ,DMZOH是其主要代谢物。以 3 0 0、60 0 mg/kg的剂量连续内服 5d,停药 4 8h后各组织中均检测不到 DMZ及 DMZOH。
2001年03期 293-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2001年03期 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虚2001年03期 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党金,沈杰
为了解对安锥赛有抗药性的伊氏锥虫的特性和危害 ,将伊氏锥虫浙江株克隆 ,然后人工诱导其对安锥赛产生抗药性 ,观察抗药性锥虫的生物特性。克隆繁殖后的伊氏锥虫分为 3组 :C( 0 ) 0为原种对照组 ;C( 1 5) 0为不接触安锥赛的同步繁殖对照组 ;第 3组为连续经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人工诱导对安锥赛产生的 5种不同程度抗药性锥虫 C( 1 ) 6、C( 3 ) 1 6、C( 6) 4 3、C( 9) 83和 C( 1 5) 1 99。采用无细胞培养技术分别测定 C( 0 ) 0、C( 1 5) 0、C( 1 ) 6、C( 3 ) 1 6、C( 6) 4 3、C( 9) 83和 C( 1 5) 1 99的 IC50 ,结果依次为 0 .0 1 550、0 .0 1 3 4 6、0 .0 2 63、0 .1 0 2 3 7、1 .4 0 92 9、1 .92 2 90和 9.92 3 3 0。将这 7种锥虫各自按 1 .0× 1 0 4条 /只经腹腔感染 5只小鼠 ,镜检它们在小鼠尾血中的出虫时间 ,结果依次为 69.6、67.2、76.8、86.4、93 .6、98.4、96.0 h;各组感染小鼠存活时间依次为 1 54、1 4 2、1 94、2 0 7、2 0 5、1 98、2 0 2 h;各组死亡率均为 1 0 0 %。结果表明 ,伊氏锥虫经安锥赛作用于小鼠体内传 1 5代后 ,其生长繁殖和对小鼠的毒性均发生变化 ,随着伊氏锥虫对安锥赛的抗药性程度升高至 IC50为 1 .92 2 90 ,抗药锥虫的生长繁殖速度降低 ,对小鼠的毒性减弱 ,但毒性并不随锥虫抗
2001年03期 297-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邹晓庭
将 51 2只 3 0 0日龄罗曼蛋鸡随机分为 2组 ,分别饲喂添加甜菜碱 0、80 0 mg/ kg的 2种饲粮 ,于试验3 0、80 d采血和屠宰 ,探讨了甜菜碱促产蛋的内分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 ,日粮中添加甜菜碱 3 0、80 d,均可显著提高产蛋鸡腺垂体和血清中 FSH、LH含量 ( P<0 .0 5或 P<0 .0 1 ) ;显著提高血清中 T3 、雌二醇 ( E2 )、孕酮( P4 )的含量 ( P<0 .0 5或 P<0 .0 1 ) ;显著提高下丘脑和腺垂体中 c AMP含量 ( P<0 .0 5或 P<0 .0 1 )。日粮中添加甜菜碱 80 d,可显著提高产蛋鸡血清中甲状旁腺激素 ( PTH)含量 ( P<0 .0 5或 P<0 .0 1 )。日粮中添加甜菜碱对血清中 T4 含量无明显影响。
2001年03期 300-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2001年03期 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尹逊河,王树迎,马玉忠,郭慧君,王传渠,杨树奇
系统研究了山东泗水裘皮羊 4个年龄组 ,即 2~ 5日龄 (小毛 )、1 0~ 2 5日龄 (中毛 )、3 0~ 60日龄 (大毛 )、6月龄共 2 4只个体鞣后羔皮的主要物理性能指标。结果表明 ,皮板的抗张强度为 8.68~ 1 4 .86N/ mm2 ,撕裂强度为 2 2 .62~ 55.4 5N/ mm ,规定负荷 (试样受到 5N/ mm2 拉力 )伸长率为 4 4.67%~ 72 .3 3 % ,崩裂强度为 2 60 .65~ 3 4 4.77N/ mm,收缩温度为 65.90~ 90 .77℃ ;皮重为 1 4 0 .0 0~ 4 1 6.3 3 g,皮厚为 0 .94~ 1 .2 3mm,总面积为 1 690 .67~ 3 4 1 8.67cm2 ,有花面积占总面积的 84 .4 4%~ 99.86%。以上各物理性能指标 ,除皮板的规定负荷伸长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外 ,其余各指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小毛、大毛、6月龄羔皮的皮厚部位差均较小 ( P>0 .0 5)。
2001年03期 304-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金宁一2001年03期 307-31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继瑜,邓旭明,赵荣材,阎继业2001年03期 312-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