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致病性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

    汤景元,姜平,邓雨修,李玉峰

    2003年9~11月某猪场发生母猪持续性繁殖障碍和7日龄仔猪呼吸困难、寒颤、下痢、体温升高和实质性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3头发病仔猪的病变组织用RT-PCR检测,均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由3头发病猪病料中所分离的细菌,可于普通琼脂、伊红美蓝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革兰氏染色阴性,形态与组织触片镜检及生化反应特性与沙门氏菌一致,可致死小鼠,仅对头孢唑啉呈中度敏感。结合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致病性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2005年04期 337-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重组N蛋白抗原检测PRRSV抗体ELISA的研究 Ⅰ.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及其标化

    吴延功,徐天刚,王志亮,张喜悦,王君玮,宋翠平,刘佩兰,徐培莲,宋芳,许立华,陈溥言

    以纯化的重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各种条件进行优化(如抗原的包被,作用时间及底物的选择),建立了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重组抗原最适包被质量浓度为1mg/L,最适包被条件为4℃过夜,血清稀释度为1∶40,待检血清和酶标二抗的反应时间分别为37℃30min和40min,底物用TMB溶液,37℃显色10min。本研究对ELISA板的蛋白稳定剂、血清稀释液的显色系统和终止液进行了研究。用全病毒进行的阻断试验结果表明,全病毒能够阻断阳性血清与包被重组N蛋白抗原的结合反应。用此方法对几种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阳性血清进行检测,均为阴性,无交叉反应,表明建立的ELISA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板内和板间重复性试验结果为,同1份血清板内各孔的变异系数和板间各次的变异系数均小于7%,表明本方法的重复性好。

    2005年04期 339-342+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郑海洲,柏佳宁,边艳青,赵宝华

    根据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gB基因序列和表达载体pBV221的多克隆位点,设计了1对引物。以ILTV疫苗株基因组为模板,应用PCR扩增出gB基因片段,然后将其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BV221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BV-gB。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DH5α中,得到阳性重组菌株DH5α(pBV-gB)。该菌株在温控诱导下,SDS-PAGE电泳可见表达的特异蛋白。ELISA检测证明,表达的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

    2005年04期 34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003年畜牧兽医类期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较高的20种期刊

    2005年04期 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犬瘟热病毒F1基因的原核表达与初步应用

    闫芳,夏咸柱,扈荣良,谢之景,黄耕

    将犬瘟热病毒(CDV)F1基因定向克隆入pET-28a(+)载体,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8F1。pET-28F1转化宿主菌BL21(DE3)plysS,在IPTG的诱导下,可高效表达目的基因,表达量达菌体蛋白总量的23.52%。Westernblot分析表明,所表达蛋白能与抗C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以E.coli表达的CDVF1蛋白为抗原,HRP标记的兔抗犬IgG为二抗,建立了检测抗C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试验表明,应用CDVF1蛋白作为抗原检测抗CDV抗体具有特异性高、抗原易纯化、成本低等特点。

    2005年04期 350-352+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梅花鹿分离株E_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郜玉钢,杜锐,王全凯,王楠,王树志

    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梅花鹿分离株E0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克隆载体和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pMD18-T/E0和pET28a/E0重组子,并进行了测序和表达。表达产物分别用12%SDS-PAGE检测和牛抗BVDV阳性血清进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BVDV梅花鹿分离株E0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匈牙利VEDEVAC株的同源性高达98.6%,与C24V标准株的同源性为84.9%,证明构建的重组子是正确的;BVDV梅花鹿分离株E0基因得到了正确表达。

    2005年04期 353-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草鱼口服生长抑素DNA疫苗的构建及其稳定性

    戴贤君,方维焕

    将生长抑素(SS)和乙肝表面抗原基因(HBsAg)融合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构建成pcDNA3-SS,再转化减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dam-和phop-),构建了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生长抑素口服DNA疫苗ZJ111/pcDNA3-SS,并通过体外传代、灌服草鱼检验了ZJ111/pcDNA3-SS的侵袭力及体外和侵入草鱼体内过程中的稳定性。对草鱼肝脏和脾脏分离菌的生化特性检验和特异性PCR鉴定表明,ZJ111/pcDNA3-SS能很好地侵入草鱼体内;对在Amp+、Amp-平板上传5、10代和灌服7d后草鱼肝、脾脏分离的减毒菌抽提重组质粒进行PCR和酶切鉴定表明,减毒菌中的重组质粒在体外和侵入草鱼体内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005年04期 356-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大肠杆菌F18菌毛A亚单位基因的多样性分析

    成大荣,徐建生,曹军,唐波,吕玲,孙怀昌,高崧

    根据已经发表的大肠杆菌F18ab菌毛A亚单位(FedA/ab)的基因序列(fedA/ab)设计1对引物,利用PCR技术从本实验室保存的10株大肠杆菌(F107/86、YCED1、YCED2、C、D、E、12F、2134P、8199、8813)中分别扩增到一段序列,并克隆至pGEM-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TF107A、TYCED1A、TYCED2A、TCA、TDA、TEA、T12FA、T8813A、T8199A、T2134PA。通过序列测定,并与已发表的fedA/ab进行比较、基因树分析,可将这10个菌株分为2个基因群,其中F107/86、YCED1、YCED2、C、D、12F与fedA/ab具有高度同源性,属于fedA/ab,大小为513bp;E、8813、8199、2134P构成另一单独的分支,属于fedA/ac,大小为516bp。

    2005年04期 359-361+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间接免疫组化法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和抗原定位

    刘维平,程安春,汪铭书,陈孝跃,周毅,朱德康,刘菲,孟琼华,黄诚,宋涌

    应用鸭源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作为抗原,免疫兔制备兔抗RA的IgG,建立了检测雏鸭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该法检测大肠杆菌(O1、O8、O79、O138)、鸭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5∶A)感染发病死亡雏鸭组织,不出现阳性反应,而检测RA感染发病死亡雏鸭组织出现特异性阳性反应;检测RA人工发病死亡雏鸭,可在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盲肠、直肠、脾脏、法氏囊、胸腺、胰脏、脑和腺胃检测到RA抗原,RA抗原分布于细胞浆、组织间隙和血液;检测RA人工感染病例与RA肝脏分离符合率为100%,检测临床可疑病例的血清1型RA的阳性率(92.96%)比细菌分离率(75.12%)高。该法具有特异、直观和敏感的特点,可用于雏鸭RA人工感染和临床感染的诊断、检测及RA抗原定位和RA致病机理的研究。

    2005年04期 362-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羊附红细胞体病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杨鹏华,秦建华,赵月兰,李玉文,张富梅

    根据羊附红细胞体的16SrRNA基因参考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羊附红细胞体的PCR技术。用本方法从感染血样中特异扩增出1条预期大小为1169bp的片段。该方法灵敏、快速、特异性高,可用于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2005年04期 36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狂犬病病毒口服疫苗株SRV_9基因组全长cDNA的克隆及特性分析

    王铁东,张守峰,扈荣良,郭建顺

    为了解狂犬病病毒口服疫苗株SRV9的基因序列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明确其作为疫苗株的分子基础,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获得了贯穿全基因组的3个重叠的cDNA片段。将获得的cDNA片段分别克隆至pMD-18T载体上并进行序列测定,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得到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AF499686)。SRV9株与亲本株SADB19全序列比较分析显示,二者同源性为99.8%,SRV9的变异主要发生在糖蛋白的编码区域,共有5个碱基发生改变,在转录酶蛋白编码区出现2个碱基的改变,其他蛋白编码基因均未出现突变;氨基酸比较分析显示,在转录酶蛋白氨基酸序列发生2个改变;糖蛋白成熟肽的第34位、292位、333位和338位氨基酸分别发生了Gly→Glu,Ala→Thr,Arg→Ser,Ile→Val的改变,其中第34位氨基酸位于第抗原区,第333位和338位氨基酸位于第抗原区。这些抗原位点的突变可能是引起病毒蚀斑特性改变、毒力降低和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提高的重要原因。

    2005年04期 368-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万坡,程国富,谷长勤,李德学,宋念华,毕丁仁,胡薛英,胡思顺,胡智斌

    根据已知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核蛋白(NP)基因序列,选取其中保守区域设计出1对引物,以RT-PCR方法扩增出543bp的NP基因片段,采用地高辛标记制备探针。MDCK细胞人工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后,不同时间取样制备细胞涂片,进行原位杂交,研究了禽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感染,探讨了原位杂交的条件及其应用于检测AIV感染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感染24h后,原位杂交可检测出细胞内的病毒RNA,并且杂交信号的强度与感染时间的长短有关。研究表明,原位杂交检测禽流感病毒,不但能很好地表现病毒和细胞的位置关系,而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为禽流感病毒的组织原位杂交检测奠定了实验基础。

    2005年04期 371-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双重PCR检测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

    唐先春,吴斌,刘国平,刘建杰,王大鹏,陈焕春

    参照有关文献设计了2对引物,分别扩增多杀性巴氏杆菌的Kmt及toxA基因,以使同时检测并区分产毒素与非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该PCR能检出103cfu菌量的模板。特异性试验表明,这2对引物都不能从猪的其他6种常见病原菌扩出特异性的带。对扩增的2个PCR产物测序结果表明,2序列都有很高的保守性,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该PCR方法的特异性及灵敏性。临床应用,从386份病料分离出6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其中有8株均能同时扩出457bp和864bp的片段,而其他54株只能扩出457bp的片段。

    2005年04期 374-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基因芯片对4种产毒霉菌的检测

    高宏伟,马永和,段铭,彭龙

    以霉菌的ITS2基因为靶序列,利用DNAman、DNAstar等生物信息软件在靶序列的指定片段内设计针对黑曲霉、黄曲霉、串珠镰刀菌和鲜绿青霉菌的30bp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和通用引物。将4种标准菌种的基因组通过扩增、线性Cy3或Cy5荧光标记、纯化、杂交试验,验证了探针的特异性和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因芯片可以应用于产毒霉菌的检测。

    2005年04期 376-37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片形吸虫(Fasciola)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基因(cox1)部分序列的多态性

    董世娟,黄维义,林瑞庆,钱德兴,吴绍强,宋慧群,朱兴全

    用33P对引物进行标记,对来自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宿主的片形吸虫(Fasciola)的线粒体基因组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基因(pcox1)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及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结果76个虫体均成功地扩增出约450bp的基因片段;SSCP分析显示,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样品在pcox1的SSCP带型上存在多态性;代表性样品的测序结果表明,其碱基序列存在差异。试验结果显示,我国片形吸虫pcox1序列种内变异不明显,种间变异显著,表明cox1序列可以作为片形吸虫分类鉴定中一个可靠的遗传标记。

    2005年04期 378-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猪带绦虫六钩蚴免疫原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结构预测

    景志忠,窦永喜,蒙学莲,吴国华,才学鹏

    从猪带绦虫六钩蚴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克隆的Ts01基因,设计表达性引物,亚克隆到pGEX-4T-1表达载体,构建了pGEX-GST-Ts01的融合表达重组载体,转化BL21寄主菌和IPTG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和Western蛋白分析,表明成功地高效表达了约40000左右的融合蛋白质,与预测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致,表达量达40%左右。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学活性,而且呈可溶性,未形成包涵体,这与用蛋白质软件分析的Ts01编码蛋白水溶性相一致。

    2005年04期 382-384+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血病抑制因子及其受体在月经周期猕猴输卵管内的表达

    岳占碰,李世杰,张学明,王洪斌,杨增明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R)和gp130在月经周期猕猴输卵管内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F、LIFR和gp130主要在输卵管上皮细胞内表达,而在固有层、肌层及浆膜内的表达量较少。LIF、LIFR和gp130在猕猴输卵管内的表达量随月经周期的不同而变化,在增殖中期到分泌中期的输卵管内表达量较高,而在增殖早期及分泌晚期输卵管内表达量较低。LIF及其受体在猕猴输卵管内的表达可能由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所调控,LIF可能在猕猴排卵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2005年04期 385-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军牧1号白猪OB基因cDNA序列分析

    王军军,李春艳,欧阳红生,侯万文

    采用RT-PCR法获得军牧1号白猪的OB(OBase)基因cDNA,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2种新变异序列:在编码区第364位GCC突变为CGC,导致第122位的Ala突变为Arg;第153~155位的碱基(CAG)发生缺失,使第49位的谷氨酸(Gln)发生缺失。

    2005年04期 38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抗猪SIgA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吴胜昔,姜平,李玉峰

    采用饱和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00柱层析和离子交换柱层析技术,从猪初乳中提纯分泌型IgA(SIgA)。经SDS-PAGE电泳鉴定,纯化的SIgA达到电泳纯。以此纯化的SIgA,采用长程免疫法免疫BALB/c小鼠,取4次免疫后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用PEG-1500进行细胞融合,第1次融合率为79.7%,第2次融合率为60.3%。建立间接ELISA,用于检测杂交瘤细胞上清中的单克隆抗体,初检阳性率分别为4.1%、16.8%。经2次亚克隆反复筛选获得了2株能稳定分泌抗猪SIg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CA6、5D4。ELISA和Western-blotting证实,所获得的单抗能特异性针对SIgA。CA6、5D4经反复冻存、复苏及多次传代,仍能分泌高效价抗体,CA6分泌抗体属IgM、κ型,而5D4分泌抗体属IgG1、κ型。

    2005年04期 390-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大豆黄酮对肉仔鸡生长相关激素水平与免疫机能的影响

    郭晓红,阎芳,赵恒寿

    将640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公母分养,分别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大豆黄酮0、5、10、15mg/kg的4种饲粮,于试验28、49d采血和屠宰,探讨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豆黄酮对肉仔鸡生长相关激素水平及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28、49d,均可显著提高公鸡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睾酮(TESTO)的含量(P<0.05或P<0.01),显著降低公鸡血清尿素氮水平(P<0.05或P<0.01),而对母鸡血清GH、IGF-1、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影响;添加大豆黄酮49d,显著提高公鸡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P<0.05或P<0.01),添加大豆黄酮28d,显著提高公鸡NDV抗体效价(P<0.05),而对母鸡无明显影响(P>0.05);添加大豆黄酮28、49d,对公母鸡免疫器官重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2005年04期 394-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应用竞争PCR检测丙酸盐对体外培养牛肝细胞丙酮酸羧化酶mRNA水平的影响

    徐闯,夏成,刘国文,王哲,李家奎,张乃生,王兴龙,欧阳红生,张永亮

    根据牛肝细胞内PC(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组与PCcDNA相比多含有一个内含子序列,在其中再插入一外源DNA序列,从而使最终构建的突变体片段的长度大于PCcDNA的长度,成功构建了PCcDNA的竞争DNA模板,然后应用竞争PCR方法研究了丙酸盐对体外培养新生牛单层肝细胞PCmRNA水平的影响。使单层肝细胞培养液中丙酸钠浓度分别为0、1.5、2.5、3.5、4.5、8.5、11.5mmol/L,处理24h,提取总RNA、逆转录,在同一体系中用相同引物扩增目的带和竞争模板带。结果表明,随着丙酸钠浓度的升高,PCmRNA水平呈上升趋势,提示肝细胞内PCmRNA的表达水平受培养液中丙酸钠浓度的影响。

    2005年04期 397-399+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Gx过载作用对恒河猴肺脏的影响

    郝俊峰,吴斌,赵德明,宁章勇,王传武,秦秀慧

    15只健康恒河猴于清醒状态下,在动物离心机上经受相应峰值(+1Gx、+15Gx、+18Gx、+21Gx)的抛物线型过载作用后,按要求在过载后不同时期剖解,大体观察、取材,进行病理形态学的定性研究。结果显示:(1)眼观病变。+15Gx组、+18Gx组和+21Gx组在过载作用后即刻肺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气肿、萎陷、淤血和出血点或斑;恢复组可见肺脏边缘有不同程度气肿区域,肺脏的背面呈暗红色;在各叶的背面均可见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暗红色出血点或斑。(2)光镜下可见各急性实验组动物的肺脏呈现不同程度的气肿区和萎陷区,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浆液和红细胞渗出;+21Gx组还出现了血管内溶血、细支气管粘膜脱落和出血等,肺脏的病理损伤随G值升高而明显加重;+15Gx作用造成的肺脏损伤在1个月后基本恢复,而+21Gx作用后1个月肺脏的损伤尚未恢复,且出现了白细胞浸润、浆液渗出和增生等炎症反应。因此,高+Gx过载可引起猴肺脏明显的病理性损伤,其中+15Gx造成的损伤相对较轻,且容易恢复,而+21Gx造成的损伤严重,且难以恢复。

    2005年04期 400-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小脑颗粒神经元细胞模型材料制备

    宁章勇,赵德明,杨建民,崔亚利,郝永新,秦秀慧,马李颖

    小脑颗粒神经元是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反应性细胞之一,小脑颗粒神经元的体外分离、纯化和鉴定是建立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细胞作用模型的关键步骤。根据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的生存特性,按照抑制筛选的原理,对小脑颗粒神经元进行了体外分离和培养,经神经元特异性的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体外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细胞纯度较高,可以用于细胞作用模型的建立。

    2005年04期 403-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无毛同类系小鼠皮肤形态及扫描电镜观察

    章金涛,方盛国,王纯耀,杜春燕

    对3种无毛同类系小鼠的皮肤形态及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3种无毛同类系小鼠约在12日龄开始从眶周脱毛,3~4周龄后除触须外全部脱净,并终生保持无毛状态;1月龄时,无毛小鼠内脏可视,随年龄的增长,皮肤逐渐变松、变厚,并形成特别的皱纹和褶痕,似犀牛状,指甲过度生长,呈螺旋状弯曲;BALB/c无毛小鼠无色素沉着,表型类似于豫医无毛小鼠,DBA/2、C57BL/6无毛同类系小鼠皮肤有黑色素沉着,嘴角、眶周、耳和尾部颜色较重。随年龄增长,皮肤及尾部表面出现一些类似人粉刺样的丘疹,数量逐渐增多,触须也随着年龄增长变得异常而稀疏。电镜扫描观察,脱毛前毛囊上部的毛管先变大,然后再脱毛。无毛同类系小鼠表面有较厚的一层鳞片状角化物,毛囊腔宽大,部分毛囊内含有一些能脱落到表面的角化样碎片。35日龄无毛同类系小鼠可见明显的包囊结构,4月龄包囊增多、变大。

    2005年04期 406-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在鸡蛋中残留的研究

    谢恺舟,张军,龚道清,王志跃,陈国宏,孙寿永,祁永红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鸡蛋中环丙沙星的残留。鸡蛋经乙腈溶液提取,提取液真空干燥后用流动相溶解。以0.015mol/L四丁基溴化铵/乙腈(94/6,V/V)作流动相,用SymmetryC18柱(5μm,3.9mm×150mm),在激发波长280nm、发射波长455nm处,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将环丙沙星以0.05、0.50、1.00mg/kg分别添加到空白鸡蛋样品中,测得鸡蛋样品中环丙沙星的回收率分别为(82.2±6.8)%、(84.5±5.9)%、(87.9±4.7)%,相对标准差均低于8.3%。用该方法测定鸡蛋中环丙沙星的最低检测限为0.01mg/kg。各试验组产蛋鸡给药剂量分别按10.0、20.0mg/kg(体质量)内服环丙沙星水溶液,每天给药1次,连续5d。停药后鸡蛋中环丙沙星残留消除缓慢;休药8~9d时,鸡蛋中环丙沙星残留量低于0.03mg/kg;休药9~10d时,鸡蛋中环丙沙星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限(0.01mg/kg);且随着环丙沙星给药剂量的增大,环丙沙星在鸡蛋中的残留量也相应增大。

    2005年04期 409-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猪肾脏中氯丙嗪和异丙嗪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

    范盛先,黄玲利,袁宗辉,陈品

    建立了猪肾脏中氯丙嗪和异丙嗪残留量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猪肾脏中残留的氯丙嗪和异丙嗪,用乙腈提取,再依次用酸化乙腈和正己烷净化,氮气吹干,甲醇溶解后,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系统,HypersilC18柱,UV检测器,用V(乙腈)∶V(水)∶V(0.5mol·L-1乙酸铵)(50∶49∶1)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波长254nm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氯丙嗪和异丙嗪在猪肾脏中的最低检测限均为10μg/kg,组织中添加量为10μg/kg时,氯丙嗪和异丙嗪的回收率分别为83%和84%,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0%。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可同时检测氯丙嗪和异丙嗪在猪肾脏中的残留量。

    2005年04期 412-413+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肉鸡内毒素血症时血浆(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氨基胍对其的影响

    张胜,王友令,唐兆新,张涛,向瑞平,李英

    将120只30日龄肉鸡(公母各半)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内毒素组、氨基胍治疗组(内毒素+氨基胍)、氨基胍组。分别在试验后1、3、5、7、9h每组各宰杀6只,提取血浆(清),检测血浆(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内毒素血症时总抗氧化能力降低,SOD、GR、GSH-Px的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而在氨基胍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由此表明,肉鸡内毒素血症时存在着明显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而氨基胍可以明显减轻内毒素所致的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2005年04期 414-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利维爱(Livial)对动脉粥样硬化兔组织内雌激素受体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影响

    崔亚利,赵德明,梁万宁,宁章勇,杨建民,孙艳明,马李颖

    以去势雌兔作为对照,用高胆固醇饮食法复制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研究了利维爱(Livial)在防治兔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对雌激素受体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应用RT-PCR方法,β-actin做内参照,对各组去势雌兔心脏、肝脏组织内雌激素受体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2种受体在兔心脏和肝脏内均有表达。对照组,雌激素受体在心脏、肝脏内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3±0.12、0.39±0.20;低密底脂蛋白受体在心脏、肝脏内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7±0.05、0.86±0.12,差异显著(P<0.001)。AS模型组,雌激素受体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心脏、肝脏内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9±0.03、0.27±0.06和0.04±0.01、0.17±0.02,2种受体的mRNA表达均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显著(P<0.001)。利维爱组(饲喂高胆固醇饲料同时给予利维爱),雌激素受体在心脏、肝脏内的相对表达量为0.41±0.09、0.36±0.06,与模型组相比表达量显著提高(P<0.001),与对照组表达量接近;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心脏、肝脏内的相对表达量为0.04±0.02、0.18±0.04,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显著变化。由此认为,组织内2种受体的mRNA表达量降低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利维爱通过提高组织内雌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可防治AS的发生与发展,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mRNA表达影响较小。

    2005年04期 417-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球康对兔球虫病的疗效评价

    李佩国,李蕴玉,陈丽凤,张文香,张香斋

    将40只30~45日龄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4组,即不感染不给药组()、感染不给药组()、盐霉素组()和球康组(),每组10只。除组兔外,其余3组试验兔均按每100g体质量口服接种球虫卵囊5×104个。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增重及OPG值等指标进行药物疗效判定,并对感染球虫前后血液学数值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球康能减轻家兔感染球虫后的肠道出血,调节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对球虫病的治愈率达100%。

    2005年04期 420-42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部分鸡场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张秀英,吴好庭,赵晖,宋立,宁宜宝,高光

    从江西、辽宁、广东3个省的鸡场分离到204株大肠杆菌,按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了其对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最高,为92.2%,余下依次为二氟沙星、萘啶酸、磺胺、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恩诺沙星、沙拉沙星、洛美沙星、链霉素、达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头孢噻吩、奥格门丁(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头孢曲松无1例耐药。

    2005年04期 422-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2种含砷兽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试验

    李银生,曾振灵,陈杖榴,邱江平

    蚯蚓是土壤生态的重要指示生物。试验用3种方法研究了2种含砷兽药洛克沙胂(roxarsone)和阿散酸(arsanilicacid)对安德爱胜蚓(Eiseniaandrei)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人工土壤法、人造土壤法和自然土壤法测得的洛克沙胂和阿散酸对蚯蚓的LC50分别为每千克土壤3.23、2.99、3.56g和5.80、5.10、6.80g。2种含砷兽药对蚯蚓的毒性都较低。

    2005年04期 425-426+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超排山羊内源性激素含量变化与卵巢反应的关系

    王杏龙,Holtz Wolfgang

    26只波尔山羊随机分成4组(第1、2组各7只,第3、4组各6只),用1.5mg孕酮耳皮下埋植,11d后移去并注射5mgPGF2α2次(间隔12h)进行同期发情。孕酮移去前2d,第1、2、3组用16AUFSH分6次注射(4、4、2、2、2、2AU),间隔12h;第4组同样用16AUFSH,仅将1d的剂量1次注射。第1组纯用pFSH,第2、3、4组用pFSH添加40%pLH。第1、3组山羊在最后2次注射FSH时加注200μgpLH。孕酮移去前,将采血导管插入试验羊颈静脉内并加以固定,孕酮移去前及移去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中17β-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的含量。孕酮移去后,每8h用试情公羊试情,发情后用公羊每天配种1~2次至发情结束。胚胎回收前1d,用内窥镜检查卵巢反应。最后1次配种后6~7d,进行非手术回收胚胎。结果显示,试验羊在最后2次注射FSH时加注LH,能缩短孕酮移去后E2上升、E2最高浓度和E2下降的时间。E2的最高浓度出现的时间相对稳定,为孕酮移去后28.7~38.9h。不同的超排处理对FSH的分泌、卵巢反应和胚胎产量没有影响。试验羊用pFSH/40%pLH不加注pLH,能获得较多的卵子或胚胎和可移胚胎。黄体数与E2的最高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44,P<0.05)。E2上升至下降的时间与黄体数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r=-0.52,P<0.05)。黄体数与第2次FSH上升和第2次FSH最高浓度出现的时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54和r=0.52,P<0.05)。结果显示,用pFSH/40%pLH超排处理山羊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E2最高浓度出现的时间为孕酮移去后29~39h。此时间内E2的浓度能表明供体卵巢反应的好坏。

    2005年04期 427-431+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维生素E对牛核移植供体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李瑞文,林亚狄,安志兴,张涌

    采用光镜观察、DNA琼脂糖凝胶电泳、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方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的维生素E对新生牛耳缘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维生素E均可显著降低牛耳缘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以100μmol/L为最佳浓度。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100、150μmol/L维生素E处理组电泳结果未见梯状条带,对照组和50μmol/L维生素E处理组则出现典型的梯状条带。

    2005年04期 43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应用Sry-PCR扩增鉴定狍(Capreolus capreolus)的性别

    杨宝田,白秀娟,马建章

    根据人的SRY基因核心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C1、C2,应用PCR技术对野生狍(Capreoluscapreolus)Sry基因(哺乳动物Y染色体DNA雄性特异区)进行扩增,结果在野生狍雄性样本扩增出1条带(221bp),而在雌性样本未见扩增带,显示了Sry基因的性别特异性。应用这1对引物对42个未知性别狍肌肉组织样本进行了性别鉴定,结果雄性22个,雌性20个。对Sry-PCR产物克隆测序,得到185bp的Sry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本试验为狍种群性别比率及其种群动态变化机制研究提供了资料。

    2005年04期 435-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血凝法测定饲料中植物凝集素含量

    戴大章,陈妙月,叶均安,刘建新

    通过研究植物凝集素(lectin)的血细胞凝集活性与其浓度的关系,提出了用血凝法测定饲料中lectin的新方法,并探讨了试样粉碎粒度、脱脂方法、脱脂时间、抽提时间、抽提次数等测定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lectin的活力与浓度之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R2=0.99)。血凝法测定饲料中lectin的含量时,以样品粉碎过40目、样品与30~60℃石油醚或乙醚比例(W/V)1∶8脱脂8h、样品与生理盐水(W/V)1∶8抽提8h为宜。在上述条件下测定,回收率可达88%~102%。经过对8种不同的饲料及原料样品lectin含量的测定,平均相对偏差为0.9%~2.4%,变异系数为1.3%~3.3%。结果表明,利用血凝法可快速测定饲料中的lectin含量。

    2005年04期 438-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研究进展

    杜卫华,徐慰倬,李世杰,李宁

    2005年04期 441-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山羊关节炎-脑炎研究进展

    刘慧敏,曲娟娟,严云勤,相文华

    2005年04期 446-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