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月兰;王建永;左玉柱;张磊;郭红斌;秦建华;杨汉春;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重组E2蛋白作为抗原,建立了检测BVDV血清抗体的间接Dot-ELISA。最佳工作条件为:E2蛋白抗原的最适包被质量浓度2.0 mg/L(2.0 ng/点),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500,血清稀释度为1∶100,3%明胶-TBS作为封闭液,封闭45 min效果最佳。通过重复性试验、交叉试验、特异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等证明,该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用BVDV全病毒为抗原的IDEXX ELISA试剂盒相比,特异性96.67%,灵敏度90%,符合率95%。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河北省4个奶牛场采集的178份腹泻奶牛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BVDV血清抗体阳性率40.45%,与IDEXX ELISA试剂盒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2009年09期 v.29;No.v.29 1093-1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程旭;宋益;盛瑜;高崧;刘秀梵;
应用本实验室构建的嵌合型猪圆环病毒(PCV1-2)及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5-His-ORF2作为免疫原免疫母源抗体ELISA效价在0.07~0.60不等的商品猪,9头猪随机分为4组,1组(3头)肌肉注射免疫103.5TCID50的PCV1-2/头,2组(2头)肌肉注射真核表达质粒200μg/头,3组(2头)肌肉注射空载体(pcDNA3.1)200μg/头,4组(2头)不免疫作为攻毒对照组。于免疫后42 d,PCV1-2组及真核表达质粒组产生了PCV2抗体。免疫后42 d所有组攻毒PCV2和PRRSV,剂量分别为2×104.5TCID50/头和106TCID50/头。攻毒后21 d,攻毒对照组猪淋巴结比免疫组显著肿大,免疫组猪血清、淋巴结中PCV2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攻毒对照组猪淋巴结中PCV2抗原含量高于免疫组。这些结果表明,嵌合型PCV1-2及真核表达质粒肌肉注射免疫商品猪后,对PCV2感染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有可能成为候选疫苗。
2009年09期 v.29;No.v.29 1097-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包省军;宋小明;Kedsirin Sakwiwatkul;曹立亭;吴丽华;潘春刚;王洪海;李杰;胡松华;
分别用人参茎叶皂甙(GSL)、白油或两者混合物作为免疫佐剂,与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FMDV)灭活疫苗混合免疫小鼠,检测免疫后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表明,GSL具有佐剂作用,能显著促进机体产生抗FMDV抗体的水平,其佐剂作用呈量效关系。当GSL和白油混合形成复合佐剂时,具有组合效应,能产生比2种佐剂单独应用时更强的抗体效价;且GSL和白油混合产生的组合效应主要促进IgG2a和IgG2b的产生。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03-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梅;戴亚斌;李文良;周生;徐玲霞;冯太兰;赵宝华;
根据GenBank中公开的鸡新城疫病毒(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序列合成了1对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了鹅源NDV JG97分离株的HN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中,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扩增的基因片段含1个完整的、长1716 bp的HN基因阅读框(ORF),编码的571个氨基酸中含13个Cys残基和5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JG97株与SF02、GD/1/98/Go、JS/1/97/Go、JS/2/98/Go、JS/5/01/Go、NA-1、SD/5/04/Go和ZJ/1/00/Go等8个毒株的HN基因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3%~98.2%和97.0%~98.9%,而与F48E9株分别为84.8%和89.8%,与La Sota株分别为82.1%和86.9%,表明JG97株与我国其他鹅源NDV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来源,但与经典NDV毒株间差异较大。此外,鹅源NDV毒株HN蛋白中有6个独特的氨基酸变异,另有14个仅与Taiwan95和VOL95毒株共有的氨基酸变异。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06-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母连志;张永亮;张明军;李莉;张英;刘松财;
选用犬瘟热病毒(CDV)和犬细小病毒(CPV)标准株,体外分别以Vero和F81为受体细胞,以不同剂量的松子壳多糖和不同顺序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各个阶段。以病毒半数感染量(TCID50),细胞病变(CPE),MTT法作为评价松子壳多糖体外抗病毒活性的指标。结果表明,在预防给药、治疗给药、混合给药方法中,不同浓度的松子壳多糖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松子壳多糖最低质量浓度31.2 mg/L仍具有抗2种病毒作用,细胞存活率均在49.08%以上,且预防给药法和混合给药法的抗病毒效果要优于治疗法。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孙国权;刘国文;邢欣;逄晓阳;龙淼;苑学;杨文艳;王哲;
采取健康奶牛瘤胃液,通过韦荣球菌科的特异性培养基分离得到了瘤胃厌氧菌株。该菌株是革兰氏阴性球菌,不能发酵大多数的碳水化合物和多元醇,但能发酵葡萄糖和果糖,不液化明胶,亦不能从硝酸盐生成亚硝酸盐,但能从半胱氨酸产生H2S,经形态学和生化反应特性分析初步鉴定为埃氏巨型球菌。通过细菌遗传学鉴定法16SrDNA PCR法,获得了527 bp的基因片段,测序分析证明与已报道的埃氏巨型球菌16S rDNA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可达98%;进一步确定所分离到的菌株为埃氏巨型球菌。同时观测了埃氏巨型球菌在体内、体外环境下对乳酸降解和挥发性脂肪酸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其能显著降低瘤胃液内乳酸的浓度,同时提高乙酸、丙酸、丁酸的浓度,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降低了乙酸与丙酸的物质的量比。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瘤胃乳酸发酵调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15-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晓君;房海;陈翠珍;秦国民;阎斌伦;徐静;
从2尾病死的观赏用长鳍真鲨中分离到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对牙鲆及大菱鲆均有较强的致病性。在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胞外酶及溶血素活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的同时,使用API-ID32E对分离菌做了进一步鉴定;同时,测定了该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了与相关细菌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比较了2种基因在相似细菌的检测和鉴别能力,结果gyrB基因用于细菌种间鉴定更具优越性。根据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特征,判定分离菌为弧菌属(VibrioPacini 1854)的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Johnson and Shunk 1936)。胞外酶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分离菌均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DNA酶和卵磷脂酶,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以哈氏弧菌溶血素基因的保守区段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能够扩增出特异性片段。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20-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晓云;石德时;李自力;肖运才;胡思顺;刘梅;袁宗辉;毕丁仁;
犬血样经Giemsa染色镜检及PCR检测,证实感染附红细胞体。选择添加新生牛血清(BS)、酵母浸出液、葡萄糖等成份的PPLO肉汤(PPLO-S-BS)为培养液,将染虫红细胞稀释后接种到细胞培养板,置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4~72 h后红细胞溶血变为带虫血影(ghost);在PPLO-S-BS中虫体生长较好,并能连续培养180 d;除首次接种外不添加任何红细胞。对PPLO-S-BS中培养的带虫血影进行了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PCR鉴定、感染阴性红细胞试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其特征与接种物相同。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25-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永;王振勇;刘建柱;闫振贵;
12条健康幼犬,经实验室检查确认无附红细胞体感染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经呼吸道接种奶牛附红细胞体阴性菌血和阳性菌血,逐日采血,测定其红细胞感染率,并在红细胞感染率最高的时候,测定其生理、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呼吸道接种附红细体阳性菌血组)犬体温、白细胞总数、总胆红素升高,脉搏、呼吸次数加快,红细胞感染率最高可达85%,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降低,1 min胆红素不变。而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变化。结果证明,呼吸道可以传播该病。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29-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富梅;王建永;赵月兰;包永占;秦建华;
无菌采集感染温氏附红细胞体(E.wenyoni)的牛血液,抽提E.wenyoni基因组DNA,参考GenBank发表的E.wenyoni16S rRNA基因序列(AF016546),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克隆E.wenyoni16S rRNA部分基因,基因产物大小为1 005 bp。序列比较结果显示,所测序列与参考序列(AF016546)同源性最高,达97.9%。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测序列与支原体属病原代表种的序列接近,同源性约为70%,而与无浆体科病原代表种的序列相差较远,同源性约为50%。可见,E.wenyoni应归为支原体属,而不应属于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32-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世诺;于龙政;薛书江;周末;刘廷;张守发;
应用PCR方法扩增了牛瑟氏泰勒虫吉林株P33表面蛋白基因片段,并将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重组质粒经PCR、双酶切鉴定后测序;构建P33重组pGEX-4T-3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免疫印记分析。结果显示,获得P33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长868 bp,编码292个氨基酸,与中国株同源性为99.1%;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9 000,能被牛瑟氏泰勒虫阳性血清识别,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36-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光远;田占成;龚真莉;谢俊仁;李知新;
利用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湖北、广西、新疆和浙江4省的伊氏锥虫及1株布氏锥虫进行分子分类学研究。用分离的锥虫感染实验动物,自感染小鼠的红细胞或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锥虫18S rRNA序列设计1对锥虫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GEM-T载体中,经酶切、PCR确定,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7个锥虫分离株的18S rRNA基因大小为2188 bp。利用DNAS-tar对试验所获得的这7株锥虫和GenBank中部分锥虫的18S rRNA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建立2个进化系统发生树。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及系统发生树显示:自我国上述4省分离的伊氏锥虫来源于同一株系,布氏锥虫和广西分离的伊氏锥虫株的18S rRNA核苷酸与其他锥虫分离株仅有较小差异,与国外的6株锥虫的同源性为99%~100%,与另外7株的同源性为62%。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40-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坤;李刚;贾凤芹;
利用禽流感H1N1抗体包被微磁珠制备免疫磁珠,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得到了含有N1亚型的病毒,然后设计针对H5亚型的特异性引物,同时构建含有H5亚型HA基因部分序列的标准质粒,定量后作为模板,建立了可以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RT-PCR(RRT-PCR)方法。结果表明,制备的免疫磁珠可以吸附4个血凝单位的H5N1流感病毒和5个血凝单位的H1N1流感病毒,而对H9N2亚型流感病毒无特异性结合,从而可以富集N1亚型的流感病毒。H5亚型RRT-PCR检测灵敏度可达到4.6拷贝/μL,线性范围达5个数量级;特异性强,与NDV和H1、H9亚型禽流感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因此,利用该方法可以很好地检测H5N1禽流感病毒。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44-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涛;常海涛;谭臣;付婷;司有辉;贝为成;陈焕春;
以猪链球菌2型(SS2)透明质酸酶(HYL)作为诱饵蛋白,利用CytoTrap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的肺组织cD-NA文库中筛选与HYL相互作用的蛋白,探索HYL在SS2致病中的作用。首先,通过PCR扩增SS2Hyl全长基因,定向克隆到pSos载体多克隆位点中,构建诱饵载体(pSos-Hyl)。同时,将Hyl克隆到pET-28c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c-Hyl)。将pSos-Hyl和人肺cDNA文库(pMyr-cDNA)共转化cdc25H酵母细胞,筛选与HYL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经过筛选和重复验证,并对所得到的载体插入片段进行测序,经BLAST分析,从人肺组织cDNA文库中得到2个与HYL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2个基因分别与γ内收蛋白(Homo sapiens adducin 3(gam-ma)(NT_030059.12),ADD3)和装配架离子转运蛋白(Homo sapiens chromosome 6 genomic contig,reference as-sembly ion transporter protein(NT_034880.3),AITP)基因的同源性为99%和100%。将HYL原核表达,ADD3和AITP真核细胞表达后,用免疫共沉淀试验分别验证了HYL与ADD3和AITP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ADD3和AITP可能与SS2致病的关系奠定了前期基础。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49-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贾爱卿;李春玲;王贵平;杨冬霞;何丽丽;王金生;
针对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16S rRNA序列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分别能扩增出822 bp和294 bp的DNA片段,并据此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临床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敏感性,能对临床病料进行鉴别诊断。对161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副猪嗜血杆菌的检出率为23.75%,猪链球菌的检出率为43.48%,二者混合感染率为9.94%。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55-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曹旭东;陈创夫;王远志;姜文亿;刘景;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结核杆菌H37Rv的ESAT6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以热灭活的结核杆菌H37Rv菌悬液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得到ESAT6基因DNA片段。将扩增片段克隆于pGM-T载体中,成功构建克隆载体pGM-T-ESAT6。分别将pET28a-GFP质粒和pGM-T-ESAT6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SalⅠ双酶切,并将纯化的ESAT6基因亚克隆至pET28a-GFP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GFP-ESAT6。将pET28a-GFP-ESAT6转化E.coliBL 21(DE3),经IPTG诱导、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37 200的外源蛋白带,表明GFP-ESAT6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用Ni-NTA Agarose试剂盒进行蛋白纯化,获得纯化的GFP-ESAT6融合蛋白。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58-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东林;惠煜;周艳琴;董海岚;方瑞;聂浩;王正松;赵俊龙;
利用重组弓形虫MIC3作为包被抗原,SPA作为偶联物建立了可检测多种动物弓形虫抗体的SPA-ELISA方法。确定了抗原最适包被质量浓度为2.6 mg/L;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160,作用时间为45 min;优化了酶标SPA工作浓度,作用时间及底物显色时间。对已知阳性血清的检测下限可达1∶6400,其敏感性是IHAT方法的50~100倍。对临床4种动物共332份血清进行检测,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SPA-ELISA(39.4%)>MAT(39.1%)>IHAT(13.1%)。以上结果表明,SPA-ELISA不失为一种适用于多种动物弓形虫抗体检测的理想方法。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63-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种法政;徐辞;王石;郑君;赵权;
从分泌抗猪囊尾蚴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提取总RNA,以此为摸板,RT-PCR扩增出抗猪囊尾蚴单克隆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约350 bp,符合鼠抗体特征。PCR产物与pMD18-T连接后转化JM109,蓝白斑法筛选出阳性重组子。以载体通用引物对阳性重组子进行鉴定,对证明为阳性的重组子测序。结果显示,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基因符合鼠抗体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基因特征,VH和VL有3个比较明显的CDR区和FR区。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67-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兰;李桂伶;吴丹;郝文博;杨晓宇;董顺义;
提取大骨鸡胚胎腿肌RNA,对肌生成抑制素基因(MSTN)RT-PCR扩增、TA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大骨鸡胚胎腿肌中存在2种不同大小的MSTN cDNA,一种MSTN cDNA由1128 bp组成,我们将该序列称为chM-STN-1,与已报道的鸡MSTN cDNA(gi:38349516)序列同源性为100%;另外一种MSTN cDNA由985 bp组成,与chMSTN-1相比,缺失了374~517处的143个碱基,并且在51,234,324 bp处也发生碱基变化,这可能是一种新的MSTN cDNA,我们将该序列命名为chMSTN-2。另外,分别对上述2种MSTN cDNA进行双酶切、亚克隆,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KG-chMSTN-1与pGEX-KG-chMSTN-2,转染大肠杆菌并诱导表达。检测结果表明,chM-STN-1和chMSTN-2均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大小分别约为66000和55 000。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70-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利博;王洪梅;王长法;李秋玲;黄金明;仲跻峰;刘松财;
采用LA-PCR技术扩增牛Nramp1基因2 515 bp的5′调控区序列,构建了重组克隆载体pEASY-T3-Nramp1,对阳性克隆进行了PCR扩增、限制性酶切鉴定、D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包含Nramp1基因5′调控区的重组质粒。经同源性比对发现,Nramp1基因5′调控区在不同物种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在转录起始位点近端的启动子区域,牛与人、鼠、猪、羊的同源性分别是60.50%,58.52%,72.18%,81.95%。经预测,该调控区富含GR、SP1、c-Ets-1、NF-W2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本研究为进一步确定牛Nramp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及该基因的表达调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74-1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立梅;逄大欣;李莉;李占军;杨春;聂代邦;欧阳红生;
通过PCR方法分别从pGL3-Mx1载体上和pcDNA3.1(+)载体上扩增猪Mx1启动子和BGHpolyA;利用重叠PCR方法获得猪源的Cre重组酶基因,并从pGCFRT2NeoR上用XholⅠ和SalⅠ酶切得到FRT2NeoR盒子。将上述4个片段利用SOE-PCR及T4DNA连接酶连接,然后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Cre表达载体Mx1-Cre-BGHpolyA-FRT2neoR。用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猪成纤维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PCR鉴定。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诱导性表达Cre重组酶表达载体Mx1-Cre-BGHpolyA-FRT2neoR,并成功整合到猪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组中,获得了诱导性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猪成纤维细胞,为最终通过核移植方法获得诱导性表达Cre重组酶转基因猪奠定基础。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79-1181+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大伟;陈杖榴;丁焕中;沈祥广;徐夙素;古小燕;
10头健康杂种猪,随机交叉设计试验,头孢喹肟按1 mg/kg的剂量分别进行耳缘静脉和颈部肌肉单点注射给药,给药间隔时间为1周。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头孢喹肟的药物浓度,用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3P97处理血清中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给药后,猪血清中头孢喹肟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为0.16 h,t1/2β为1.34 h,V(c)为0.24 L.kg-1,Cl(s)为0.26 L.kg-1.h-1,AUC为3.97 mg.L-1.h;颈部肌肉单点注射给药后,猪血清中头孢喹肟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a为0.08 h,t1/2α为0.84 h,t1/2β为2.76 h,t(max)为0.32 h,C(max)为1.80 mg.L-1,Cl(s)为0.25 L.kg-1.h-1,AUC为4.12 mg.L-1.h,F为102.37%。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82-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何凤艳;邓旭明;刘明春;宋宇;张雪梅;李乾学;安娜;黎宏宇;
替米考星按20 mg/kg剂量经灌胃给药后,观察其对内毒素(LPS)炎症小鼠的保护率,并通过不同时间段眼球采血,分离血清,应用试剂盒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 i mmunosorbent assy,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β)的水平。结果表明,替米考星明显提高了内毒素炎症小鼠的存活率,死亡率由100%降低为50%(P<0.05)。LPS(20 mg/kg)能提高血清中TNF-α、IL-10、IL-6和IL-1β的水平,替米考星能够显著抑制TNF-α、IL-6和IL-1β的释放,而明显提高IL-10的水平。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86-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田勇;乔键;赵立红;胡云峰;金继昌;栾智华;王婷;
为探讨钙信号与犬肾上皮细胞(MDCK)活力之间的关系,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了特异性钙调素拮抗剂-三氟拉嗪,胞内Ca2+螯合剂-BAPTA/AM以及Ca2+载体-A23187对MDCK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2.5,25μmol/L三氟拉嗪和15μmol/L的BAPTA/AM作用72 h后分别使MDCK细胞活力降至对照组的51.4%,25.1%和34%,三氟拉嗪与BAPTA/AM对MDCK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5μmol/L的A23187对MDCK细胞具有一定程度的刺激效应,但这种刺激效应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15μmol/L的BAPTA/AM可增强三氟拉嗪对MDCK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说明Ca2+-钙调素系统在MDCK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89-1192+1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开永;黄显会;高海;贺利民;曾振灵;
为探讨成年鸡原代肝细胞的分离条件和长期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学特征,本试验采用改进胶原酶二步原位灌流法分离高活性鸡原代肝细胞,并优化培养液,得到肝细胞长期培养的初步条件。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活性肝细胞达94%,培养3 d细胞活性最强;贴壁培养时可见到肝细胞较为明显的分化过程。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93-1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海龙;王哲;于国健;孙佳;贺鹏飞;吴永进;
应用RT-PCR方法扩增牛脂联素(Bovine adiponectin,BovADPN)基因,连接到载体pMD18-T中;测序并利用BLAST工具对比证明该基因序列正确,经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到pPICZαA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BovADPN。用SacⅠ酶切使其线性化,以化学方法(LiCl)转化入感受态毕赤酵母细胞GS115;重组子经高质量浓度Zeocin(1 000 mg/L)筛选、MDH?MMH平板筛选、PCR鉴定后,用1%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酵母重组子能够分泌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40 000的重组蛋白。
2009年09期 v.29;No.v.29 1197-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宏刚;王洪斌;卢德章;张建涛;胡魁;
为探讨环鸟苷酸(cGMP)在噻环乙胺全麻分子学机理中可能的作用,4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麻醉组、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各脑区的cGMP含量。结果显示,大鼠腹腔注射噻环乙胺30mg/kg后,麻醉组大脑皮层、海马、丘脑的cGMP含量明显降低,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35.30%(P<0.01),26.48%(P<0.01),40.67%(P<0.01),而在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cGMP含量明显恢复(与对照组相比,P>0.05)。在噻环乙胺麻醉全过程中脑干、小脑的cGMP含量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这表明,cGMP参与了噻环乙胺全麻作用产生的分子学机理的调控,噻环乙胺全麻作用可能与抑制大脑皮层、海马和丘脑等脑区cGMP释放有关。
2009年09期 v.29;No.v.29 1201-1203+1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岩松;柳增善;周玉;卢士英;王哲;李小兵;
用卵清白蛋白与伏马菌素B2的偶联物(OVA-FB2)做包被抗原,标准伏马菌素B2(FB2)做竞争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玉米粉中伏马菌素B2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优化后的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7.81~250μg/L,最低检测限为6.09μg/L。曲线回归方程为y=-47.038x+120.25,R2=0.9835,批内平均变异系数为3.92%,批间平均变异系数为5.53%。对玉米粉加标样品测定结果表明,利用甲醇-EDTA法提取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达到了96.11%。
2009年09期 v.29;No.v.29 1204-1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曹华斌;郭剑英;苏荣胜;李成梅;李和平;唐兆新;
选用硫酸铜作为试验铜源,向即时分离的肉鸡肝细胞悬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铜(铜终浓度分别为:0,5,10,20,30μmol/L),孵育不同时间(5,10,15,20,30 min)后观察肝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高剂量的铜可破坏细胞内游离钙稳态,钙内流造成细胞内钙超载,30μmol/L铜刺激组的[Ca2+]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细胞在10μmol/L Cu2+环境中孵育不同时间后显示,时间越长,细胞内钙浓度越高;此结果表明,10μmol/L铜能诱导细胞内游离钙的超载,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暗示铜对体细胞的毒害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来实现。
2009年09期 v.29;No.v.29 1208-1211+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崔伟;彭西;赵丽;杨帆;崔恒敏;
360只1日龄天府肉鸭随机分为6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 8 mg/kg)和高铜日粮(Cu 100 mg/kg,高铜Ⅰ组;Cu 200 mg/kg,高铜Ⅱ组;Cu 400 mg/kg,高铜Ⅲ组;Cu 600 mg/kg,高铜Ⅳ组;Cu 800 mg/kg,高铜Ⅴ组),试验期6周。与对照组比较,高铜Ⅲ、Ⅳ、Ⅴ组雏鸭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空泡变性;超微结构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甚至溶解消失呈空泡状。同时,高铜Ⅳ、Ⅴ组肾脏铜含量、血清铜含量和血清肌酐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日粮铜含量400~800 mg/kg即可引起雏鸭肾脏的病理损伤,功能降低。
2009年09期 v.29;No.v.29 1212-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莉莎;路浩;赵宝玉;霍星华;万学攀;刘忠艳;王占新;
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生物碱系统提取法和薄层色谱技术对哈密黄芪化学成分,特别是生物碱成分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哈密黄芪含有生物碱、多糖、苷类、氨基酸、甾体、萜类、油脂、鞣质、酚类、有机酸、黄酮、醌类、强心甙和香豆素。2 968 g哈密黄芪经乙醇热回流提取得303.3 g总浸膏,经酸化、碱化,所得碱液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3部分浸膏分别为0.51,1.72,19.10 g,提取率分别为0.017%,0.058%,0.644%;说明哈密黄芪生物碱主要集中在正丁醇提取部分,以大极性生物碱为主。对各部分提取物进行薄层层析分析,结果显示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部分生物碱至少分别有17,13,5种。经与标准样品对照,证明哈密黄芪所含的生物碱主要以苦马豆素等吲哚里西啶生物碱为主,同时也含有少量的黄华碱和臭豆碱等喹诺里西啶生物碱。本试验还利用薄层制备技术分离得到正丁醇提取部分中的苦马豆素。
2009年09期 v.29;No.v.29 1217-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孙卫东;王金勇;王小龙;
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结合X-射线能谱分析方法对近年来从动物医院或养犬场收集到的63例患有犬牙结石自然病例的牙结石样品进行研究,观察了牙结石附着面和游离面的显微结构,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可方便地鉴定出犬的牙结石的主要无机盐成分是碳酸羟基磷灰石。(2)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牙结石附着面存有微生物(细菌)先前占据留下的痕迹,其边缘有矿物沉积;牙结石游离断面的晶体成规则的片状或小圆柱状,牙结石游离面成不规则小团块状高度矿化区;由此推测犬牙结石的矿化启动区可能与微生物(细菌)有密切的联系。
2009年09期 v.29;No.v.29 1222-1224+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谢炳坤;覃兆鲜;韦英明;蒋和生;
为探讨水牛睾丸生精上皮细胞冷冻保存的适宜冷冻保护剂及其浓度,在DMEM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冷冻保护剂二甲基亚砜(DMSO)、甘油(G)、丙二醇(PG)和乙二醇(EG),以及10%的胎牛血清(FBS),对3~5月龄水牛生精上皮细胞进行冷冻保存,解冻后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活率。结果显示,当以0%,5%,10%,15%,20%DMSO添加时,10%DMSO组的细胞解冻后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当以0%,20%,25%,30%,35%,40%G添加时,35%G组的细胞解冻后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当以0%,5%,10%,15%,20%,25%PG添加时,15%~25%PG各组的细胞解冻后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以20%PG组为最高;当以0%,5%,10%,15%,20%EG添加时,5%~20%EG各组的细胞解冻后活率均显著高于0%EG组,但以10%EG组为最高;而对4种冷冻保护剂各最优浓度组的细胞解冻后活率比较,10%DMSO、35%G组的细胞活率均显著高于20%PG、10%EG组(P<0.05)。结果表明,以添加10%DMSO或35%G于含10%FBS的DMEM冷冻液中,采用两步慢速冷冻,液氮保存,37℃水浴1 min解冻,是一种具有较高复苏率的冷冻保存水牛生精上皮细胞的方法。
2009年09期 v.29;No.v.29 1225-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庆华;韩春梅;周虚;
采集正常牛20头和不孕牛23头发情宫颈黏液确定浅盘精子凝集检测不孕牛抗精子抗体(AsAb)标准,检测135头不孕牛AsAb并计算阳性率;对AsAb阳性不孕牛采用氯前列烯醇、双抗和氢化可的松相结合2次处理诱导同期发情检测AsAb阳性率,然后分别进行AI和AI+MOET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浅盘精子凝集检测不孕牛发情宫颈黏液AsAb可用1/16稀释和精子凝集率>10%作为判定标准,135头不孕牛中87头呈阳性,占64.4%。2次复方药物处理后AsAb阳性率由100%(87/87)下降到64.2%(53/87,P<0.05)。87头AsAb阳性牛经2次复方药物治疗后53头同期发情,被分为AI组(n=32)和AI+MOET组(n=21),AI+MOET组90 d受胎率和犊牛出生率达到57.1%和71.4%,分别显著高于AI组的34.4%的受胎率和34.4%犊牛出生率(P<0.05)。
2009年09期 v.29;No.v.29 1229-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英;王之盛;周安国;
选用(28+2)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交仔猪24头,按体质量和性别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组3个重复。对照组为基础日粮组,试验组分别添加金霉素(250 mg/kg)、橙皮苷(300 mg/kg)、绿原酸(300 mg/kg),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试验前期橙皮苷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金霉素组、绿原酸组间差异不显著;且能极显著降低仔猪早期腹泻率(P<0.01)。试验全期绿原酸促生长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较金霉素相比仍有差距。(2)添加绿原酸提高了仔猪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P<0.05);橙皮苷组可显著降低血浆丙二醛(MDA)含量(P<0.05)。(3)橙皮苷显著提高了仔猪血浆IgGI、gM含量(P<0.05)。可见饲料中添加橙皮苷、绿原酸能改善仔猪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加机体抗氧化的能力,从而改善机体健康水平。
2009年09期 v.29;No.v.29 1233-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