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兽医学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分离鉴定及遗传变异分析

    沈宪文;李月红;王晓莉;宋德武;宣华;王贵平;母连志;丁壮;

    从临床"高热综合征"病例分离到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V),经分离培养、血清学鉴定和分子病毒学鉴定,确定为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并命名为DZ0908。设计了针对病毒Nsp2基因和GP5基因的引物,扩增出目的基因。通过序列比对进行遗传变异分析,该分离株Nsp2基因序列中第483位和第535~563位氨基酸存在缺失,GP5相对保守,该毒株属于PRRSV变异株,为该病毒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09-1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致病性犬瘟热病毒CDV-JT1株的分离与鉴定

    王秀东;谭斌;陈微晶;陈立志;武华;

    应用MDCK细胞从吉林某地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疑似发病犬肺脏组织中分离出1株病毒,该分离毒株经MDCK细胞传至第6代时出现典型的合胞体细胞病变(CPE)。经病毒形态观察、理化特性鉴定、RT-PCR和直接免疫荧光鉴定可知该分离毒株为犬瘟热病毒(CDV),命名为CDV-JT1;动物试验表明,试验犬接种CDV-JT1后21 d内都出现典型的犬瘟热症状;H基因序列分析表明,CDV-JT1株的H基因与中国分离株CDTaiChung株、TN株、SHLJ(07)1株、日本Hamamatsu株、Ueno株、Yanaka株和KDK-1株在基因型上同属于Asia-1型。CDV-JT1株含有包括CDV野毒株特有的309~311位在内的8个潜在的N-连接天冬酰氨糖基化位点。CDV-JT1强毒株的分离成功,对进一步开展疫苗研发、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13-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检测2种猫科动物猫瘟热病毒抗体SPA-ELIS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田丽红;华育平;

    利用猫瘟热病毒重组VP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SPA作为广谱第二抗体,初步建立适用于2种猫科动物猫瘟热病毒抗体检测的SPA-ELISA方法。用建立的SPA-ELISA方法对临床30份猫血清样本、86份虎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同时与HI、间接ELISA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确定纯化重组VP2蛋白以2.67 mg/L稀释质量浓度包被,脱脂乳以15%的浓度封闭90 min,待检血清以1∶50稀释度孵育60 min,HRP-SPA以1∶4 000稀释度作用45 min,可使SPA-ELISA获得最佳检测效果。SPA-ELISA批内及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临床30份猫血清样本、86份虎血清样本的对比检测表明,SPA-ELISA方法检出率较高,大于HI法的检出率,与间接ELISA法接近。3种检测方法检测猫血清的总体符合率为96.7%。在虎血清检测中,SPA-ELISA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亦高于HI方法,两者总体符合率为94.2%。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18-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

    王峰;刘青;王晓伟;陈洪博;于琳琳;王玥;姜艳萍;成子强;

    将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NX0101毒株接种1日龄和7日龄SPF雏鸡并设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定期检测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根据GenBank发表的ALV-Jenv基因保守序列(AY897227)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基因;根据鸡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基因序列(K01458),在保守区内设计1对引物扩增内参照基因,分别克隆入质粒作为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建立荧光定量PCR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Ct值与标准品浓度的对数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最低每个反应可检测到60个拷贝的病毒数,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 000倍。检测结果分别采用绝对定量法和相对定量法进行分析,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病毒含量变化的检测发现,在雏鸡4周龄时,2个接毒组ALV-J病毒突然呈对数式增长。据此分析ALV-J病毒在体内经过3~4周潜伏后,突然呈暴发式增长,这种情况可能和临床表现的免疫抑制直接相关。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定量分析ALV-J病毒增殖的方法,为进一步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22-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GPMV NA-1株致弱F基因真核质粒的构建及免疫试验

    李国江;张立春;张秀峰;姜成;刘立明;丁壮;

    将本实验室致弱的GPMV F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构建pCI-rf质粒,经脂质体法转染BHK细胞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pCI-rf能正常表达。采用pCI-rf和本实验室构建的含有GPMV的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f分别肌注7~9日龄雏鸡,间接ELISA检测抗体,并采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特异性CTL杀伤活性试验对试验鸡的细胞免疫进行检测,最后做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pCI-f和pCI-rf能诱导试验鸡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与LaSota疫苗比较,免疫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CR扩增检测结果显示,未能从免疫雏鸡各组织的基因组中扩增出F基因片段。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27-1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鹅细小病毒噬菌体轻链抗体文库的构建

    吕雪峰;李志慧;刘钧松;呼延含蓉;杨金生;王茹丽;

    取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lirus,GPV)免疫过的抗体阳性的试验鹅的脾脏,分离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后反转录,利用鹅IgG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轻链基因。将鹅轻链基因克隆入噬菌体载体pComb3,经电穿孔法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再以辅助噬菌体VCSM13超感染,构建抗GPV噬菌体轻链抗体库,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构建了容量为1×106、重组率为66.6%的轻链抗体库。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32-1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表达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与鸡IL-18基因重组禽痘病毒的构建

    管倩;陈红英;崔保安;杨明凡;高文明;李双亮;

    将含痘病毒启动子LP2EP2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糖蛋白基因和鸡IL-18(ChIL-18)基因同时插入到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中,获得重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S1/ChIL-18。用脂质体将其转染已感染禽痘病毒S-FPV-017株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使其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内与禽痘病毒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产生表达S1和鸡IL-18的重组禽痘病毒(rFPV-S1-ChIL-18)。在含有X-gal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进行蓝斑筛选,对重组病毒rFPV-S1-ChIL-18进行多次蚀斑克隆。以重组禽痘病毒DNA为模板,利用S1基因和鸡IL-18基因特异引物进行PCR,分别扩增出1条约1.7 kb和1条约0.6 kb的带。经间接免疫荧光法和T细胞转化试验证实感染rFPV-S1-ChIL-18的CEF中存在表达的S1和鸡IL-18。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35-1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蜂素信号肽介导猪干扰素-γ在杆状病毒中分泌表达及抗病毒活性检测

    王彦彬;魏战勇;陈红英;王建举;郭小参;崔保安;

    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将编码成熟的猪干扰素-γ基因插入供体质粒pFastBacTM1polyhedrin启动子控制下的多克隆位点,引入昆虫细胞可识别的蜂素信号肽(Honeybee melittin signal peptide)取代猪干扰素-γ原有信号肽以实现在昆虫细胞中分泌型表达,并在C端融合6个组氨酸标签以利于纯化。将构建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穿梭载体质粒,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重组蛋白通过SDS-PAGE、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blot证明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昆虫细胞中获得分泌表达。通过在猪肾细胞(PK-15)上抑制水泡性口炎病毒(VSV)致病变作用检测重组蛋白的抗病毒活性是1.38×106U/mL。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40-1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融合蛋白MBP-enterocin A的表达、纯化及抗菌活性检测

    赵爱珍;韩文瑜;徐兴然;

    以重组质粒pGAIF为模板,PCR扩增编码细菌素enterocin A的基因片段OAH,克隆到表达载体pMAL-p2x中正确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A。将pMA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enterocin A融合表达系统。加入IPTG诱导目的基因的表达,然后通过亲和层析方法纯化表达产物,并采用琼脂打孔扩散试验或者琼脂点种试验检测抗菌活性。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能够高效表达可溶性的融合蛋白MBP-enterocin A,其相对分子质量与推测值(约47 000)相符。抗菌活性结果表明,MBP-enterocin A具有抗李斯特菌活性,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O157∶H7均不表现活性;以无害李斯特氏菌LIN3为指示菌,MBP-enterocin A纯化样品的抗菌活性可表示为800 BU/mL。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46-1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F18大肠杆菌黏附素在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中的表达

    原志伟;吴娟;朱春红;朱军;郁磊;羊扬;王建业;朱国强;

    将含有启动子及核糖体结合位点RBS的E.coliK12菌株源asd基因克隆入表达质粒载体pnirBMisL-fedF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isL-fedF-asd,使该质粒中氨苄抗性基因失活的同时能表达fedF和asd基因。该重组质粒pMisL-fedF-asd转化E.coliDH5α宿主菌asd基因缺失株即DH5α△asd菌株后,表达F18E.coli黏附素的DH5α△asd重组菌能在不含DAP的LB平板生长,构成非抗性平衡致死系统。厌氧条件下诱导培养后,经玻板凝集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易感仔猪小肠上皮细胞黏附试验表明,F18E.coli黏附素在DH5α△asd菌体表面得到了功能性展呈。经20次传代培养没有发现质粒丢失,F18E.coli黏附素在该系统中持续稳定表达。该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的成功构建为研究F18E.coli黏附素亚单位疫苗在动物体内的免疫效果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操作平台。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50-1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猪场环境中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李楠;刘文森;徐静;刘琳娜;李吉平;万家余;孙玉成;高宏伟;

    从吉林省4家种猪场空气、粪便中分离到细菌296株,利用MALDI-TOF质谱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革兰氏阳性菌占细菌总数的76.7%,革兰氏阴性菌占23.3%。利用Vitek-32系统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严重,对青霉素类、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具有很高的耐药率。革兰氏阴性菌中94%的大肠埃希菌表现为多重耐药,其中29.4%为产ESBL菌株,仅有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和部分复方制剂对其具有抑制作用。非发酵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已达到35%以上。结果表明,吉林省某些猪场可能存在条件性病原菌及耐药菌株的污染和威胁,定期加强调查监测,对科学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株的传播扩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56-1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亚抑菌质量浓度的桂皮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的抑制作用

    夏礼杰;于录;姜游帅;邱家章;邓旭明;陈志宝;卜仕金;

    通过吸光度测量、免疫印迹等方法,在体外检测亚抑菌质量浓度的桂皮醛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6~128 mg/L桂皮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种毒力因子有抑制作用,且呈质量浓度依赖性。各剂量的桂皮醛作用后,α溶血素、肠毒素A、B和聚集因子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凝固酶的产量只在桂皮醛为64 mg/L和128 mg/L时才有降低(P<0.05)。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60-1463+1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地理株研究 Ⅳ.孢子化卵囊蛋白的SDS-PAGE与抗原性分析

    李文超;陶建平;顾有方;沈永林;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分析比较了11株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孢子化卵囊可溶性蛋白。用上海株、扬州株和美国株的阳性血清,分别对上海株、扬州株和美国株的孢子化卵囊可溶性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比较这3株球虫孢子化卵囊可溶性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显示,11株巨型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电泳图谱相似,至少有18条电泳条带,其中有7条相对明显的主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0 2007、7 000、63 2004、8 3004、1 200、36 300和30 000。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在同源株间与异源株间的印迹图谱未见差异,均有4条免疫印迹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3 700、64 200、43 400和37 100。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64-1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柔嫩艾美耳球虫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余东游;宋文辉;毛翔飞;林志伟;刘士杰;李卫芬;

    选用1日龄的艾维音肉鸡60羽,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每只鸡口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5×104个,24日龄试验结束,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处理组鸡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FN-γ和IL-4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6和IL-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CD8+T细胞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T细胞和IgG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血清丙二醛(MDA)、尿酸(UA)和葡萄糖有升高趋势(P>0.05),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总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草转氨酶(GOT)和甘油三酯(Tg)呈降低趋势(P>0.05)。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通过影响肉鸡的免疫力进而降低了其生长性能。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68-1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秦皇岛株鸡柔嫩艾美耳球虫耐药谱变迁分析

    张香斋;李蕴玉;张艳英;李佩国;贾青辉;

    试验选用14日龄健康雏鸡154只,随机分为5个感染药物组、1个阳性组和1个阴性组,每组22只。采用POAA、RLS、ROP和ACI综合评定QHD-08株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耐药谱。结果显示,QHD-08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对尼卡巴嗪呈现中度耐药,对克球粉、氨丙啉、马杜霉素和瑞冠球均呈现完全耐药;在2004-2008年期间,QHD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对氨丙啉的耐药变迁结果为无耐药性→轻度耐药→完全耐药;对尼卡巴嗪的耐药性由2006年轻度耐药转变为2008年中度耐药,而克球粉、马杜霉素、氨丙啉和瑞冠球等4种抗球虫药的耐药性均从2006年的轻度(或中度)耐药转变为2008年的完全耐药。结果表明,QHD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对常用抗球虫药物的耐药谱宽,且耐药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72-1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简讯

人兽共患病

  • 狂犬病病毒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许丹;杨松涛;冯娜;高玉伟;夏咸柱;

    针对狂犬病病毒基因Ⅰ型核蛋白保守区设计4条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在链置换聚合酶(Bst酶)作用下,60℃恒温1 h内完成扩增。反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扩增产物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显色反应或浊度比较进行判定。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病毒基因的的最低检出量可达到101拷贝数。该方法可用于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检测和临床初步诊断。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76-1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带属绦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贾万忠;闫鸿斌;史万贵;王玉朝;郭爱疆;詹芳;付宝权;才学鹏;

    通过利用生物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带属绦虫线粒体DNA(mtDNA)碱基组成、基因结构、密码子利用、基因变异及其在分子系统进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等,以期为带属虫种线粒体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分子分类学研究及其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从NCBI GenBank中下载已测序的6种带属绦虫线粒体基因组(mt genome)全序列,以细粒棘球绦虫mtDNA序列作为参考序列(外群),用ClustalX软件(1.83)(http://www2.ebi.ac.uk/clustal w/)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差异性分析,用MEGA4软件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构建进化树,核苷酸进化距离算法用最大似然法(Maxi mumlikelihood method),氨基酸进化距离算法用泊松校正法(Poissoncorrection method),进化树检验用自展法(Bootstrap test)。tRNA和2个非编码区RNA二级结构预测分别使用软件ARWEN和RNAstructure Version 4.6。结果显示,带属绦虫mtDNA为双链闭环分子,为13.3~13.7 kb;4种碱基成分中,T含量最高(超过47%),C含量最低(低于9%);共有36个按照相同顺序排列的编码基因,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有12个,tRNA编码基因有22个(其中编码丝氨酸-tRNA和亮氨酸-tRNA的基因有2个,其余18种tRNA分子各有1个),rRNA编码基因有2个(包括1个大亚基和1个小亚基)。基因组结构紧凑,基因间存在重叠区域,如nad4L和nad4基因;除广泛使用ATG作为起始密码子编码蛋氨酸,部分基因如多头绦虫nad6基因用GTG作为蛋白质翻译的起始密码子。线粒体tRNA长度为58~76 nt,二级结构多数呈典型的三叶草结构,少数呈D-loop结构;2个线粒体rRNA亚基基因rrnL和rrnS被trnC基因分隔开;线粒体基因组有2个大的非编码区,1个长非编码区(LNR)和1个短非编码区(SNR);线粒体基因组中蛋白编码基因之间的差异为5.7%~28.9%,其中cox1和nad4L基因比较保守,而nad5和nad6则变异较大,进化较快。结果表明,根据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绘制的带属绦虫分子进化树表明,亚洲带绦虫(T.asiatica)和牛带绦虫(T.saginata)间的亲缘关系最近,成为姊妹种,而多头绦虫(T.multiceps)与前两者的亲缘关系比猪带绦虫(T.solium)与前两者的关系更近,但与虫种的生物学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80-1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布鲁菌属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杜涛峰;韩文瑜;冮森林;雷连成;王大力;孙长江;李铁峰;李扬;顾敬敏;

    根据GenBank中的布鲁菌属特异性基因序列BCSP31设计1对引物,以牛种布鲁菌544A、牛种布鲁菌104M、羊种布鲁菌16M和猪种布鲁菌S2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优化PCR的反应条件,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PCR可扩增得到287 bp的目的基因条带,测序结果与已发表的序列同源性达100%。该方法对牛种布鲁菌544A的最小检出量为0.16 pg,对大肠杆菌O157∶H7、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15种参照菌的核酸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建立的PCR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为布鲁菌的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86-1489+1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牛布鲁菌强毒株544与猪型疫苗株S2基因组差异筛选与鉴定

    张俊敏;韩文瑜;雷连成;孙长江;冯新;赵伟栋;杜涛峰;刘珊珊;

    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对流产布鲁菌强毒株544和疫苗株S2进行基因组差异分析。经过3轮差减杂交,对差异片段进行Southern-blot验证,BLAST分析和PCR鉴定,最终获得疫苗株S2特有的3条差异片段与已测序的所有猪布鲁菌(Brucella suis)同源性均为100%,只在弱毒株S2基因组中检测出,而在强毒株544中不存在,为建立布鲁菌自然感染菌与疫苗株的基因鉴别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90-1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基础兽医学

  • 奶牛α-干扰素克隆表达和生物学活性分析

    刘颖;刘华兰;杨利国;陈焕春;郭爱珍;

    提取经植物血凝素诱导培养的我国健康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奶牛α-干扰素(BoIFN-α)成熟蛋白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为牛α-干扰素成熟蛋白序列,与GenBank上发表的干扰素序列同源性为100%。将其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以His-Tag融合蛋白的形式存在。用镍亲和层析法对蛋白进行纯化,并利用VSV-MDBK/IBRV细胞系统分析其生物活性。重组奶牛α-干扰素对VSV的抗病毒活性为4.26×105U/mL,对IBRV的抗病毒活性为8.91×104U/mL。结果表明,重组奶牛α-干扰素特异性好,而且抗病毒活性比较稳定。

    2010年11期 v.30;No.167 1495-1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豆品种对抗营养因子含量及大鼠生长代谢的影响

    谷春梅;孙泽威;秦贵信;

    为探讨不同品种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凝集素含量的差异及其对大鼠生长、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72只Wistar雄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6组:前5组分别为5个不同品种大豆的试验组,第6组为正常对照组。饲养4周,取粪样和尿样进行消化试验,每周早饲前进行空腹称重。结果显示,吉林45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凝集素含量最高,吉农7含量最低。5个试验组之间比较其体增重、饲料利用效率、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平衡、氮存留率差异显著,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大豆品种不同,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凝集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对动物生长、饲料利用效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

    2010年11期 v.30;No.167 1500-1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人工常规养殖鹌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规律

    马利芹;史晓涛;张晓利;徐倩倩;王丽叶;霍晓青;陈立功;董世山;

    鹌鹑是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常用的模型动物。为了进一步完善鹌鹑模型和深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本试验动态检查不同日龄鹌鹑血管壁、血脂、蛋黄胆固醇等指标,揭示人工常规养殖条件下,鹌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规律。结果显示,随着鹌鹑日龄的增加,鹌鹑血清中TC、TG、LDL-C均有增加的趋势,而HDL-C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动脉切片HE和弹力纤维染色可见开产期、产蛋高峰期动脉血管结构正常。淘汰期动脉血管结构异常,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加,人工常规养殖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提示利用鹌鹑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时要根据造模需要合理选择不同日龄的鹌鹑。

    2010年11期 v.30;No.167 1504-1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5种硫酸化多糖刺激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比较

    郭振环;王德云;马霞;胡威;曹永萍;胡元亮;

    比较了硫酸化黄芪多糖(sAPS)、硫酸化淫羊藿多糖(sEPS)、硫酸化香菇多糖(sLNT)、硫酸化当归多糖(sCAPS)和硫酸化枸杞多糖(sLBS)体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首先测定5种硫酸化多糖对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然后取安全浓度范围内的各硫酸化多糖分别单独或与ConA一起加入到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硫酸化多糖在合适的剂量均可单独或协同Con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以sAPS60效果最好,sEPS5次之。

    2010年11期 v.30;No.167 1508-1510+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猪β干扰素基因的修饰及其蛋白活性的检测

    徐蕙;朱艳平;刘京军;刘德辉;郭霄峰;

    为获得高效表达的重组猪β干扰素,在保留编码蛋白序列的同时,对PoIFN-β基因进行毕赤酵母偏嗜性改造,使基因序列G+C的含量增加到最大限度,并将其终止密码子改为TAA。构建了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C-PIB。pPICZαC-PIB经SacⅠ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导入毕赤酵母菌株X-33。对PCR鉴定为阳性的酵母菌株进行高抗性筛选,获得1株高效表达PoIFN-β酵母菌株,其表达量约258.3 mg/L,是未经密码子改造菌株表达产物的3.4倍。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达产物为相对分子质量约22 000和24 000的蛋白,两者均可与抗PoIFN-β阳性血清发生特异反应。将表达产物进行氨基酸测序,测得2段随机肽段与PoIFN-β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在VSV-Vero系统上检测重组PoIFN-β对水泡性口炎病毒在Vero细胞中增殖的抑制作用,其抗病毒活性为1.88×106IU/L,是未经密码子改造菌株表达产物抗病毒活性的5.6倍。用MTT法检测PoIFN-β对猪外周血淋巴细胞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猪重组PoIFN-β能有效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2010年11期 v.30;No.167 1511-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喹烯酮和喹乙醇对人源肝细胞的毒性作用

    班曼曼;张可煜;江善祥;薛飞群;

    采用Chang Liver和L-02 2株人源肝细胞为生物材料,通过细胞生长抑制试验、DNA损伤分析、兴奋性试验,观测喹烯酮和喹乙醇不同作用剂量和作用时间下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对细胞DNA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和Oliver尾距的影响以及低剂量药物对细胞兴奋效应的诱导作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喹烯酮和喹乙醇对Chang Liver细胞作用24 h的最高抑制率分别达73.29%和31.88%,对L-02细胞作用24 h的最高抑制率分别达76.51%和39.7%,且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相关性,但低剂量喹烯酮也能诱导L-02细胞产生兴奋效应(P<0.01);同时,细胞DNA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和Oliver尾距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不断上升,证明2种药还可显著诱导这2株细胞的DNA损伤(P<0.01),且喹乙醇导致的损伤比喹烯酮严重。结果表明,喹烯酮和喹乙醇对人肝细胞均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喹烯酮的毒性作用比喹乙醇小。

    2010年11期 v.30;No.167 1517-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紫苏子油纳米乳诱导小鼠乳腺癌细胞EMT-6凋亡试验

    吴旭锦;朱小甫;

    采用滴定法制备紫苏子油纳米乳,用激光粒度测定仪分析其粒径,并进行其对体外培养的小鼠乳腺癌细胞EMT-6的凋亡诱导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紫苏子油纳米乳外观澄明,平均粒径为(50.3±1.1)nm。与紫苏子油软胶囊相比,质量浓度为100~800 mg/L时的紫苏子油纳米乳较紫苏子油软胶囊对EMT-6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均强,差异显著(P<0.05)。透射电镜下,EMT-6细胞染色质边集,胞质内出现空泡,形成凋亡小体。800 mg/L剂量紫苏子油纳米乳处理EMT-6细胞48 h后,凝胶电泳可见明显的"阶梯状"DNA条带,为180~200 bp整数倍递增分布,表明紫苏子油纳米乳具有明显的诱导EMT-6细胞凋亡的作用。

    2010年11期 v.30;No.167 1522-1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褪黑素对山羊内毒素血症心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刘朝明;吴彩霞;李鹏飞;郭剑英;李英;潘家强;唐兆新;

    为探讨自由基在山羊内毒素血症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将48只山羊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内毒素组、褪黑素保护组、褪黑素组,每组12只。分别在处理后3、6 h每组各宰杀6只制备心肌组织匀浆,检测心肌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内毒素血症时山羊心肌中SOD、T-AOC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而褪黑素治疗组则情况明显好转。结果表明,由于自由基的增多而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在山羊内毒素血症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褪黑素可有效拮抗脂质过氧化造成的损伤。

    2010年11期 v.30;No.167 1526-1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兽医学

  • 爆炸伤经海水浸泡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伤口组织生化指标变化

    王大鹏;宁浩勇;孟宇红;刘肖;

    以小型点暴源固定于大鼠的臀部,直流电源引爆,伤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海水浸泡组和单纯爆炸伤组。将浸泡组大鼠置于人工配制的海水中30 min,于伤前及伤后1、3、7、10 d各处死10只大鼠,对伤口及周围组织进行取材,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Na+-K+-ATP酶活力和Ca2+-Mg2+-ATP酶活力。单纯爆炸伤组除不浸泡海水外,处理同海水浸泡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与创前相比,单纯爆炸伤组与创后1、3d活力降低(P<0.01),海水浸泡组在创后7 d活力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丙二醛(MDA)含量,与创前相比,单纯爆炸伤组创后1 d含量下降(P<0.01),但创后10 d升高(P<0.01)。组间比较,海水浸泡组各时间点的含量均减少(P<0.05,P<0.01)。与创前比较,海水浸泡组Na+-K+-ATP酶活力,在创后1 d升高(P<0.05),组间比较也升高(P<0.05)。其他时间点组间比较无差异。与创前比较,单纯爆炸伤组创Ca2+-Mg2+-ATP酶活力创伤后1 d含量下降(P<0.01),但创后10 d显著升高(P<0.01);而海水浸泡组则在1、3、7、10 d时酶活力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海水浸泡组在各时间点酶活力均显著降低(P<0.01)。当爆炸伤仅伤及肌组织并经海水浸泡时,初期(1 d内)组织酶活性变化大,中期(3~10 d)有一定的变化,10 d以后趋于正常。

    2010年11期 v.30;No.167 1530-1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日粮精氨酸水平对2~3月龄肉兔生长性能、免疫、血液生化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麻名文;李福昌;

    选用2月龄生长肉兔150只,随机分成5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精氨酸(0、0.2%、0.4%、0.6%和0.8%),预试期7 d,正试期23 d。结果显示,日粮精氨酸水平对2~3月龄生长肉兔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肝脏指数、免疫球蛋白M和G(IgM和IgG)、血清总蛋白(TP)、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血清生长激素(GH)和血清胰岛素(Ins)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随日粮精氨酸水平的增加极显著提高(P<0.01),日粮精氨酸水平对血清胆固醇(CHO)含量影响极显著(P=0.002 3),对血清尿素氮(SUN)含量影响显著(P=0.011 6)。结果表明,2~3月龄生长肉兔日粮中已不需要再额外添加精氨酸。

    2010年11期 v.30;No.167 1533-1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日粮中添加高水平纳米硒对蛋鸡肝脏硒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朱风华;朱连勤;孙金全;孟祥霞;邹玲;

    选取288只42周龄健康农大三号商品蛋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设4个重复,在基础日粮中以亚硒酸钠的形式添加硒0.3 mg/kg;其余各组以纳米硒的形式分别添加硒0.3、0.5、2.5、5.01、0.0 mg/kg。试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试验至30 d,添加0.5~10.0 mg/kg纳米硒能显著提高肝脏硒的含量,添加纳米硒能显著提高T-AOC活性(P<0.05),极显著提高T-SOD活性(P<0.01)。试验至60 d,添加2.5~10.0 mg/kg纳米硒能极显著提高GSH-Px活性,添加0.5~10 mg/kg极显著降低NO含量(P<0.01)。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高水平的纳米硒能提高蛋鸡肝脏的抗氧化能力。

    2010年11期 v.30;No.167 1537-1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噻环乙胺及小型猪复合麻醉剂(XFM)对大鼠不同脑区神经肽含量的影响

    张燕;王洪斌;范宏刚;

    通过研究噻环乙胺及XFM麻醉下大鼠不同脑区OFQ、dynA和SP含量的变化,探讨噻环乙胺及XFM中枢麻醉作用可能的机理。Wistar大鼠84只,先随机抽取12只为对照组。其余随机均分为噻环乙胺组和XFM组,每组又随机均分为麻醉组、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3个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脑区内OFQ、dy-nA和SP的含量。结果显示,腹腔注射(ip)噻环乙胺2 mL/kg后,麻醉组大鼠大脑皮层和丘脑内OFQ含量显著降低(P<0.05),dynA和SP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脑干内OFQ含量显著降低(P<0.05),dynA含量显著增加(P<0.05),SP含量无显著变化。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大鼠上述各脑区内OFQ、dynA和SP含量均显著恢复(P>0.05);麻醉全过程中,海马和小脑内OFQ、dynA和SP含量均无显著变化。ip XFM 2 mL/kg后,麻醉组,大脑皮层内dynA含量显著增加(P<0.01),OFQ和SP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丘脑内OFQ含量显著降低(P<0.01),dynA和SP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上述各脑区内OFQ、dynA和SP含量均显著恢复(P>0.05)。结果表明,噻环乙胺和XFM对不同脑区OFQ、dynA和SP含量的影响可能是其产生全麻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噻环乙胺麻醉中枢作用可能与降低大脑皮层、丘脑和脑干内OFQ,增加大脑皮层和丘脑内dynA和SP及脑干内dynA的含量有关;而XFM则可能与降低丘脑内OFQ,增加丘脑内dynA和SP及大脑皮层内dynA的含量有关。

    2010年11期 v.30;No.167 1540-1543+1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BDNF和NGF对牛颗粒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易康乐;陈华海;李纯锦;孙艳玲;陈露;石德顺;周虚;

    在DMEM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观察其对牛颗粒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DMEM中添加20μg/L的BDNF,可促进牛颗粒细胞的体外生长;在DMEM中添加5μg/L的NGF,可促进牛颗粒细胞的体外生长。结果表明,在DMEM培养液中添加一定质量浓度的NGF和BDNF可促进牛颗粒细胞的体外生长。

    2010年11期 v.30;No.167 1544-1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水牛PRL和PRLR部分外显子基因的多态性

    王锦;刘玉兵;李明鸿;刘庆友;石德顺;

    采用DNA样本池结合PCR-SSCP的方法,对摩拉水牛、摩拉-本地杂交水牛、尼里-拉菲水牛、尼里-本地杂交水牛、三元(摩-尼-本)杂交水牛和广西水牛群体中PRL基因exon3/exon4和PRLR基因exon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PRL-exon3/exon4基因片段中所有水牛群体全部为G核苷等位基因,没有发现A核苷等位基因(RsaⅠ酶切位点),在广西水牛群体内发现1个有义突变苏氨酸突变为丝氨酸(T→S)。在PRLR-exon3基因片段中所有水牛群体均为S18N(丝氨酸→天冬酰胺)突变中与低产奶量相关的N等位基因,与其他水牛群体比较广西水牛群体中存在1个碱基转换(C→T)。结果表明,水牛群体中PRL-exon3/4的GG核苷基因型可能与其高乳脂率相关,PRLR-exon3基因片段的N等位基因可能与水奶牛群体整体的低产奶量相关,广西水牛群体中存在的新突变可能是导致其产奶量进一步降低的原因之一。

    2010年11期 v.30;No.167 1547-1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妊娠山羊黄体组织中ghrelin的表达

    卿素珠;张灵枝;王磊磊;王峰刚;李阳;

    运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对不同妊娠时期山羊黄体的组织学结构及ghrelin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体外覆结缔组织性被膜,实质主要由粒性(大)黄体细胞和膜性(小)黄体细胞组成;在各时期均存在大黄体细胞的退化现象,退化黄体细胞数量随周期进程逐渐增多,结构变化表现为:细胞形态多变,胞质呈强嗜酸性,胞核固缩或碎裂。ghrelin阳性反应主要位于被膜和黄体细胞,各阶段被膜上均存在ghrelin表达,主要为纤维及血管的着色;黄体内ghrelin主要定位于大黄体细胞,另外部分小细胞也有表达,从分布范围和染色强度看,呈现出少-多-再渐少的变化趋势;结合各周龄山羊黄体组织中ghrelin阳性产物相对表达量的分析,表明在妊娠早中期,黄体组织内有较高的ghrelin表达,而在妊娠后期表达较低。不同妊娠时期山羊黄体组织中ghrelin的这种周期性表达模式与黄体的功能相适应,提示ghrelin的表达与黄体的功能密切相关。

    2010年11期 v.30;No.167 1552-1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草原红牛肌生成抑制素基因内含子1多态性及部分屠宰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张胜;张永宏;高妍;张犁苹;刘同欣;秦莹;马倩;张嘉保;赵志辉;张国梁;邢沈阳;

    以草原红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肌生成抑制素(MSTN)基因内含子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内含子1发现多态性位点,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测序结果显示在1 452 bp处存在C→T的碱基突变;该位点的多态性对草原红牛的净肉率有显著影响(P<0.05),BB型和AB型显著高于AA型(P<0.05),BB型和AB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屠宰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以初步推断MSTN基因可能是影响草原红牛肉质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一个影响肉质性状的QTL连锁的基因。

    2010年11期 v.30;No.167 1557-1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