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军纪;陶鸽;张胜文;吴永启;彭大新;刘秀梵;
本研究旨在评价表达新城疫病毒(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12LSHN)活疫苗的免疫持续期和加强免疫对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用rFPV-12LSHN活疫苗免疫14日龄SPF鸡,103PFU/羽,7d即可检测到NDV HI抗体应答,对NDV强毒F48E8株攻毒保护率达100%。一次免疫18周后,对NDV强毒攻击依然提供完全保护。鸡痘病毒(FPV)疫苗免疫4周,再接种rFPV-12LSHN活疫苗,攻毒保护率降低至50%。相反,rFPV-12LSHN免疫4周,随后二次免疫可显著提高对NDV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P<0.01),对NDV强毒攻击的保护率仍然为100%。结果表明,表达NDV HN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12LSHN)活疫苗,能够快速建立坚强免疫力,免疫持续期至少可达18周,rFPV-12LSHN的二次免疫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力。
2011年12期 v.31;No.180 1681-1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许信刚;赵红妮;陈光达;张宽;童德文;
通过PCR克隆出IBDV VP2基因,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YA3341中,构建重组质粒pYA3341-VP2。将重组质粒电转入鼠伤寒沙门菌疫苗株X4550(缺失Asd、Cya、Crp基因),获得重组疫苗菌株X4550(pYA3341-VP2)。进行重组菌VP2蛋白表达的鉴定;测定重组菌的稳定性、生长曲线、安全性以及小鼠免疫试验。结果表明,酶切鉴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和Western blot证实重组菌表达的VP2蛋白能与鸡抗IBD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重组菌株在体外营养选择压力下,可稳定地携带重组质粒传代繁殖,在体内可稳定地定居于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小鼠口服试验证实重组菌无毒性作用;口服重组菌免疫小鼠,ELISA检测产生了抗IBDV抗体;中和试验表明产生的抗体具有中和活性。本试验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IBDV VP2蛋白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菌疫苗株X4550(pYA3341-VP2),为研究IBD口服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2011年12期 v.31;No.180 1686-1690+1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牛伟;王中华;王晓莉;宋德武;母连志;丁壮;
将本实验室构建的重组质粒接种PRRSV的自然宿主断奶仔猪,分析其诱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能力。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GFP-ORF6和pEGFP-IL18-ORF6免疫组在首免后14d开始产生特异性抗体,且其产生抗体水平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但pEGFP-ORF6和pEGFP-IL18-ORF6两组之间产生抗体差异不显著(P>0.05)。中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只有pEGFP-ORF6在首免后42d有低水平的中和抗体产生。细胞免疫检测结果表明,pEGFP-IL18-ORF6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和促进IFN-γ和IL-2的分泌的能力显著高于pEGFP-ORF6和pEGFP-IL18(P<0.05),表明IL-18有效地发挥了分子其佐剂的效用,能增强细胞免疫应答并介导较好的Th1类免疫反应。
2011年12期 v.31;No.180 1691-1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宋德武;袁洁;李鑫;郭育培;杨建新;宣华;王贵平;丁壮;
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JL/07/SW株GP5基因设计了4个脱氧核酶,经体外切割试验筛选得到具有体外切割活性的脱氧核酶,并通过RT-PCR、TCID50、CPE、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具有切割活性的脱氧核酶抑制PRRSV复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针对GP5基因的Dz-GP5-10抑制效率最高可达到82.4%,Dz-GP5-12也表现良好的抑制效果,表明GP5基因的这2个位点可能是PRRSV复制所必需的。本研究为PRRSV复制及基因组功能研究、抗病毒药物开发和转基因动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1年12期 v.31;No.180 1695-1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新卫;柴丽娜;王泽霖;
参照NDV评价毒力的方法对1998—2008年间收集的25株H9N2AIV的致病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25株H9N2AIV不同毒株间致病性有较大差异,大致分为3类:致病性偏强、致病性中等和致病性较弱。从中选出致病力有差异的8个毒株进行了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ICPI)、6周龄鸡静脉接种指数(IVPI)以及8周龄SPF鸡人工感染排毒试验,结果证明大部分毒株ICPI和IVPI基本上为0,排毒散毒的高峰期在攻毒后第5天到第6天。在25个毒株中,3#和12#表现出了比较高的致病性,不仅其EID50值最高(分别为10-8.8/0.2mL和10-8.8/0.2mL)、ELD50值最高(分别为10-7.9/0.2mL和10-8.7/0.2mL),而且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也最短(分别为66.5,69h)。3#、12#还出现了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分别为0.238,0.437)和6周鸡静脉内接种指数(分别为0.34,0.51)。在8周龄SPF鸡人工感染排毒试验中3#和12#毒株的排毒量大,排毒时间也明显长于其他毒株(第2~9天)。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我国H9N2AIV不同毒株致病性有明显差异,呈多态性,致病性偏强的毒株造成鸡群较高的死亡率。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02-1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霞;刁有祥;李秀娟;李建侠;
将分离的鸭副黏病毒,经0.1%的甲醛灭活后与白油、吐温-80、司盘-80,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胶体磨中快速乳化成油包水型,制备了鸭副黏病毒油乳佐剂灭活疫苗。并对制备的疫苗进行了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安全性、稳定性检验、抗体消长规律、交叉免疫保护及免疫效力检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可靠,注射后鸭的精神状况良好,饮食、粪便无异常变化,注射部位未见明显变化,疫苗吸收良好。免疫后14d即可产生抗体(平均为41og2),60d可达到91og2。免疫后25d攻毒保护率可达90%以上。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06-1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廖成水;程相朝;赵战勤;张春杰;李银聚;吴庭才;郁川;王晓利;胡阿勇;
通过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细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L1344株的crp基因缺失疫苗候选菌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首先构建含缺失321bp crp基因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crp,然后利用重组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等位基因交换技术,两步法筛选SL1344的Δcrp缺失株,用PCR鉴定结果表明该缺失株构建成功。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缺失株ΔcrpSL1344保留了亲本菌株SL1344的血清型1,4,5,12:i:1,2,且能够稳定遗传缺失321bp的crp基因;但是,与亲本株SL1344相比,其生化特性发生明显改变,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缺失株ΔcrpSL1344口服感染1日龄雏鸡的LD50为7.40×109 CFU,毒力较亲本株SL1344降低32 456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SL1344株crp基因缺失株构建成功,且遗传稳定,毒力明显降低,为进一步将其开发为鼠伤寒沙门菌弱毒疫苗候选菌株奠定基础。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11-1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倪粒琼;蒋文灿;李晓艳;李木子;刘雪梅;
对鸭疫里默杆菌(YL1)和大肠杆菌(ZYD2)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融合条件进行优化,成功获得了64株具有双亲菌株耐药性,能够同时凝集兔抗ZYD2血清和兔抗YL1血清,且能够稳定遗传的融合菌株;通过培养特性、菌落特征、融合菌株形态染色特性、生化试验等鉴定,筛选出4株典型融合菌株DL4、DL5、DL8、DL29。攻毒试验表明,ZYD2的半数致死量为1.5×107,YL1的半数致死量为5.0×107,4株典型融合菌株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8×108、1.7×108、1.0×109、4.4×109,融合菌株毒性比亲本菌株毒性减弱。免疫保护试验和免疫鸭抗体水平测定结果证实,融合菌株具有良好免疫原性。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17-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韩乾忠;李建华;宫鹏涛;张西臣;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Eimeria)的一种单细胞寄生性原虫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遍及世界各地。感染鸡的艾美耳属球虫中,国外已报道在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和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中发现了病毒粒子或病毒RNA。但是作为危害最严重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是否有病毒感染,国内外迄今尚无报道。本研究首次在柔嫩艾美耳球虫中发现病毒并对其进行了鉴定。通过核酸分析、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活性和电镜形态观察对病毒进行鉴定。核酸酶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柔嫩艾美耳球虫总核酸电泳图谱上观察到的大小分别为1.4、2.4和3.6kb的3条病毒带均不能被DNA酶(100mg/L)降解,但可被RNA酶(1.0mg/L)降解,表明这些核酸为RNA。另外,这些核酸不能被高盐浓度(0.3mol/L NaCl)RNase A(10mg/L)降解,但可被低盐浓度(0.015mol/L NaCl)RNase A(10mg/L)降解,并且采用α-32P标记的UTP掺入法测得该病毒样核酸具有RNA依赖RNA聚合酶(RDRP)活性,表明这些核酸为双链RNA(dsRNA)。利用蔗糖梯度离心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毒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电镜负染观察到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毒粒子外观呈球形,二十面体,无囊膜,直径38nm。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23-1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邹亚学;贾青辉;刘朋朋;刘全;高宏伟;陈丽凤;
根据已发表的长角血蜱16SrRNA序列及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外膜蛋白A(OmpA)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对唐山地区采集的长角血蜱进行PCR检测,并对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抽检样本建立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在315份蜱DNA样本中检测出25份阳性样本,阳性率为7.94%;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唐山地区长角血蜱携带立克次体同处于一个分支,与日本株立克次体同源性最高(93.30%),其次是福建株立克次体(92.11%),黑龙江立克次体绥芬株(90.45%)、虎林株(90.42%)。结论得出唐山地区蜱传斑点热感染较严重,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唐山地区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可能为一新种。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29-1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马春骥;李敏;赵东;王玉炯;
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是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ovine pleuropneumo-nia)的主要致病菌。热休克蛋白Hsp70也叫(DnaK),具有分子伴侣和免疫的作用。本试验以MO Y98基因组为模板,通过比对15种支原体Hsp70基因的序列并设计简并引物,分别利用同源克隆和染色体步移—Tail-PCR技术克隆到了四段Hsp70(DnaK)基因片断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利用序列拼接软件对克隆的四段序列进行序列拼接,通过ORF Finder软件分析出了MO Y98的Hsp70的开放式阅读框架,预测分析该基因是由1 815bp组成,编码604个氨基酸。本试验于国内外首次克隆到了MO的Hsp70基因序列,为MO的抗原研究以及Hsp70的功能研究等奠定了基础。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33-1737+1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钟志军;于爽;彭广能;徐杰;王玉飞;曲勍;马晓平;黄克和;甄清;陈泽良;
应用15个VNTR位点对我国保存的19株布鲁菌标准株和4株减毒活疫苗以及松源地区10株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多态性研究。采用15个VNTR位点对33株布鲁菌进行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根据产物大小计算序列重复数,据此分析菌株的遗传多态性。建立了15个VNTR位点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拷贝数计算分析方法,应用该技术分析了33株布鲁菌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这15个位点能较好地区分不同种型或亚型以及减毒活疫苗株,同时也为临床株的分型提供了依据。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38-1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吴大成;孙洋;袁洁;康桦华;郭学军;祝令伟;陈志虹;向蓉;冯书章;
以前期建立并纯化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3D6,建立一种适宜食品样品检测的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只对O157菌株有特异性反应,对非O157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及其他菌株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肠杆菌O157纯培养菌液检出限为1.2×105 CFU/mL。选择性增菌培养后,对牛肉、猪肉和鸡肉与模拟样品中的大肠杆菌O157的检出限为0.4~4CFU/g。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45-1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崔丽娜;高淑霞;姜文学;杨丽萍;张振杰;牛钟相;
利用皮肤真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通用引物,对采自山东地区主要兔场的皮肤真菌病的16株分离菌进行了PCR扩增,ITS区的克隆、测序、序列变异及遗传进化关系分析。经与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数据比对结果表明:16株病菌分别为须癣毛癣菌(12/16,75%)、犬小孢子菌(2/16,12.5%)、石膏样小孢子菌(2/16,12.5%);不同病原菌的5.8SrDNA序列高度保守,而ITS区的变异性则较高;对该区序列的聚类分析表明,不同种菌株ITS1比ITS2在碱基构成和序列长度上有更大变异;而种内各菌株的ITS1和ITS2在长度上均没有变异,碱基构成上存在微小的变异,可基于该区进行兔皮肤真菌的分类鉴定。该研究确定了兔皮肤病原PCR检测特异引物的靶序列,为兔皮肤真菌病病原的特异性分子鉴定提供了可靠的靶标,为兔皮肤真菌的科学分类提供了分子依据。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49-1754+1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德义;顾有方;李升和;周金星;靳二辉;王珏;
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感染组和对照组(n=30),免疫抑制感染组大鼠一次接种1×106个/L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液1mL,空白对照组接种1mL灭菌生理盐水。于试验结束后宰杀大鼠,立即解剖取肝脏、脾和胰腺,Bouin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奥林巴斯显微摄影系统观察并显微摄影。结果显示:感染组大鼠肝脏组织肝小叶分界不明显,中央静脉淤血水肿,没有清晰的肝细胞索和肝血窦,呈空泡样病变;肝细胞广泛水泡变性和气球样变,肝血窦充血,肝小叶内有大的纤维性坏死灶。隐孢子虫感染可引起脾脏的脾小结体积变小,边缘区变薄,动脉周围淋巴鞘变薄,脾索变得狭窄、紧缩,脾窦内充血。试验组大鼠的胰腺组织胰岛缩小;内分泌细胞构成的卵圆形细胞团内毛细血管萎缩;胰岛细胞排列紊乱;腺泡细胞溶解变性。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55-1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夏庆祥;张德庆;吴家强;王小龙;牛钟相;
为了比较猪、鼠、鸭C3d基因的不同,以便为下一步研究不同动物C3d作为分子佐剂核酸疫苗的效果,试验对3种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首先提取猪、鼠、鸭的肝脏总RNA,以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分别扩增C3d分子的cDNA,再将3种动物的cDNA分别克隆到pMDl8-T载体中,然后转化BL21大肠杆菌,经酶切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根据测序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软件对3种C3d进行生物学性质分析。结果发现,猪与鼠和鸭的C3d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81.9%和65.6%,鼠与鸭C3d基因的同源性为65.8%;鼠、猪的补体C3d分子与受体CR2结合的功能区有28个氨基酸,鸭有29个氨基酸。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59-1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迟春萍;隋红;刘畅;时成波;王艳芳;郭立君;李校堃;
设计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酵母偏爱密码子并化学合成,与pPIC9K连接,构建酵母偏爱密码子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电转化和持续加压筛选毕赤酵母GS115高拷贝转化子,获得重组高表达酵母菌株建立主种子批。经Southern blot鉴定,高拷贝基因比低拷贝高2~8倍,表达活性高2~4倍。重组菌的目的基因拷贝数与表达产物呈正相关;表达产物为二聚体,相对分子质量为40 000左右,低糖基化,均为分泌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对Cu,Zn-SOD抗体具有特异性反应。转化子在培养16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24h后进入生长稳定期;转化子培养20h左右进行诱导表达最为合适。Cu,Zn-SOD转化子用正交试验筛选摇瓶的诱导表达条件,经诱导表达,Cu,Zn-SOD表达上清最高活性大于600U/mL。确立最适摇瓶培养条件为pH6.0,30℃,1.5%甲醇诱导浓度诱导72h上清的目的蛋白表达最好。高拷贝的3株重组菌经50次传代后插入的目的基因保持稳定。本研究为中试工艺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63-1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英;刘一诺;李莉;马强;房希碧;官员;刘松财;
采用冻融—透析法提取了免疫犬的特异性转移因子(STF),以健康非免疫犬的非特异性转移因子(NSTF)为对照,对2种转移因子的理化学特性和免疫活性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种转移因子的理化学性质相似,STF含有的蛋白量低而核酸量高,而NSTF含有的蛋白量高而核酸量低。E-玫瑰花环试验表明,STF和NSTF均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E-玫瑰花环的形成率,表明TF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其中STF的效果明显高于NSTF(P<0.05)。为评价转移因子的免疫活性,首先利用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通过MTT法比较犬脾STF和NSTF对免疫抑制小鼠、生理盐水接种小鼠和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犬STF、NSTF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均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与PHA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STF免疫增强作用高于NSTF组,但两者不显著(P>0.05)。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小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表现与免疫抑制小鼠基本一致,犬脾STF、NSTF和PHA对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均表现出一定的免疫增强活性,而且犬脾STF、NSTF免疫增强作用显著高于PHA组(P<0.01)。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69-1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毕峻龙;沈学文;李文贵;舒相华;杨贵树;尹革芬;
根据GenBank中猪Mx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对Mx1基因ORF区全长1 992个碱基进行扩增。将扩增片段与pVax1载体连接,构建pVa-Mx1-ORF真核表达载体。将构建的表达载体导入BHK-21和HEK-293细胞进行表达,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所构建的pVa-Mx1-ORF表达载体在BHK-21和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73-1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程艳芬;王衡;宁章勇;潘俊斌;安玉甫;吴新涛;
利用已克隆的BALB/c小鼠Doppel蛋白基因,将其成熟蛋白编码区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6P-1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PRND。将重组蛋白表达载体转入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BALB/c小鼠Doppel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对表达的蛋白进行提取和纯化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血清,初步建立了小鼠睾丸Doppel蛋白组织学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为进一步研究Doppel的结构、功能及其在TSE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材料和数据。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77-1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晓岩;王建国;杨连玉;秦贵信;张辉;王哲;刘国文;
为研究营养水平对杂交肉牛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3)基因表达及肌内脂肪含量(IMF)的影响,以西门塔尔、利木赞和夏洛莱杂交肉牛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测定高、中、低营养水平的3种杂交肉牛背部脂肪中FABP3mRNA表达水平,并测定其背最长肌IMF。结果:(1)高营养组中夏洛莱牛IMF高于同营养组其他2种肉牛,其背部脂肪中FABP3mRNA水平也显著高于另外2种杂交肉牛(P<0.01);中营养组中西门塔尔和利木赞牛IMF均高于同营养组的夏洛莱牛,但FABP3mRNA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低营养组中夏洛莱牛IMF和FABP3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另外2种肉牛(P<0.01);(2)夏洛莱杂交肉牛背部脂肪中FABP3mRNA水平与IMF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西门塔尔和利木赞牛中FABP3mRNA水平与IMF无显著相关性(P>0.05)。该结果表明提高营养水平影响FABP3mRNA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IMF,但影响显著与否存在品种差异,在肉牛育种和牛肉生产中应当同时考虑营养因素和遗传因素。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81-1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徐萌杰;刘淑英;
为了探究enJSRV及其受体HYAL2在妊娠蒙古绵羊的发育过程和肺腺瘤病的致瘤过程中的作用,运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对其在不同妊娠时期(30、50、70、90、110、130d)蒙古绵羊胎盘的表达规律和分布定位进行了研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nJSRV及其受体HYAL2在蒙古绵羊胎盘组织的不同妊娠时期均有表达,通过SPSS统计学分析可以看出,妊娠蒙古绵羊胎盘组织中enJSRV基因的表达于90d时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直至妊娠130d表达量最低,且enJSRV与其受体HYAL2mRNA之间亦无线性相关性。原位杂交结果显示,enJSRV及其受体HYAL2mRNA在妊娠30、50、130d蒙古绵羊胎盘的腺上皮细胞、肉阜、胎盘绒毛叶、间质及滋养外胚层中均有阳性信号表达。enJSRV及其受体HYAL2在不同妊娠时期蒙古绵羊胎盘组织的表达规律和分布定位揭示其在胎盘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且可通过干扰enJSRV的侵入而影响肺腺瘤病的发生。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87-1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葛晨霞;王龙涛;贾博寅;刘莉;王瑞雪;姜怀志;
以不同发情周期雌性绵羊子宫、输卵管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绵羊子宫、输卵管的表达、定位和变化规律进行了检测,同时应用相关图像分析软件对抗原染色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输卵管在发情0~15d,VEGF表达量在第9天达到峰值后经历波动逐渐下降过程,输卵管内膜上皮细胞是VEGF抗原的主要靶细胞;而子宫角在发情0~15d,VEGF表达量在第5天达到峰值后经历波动逐渐下降过程,子宫内膜固有层及腺体周围细胞为VEGF抗原的主要靶细胞。该研究结果为绵羊生产中进一步提高受胎率和妊娠率及频密产羔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93-1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贺;狄生伟;田亚光;王希彪;李和平;张贵学;
试验以民猪为试验材料,长白猪为对照组,分别在1、2.5、4、6、8月龄时进行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取样,对促乳素受体(PRL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殖器官中PRLR的表达量与生殖器官的解剖指标存在正相关。PRLR在1、2.5、4、6和8月龄的民猪和长白猪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均有表达。民猪和长白猪卵巢PRLR mRNA表达水平从1月龄至8月龄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在8月龄达到最高水平,民猪卵巢PRLR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民猪和长白猪输卵管PRLR mRNA表达量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8月龄达到最高水平,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民猪子宫PRLR mRNA表达量随月龄增加而升高,在6月龄达到最高水平,8月龄显著下降(P<0.05),长白猪子宫PRLR mRNA表达量随月龄增加而升高,在8月龄达到最高水平,品种间在6月龄差异显著(P<0.05)。
2011年12期 v.31;No.180 1798-18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