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明兰;侯继波;郑其升;鲁会军;任静强;南文龙;韩松;金宁一;
应用戊二醛醛化的人"O"型红细胞纯化兔出血症病毒(RHDV),对非免猪进行3次免疫后,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经不同段重组杆状病毒(共分5段表达)、纯化的病毒、Con A刺激后进行IFN-γ、IL-2、IL-4、WST检测。结果显示,纯化病毒的血凝效价为28,与未纯化的RHDV毒价相差1个滴度;WST检测结果为免疫组经3段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的值最高;IFN-γ和IL-2检测结果也是3段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的值最高;IL-4检测结果为3段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的值最低。由此表明病毒经纯化后效果好,3段重组杆状病毒区域为T细胞表位优势区,这为RHDV T细胞表位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2012年08期 v.32;No.188 1089-1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振江;鲁会军;李国江;刘昊;靖杰;刘燕瑜;岳云强;郭欢欢;凡敏;秦艳青;金宁一;
为了分析猪源新城疫病毒F和HN基因对BHK-21细胞膜的融合作用,采用RT-PCR方法从猪源新城疫病毒JL01株中扩增获得了F蛋白基因,并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猪源新城疫病毒HN基因序列,合成了HN基因,分别将F和HN基因克隆到pKS载体上。又从大肠杆菌BL21(DE3)中扩增得到T7RNA聚合酶基因,将报告基因EGFP与T7RNA聚合酶基因一起定向克隆到痘苗病毒转移载体pSTK上。再将pKS-F、pKS-HN与pSTK-T7-EGFP共转染BHK-21细胞,转染后16h,用Giemsa染液进行染色,可见明显的细胞融合现象。该研究证明猪源新城疫病毒JL01株的F和HN蛋白共同作用于BHK-21细胞使细胞膜融合。
2012年08期 v.32;No.188 1094-1097+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魏凤;张文通;王金良;杨慧;沈志强;
从山东惠民某猪场病料中经RT-PCR扩增了猪瘟病毒(CSFV)E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经序列测定,E2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 065bp,与GenBank中CSFV石门毒株(SHIMEN)、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HCLV)、猪瘟ZJ7分离株E2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5.1%,84.2%,98.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5%,91.5%,98.6%。将E2基因插入到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GEX-KG,获得重组质粒pKG-E2,再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受体菌能表达大小约为65 000的蛋白。Western blot显示表达的蛋白具有反应原性。
2012年08期 v.32;No.188 1098-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璐璐;张思春;郭焕成;涂长春;
克隆了猪瘟病毒(CSFV)石门株E2和Npro基因,并分别插入pGEX-6p-1表达载体中,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后,应用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均得以成功表达。使用超声法破碎菌体获得蛋白,将带有GST标签的融合蛋白进行亲和层析,其中E2和Npro的表达形式分别为包涵体表达和可溶性蛋白表达。将E2变性后重折叠,应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发现CSFV蛋白E2能够被CSFV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而Npro不能与CSFV阳性血清反应。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01-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段二珍;周永辉;张宜娜;张继希;张志远;卢晓艳;刘肖萍;夏平安;崔保安;
将PRRSV Hn-1/06株阳性血清(中和效价为1∶2)做2~8倍倍比稀释后,分别与等体积含100TCID50/100μL的PRRSV Hn-1/06株病毒液混合,制备感染性免疫复合物。取纯化的猪IgG和兔抗猪IgG制备非感染性免疫复合物。用鼠抗FcγRⅡB阳性血清封闭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细胞)表面的FcγRⅡB,然后分别将感染性免疫复合物和非感染性免疫复合物与PRRSV的混合物感染封闭后的PAM细胞,培养48h后收获样品,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收获样品中PRRSV的含量。结果表明,选择性封闭PAM细胞的FcγRⅡB能增强PRRSV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05-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韩猛立;黄新;钟发刚;
为了解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对干扰素(IFN)mRNA转录时相的影响,探讨宿主-病毒之间的相互关系,用非致细胞病变(noncytopathic,NCP)和致细胞病变(cytopathic,CP)型BVDV感染临床健康BVDV检测阴性的荷斯坦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感染后IFN-α、β、γ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CP型和NCP型BVDV感染PBMC后,Ⅰ型IFN(IFN-α、β)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转录水平上调,且差异极显著(P<0.01);只有IFN-α在CP型BVDV感染后4,12h(P<0.5)出现转录下调。IFN-γ在整个感染过程中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转录水平上调,且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2种生物型BVDV感染可引起PBMC中IFN mRNA转录水平升高。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10-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海滨;周明东;周霞;苏倩倩;胡敬东;赵宏坤;
为探讨重组鸡白介素18(mChIL-18)毕赤酵母工程菌在5L发酵罐中大规模发酵的工艺及其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复苏工程菌GS115/pPIC9K-mChIL-18于YPD培养基,在其D600值达到5.2左右时转入发酵罐中,采用分批补料方式对毕赤酵母工程菌进行高密度发酵。控制和优化各种发酵条件,经历84h结束发酵。将发酵液离心,用6×His镍柱对上清中的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并将纯化后的mChIL-18用脂质体包被后和新城疫疫苗一起对鸡群免疫。结果显示,毕赤酵母工程菌在5L发酵罐采用甲醇诱导补料批式发酵,在pH5.5,溶氧值20%~30%,温度28℃,诱导72h,mChIL-18的表达产量为560mg/L,发酵上清经纯化后纯度可达70%以上;用0.2mL的mChIL-18脂质体能够显著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中HI抗体效价和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mChIL-18毕赤酵母工程菌在5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成功,并能显著增强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为IL-18在生产实践得到更好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16-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昌亮;朱瑞良;王尊民;王军委;赵庆友;杨世发;左雪梅;
将vvIBDV GX8/99株原代毒、鸡胚毒、克隆化毒、回传SPF鸡10代次毒及克隆化细胞传20代次毒分别测定ELD50,以相同的ELD50病毒量分别接种SPF鸡,从而观察vvIBDV GX8/99株在传代过程中致病性的变化规律。同时分别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PCR扩增、基因克隆、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对IBDV GX8/99株的24株不同传代毒的VP5基因进行比较,发现其同源性在94%~100%,并且有15个易发生变异的位点,其中位点bp#2、#8、#52、#145、#232、#272、#310、#364、#385、#409的碱基变异引起了相应氨基酸的改变,而位点bp#18、#285、#331、#354、#397的碱基变异没有引起相应氨基酸的变化。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到在致死率由原代毒的86.7%降为GXE10的43.0%时VP5基因的核苷酸有4个位点发生了变异,致死率由GXE10的43.0%降为GXC23的3.3%时VP5基因的核苷酸有10个位点发生了变异;而将GXC23克隆化后的4株毒株致病性变化不大,并且仅在GXCL1-1的#8位点,GXCL2-1和GXCL4-1的#364位点发生变异;将4株克隆化毒株回鸡传10代后的致死率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且有2个位点发生变异;4株克隆化毒株在细胞上连续传20代后其致死率都降为0.0%,并且克隆株5没有发生核苷酸变异而克隆株1,2,4也仅有1个核苷酸位点发生变异。由此推论vvIBDVGX 8/99株的致病性与VP5基因某些氨基酸的变异有一定的关系,更可能与病毒对细胞的亲嗜性关系密切;这为探明vvIBDV毒力改变的分子基础,从而解释自然界中vvIBDV出现和致弱的原因提供了佐证。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21-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郝明飞;张秀美;胡北侠;张琳;许传田;杨少华;李建亮;陈正涛;崔言顺;
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禽流感病毒(AIV)和新城疫病毒(NDV)的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DHV、AIV和NDV的多重PCR鉴别诊断技术,并对体系进行了优化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体系所扩增的3种病毒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74bp(DHV)、264bp(AIV)和362bp(NDV),且特异性、敏感性良好,能够分别检出1pg AIV、10pg DHV和10pg NDV的病毒RNA。对鸭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病毒分离鉴定符合率90%以上,可用于临床样品的快速检测。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26-1129+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乔晶;王珊;张九州;姬郭彪;王川庆;
利用鸭源鸡杆菌YU-PDS-RZ-1-SLG分离株制备超声波裂解抗原,建立了可以检测鸭源鸡杆菌多个血清型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包被抗原质量浓度为10mg/L,包被条件为37℃2h,再4℃过夜;封闭液为1%明胶,封闭条件为37℃1h;阴、阳性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酶标二抗工作滴度为1∶1 000;底物显色时间为15min。经交叉性试验、阻断试验和重复性试验证实建立的ELISA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板内变异系数为2.01%~5.75%,板间变异系数为2.43%~6.20%。间接ELISA方法的灵敏度是微量凝集试验的25~100倍。利用所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了人工感染鸭源鸡杆菌的4日龄SPF鸡在感染后不同阶段感染组、同居组和空白对照组的血清抗体,并根据感染后不同阶段所测D450值绘制抗体消长曲线,其抗体水平在感染后32~47d开始上升,60d时达到高峰,但维持时间较短,2周后迅速下降。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以用于临床病例的血清学快速检测,为进行鸭源鸡杆菌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手段。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30-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海洋;刁有祥;刘霞;杨建朋;肖坡;
通过气管、消化道和肌肉注射接种鼻气管鸟杆菌(Ornithobacterium rhinotracheale,ORT)人工感染SPF雏鸡,观察试验鸡的发病情况及症状,并检测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体质量;利用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排菌情况进行动态观察;于感染后不同时间随机剖杀试验组和对照组鸡只,采集心脏、肝脏、肺脏和气管等组织固定、切片、H.E.染色,观察各器官病理组织学变化,利用建立的IFA方法对ORT在雏鸡体内的分布进行研究,并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ORT接种后,主要引起雏鸡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增重明显降低;病理组织学变化以肝脏、心脏组织细胞变性,气管和肺脏广泛性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IFA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肺脏和气管;从感染后2~8d一直可持续排菌;HGB、WBC、RBC、BUN和AST发生显著变化。这表明ORT感染主要引起雏鸡的呼吸系统病变,气管接种比消化道和肌肉注射接种对雏鸡致病性强,肺脏和气管是ORT侵害的主要靶器官。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36-1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洪智敏;张和平;贾永杰;刘思国;黎观红;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检测益生性发酵乳酸杆菌F6刺激鸡小肠上皮细胞后抗菌肽β-防御素-9(AvBD9)基因表达变化,为从益生菌与上皮细胞抗菌肽表达关系的新角度解析益生菌发挥益生作用的新途径和机制提供一定的基础及依据。利用不同剂量(2×105,2×106,2×107 CFU)的发酵乳酸杆菌F6分别刺激原代培养的鸡小肠上皮细胞4h,提取刺激后的细胞总RNA,反转录为cDNA,FQ-PCR检测抗菌肽AvBD9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未受刺激的正常对照组也检测到AvBD9mRNA的表达,发酵乳酸杆菌F6能上调AvBD9基因表达。刺激组中AvBD9mRNA的表达在不同剂量组之间存在差异。2×105 CFU/mL组AvBD9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未受细菌刺激的对照组和2×106 CFU/mL组(P<0.01),显著高于2×107 CFU/mL组(P<0.05)。2×106 CFU/mL组和2×107 CFU/mL组AvBD9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未受细菌刺激的对照组(P<0.05),但2×106 CFU/mL组和2×107 CFU/mL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发酵乳杆菌F6与鸡小肠上皮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可提高抗菌肽AvBD9mRNA的表达,且存在剂量依赖性。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42-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叶青;张雪寒;何孔旺;费荣梅;赵攀登;栾晓婷;
从2个牛场采集新鲜粪便,增菌后,免疫磁珠富集,涂布筛选性培养基,挑取可疑菌落用rfbE/fliC二重PCR和血清学方法鉴定。设计毒力基因stx1、stx2、eae、hlyA和tccp相应引物,针对O157:H7对分离株进行PCR鉴定。口服攻毒链霉素处理的BALB/c小鼠明确分离株致病性。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到7株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并且有1株迟缓性发酵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毒力基因检测显示,其中6株毒力因子表型为stx1-stx2+eae+hlyA+tccp+,另有1株表现型为stx1+stx2+eae+hlyA+tccp+,各分离株tccp基因均为阳性,但携带的重复片段数量有差异。所采集样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检出率高达12%。1×1010 CFU同剂量口服接种经PBS洗涤的5株O157:H7分离株全菌,小鼠存活率有差异分别为40%,50%,60%,20%,50%,各分离株在小鼠体内排菌时间也有差异分别为攻毒后7,9,13,13,15d。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48-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颜卫;焦新安;潘志明;黄金林;殷月兰;
对50株不同来源的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进行PFGE分型,比较食源、环境、人源菌株之间的相似性。结果显示,同一市场内,环境污水分离株和新鲜食品分离株表现出较高同源性,新鲜食品分离株与即食性(RTE)食品分离株相似性很高,临床脑膜炎病人的1株Lm与RTE食品分离株在进化上显示出了很近的亲缘关系。50株Lm的分子分型分析提示了菌株从市场环境污水-新鲜食品-RTE食品-人的传播模式,为食源性疾病溯源追踪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54-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孟庆玲;乔军;盛金良;王俊伟;王为升;姚娜;陈创夫;张丽娟;
为了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蜱携带无形体的状况,在该地域3个不同生境区域11个地点采集家畜寄生蜱标本,进行分类鉴定;运用套式PCR筛选无形体阳性蜱样本,并用半套式PCR扩增无形体科16SrRNA基因5′端高变区,进行克隆测序;将所获得的DNA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序列作比对,并用Mega 5.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蜱携带无形体的种类。结果共采集708只蜱,鉴定为4个属8个种。在分类后的236份蜱样本中,检测出无形体阳性25份,阳性率为10.59%。序列比较发现,在亚洲璃眼蜱、血红扇头蜱、残缘璃眼蜱、长角血蜱中分别存在查菲埃立克体(Ehrlichia chaffeensis)、犬埃立克体(Ehrlichia canis)、边缘无形体(Anaplasma marginale)和绵羊无形体(Anaplasma ovis)的16SrRNA基因片段。研究结果证实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家畜寄生蜱中携带无形体,提示该地域可能是无形体病的自然疫源地。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58-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纪元;宋奇;王罡琦;高飞;武蓉;王海军;唐小春;
根据NCBI上公布的猪Lp-PLA2mRNA序列设计引物,以小型猪肺脏cDNA为模板进行PCR,将扩增产物连接进入具有EF1α启动子的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中,并对其功能进行鉴定。然后,将猪Lp-PLA2表达载体转染入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经过G418抗性筛选,鉴定,成功得到5株转Lp-PLA2基因的猪成纤维细胞系。这为下一步建立Lp-PLA2转基因猪及其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64-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燕玲;杨俊花;张建鹏;江莎;侯加法;
为制备蛋鸡TRPV6蛋白多克隆抗体,根据其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卵巢组织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扩增蛋鸡TRPV6基因1 801~2 176nt的375bp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TRPV6;将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TRPV6融合蛋白,通过镍离子螯合柱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兔抗鸡TRPV6多克隆抗体,分别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效价和抗体特异性。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TRPV6,SDS-PAGE蛋白电泳检测发现目的蛋白大小约35 000;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表达的TRPV6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其抗体可与大肠杆菌表达的产物特异性结合;ELISA显示其抗体效价达1∶100 000。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和多克隆抗体对研究TRPV6钙离子通道在蛋鸡髓质骨形成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作用。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69-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雪兰;艾武;井庆川;石天虹;武彬;魏祥法;刘瑞亭;
选用体质量、日龄接近的昆明小鼠48只,平均分成4组,每组12只,分别饲喂普通鸡蛋和共轭亚油酸(CLA)含量分别为0.1%,0.5%,1.0%的鸡蛋,3个月后测血脂水平、肝脏脂质过氧化值,并观察主动脉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饲喂含CLA鸡蛋的试验组小鼠的总胆固醇(TC)、动脉硬化指数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肝脏丙二醛(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小鼠主动脉组织结构出现病变,而其他试验组病变较轻或未发生变化;表明CLA鸡蛋对改善血脂构成、防止肝脏脂质过氧化、预防血管脂质病变具有积极作用。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74-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田发益;袁雷;陈芝兰;巴平;李晓忠;钟国辉;
选择不同海拔高度(2 900~3 100,3 700~3 800,3 900~4 100,4 500~4 600m)饲养的西藏黄牛,用ELISA法测定不同海拔高度下牛血清中GCK、CK-MB、LDH酶的含量。采血后2h内对血清酶含量进行实地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GCK随海拔高度的升高,酶含量明显降低,呈现负相关性,组间方差分析为F=92.636,P=0.000,差异极显著;CK-MB含量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表现出显著性降低,呈现负相关性,组间方差分析结果为F=39.238,P=0.000,差异极显著;LDH酶系的含量变化幅度不大,组间方差分析结果F=3.223,P=0.029,差异显著。这表明高海拔对血清GCK、CK-MB酶(系)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77-1180+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恺舟;郭辉生;徐东;贾龙飞;谢星;陈学森;黄玉萍;张小杰;孙瑛瑛;王金玉;
鸡蛋经乙腈提取,饱和二氯甲烷萃取,水杨醛酸性条件下沸水浴衍生后,以0.01mol.L-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A)和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354nm,发射波长为445nm,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鸡蛋中氨苄西林残留的方法。氨苄西林在5.0~800.0μg.L-1,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4。当氨苄西林添加水平为5~125ng.g-1时,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78.30%~85.11%,相对标准偏差为4.99%~7.25%;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7.99%~9.64%;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8.69%~12.48%。氨苄西林检测限为0.4ng.g-1(S/N=3),定量限1.5ng.g-1(S/N=10)。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鸡蛋中氨苄西林残留的高灵敏度检测。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81-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高丰;韩瑾瑾;陈晓东;贺丛;邓立新;
18头健康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对照组),每组6头,试验组Ⅰ灌服参苓白术散,试验组Ⅱ灌服四逆散,并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以及运输前后不同时间,进行激素、免疫功能指标监测。结果表明,试验组Ⅰ参苓白术散可使肉牛运输前后的激素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缓和,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而试验组Ⅱ四逆散的抗应激效果不及试验组Ⅰ参苓白术散。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86-1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陈志宝;姜游帅;李欣燃;李琳;
通过吸光度测量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在体外检测亚抑菌浓度的蜂胶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活力变化及agrA、hla的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同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grA和hla基因表明,蜂胶能够显著减少agrA和hla mRNA的相对表达量,进而抑制α-溶血素的表达。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90-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邱家章;邓旭明;罗永煌;
应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甘草查尔酮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的抗菌活性,并通过溶血试验、Western blot分析和荧光定量PCR试验考察亚抑菌浓度的甘草查尔酮E对金葡菌α-溶血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甘草查尔酮E对7株金葡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2~8mg/L;亚抑菌浓度的甘草查尔酮E能显著降低金葡菌α-溶血素的表达,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94-1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李宁;宋莲军;张平安;刘芳丽;王雯;李文杰;
为探讨母体铅染毒对其子一代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的影响,将雌性小鼠自妊娠第1天开始经饮水染铅(0.3,1.0,3.0g/L,对照组饮蒸馏水)至仔鼠出生后21d断乳为止。随机抽取各组仔鼠,于出生后7,14,21d分别测其血液和海马组织中铅的含量;于出生后21d,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海马组织中IL-1β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孕哺期不同剂量铅暴露后,出生后7,14,21d的仔鼠血铅、海马铅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1β蛋白在不同剂量铅暴露组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IL-1β蛋白的表达与血铅、海马铅呈显著正相关(P<0.05)。母体铅暴露使铅在仔鼠体内蓄积,提示仔鼠血铅和海马铅的升高,引起海马组织中IL-1β表达的上调,可能损伤了海马神经元,进而损伤了神经系统。
2012年08期 v.32;No.188 1199-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国卿;王洪海;张乃生;
为探讨卵巢激素及其子宫内膜受体在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作用,以产后6~10d健康及患急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通过ELISA法检测子宫内膜中PGF2a,血清中孕酮和雌二醇浓度,SYBR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子宫内膜PGR和ESR-1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病牛子宫内膜PGF2α水平为(6.503±0.122)μg/L,血清孕酮为(0.816±0.281)μg/L,血清雌二醇为(35.462±2.523)μg/L,而对照组分别为(14.408±0.285),(0.543±0.142),(37.6±1.317)μg/L;子宫内膜炎患牛组PGF2a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孕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GF2a与孕酮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93),雌二醇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GR基因的mRNA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ESR-1基因的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上述结果表明,孕酮浓度显著升高及PGR mRNA高表达,可能抑制子宫收缩;ESR-1mRNA低表达使子宫新陈代谢减慢,子宫内膜合成PGF2a功能下降,这些改变有可能促进了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发展。
2012年08期 v.32;No.188 1203-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廷;韦旭斌;梁剑平;郭文柱;王学红;尚若锋;郝宝成;
为评价常山总碱的安全性和今后系统研究其药理作用以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试验依据,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80只大鼠随机分成常山总碱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药物组按照大鼠体质量6.50,3.25,1.63g/kg的剂量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4d,所有大鼠于给药后分2次(7,14d)扑杀。结果表明,常山总碱低、中剂量组大鼠的体质量、脏器系数、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变化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对上述部分指标有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试验结果提示,常山总碱的毒性很低,临床用药较为安全。
2012年08期 v.32;No.188 1207-1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杨雪峰;姜金庆;孙红武;欧阳五庆;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复方阿莫西林纳米乳(AMX-LH-NE)在牛奶中的残留监控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通过残留消除试验,研究AMX-LH-NE在乳房炎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确定其弃奶期。结果显示,阿莫西林(AMX)和盐酸左氧氟沙星(LH)分别在7.5~400μg/L和40~600μg/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2±1.46)%和(99.65±1.5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46%和1.54%;平均保留时间为(11.59±0.21)min和(6.87±0.02)min;日内精密度RSD为1.59%和1.39%,日间精密度RSD为3.17%和3.29%。在乳房炎牛奶中,AMX和LH的残留量均随着休药时间的延长而迅速降低;AMX的弃奶期为停药后35.96h,LH的弃奶期为停药后32.94h。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LC方法专属性好,回收率、重复性和精密度高,可为牛奶中AMX-LH-NE的残留监控提供检测方法;利用此检测方法确定的AMX-LH-NE的弃奶期为停药后36h。
2012年08期 v.32;No.188 1212-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任志华;邓慧丹;刘晋生;邓俊良;袁俊国;李庆;李友昌;叶玉辉;
选用18只3月龄、体质量(12.0±1.0)kg的雄性波尔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其中Ⅰ组(对照组)、Ⅱ组(模型组)、Ⅲ组(干预组)分别皮下分点注射菜籽油1.0mL/kg、50%CCl4菜籽油1.0mL/kg、50%CCl4菜籽油1.0mL/kg(同时颈部肌肉注射"生命元"1.0mL/kg)。于试验前、注射药物后6,12,18,24,30d分别采样测定受试波尔山羊血常规和肝功能。结果表明:(1)模型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处理后各时间段与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而干预组仅在试验后6,12d差异显著(P<0.05)。(2)就TP、GLO而言,模型组自试验后18d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在整个试验期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就ALB而言,模型组在整个试验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仅在试验6d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就A/G而言,模型组、干预组在整个试验期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干预组仅在试验后6d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模型组。复方微量元素"生命元"能有效降低机体因CCl4引发的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保护肝细胞和改善肝细胞合成血浆蛋白的能力。
2012年08期 v.32;No.188 1217-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晖;曹华斌;郭小权;胡国良;王小莺;张彩英;雷鹏;国鑫;田山;
将120羽40日龄伊沙蛋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40羽,分别为:对照组(根据禽类营养需求饲喂正常日粮,含钙0.9%),试验组1(石粉高钙日粮组,含钙3.78%),试验组2(磷酸氢钙高钙日粮组,含钙3.78%),进行为期65d的饲养试验。试验后65d,对各组鸡作血清中钙、磷、尿酸、肌酐和尿素氮的测定,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高钙组鸡肾脏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中血清尿酸、尿素氮,肌酐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磷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2中血清尿素氮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磷极显著下降(P<0.01),血清钙、尿酸差异不显著(P>0.05);与试验组1相比较,试验组2血清磷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钙、尿素氮、尿酸、肌酐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1鸡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中黄色颗粒很多,p53呈强阳性;试验组2鸡LLC-PK1中黄色颗粒较多,p53呈中等阳性。结果提示,不同钙源高钙日粮能致青年蛋鸡肾损伤,并能够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p53蛋白的高表达。
2012年08期 v.32;No.188 1222-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衍铜;马倩;柏明娜;孙仕成;李传民;郭丽君;张永宏;陈玉江;牛淑玲;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10日龄芦花鸡、黄鸡和麻鸡胸肌中H-FABP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H-FABP基因在3种优质肉鸡胸肌中的表达水平呈现出显著的品种差异,其中麻鸡胸肌中H-FABP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比芦花鸡和黄鸡小174.8%,170.07%(P<0.05),而芦花鸡与黄鸡差异不显著(P>0.05)。这为进一步研究3种肉鸡的肌肉品质和脂肪性状提供了依据。
2012年08期 v.32;No.188 1227-1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何伯萍;邢艳苹;雷连成;韩东;李莹莹;吴云娣;杨峰;
分离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IGF-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0,10,100,200μg/L)刺激24h后,提取细胞总RNA,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β-酪蛋白(CSN2)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A-CA)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显示,IGF-Ⅰ能够显著促进CSN2和ACACA基因的转录,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果表明,IGF-Ⅰ可作为信号分子调节乳腺的泌乳功能。
2012年08期 v.32;No.188 1231-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岳慧洁;徐善金;韦小菲;赵文超;虞德兵;杜文兴;
以35周龄产绿壳蛋巢湖鸭、产白壳蛋巢湖鸭以及樱桃谷鸭为素材,采集每只鸭的肝脏和输卵管子宫部,提取总RNA进行cDNA反转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样品中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1)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品种、品系间及同一品种不同器官中HO-1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间,HO-1基因在肝脏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子宫组织中表达量巢湖鸭极显著高于樱桃谷鸭(P<0.01)。不同品系间,HO-1基因在肝脏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巢湖鸭2个品系在子宫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樱桃谷鸭。在同一品种内,HO-1基因在肝脏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子宫组织(P<0.01)。
2012年08期 v.32;No.188 1235-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吴井生;张跟喜;王金玉;
采用混合基因池和直接测序方法,寻找猪LHR基因第11外显子区域的SNP;利用PCR-RFLP技术对小梅山猪、枫泾猪和大白猪3个群体218头繁殖母猪进行大规模检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与616窝小梅山猪繁殖记录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猪LHR基因第11外显子1 351bp处发现1个SNP(C→T);利用错配PCR技术产生1个新的酶切位点SphⅠ,经RFLP分析,在小梅山猪群体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MM、MN、NN,其中MN基因型频率最高(0.69),而枫泾猪和大白猪中只检测到MM型个体;关联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小梅山猪母猪,2胎以上中,MN型的总产仔数(TNB)显著高于NN型(P<0.05);所有胎次中,MN型的TNB和活产仔数(NBA)均显著高于NN型(P<0.05);初步表明,MN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TNB和NBA的遗传主要受基因的显性效应的影响;LHR基因第11外显子可作为小梅山猪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
2012年08期 v.32;No.188 1239-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宪龙;尹逊河;武道留;王元虎;李少青;祝仁铸;王崇莆;
为了利用野猪和地方品种猪的优良种质资源,生产安全优质绿色猪肉,以长白山野猪与山东省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的杂交1代猪(简称野莱F1代猪)和长×大白猪(各18头,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绿色玉米、豆粕、麦麸组成的日粮,在舍饲+放牧的条件下饲养至90kg左右时屠宰,对试验猪的肌肉组织学性状、氨基酸、肌苷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及氨基酸评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野菜F1代猪的肌纤维比长×大白猪细,肌小节比长×大白猪长(P<0.01);除脯氨酸外,F1代猪的其他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半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及氨基酸评分,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长×大白猪(P<0.05或P<0.01);F1代猪肉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除K显著低于长×大白猪外,Ca、P、Fe、Zn、Mg和Cu的含量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长×大白猪(P<0.05或P<0.01)。结果提示:野莱F1代猪肉的肉品品质和营养价值比长×大白猪好,可以作为生产安全优质绿色猪肉的原料猪用。
2012年08期 v.32;No.188 1244-1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