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业飞;曹珺;李玉峰;王先炜;姜平;
为了研究高致病性PRRSV NSP1蛋白的免疫作用,本研究将高致病性PRRSV NSP1重组腺病毒(rAd-NSP1)接种体外培养的猪肺泡细胞(PAM),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IFN-γ和IL-10水平,结果为rAd-NSP1接种PAM细胞72h后可显著降低细胞上清中IFN-γ的水平,而IL-10的含量显著提高。将rAd-NSP1接种无PRRSV感染的30日龄商品仔猪,分别检测其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和IFN-γ与IL-10的水平,结果显示,NSP1可显著减低淋巴细胞增殖和IFN-γ的表达,同时诱导产生较强的IL-10反应。采用无PRRSV感染的30日龄商品仔猪免疫猪瘟疫苗后1周接种rAd-NSP1,结果猪瘟抗体的水平明显低于wtAd组(P<0.05),证明高致病性PRRSV NSP1蛋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2012年11期 v.32;No.191 1597-1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黄红梅;吴健敏;刘文娟;谢彬;覃绍敏;袁书智;白安斌;孙建华;
利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三联油佐剂苗和大肠杆菌K88、K99、P987多价灭活苗免疫健康蛋鸡,收集高免蛋,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高免全蛋粉,并对干燥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采用进风温度180℃、进料速度10mL/min、干燥速度5s、出口温度70℃喷雾的高免全蛋粉质量较好;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5%高免全蛋粉替代抗生素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率,而且能够明显提高仔猪生产性能。
2012年11期 v.32;No.191 1604-1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铁忠;高慎阳;吴思思;齐宪龙;王占林;
根据已发表的PRRSVORF5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RT-PCR对辽宁省PRRSV LN/0901株ORF5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克隆及测序,结果得到长度为739bp的ORF5基因完整序列,与已知代表毒株进行核苷酸及其编码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LN/0901ORF5基因序列与VR-2332株同源性达到88.6%,而与LV株,则相差甚远,仅为61.7%,表明PRRSV LN/0901病毒株为美洲型,与CBB-1-F3T、GD2007、JXA1、BJ0708等毒株同源性高达98.7%~99.5%,表明该病毒与2006年以来国内的多数流行变异株遗传关系相近。通过对PRRSV LN/0901ORF5进行氨基酸疏水性及其编码蛋白跨膜区预测分析,表明该毒株ORF5具有多个抗原优势位点,与国内其他毒株既有共同位点又有区别位点,可以做为辽宁地区开发研制PRRS基因工程疫苗的重要蛋白基因。
2012年11期 v.32;No.191 1609-1614+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丹丹;朱振营;徐义刚;刘志强;高慎阳;李一经;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N基因原核表达产物重组N蛋白作为抗原诊断试剂,抗重组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抗体诊断试剂建立了间接竞争性ELISA检测细胞培养物中的TGEV病原的方法,并确定了间接竞争性ELISA操作流程中的最佳反应条件。在间接竞争性ELISA中,最佳抗原包被量为0.25μg/孔;竞争抗原与单克隆抗体作用的最适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37℃;选择1h作为酶标抗体作用的最佳时间;底物液最佳作用时间为10min;选择样品的抑制率50%为其临界值;所用封闭液0.5%的聚乙烯醇PBS溶液在4℃冰箱中可密封保存6个月,封闭时间为120min;特异性试验表明与猪轮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肠道腹泻性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本试验建立的间接竞争性ELISA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TGEV的疫情监测、及时而准确的诊断奠定了基础。
2012年11期 v.32;No.191 1615-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郭娟娟;彭金美;安同庆;冷超良;吴江;宫大庆;陈家锃;杨永倩;田志军;张德礼;
为制备兔抗猪CD163多克隆抗体,采用RT-PCR方法从猪PAM RNA中扩增CD163胞质外区部分基因SRCR4-5,克隆至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在IPTG诱导下获得约50 000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产物能够被GST单抗所识别。用该重组蛋白免疫兔制备多抗血清,经间接ELISA检测,多抗血清效价可达105,流式检测发现可与Marc-145和PAM上的天然CD163分子相互作用。抗体阻断试验证明制备的多抗血清可以部分阻断PRRSV感染。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PRRSV与受体-CD163相互作用机制打下了基础。
2012年11期 v.32;No.191 1624-1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贺英;史秋梅;潘素敏;张艳英;邵新华;
以纯化的酵母重组表达的犬细小病毒VP2单位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通过ELISA方法筛选,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犬细小病毒CPV结构蛋白VP2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4株单克隆抗体中,2株属于IgG2b亚类,2株属于IgG1亚类,其腹水效价可达到1∶51 200和1∶204 800,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可达1∶256、1∶512。ELISA分析表明,这些单抗仅与CPV及其VP2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CDV和CAV-1及CAV-2没有交叉反应;荧光免疫染色病毒检测进一步表明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效果好。这些特异性单抗的制备为建立有效的检测犬细小病毒感染奠定了基础。
2012年11期 v.32;No.191 1629-1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璐;李秀锦;韩云珍;王幸兴;李振;张峰;潘红丽;仲飞;
犬细小病毒编码的VP2蛋白是该病毒主要抗原蛋白。研究证实由VP2基因制备的DNA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为提高VP2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在小鼠体内尝试了利用犬白细胞介素2(cIL-2)基因增强VP2DNA疫苗免疫应答的研究。通过RT-PCR方法从犬脾淋巴细胞中分别扩增含终止密码子和不含终止密码子的cIL-2cDNA基因,然后将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分别构建成非融合的和与Myc/His融合的cIL-2基因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cDNA-cIL-2和pcDNA-cIL-2/MH。将pcDNA-cIL-2/MH表达载体通过磷酸钙方法转染HEK 293T细胞进行瞬时表达,以确定构建的表达载体能否介导cIL-2在真核细胞中进行分泌表达。然后用VP2表达载体(pcDNA-CD5sp-VP2,本室构建)单注射和VP2/IL-2表达载体共注射对小鼠进行免疫(用pcD-NA3.1载体作为阴性对照)。免疫后通过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不同时期小鼠血清VP2的抗体水平,并通过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免疫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用ELISA方法测定小鼠淋巴细胞γ干扰素的表达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扩增的小鼠cIL-2基因与GenBank的参考序列一致,构建的cIL-2表达载体能够介导重组cIL-2在HEK293T细胞中进行分泌表达。免疫结果显示,利用cIL-2/VP2表达载体共免疫小鼠,免疫后35d血清中VP2的抗体水平达到1∶5 120,明显高于VP2表达载体单免疫组(P<0.01)。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2组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共免疫组的刺激指数又明显高于单免疫组(P<0.05)。共免疫小鼠淋巴细胞γ干扰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单免疫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cIL-2表达载体可明显提高CPV VP2基因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
2012年11期 v.32;No.191 1634-1639+1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邱立;王兴龙;郝华芳;杨增岐;
为研究猪肠壁囊泡性囊肿的可能病原,从发病猪肠道囊泡分离细菌,从11头发病死亡猪肠壁囊泡分离到1株共同性的细菌,对其进行了细菌生化鉴定和16SRNA测序,结果鉴定该株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通过药敏试验和小鼠攻毒试验,证实该株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和强致病性。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铜绿假单胞菌致仔猪肠壁囊泡性脓肿的病例,并证明了假铜绿单胞菌强的致病作用,为深入铜绿假单胞菌对畜禽养殖的威胁及条件致病菌的变异奠定基础。
2012年11期 v.32;No.191 1640-1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许光胜;王喜亮;吴涛;夏昕;范红结;
通过培养特征、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rDNA序列分析和种特异性片段扩增等方法,从健康猪直肠内容物中分离到3株粪肠球菌,其中菌株NA14对常见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拮抗能力;进一步研究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耐受人工胃液和耐胆汁的能力,能够耐受60℃、30min;动物试验表明饲料中添加该粪肠球菌能够降低仔猪腹泻,改善仔猪生产性能,增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该菌株作为动物益生菌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2012年11期 v.32;No.191 1645-1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9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陈素娟;陈冰;孙化露;高以明;彭大新;刘秀梵;
为快速检测临床样品中鸭疫里默氏杆菌(RA),建立检测RA的免疫胶体金方法。以血清1型和2型RA分别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经ELISA筛选获得4株单克隆抗体2F7、3G9、5G7和2E6,5G7可与1、2、3、11型RA交叉反应,而其他3株与1、2、3型RA有交叉反应。选取单克隆抗体5G7进行纯化和胶体金标记,制备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可检测1、2、3、11型RA,而与禽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无反应。对RA模拟样品最低检出剂量为6×103 CFU细菌,与细菌分离方法相比,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对临床病料中RA检测的敏感性为100%,符合率为88.9%。
2012年11期 v.32;No.191 1651-1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朱必凤;杨旭夫;彭凌;韦昭玉;
采用SDS-PAGE测定了82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细胞外膜蛋白(OMP),比较不同临床背景分离株的OMP表型差异,分析了OMP与毒力菌株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外膜蛋白分为3种类型:PAGE I、PAGE II和PAGEⅢ型。约34%患病猪分离株属于PAGE I型,只有约9%健康猪分离株属于PAGE I型,说明36 000~40 000蛋白与菌株的毒力相关。
2012年11期 v.32;No.191 1656-1661+1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臧莹安;陈国开;庞木生;宋帅;李淼;李春玲;
用预先设计好的hhdA和hhdB基因的PCR扩增引物,扩增不同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中的hhdA和hhdB基因,将扩增产物与克隆载体pMDTM18-T连接,转化入感受态细胞DH5α,通过PCR、双酶切及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16株HPS菌中有11株能扩增出hhdA基因,其中10株有测序结果,该10株菌的hhdA基因全基因序列有7种长度,分别为1 754、1 755、1 758、1 759、1 760、1 761和1 762bp。另外,16株HPS菌中有9株能扩增出hhdB基因,该9株菌的hhdB基因全基因序列有7种长度,分别为1 628、1 637、1 639、1 640、1 641、1 646和1 647bp。对于相同血清型的不同菌株来说,它们的2段目的基因序列长度两两不一致。强毒株中,71%的菌株均能扩增出hhdA和hhdB基因;中毒型菌株也基本可以扩增出hhdA和hhdB基因;而无毒型菌株均没有扩增出目的基因。同源性比对可知:所分离菌株的hhdA之间和hhdB基因之间,以及它们分别与GenBank中副猪嗜血杆菌SH0165的hhdA和hhdB基因之间序列同源性都在98%以上,说明所分离的菌株中均含有hhdA和hhdB基因序列。同源系统进化树分析可知,hhdA和hhdB基因在分离菌菌株间具有良好的保守性,可作为研制HPS新型疫苗的候选基因。
2012年11期 v.32;No.191 1662-1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宋少康;董雅娟;柏学进;王文明;刘玮;牛召姗;赵仕全;杨莉;
利用RNAi技术,根据牛源PRNP基因cDNA设计3段siRNA序列和1个阴性对照序列,分别将其连接到RNA干扰载体pRNAT-U6.1/Neo上构建成shRNA载体,并将shRNA载体转染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筛选抑制效果最佳的载体;并用800mg/L G418对转染最佳载体的细胞进行药物筛选。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3个靶向shRNA载体和1个阴性对照shRNA载体;转染后48h在荧光镜下检测各组均可观察到绿色荧光的表达;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3个靶向shRNA载体在不同时间段均在一定程度上下调了PRNP mRNA的表达,抑制了朊蛋白PrPC的生成,得到了1个最佳干扰载体sh3;通过药物筛选出了稳定转染的细胞单克隆。本研究获得了1个有效抑制朊蛋白基因表达的shRNA载体,并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单克隆,上述结果可为抗疯牛病体细胞核移植提供供体细胞。
2012年11期 v.32;No.191 1683-1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宗玉霞;卢宇;郑其升;侯继波;陈溥言;
化学合成单拷贝(BS)、30拷贝串联(KG30)和30拷贝分支结构(MAP)3种不同结构的囊素样肽,通过体外外周血淋巴细胞刺激增殖试验、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刺激试验、E-玫瑰花环试验和体内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新城疫疫苗免疫应答的测定,比较了其免疫增强活性。结果表明,BS和MAP的活性显著高于KG30,BS体外试验活性优于MAP,而MAP体内试验活性优于BS。结构对囊素的活性有显著影响,以分支结构的囊素增强免疫效果最好。
2012年11期 v.32;No.191 1689-1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伍小波;古淑英;罗先钦;罗忠亮;
为了在体外研究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的作用,以鸡胚肾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与空斑减数试验测定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抗IBV活性,计算其IC50与治疗指数,并从药物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的影响及对病毒穿膜的影响3个方面初探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抗IBV活性的机理。结果: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能明显抑制IBV的致病变作用,其IC50为16.52mg/L,TI值为15.76。研究显示,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在体外对IBV直接灭活的效果明显,在高浓度时对抑制IBV吸附与穿入细胞具有一定作用。结果表明: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在体外有明显的抗IBV感染作用,且主要是通过直接灭活IBV而发挥作用。
2012年11期 v.32;No.191 1694-1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卢德章;范宏刚;于世明;张栾松;马昆;姜胜;谭丽娟;王洪斌;
通过检测替来他明诱导大鼠中枢神经系统JUN核蛋白的表达,了解替来他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部位,探讨替来他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给药后10、30、60、90、100、120、180min组,每组9只。腹腔注射替来他明50mg/kg后,分别于给药前(生理盐水组)和给药后10、30、60、90、100、120、180min经4%多聚甲醛(0.1mol/L,PB,pH7.4)灌注后,取脑,将脑分为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脑干等5个脑区置于20%蔗糖溶液中24h(4℃)脱水。冰冻切片,片厚10μm。免疫组织化学法(Elivision法)检测JUN核蛋白,统计各组大鼠脑片的JU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对照组中仅发现少量JUN核蛋白,试验组中JUN核蛋白在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脑干内都有表达。替来他明腹腔注射10min后JUN核蛋白表达开始增加,60min表达至高峰,90min表达下降,180min下降至基线水平,与给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替来他明能诱导大鼠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脑干c-jun基因的表达,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和脑干是替来他明的作用位点。
2012年11期 v.32;No.191 1698-1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庆燕;宋健;贾泓瑶;李思明;张浩;官员;郝林琳;
通过探讨不同质量浓度促渗剂月桂氮卓酮和冰片对鹿茸多肽透皮吸收的影响,优化出鹿茸多肽的给药方式,即通过口腔黏膜服用,为鹿茸运用于创伤、烧伤和美容提供依据。通过脾细胞增殖试验,检测鹿茸多肽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1)SDS-PAGE显示鹿茸酸粗提取物中含有不等量的蛋白质和多肽等,且多为大分子量多肽,但醇提多肽多为10 000左右的某些小分子量多肽。(2)含5%月桂氮卓酮的醇提鹿茸多肽和含0.12%冰片的醇提鹿茸多肽比只含醇提鹿茸多肽溶液的累积透皮透过量多,说明促渗剂月桂氮卓酮和冰片能明显的增加醇提鹿茸多肽的透皮扩散速度和扩散的总量,而且0.12%冰片的促渗效率比5%月桂氮卓酮的促渗效果要高。(3)鹿茸多肽具有促进脾细胞增殖的活性,并存在剂量依赖性:醇提鹿茸多肽质量浓度从10mg/L上升到40mg/L时,对促进脾细胞增殖呈上升趋势,当质量浓度超过40mg/L时,增殖率增加不显著。
2012年11期 v.32;No.191 1703-1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顾建红;王世涛;刘俊栋;袁燕;刘学忠;卞建春;熊桂林;刘宗平;
对直接从鸭骨髓腔机械分离的成熟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和由鸭骨髓来源单核细胞融合成的OC样多核巨细胞(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MNGCs)进行培养,分别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并计数,扫描电镜观察象牙片吸收陷窝,比较了2种方法获得OC的骨吸收功能。结果显示,2种方法均能分离培养出TRAP阳性且具有骨吸收功能的多核OC,但直接分离获得的成熟OC骨吸收功能更强。
2012年11期 v.32;No.191 1708-1711+1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常维毅;郑雪;王晓旭;马丽娟;赵晨旭;韩莹莹;王哲;
选用8只健康成年狍,采用瘤胃穿刺法收集瘤胃液。研究不同季节日粮组成对狍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VFAs)、氨态氮(NH3-N)、菌体蛋白(BCP)、内毒素以及组织胺浓度等瘤胃内环境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夏季日粮与冬季日粮相比较,瘤胃中NH3-N和BCP浓度显著升高(P<0.05);瘤胃pH和乙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丙酸水平显著提升(P<0.05);而内毒素和组织胺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结果表明,冬、夏日粮组成均能够满足狍的营养需要以及稳定狍的瘤胃内环境,但夏季日粮组成对狍瘤胃发酵和营养需要更为适宜。
2012年11期 v.32;No.191 1712-1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娅;邓俊良;左之才;任志华;胡延春;
为阐明神经内分泌因子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在奶牛脂肪代谢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对肝细胞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2)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胰岛素能促进脂肝细胞内DGAT2mRNA的表达;胰高血糖素抑制脂肝细胞内DGAT2mRNA表达。由此证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能直接调控肝细胞中的DGAT2基因mRNA的表达。
2012年11期 v.32;No.191 1716-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屠迪;邬静;袁莉芸;文利新;薛立群;
为了研究矢车菊素对肝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以人肝细胞系L02为研究对象,采用软脂酸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并通过不同浓度矢车菊素处理,采用ELISA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及胆汁酸浓度,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胆固醇降解限速酶CYP7A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10g/L和30g/L软脂酸组L02细胞内胆固醇水平随软脂酸浓度增加而升高(P<0.05),而胆汁酸水平没有明显变化,此过程伴随CYP7A1蛋白表达上调(P<0.05)。含有30g/L软脂酸的模型细胞组内添加5mg/L以上矢车菊素可显著降低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并同时增加胆汁酸浓度(P<0.05),此过程伴随CYP7A1mRNA及蛋白的显著上调(P<0.05);当矢车菊素添加剂量为20mg/L时,与模型组相比CYP7A1蛋白极显著上调(P<0.01)。结果提示,矢车菊素能够通过促进L02细胞CYP7A1蛋白表达,实现促进脂肪变性肝细胞胆固醇代谢的调节作用。
2012年11期 v.32;No.191 1720-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袁燕;孙娅;江辰阳;刘学忠;顾建红;卞建春;刘宗平;
为研究镉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aspase-3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选用不同浓度(0、5、10、20μmol/L)醋酸镉染毒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12h,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Bax和Caspase-3mRNA的转录水平,并计算Bcl-2/Bax的比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细胞存活率随染毒剂量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或P<0.01);Bax和Caspase-3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而Bcl-2mRNA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Bcl-2/Bax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镉能抑制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生长,并可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aspase-3mRNA的转录。
2012年11期 v.32;No.191 1725-1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