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冬华;周静;王爱华;陈赛娟;刘涛;
为探索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酸疫苗用于免疫预防的可行性,试验用PCR方法扩增出PRRSV HB-3株GP5、M和N基因,通过Linker序列将GP5和M串联为GP5-M,双酶切后和N基因一起插入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DNA-GP5-M-N,经酶切鉴定表明GP5、M和N基因和载体连接正确。然后将重组质粒转染至Marc-145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分析证实重组蛋白能在Marc-145细胞中表达。然后用重组质粒pcDNA-GP5-M-N免疫Balb/c小鼠,中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首免后2周即有小鼠产生可检测到的病毒中和抗体(1∶4),随后抗体水平快速升高,第8周抗体效价达到最高(1∶32)。说明本试验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GP5-M-N能诱发免疫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为PRRSV核酸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4年02期 v.34;No.206 17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戴祯;王铁东;王侃侃;欧阳红生;涂长春;逄大欣;
为降低RNAi技术的毒副作用,筛选高效抑制猪瘟病毒复制的shRNA序列,根据有关报道构建了荧光报告系统shRNA筛选平台。该平台以9种抑制效率分别为强、中、弱的shRNA筛选载体作为参照,结合荧光报告系统进一步量化shRNA的抑制效率。根据2种已知体外有效抑制猪瘟病毒复制的siRNA-N2、siRNA-NS5B,分别设计得到shRNA-N2、shRNA-NS5B表达载体,继而采用高效、高灵敏度的shRNA筛选平台对这2种shRN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单拷贝情况下,shRNA-N2抑制靶序列效率较强,shRNA-NS5B抑制效率弱。本试验通过新策略大大提高了shRNA干扰效率检测的灵敏度,为采用shRNA转基因克隆动物进行抗病育种的研究提供了保障。
2014年02期 v.34;No.206 182-186+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郎广平;郭敏;梁志选;冯娇;孔惟博;任少敏;李彬;韩盈盈;赵建增;高英杰;
应用PRRSV-GP5特异性肽刺激CSF、PRRS免疫猪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淋巴细胞分泌IFN-γ及IL-10的水平,分析PRRSV-GP5特异性肽刺激后,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CSFV高抗PRRSV低抗体组于PRRSV免疫14d,肽刺激组中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PRRSV免疫14d,细胞培养24,72h后加PRRSV-GP5肽刺激,各组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PRRSV免疫28d,各组中肽刺激组与空白组相比,IL-10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PRRSV-GP5肽在PRRSV免疫早期可以促进IFN-γ的分泌,并抑制IL-10的产生,但在免疫后期对淋巴细胞分泌的调节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2014年02期 v.34;No.206 187-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文宇;朱玲;周远成;郭万柱;徐志文;
为了解猪轮状病毒(PoRV)在MARC-145细胞系上的培养特性及增殖规律,本试验利用MARC-145细胞,从四川仔猪腹泻样品中分离到1株PoRV,并通过PCR检测、病毒理化实验与微量中和实验证实,命名为SC-R株。用含不同浓度胰酶营养液培养SC-R株48h后,分别收集病毒液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以SC-R分离株感染MARC-145细胞,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分别收集感染病毒液,利用PoRV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对不同样品中病毒RNA进行定量分析,绘制PoRV生长曲线。结果表明,用含3%胰酶营养液培养的细胞液中PoRV的RN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一步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外病毒RNA含量呈"S型"曲线增长,感染后0~8h为潜伏期,病毒RNA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8~36h为突破期,病毒RNA含量呈对数增长;感染48h增长速度减缓,维持在较高水平,逐步进入稳定期。胰酶可增加PoRV对细胞的感染性,3%是本试验最为适用的胰酶浓度;PoRV感染MARC-145后在细胞内增殖并逐步释到细胞外。
2014年02期 v.34;No.206 192-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5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闫若潜;王东方;吴志明;李桂喜;刘淑敏;刘梅芬;赵明军;王淑娟;赵雪丽;
为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猪白介素-2(PoIL-2)嵌合重组表达质粒(rpcDNA3.1/PCV2-linker-PoIL-2)在猪体内的免疫效果和免疫保护效果进而研制高效PCV2核酸疫苗,将35只10日龄健康仔猪平均分成7组分别以rpcDNA3.1/PCV2-linker-PoIL-2重组表达质粒或PCV2ORF2基因原核表达的rCap蛋白进行免疫及免疫保护试验。共进行4次肌肉注射免疫,每次间隔2周;于第4次免疫后3周通过口腔和鼻腔途径感染PCV2细胞强毒。分别于第4次免疫后和攻毒后不同时间通过检测免疫猪血清抗体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Tc)亚群的百分含量、排毒率和病毒血症阳性维持时间等指标以评价其免疫和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各免疫组猪均产生了抗PCV2特异性ELISA免疫抗体,但rCap蛋白免疫组猪抗体水平较低;rpcDNA3.1/PCV2-linker-PoIL-2质粒对猪体的免疫和免疫保护效果显著优于rpcDNA3.1/ORF2质粒;在rpcDNA3.1/PCV2-linker-PoIL-2质粒或rpcDNA3.1/ORF2质粒中添加rCap蛋白对重组质粒免疫及免疫保护效果无明显影响。因此,选取rpcDNA3.1/PCV2-linker-PoIL-2质粒为下一步研制PCV2核酸疫苗的主要成分。
2014年02期 v.34;No.206 199-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涛;张淑霞;郝华芳;刘青天;陈胜利;杨增岐;王兴龙;杜恩岐;党如意;
采用RT-PCR方法对近年来本实验室分离的4株肾型IBV陕西分离株的纤突蛋白S1基因、膜蛋白基因(M)和核蛋白基因(N)分别进行扩增,测序后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与肾型疫苗株W93相比,各分离株S1基因均存在广泛的点突变,并且都存在基因插入现象,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75.8%~99.4%;M基因除了存在点突变外,W09和WN12在其5′端还存在9个核苷酸的缺失,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1.0%~99.6%;N基因无插入和缺失,但存在基因点突变,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9.3%~99.5%。4株IBV分离株在S1、M和N基因氨基酸系统进化树上分属于不同的进化群,且都与较早的肾型IBV陕西分离株W118遗传距离较远。结果表明,4株鸡肾型IBV流行毒株的S1、M和N基因均存在不同程度变异,这可能是免疫鸡群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长期流行的主要原因。
2014年02期 v.34;No.206 207-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梅;程旭;沈欣悦;周生;韦玉勇;刘加圣;戴亚斌;
对鸭源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JSD0812对鸭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于15日龄雏鸭,JSD0812株病毒尿囊液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0-1.5/0.1mL。15,30,45,60,110日龄鸭肌肉注射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日龄鸭感染JSD0812株后均可发病,但死亡率随日龄的增长而下降,110日龄鸭感染后未见死亡。鸭感染后可经咽喉和/或泄殖腔短期排毒,感染鸭组织器官中病毒分离率较低。
2014年02期 v.34;No.206 214-218+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朱向东;王永山;欧阳伟;潘群兴;毕振威;李月华;范红结;王笑梅;
从具有新的流行病学特征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病鸡群中分离到2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别命名为QL和ZZ-11,对4周龄SPF鸡的致死率分别为94%和86%。为分析该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2个病毒株基因组A节段长度为3 260bp、B节段长度2 827bp。病毒演化分析结果显示2个病毒基因组A节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的强毒株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8%~98.1%和96.9%~98.4%,处在IBDV超强毒株分支上;而B节段与已发表的弱毒株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9.7%~90.4%和90.0%~90.7%,位于弱毒株分支上。IBDV超强毒株和弱毒株序列特征氨基酸残基与基序分析表明,QL和ZZ-11两个病毒株的A节段VP2基因的氨基酸残基为222A、249Q、253Q、254G、256I、294I和299S,七肽基序为SWSASGS,均符合超强毒株的分子特征;而B节段777~782位核苷酸序列为GGTGCC,没有KpnⅠ酶切位点,具有弱毒株的序列特点。以上分析结果表明,QL和ZZ-11为IBDV自然重配株,A节段源于超强毒株,而B节段源于弱毒株。
2014年02期 v.34;No.206 219-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蒋国政;韩振兴;王媛;李继昌;
为调查养鸡场供水线真菌污染状况,对哈尔滨市周边15家养鸡场供水线可疑采样进行真菌的分离、纯化,采用病原形态学法对其进行鉴定,同时测定所分离真菌的毒性。结果显示,从30份可疑采样中共分离到6株真菌,分别鉴定为黑曲霉、菌核曲霉、淡紫青霉、鲜绿青霉、扩展青霉和圆弧青霉;毒性试验提示6株霉菌均有弱毒性。
2014年02期 v.34;No.206 227-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慧;刘卿;张杰;陈佩佩;王龙江;王甜甜;王方昆;李宏梅;肖一红;赵孝民;
利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展示柔嫩艾美耳球虫微线蛋白基因EtMIC2,为下一步研制活载体疫苗奠定基础。参照GenBank中柔嫩艾美耳球虫EtMIC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柔嫩艾美耳球虫的RNA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得到预期长度的产物,双酶切连接到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的载体pCTCON2,转化大肠杆菌TOP10,提取阳性质粒转化酿酒酵母菌株EBY100,诱导表达后,用抗EtMIC2蛋白质特异性抗体,做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EtMIC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EtMIC2成功展示到酵母细胞表面,测得最佳诱导时间为48h。
2014年02期 v.34;No.206 231-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井波;詹剑峰;吴海莉;赵爱云;
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后兔肝脏、脾脏和肝门淋巴结中球虫抗原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肝脏窦状隙、胆管上皮细胞、肝门淋巴结和脾脏内可见到明显的呈棕黄色阳性反应区,表明在这些区域和部位有相应的E.stiedai孢子囊、裂殖子或子孢子抗原存在,且抗原数量以肝脏内最多,其次为脾脏,最少者为肝门淋巴结;显微镜下还可见到大量坏死的肝细胞、淋巴细胞以及朗罕氏巨细胞,说明多核巨细胞也参与了对球虫的吞噬和处理过程。
2014年02期 v.34;No.206 236-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李朋辉;肖启玲;闫秉芳;王喜亮;肖运才;李自力;刘梅;毕丁仁;石德时;
通过巢式PCR方法获得猪PLE1基因5′端上游启动子序列,通过T/A克隆法对PLE1基因的启动子进行克隆,并对PCR鉴定为阳性的克隆子进行测序,参考人、啮齿类的羧酸酯酶家族的启动子结构,并利用启动子在线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得到PLE1基因5′端上游1 153bp的调控片段,分析表明该调控区没有CpG岛,也不存在典型的TATA盒结构;有2个转录起始位点分别位于翻译起始密码子ATG上游-39bp和-37bp处,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有C/EBP、Sp1、USF、CdxA、GATA-X、GATA-1、GATA-2、GATA-3、MZF1、AML-1a、SRY、Nkx-2、Lyf-1、deltaE等。另外还发现了7种基序分别为EGF_1、INTEGRIN_BETA、CTCK_1、ANAPHYLATOXIN_1、THIOLASE_3、TUBULIN、VWFC_1。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PLE1基因转录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2014年02期 v.34;No.206 248-252+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侯瑛倩;陶慧;常广军;林晶晶;沈向真;
为探讨灌注不同质量浓度LPS对小鼠乳腺组织中NF-κB、ACCα和β-Casein mRNA表达的影响,选择30只雌性ICR小鼠为试验动物,受孕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经第4对乳头灌注不同质量浓度LPS(0.1,5,10,50,100mg/L),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于灌注后6h采集乳腺组织样品,组织学方法分析乳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RT-PCR方法分析乳腺组织中NF-κB、ACCα和β-Casein mRNA表达的变化。病理切片结果显示,随着LPS灌注浓度的增加,乳腺小叶间炎性细胞数量逐步增加,乳腺小叶内腺泡结构破坏程度也变大;对乳腺组织中NF-κB、ACCα和β-Casein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时,发现灌注LPS小鼠乳腺组织中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LPS灌注浓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加,而ACCα和β-Casein mRNA的表达水平则随着LPS灌注浓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结果表明,灌注LPS能够上调NF-κB mRNA的表达,下调ACCα和β-Casein mRNA的表达。
2014年02期 v.34;No.206 253-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胡啸竹;李宁;杜崇涛;崔治华;韩文瑜;杨勇军;陈巍;
为探讨肝X受体激动剂对NLRP3配体ATP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炎性复合体活化的影响,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肝X受体激动剂对LPS诱导的Pro-IL-1β、NLRP3等基因表达的影响,并用免疫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Caspase-1的活化片段。结果证明,肝X受体(LXRs)激动剂能抑制NLRP3炎性体的活化。LXRs激动剂T0901317和GW3965显著抑制LPS联合ATP诱导的Caspase-1剪切成熟和IL-1β分泌,并且LXRs激动剂对NLRP3炎性体的抑制作用,部分源于其抑制NLRP3和IL-1β的基因转录。
2014年02期 v.34;No.206 259-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4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居纯;舒刚;马驰;黄玲;文心田;
采用肉汤稀释法和牛津杯法观察了蛇莓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标准菌和临床菌株体外抗菌活性;影印培养法观察亚抑菌浓度作用下,水提物对以上3种临床菌株质粒的消除作用;用微量滴定板法检测不同浓度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临床菌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等不同临床菌株均有抑菌作用,当质量浓度≥125g/L时对菌株累计抑菌率达100%;蛇莓亚抑菌浓度作用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4h后,质粒消除率分别为1.4%,5.1%,2.2%;不同浓度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膜形成量均有影响,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由此可见,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等兽医临床常见病原菌有抗菌作用,对质粒有消除作用,能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
2014年02期 v.34;No.206 264-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小庆;郭瑞鹏;马保华;廖新俤;吴银宝;
以磺胺二甲嘧啶、金霉素和泰乐菌素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饲粮中添加兽药后,猪粪中3种兽药原形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的排泄规律。试验选取60头33kg左右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在饲粮中加入200mg/kg的磺胺二甲嘧啶、75mg/kg的金霉素和100mg/kg的泰乐菌素,分用药期和休药期收集猪粪检测其中的兽药原形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结果表明,7d用药期内猪粪中磺胺二甲嘧啶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对位氨基乙酰化磺胺二甲嘧啶的平均残留分别为59.50,15.98μg/g;金霉素及其代谢产物4位差向异构金霉素平均残留分别为239.92,217.79μg/g;泰乐菌素A及其代谢产物泰乐菌素D的平均残留分别为10.50,65.99μg/g。进入休药期后,猪粪中兽药原型及其代谢产物残留下降很快,到休药期结束时,相应试验组的猪粪中已检测不出金霉素及其代谢产物残留,但仍可检出磺胺二甲嘧啶及其代谢产物和泰乐菌素A及其代谢产物。由此可知,兽药的体内代谢产物在兽药的排泄中占重要比例,提示除兽药原形外还应重视其代谢产物进入环境后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2014年02期 v.34;No.206 269-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红伟;李英伦;吴俊伟;刘娟;张志强;姜英;
健康四川白鹅20只,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剂量静注头孢噻呋钠无菌粉针,B组单剂量肌注头孢噻呋钠混悬注射液,均按2.2mg·kg-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处理药时数据。结果显示,A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W=1/C2);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0.112h,t1/2β2.711h,CL 0.234L·kg-1·h-1,V 0.064L·kg-1,AUC 9.400mg·h·L-1。B组药-时数据也符合二室开放模型(W=1/C2);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0.546h,t1/2β22.737h,Cmax1.252 mg·L-1,Tmax0.484h,V 1.885L·kg-1,AUC8.792mg·h·L-1。结果表明,头孢噻呋钠混悬注射液在鹅体内分布广泛,生物利用度高,且具有长效缓释作用。
2014年02期 v.34;No.206 275-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欣荣;刘英;吴建平;
采集甘肃省广河县成年黄牛的头部标本,采用管道铸型腐蚀技术,制作了黄牛脑动脉系统整体铸型标本,选取脑硬膜外异网血管铸型开展解剖学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黄牛脑硬膜外异网主要由4部分组成:脑硬膜外前异网、脑硬膜外后异网、前V形扩展部及基-枕动脉丛。供应黄牛脑硬膜外异网的主要动脉有上颌动脉、枕动脉、椎动脉、眼外动脉及髁动脉,同时这些血管也是向脑组织供血的间接来源。研究认为,中国黄牛脑硬膜外异网的体积大小、异网吻合支数目、前V形扩展结构、基-枕动脉丛等形态学特性与国外报道的普通牛相似;基-枕动脉丛是连通黄牛脑硬膜外异网多条供血管道的枢纽结构,该枢纽将后异网、椎动脉、枕动脉及髁动脉贯通,成为向脑硬膜外异网供血的主要结构保障。
2014年02期 v.34;No.206 279-282+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卫元;杨阳;陈翠兰;李静;何斌;李在建;陈培源;张世硕;陈凡杰;代伟;操继跃;
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制造免疫功能抑制小鼠模型,以左旋咪唑及黄芪多糖为阳性对照,设计茯苓散高(200mg/kg)、中(100mg/kg)、低(50mg/kg)3个剂量组(以茯苓多糖计)。给各组分别灌注生理盐水或药物,连续14d。试验从3个方面6个试验进行茯苓散药效学方面的考察,即巨噬细胞功能测定(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茯苓散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碳粒廓清法)、细胞免疫功能测定(茯苓散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茯苓散对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体液免疫功能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血清溶血素的测定)。结果显示,茯苓散3个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P<0.05),吞噬细胞功能结果为阳性;茯苓散中、高剂量组能刺激脾脏、胸腺质量的增加(P>0.05),也能显著促进免疫低下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P<0.05),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为阳性;茯苓散3个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P<0.05),且显著增强小鼠血清凝集素水平(P<0.05),体液免疫功能结果为阳性。其中中剂量组效果最好,表明茯苓散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2014年02期 v.34;No.206 283-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9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邓桦;杨鸿;张兆;何志成;周忠鹰;卢玉葵;蒲文珺;
为探讨玉屏风复合多糖对免疫功能损伤的调节和保护作用,以环磷酰胺(80mg/kg)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玉屏风复合多糖(150,300,600mg/kg)对免疫器官结构和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发现,小鼠胸腺和脾脏体积显著增大,脾脏指数显著升高,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和NK细胞活性均显著增强(P<0.05或P<0.01)。脾脏结构中可见2种组织学变化,脾脏固有结构受损,淋巴组织明显增生。在对玉屏风复合多糖阳性对照组(未注射环磷酰胺)的观察中发现,小鼠脾脏结构清晰,出现结构性增生和肥大。结果证实,玉屏风复合多糖可明显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脾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对正常小鼠脾脏功能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2014年02期 v.34;No.206 288-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曹立亭;彭代国;张媛媛;仲崇华;马跃;
以犬为研究对象,探讨黄芪多糖注射液肌肉注射对犬脾虚泄泻证的临床治疗效果。24只健康本地犬饲养1周后灌胃番泻叶水煎剂人工复制脾虚泄泻证病理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组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0.25mL/kg,2次/d;庆大霉素组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注射液0.2mL/kg,2次/d;病理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同时设立4头健康犬作为空白对照,造模期间灌胃生理盐水。治愈后检测试验犬体质量、三大临床指标、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脾脏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组治愈后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恢复较快,平均日增重及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庆大霉素治疗组(P<0.05);三大临床指标各治疗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黄芪多糖注射液可用于临床治疗动物脾虚泄泻证。
2014年02期 v.34;No.206 293-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代如意;李莉;殷中琼;程安春;贾仁勇;蔡红;李曼;康帅;彭练慈;曲径;
采用索氏提取,超声波和水煎煮方法提取夏枯草等14味中药的有效部位,应用二倍试管稀释法分别测定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夏枯草、虎杖、何首乌、连翘、柴胡、穿心莲、地榆7味中药有效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其MIC为1.953~31.250g/L,MBC为3.90~31.25g/L;佛手、黄柏2味中药有效部位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其MIC值为62.5g/L,MBC值为125.0g/L;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杜仲、白头翁5味中药有效部位的抗菌活性较差,其MIC值为125.0g/L,MBC值为250.0,≥250.0g/L。不同中药有效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有所差异,其中夏枯草、虎杖、何首乌、地榆和佛手有效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2014年02期 v.34;No.206 297-301+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1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王娅;邓俊良;左之才;王哲;任志华;胡延春;
选取20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27~31日龄时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5%,1.0%,2.0%"猪康散"。于35,45,55,65日龄每组随机选取4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IL-2、IL-6、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表明,1.0%添加组在各个时间点均可明显提高血清中IL-2、IL-6、IFN-γ和TNF-α的水平,且显著优于其他添加组;这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1.0%"猪康散"能通过促进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的表达量而增强仔猪细胞免疫功能。
2014年02期 v.34;No.206 302-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刘沫;刘子睿;于东序;吴越;高利;
为研究咪达唑仑对山羊不同脑区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咪达唑仑的中枢麻醉作用机制,将25只山羊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诱导组、麻醉组、恢复I组和恢复II组,在相应麻醉期取不同区域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GABA和Gly的含量。结果显示,大脑、丘脑和脑干的GABA含量在麻醉组升至最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海马、小脑和脑干的Gly含量在麻醉组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咪达唑仑的中枢麻醉作用与升高大脑、丘脑、脑干内GABA含量和海马、小脑、脑干内Gly含量有关。
2014年02期 v.34;No.206 307-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范宏刚;蔺东启;刘海玉;冀伟;邹晶;张建涛;姜胜;王洪斌;
探讨Ca2+,Mg2+-ATP酶与小型猪复合麻醉剂全麻作用的关系,以判断该酶是否为该制剂作用的靶位之一。选取84只SD大鼠,先随机抽取12只为对照组,其余随机均分为高剂量小型猪复合麻醉剂组(腹腔注射7.5mg/kg)和低剂量小型猪复合麻醉剂组(腹腔注射5mg/kg),每个剂量组又随机均分为麻醉组、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等3个亚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5min后断头取材;麻醉组、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分别在翻正反射消失即刻、翻正反射恢复即刻和大鼠可直线爬行后断头取材,在生理盐水冰面上取脑,用4℃生理盐水将脑上的血迹冲洗干净,迅速分离双侧大脑皮层、海马、小脑、脑干、丘脑,立即液氮冷冻。制备脑粗突触体,采用比色法测定Ca2+,Mg2+-ATP酶活性。结果表明,小型猪复合麻醉剂的全麻作用与抑制小脑和丘脑突触体Ca2+,Mg2+-ATP酶活性相关,此酶可能是小型猪复合麻醉剂全麻作用的靶位之一。
2014年02期 v.34;No.206 310-313+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睿;李引乾;刘丹;李青梅;董玲玲;尚红梅;钱单东;周靓;
将2种聚酯酸酐(P(SA∶RA 20∶80),P(SA∶RA 30∶70))分别与伊维菌素溶于三氯甲烷中作为有机相,以聚乙烯醇水溶液为水相,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出2种伊维菌素聚酯酸酐微球。采用光学显微镜考察所制备微球的形态及粒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量和包封率。结果显示,制备出的P(SA∶RA 30∶70)/IVM微球的平均粒径为(72.240±24.747)μm,载药量为19.67%,包封率为87.70%。P(SA∶RA 20∶80)/IVM微球的平均粒径为(64.18±26.14)μm,载药量为17.72%,包封率为87.27%。这表明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出2种伊维菌素聚酯酸酐微球。
2014年02期 v.34;No.206 314-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小洁;李晓丽;何万领;
选用体质量均匀的成年雌、雄SD大鼠,并分为对照组、镉染毒组和镉染毒饮茶干扰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对照组饮用自来水;镉染毒组饮用含镉(60mg/L)的水;镉染毒饮茶干扰组饮用含镉(60mg/L)的龙井茶,探讨饮茶对镉毒性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镉可造成细胞脂质过氧化,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影响细胞正常代谢,并可导致机体血脂升高、动脉硬化的几率增加。饮茶拮抗镉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激活了体内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并可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及调节脂质代谢。
2014年02期 v.34;No.206 319-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樑;赵宝玉;路浩;王姗姗;温伟利;周启武;王文龙;
为阐明苦马豆素(SW)对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模型,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SW对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损伤,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试验组神经细胞密度降低,神经网络减少且部分断裂;细胞表面粗糙,可见大量突起的小泡;细胞核出现浓缩、碎裂及新月形变化;随攻毒剂量的增加,神经细胞凋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SW能诱导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发生凋亡,这可能是SW导致动物神经毒性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2014年02期 v.34;No.206 323-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何万领;李晓丽;李元晓;李旺;杨自军;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砷制剂对小鼠铁吸收的影响,45只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各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40,80mg/kg砷(以洛克沙胂形式),试验期30d。试验结束后,收取各组粪便和组织器官测定铁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0mg/kg砷组铁表观吸收率提高14.57%,80mg/kg砷组铁表观吸收率则降低了14.93%;40mg/kg砷组小鼠肝脏、肾脏、脾脏、小肠和腿肌铁含量显著升高(P<0.05),80mg/kg砷组则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分别于停砷后5,7d,组织器官铁恢复正常水平。这表明40mg/kg砷水平可促进铁的吸收,相反80mg/kg砷水平则抑制铁的吸收。
2014年02期 v.34;No.206 328-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蛟龙;徐昊翔;尹茂文;高峰;周光宏;
以断奶仔猪为试验对象,探讨海滨锦葵块根粉和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和免疫的影响。64头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02%复合酶制剂、0.50%和1.00%海滨锦葵块根粉。试验期28d。结果表明,酶制剂和海滨锦葵块根粉对断奶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酶制剂和海滨锦葵块根粉对断奶仔猪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有降低血清中TNF-α含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酶制剂可以显著降低IL-6含量(P<0.05),海滨锦葵块根粉也降低了IL-6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酶制剂组、0.50%和1.00%的海滨锦葵块根粉组的猪瘟疫苗抗体效价分别提高了15.27%(P>0.05)、18.18%(P>0.05)和51.64%(P<0.05)。结果提示,酶制剂与海滨锦葵块根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有提高趋势,同时也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机体免疫力。
2014年02期 v.34;No.206 331-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钢;包海鹰;
选用40只1日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金霉素、基础日粮+中药复方饲料添加剂1、基础日粮+中药复方饲料添加剂2、基础日粮+中药复方饲料添加剂3,以研究不同水平中药复方饲料添加剂对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血清中白介素-4和干扰素-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药复方饲料添加剂1组在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和血清中白介素-4含量的影响中均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功能。
2014年02期 v.34;No.206 335-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秀琴;张伟;孟良艳;石达友;刘举;陈志虹;郭世宁;
为探讨中药及益生素替代抗生素应用于文昌鸡的临床效果,选用1日龄雌性文昌鸡2.7万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 500只。基础日粮中添加0.02‰的维吉尼亚霉素作为抗生素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3个中药复方和0.02%的益生素作为中药益生素组,试验期135d,测定不同日龄文昌鸡生长性能、血生化及血液学指标。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间,中药益生素组的死亡和淘汰率低于抗生素组,体质量高于抗生素组(P>0.05),并在文昌鸡100日龄时呈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益生素组的白细胞数在85日龄时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红细胞数在70,85日龄时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日粮中添加中药和益生素在100日龄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的含量(P<0.05),100,115,135日龄中药益生素组的白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整体上未见明显变化。结果表明,鸡日粮中添加0.5%的中药复方Ⅰ和0.02%的益生素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淘汰率;日粮中添加0.5%的中药复方Ⅲ和0.02%的益生素的促生长作用优于抗生素;日粮中添加3种复方中药及益生素对文昌鸡的血液生理学指标和血生化指标无不良影响;中药复方Ⅱ中的组合仍要进行调整。
2014年02期 v.34;No.206 339-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孙晓磊;王雪飞;杨斌;张童君;刘丹丹;杨英;
为观察苦豆籽粕-两歧双歧杆菌-唾液乳杆菌合生元对早期断奶仔猪不同时期小肠黏膜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绒腺比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21±2)日龄体质量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5%,1.0%,2.0%的合生元,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合生元组可显著提高仔猪小肠绒毛的高度,其中2.0%合生元组效果较好;对小肠黏膜隐窝深度方面的差异不显著;饲喂合生元可以提高小肠黏膜绒腺比,其中以0.5%合生元组和2.0%合生元组效果明显。在本试验饲养方式下,苦豆籽粕-两歧双歧杆菌-唾液乳杆菌合生元可以改善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尤以2.0%剂量组效果较好,适宜于生产实践。
2014年02期 v.34;No.206 345-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官丽辉;刘海斌;张立永;刘立文;王志伟;
选用60日龄体质量均匀、健康的塞北乌骨鸡120只,随机分为Ⅰ~Ⅴ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设4个重复,每个组6只乌骨鸡(雌雄各半),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能量(10.38,10.94,11.51,12.34,12.96MJ/kg),对塞北乌骨鸡体增质量、血液指标和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育成期公鸡在12.34MJ/kg时体增质量最高,母鸡在12.96MJ/kg时体增质量最高;80日龄时公鸡调节血糖的能力优于母鸡,对肝脏具有很好的保护力;LDL-C与日粮能量引起体质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总胆固醇的含量在育成期随着日粮中能量水平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日粮能量水平不同,对内脏器官的影响也不同,都存在不同的显著性差异。
2014年02期 v.34;No.206 350-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许惠艳;胡林林;杨小淦;卢克焕;
以猪孤雌激活胚胎为材料,经体外成熟、电激活,选取电激活后3d(6~8cell)胚胎分别放入0.28mol/L的蔗糖离心液或无蔗糖离心液中离心处理后,继续培养5d,取扩张囊胚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结果显示,在囊胚形成率上,无蔗糖组(19.86%)略高于蔗糖组(18.83%),差异不显著(P>0.05);胚胎复苏率上两者差异不显著,但蔗糖组(43.33%)明显好于无蔗糖组(29.63%);在解冻后胚胎内细胞破损率上,无蔗糖组(20.18%)低于蔗糖组(29.13%),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离心液中添加蔗糖,对后续囊胚形成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解冻囊胚复苏率,但没有降低内细胞的破损程度。
2014年02期 v.34;No.206 357-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