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兽医学

  • 山东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遗传变异分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李加飞;陈智;孙文博;王淞;于江;张玉玉;陈蕾;焦安琪;夏焱春;杜以军;李俊;姜世金;吴家强;

    为了分析猪流行腹泻病毒(PEDV)在山东地区的流行和遗传变异情况,对2013—2015年收集的临床腹泻样品,参照GenBank中已经发表的PEDV毒株的N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检测PEDV抗原,并对其中的16份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与S1基因测序分析。将含有PEDV流行株S1基因其中1个抗原表位(83~276aa)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筛选获得2株针对PEDV S蛋白抗原表位的杂交瘤细胞,其中1株(1E5)可以区分PEDV经典毒株和流行毒株。临床检测结果表明:PEDV临床检出率由2013年的57.8%提高到2015年的75.68%,PEDV在山东地区的发病季节除春冬季节,近年夏季也呈高发趋势,且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PEDV S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16株PEDV毒株间的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1%~9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7.8%~99.7%;山东分离毒株与15个国内外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5%~100%和88.4%~99.9%。对S基因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发现,7个国外参考毒株、8个国内参考毒株与本次分离到的16个PEDV毒株被分为2个不同的进化分支G1和G2。在2013-2015年分离到的16株毒株中,有3株位于G1中,且距离CV777经典毒株较近;剩余的13株位于G2中,G2则以近年流行毒株为主,而山东分离株主要在G2分支中,这也解释了现有CV777疫苗毒株在山东地区的免疫保护力不佳的原因。本研究结果不仅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分析了山东地区PEDV的流行和变异情况,为指导该地区PEDV疫病防制提供了新的参考,并且制备了能够区分PEDV经典毒株和流行毒株的S蛋白单克隆抗体,为本病的实验室鉴别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检测工具和重要的理论基础。

    2017年05期 v.37;No.245 769-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闽西地区新流行猪伪狂犬病病毒gD基因分子特征

    范克伟;戴爱玲;林炜明;闫娜娜;林青青;林建伟;费世港;杨小燕;

    本研究收集闽西不同地区的17株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分离株,并对其gD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探讨2013—2015年闽西地区PRV流行株的现状、分子生物学特征和遗传演化规律。结果显示,17株PRV分离株与7株PRV国内分离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高均为99.0%~100.0%;与4株国外PRV经典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相对较低,分别为98.6%~99.3%,97.0%~99.0%。核苷酸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17株PRV分离株最具有特征性的变化是在831~836bp插入了连续的6个碱基CCGGCC,进而导致gD氨基酸序列275~276位增加了2个氨基酸RP。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这2个氨基酸还位于gD蛋白的抗原表位区内。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17株PRV分离株与7株国内分离株、韩国Yangsan株及美国Becker株位于一个相对独立的遗传分支内,亲缘关系较近;与Bartha及Kaplan 2株匈牙利分离株位于不同的大遗传进化分支中,亲缘关系较远。

    2017年05期 v.37;No.245 776-780+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6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河南流行株S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进化分析

    乔涵;李辉;赵丽;张宇;杨兴武;徐朋丽;韩昊莹;杨明凡;陈红英;

    近年来,我国大多省市暴发新生仔猪严重流行性腹泻,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河南省的流行和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对2014—2015年收集的30份临床腹泻样品,进行RT-PCR检测,对检测为阳性的PEDV样品进行S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0份临床腹泻样品中,RT-PCR检测出22个PEDV阳性样品,克隆的22条PEDV S序列与GenBank中发表的29条PEDVS基因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3.1%~99.2%。与经典毒株相比,22株河南流行株在S1区域存在碱基的插入、缺失现象;S基因遗传进化树表明,PEDV分为2群,河南流行株均属于PEDVП群,与近年国内分离株和韩国野毒株有较近亲缘关系,而与欧洲株以及中国目前使用的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基因差异较大。

    2017年05期 v.37;No.245 781-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绵羊肺腺瘤病毒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xJSRV-env引起体内和体外细胞发生的转化

    石晶;张宇飞;刘淑英;

    本试验旨在进一步全面研究绵羊肺腺瘤病毒(JSRV)囊膜蛋白ENV的功能。使用本试验室已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xJSRV-env转染NIH3T3细胞,并将此NIH3T3细胞接种到裸鼠体内;重组质粒经尾静脉注射到幼龄BALB/c小鼠体内。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xJSRV-env引起NIH3T3细胞发生转化,转染细胞接触抑制性消失,并形成大量的转化灶;pcDNA3.1(+)/exJSRV-env转染的NIH3T3细胞接种裸鼠使裸鼠致瘤,即引起NIH3T3细胞发生癌变。JSRVenv基因在小鼠体内表达,肝脏细胞出现大面积弥散性坏死,脾脏白髓严重坏死,心肌细胞明显颗粒样变性,肺间质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颗粒样变性。结果表明,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可以引起鼠NIH3T3细胞发生转化和癌变,使小鼠各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本试验为进一步探索JSRV ENV的致瘤机制奠定基础。

    2017年05期 v.37;No.245 787-793+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BTV核酸检测能力验证样品制备及其应用评价

    乔彩霞;杨云庆;蒲静;尹羿;汪琳;周晓黎;艾军;

    为了解国内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核酸检测的整体水平,督促实验室保持和提高BTV核酸检测的能力,设计和实施了"CNCA-15-A02《蓝舌病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验证计划"。本次能力验证制备了BTV阴性,强阳性和弱阳性样品。无菌采集健康山羊抗凝血加少量TRIzol后制备阴性样品;将BTV1型细胞培养物通过TRIzol处理灭活病毒后,用阴性样品做适当稀释制备了BTV强阳性和弱阳性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证实样品均达到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能力验证样品的要求。将能力验证样品编号后通过快递的方式下发给参试实验室,共有21个省、市的31实验室参加了本次能力验证活动,其中1家实验室选用了套式RT-PCR进行检测,其余30家均选用荧光RT-PCR方法,报送结果经比对验证均为满意,满意率达100%。本次能力验证对提升我国BTV的检测水平和评估各级实验室检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蓝舌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2017年05期 v.37;No.245 794-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原方法的建立及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郭昌明;张群;刘亚静;鲁海冰;邢泽黎;邓颖瑞;朱利塞;郭淳光;王新平;

    应用表达纯化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N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PPR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对吉林省和内蒙古地区羊群感染PPRV进行了调查。方阵法确定了抗PPRV兔源IgG作为捕获抗体的包被量为0.2μg,酶标抗体的最佳稀释度为1∶1 000。对大量小反刍兽疫阴性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处理,确定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PPRV的判定标准,即被检粪便样品D490≥0.221,判定为阳性。特异性、敏感性等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PPRV抗原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和快速等优点。与RT-PCR方法相比,该方法省时省力、简单快速。应用建立的检测PPR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对吉林省和内蒙古不同地区的羊粪样进行检测,发现羊群均存在程度不同的PPRV隐性感染。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揭示出临床健康羊群携带PPRV,为今后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新的流行病学理论依据。

    2017年05期 v.37;No.245 799-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代次缺失meq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毒SC9-1株主要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陈俊霞;韩妮;张言坤;孙鹏;周忠文;苏帅;崔治中;

    分析缺失meq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病毒SC9-1原代、10代及40代主要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提取缺失meq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病毒SC9-1原代、10代及40代DNA,设计引物PCR扩增其与致瘤相关pp38基因、缺失meq基因后残余的FRT位点序列及囊膜蛋白基因gB、gC、gD、gE、gH、gI、gK,连接pMD18-T载体,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DNAStar软件对3代次各基因片段进行同源性比对。不同代次SC9-1病毒株的致瘤相关pp38基因、残留FRT位点序列及囊膜蛋白基因gB、gC、gD、gE、gH、gI、gK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核苷酸序列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序列完全一致,无位点上的变化。缺失meq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病毒SC9-1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的传代过程中其致瘤相关pp38基因、残留FRT位点序列及囊膜蛋白基因gB、gC、gD、gE、gH、gI、gK没有发生变异,侧面反映了SC9-1在CEF细胞传代过程中具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

    2017年05期 v.37;No.245 804-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鹅细小病毒VP3基因与鹅γ干扰素基因在重组禽痘病毒中的共表达

    宋爽;高旭;于清洋;鲁承;梁晚枫;于龙政;王妍;

    为了构建共表达鹅细小病毒(GPV)VP3基因与鹅IFNγ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本研究将GPV-VP3基因和鹅IFNγ基因克隆到禽痘病毒转移载体中,构建串联基因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GoIFNγ-VP3,采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禽痘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经蓝斑法筛选重组病毒,并进行8轮蚀斑纯化,以及PCR鉴定和间接免疫荧光(IFA)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重组病毒rFPV-GoIFNγ-VP3能稳定表达外源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GPV重组禽痘病毒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2017年05期 v.37;No.245 811-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鸽Ⅰ型副黏病毒(S-1株)灭活疫苗免疫剂量研究

    张俊平;周宗清;蒋凤英;赵本进;杨惠萍;倪建平;

    为了确定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Ⅰ,PPMV-Ⅰ)(S-1株)灭活疫苗的免疫剂量。本试验采用3批PPMV-Ⅰ(S-1株)灭活疫苗实验室制品以不同剂量肌肉注射免疫30日龄低抗体幼龄鸽(HI抗体≤2)和120日龄低抗体青年鸽(HI抗体≤2),分别在免疫后第14,28天对试验鸽进行攻毒,对试验鸽进行临床症状、抗体检测和攻毒保护测定。结果显示,该疫苗对低抗体鸽有保护作用,对30日龄幼龄鸽和120日龄青年鸽的最小免疫剂量分别为0.05,0.2mL/只。因此,为了确保疫苗的免疫效果,在PPMV-Ⅰ(S-1株)灭活疫苗制造及检验规程中疫苗用法用量规定:幼龄鸽肌肉注射,0.2mL/只;青年鸽和种鸽肌肉注射,0.5mL/只。

    2017年05期 v.37;No.245 815-817+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猫细小病毒HH-1/86株理化性质鉴定及全基因组测序

    程楠;赵永坤;于永乐;希冀;王化磊;冯娜;张渭蛟;高玉伟;杨松涛;刘维全;夏咸柱;

    本试验对HH-1/86株细小病毒进行了理化性质鉴定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镜下可见少量直径20nm左右的立体对称细小病毒粒子。该病毒对热、酸、乙醚具有一定的耐受性,pH在5.8~6.8的0.015mol/L PBS均能凝集0.1%猪红细胞,其中pH6.5血凝活性最佳。HH-1/86株细小病毒的全基因长5 123nt。其中,A+T含量63.65%,C+G的含量为36.35%。3′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ats,ITR)形成Y型结构,长126nt;5′末端ITR形成U型结构,长198nt。利用MEGA 6.0软件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Replication=1 000)对NS1和VP2基因编码氨基酸进行的种系发生树分析表明,VP2蛋白归于FPV分支,VP2蛋白10个决定抗原性、血凝性和宿主范围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与FPV参照株一致;而NS1蛋白相对保守,归于独立的分支。

    2017年05期 v.37;No.245 818-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苏皖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三价灭活疫苗的初步研制

    易新健;王小波;高清清;印广浩;樊明玉;高崧;

    近年来国内养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日益严峻,给相关猪场造成严重的损失。本研究主要对江苏省和安徽省部分养猪场的病死猪和健康猪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数据。同时,本室初步研制副猪嗜血杆菌血清4型、5型和12型三价灭活疫苗,用BALB/c小鼠对其进行免疫保护力的评价。结果从病死猪中分离到8株副猪嗜血杆菌,其中5型3株、12型2株、14型1株及不可定型2株;从健康猪中分离到26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为7.12%),其中12型10株、4型4株、11型3株、5型1株、13型1株及未定型菌株7株。初步研制的副猪嗜血杆菌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要优于商品灭活疫苗,对副猪嗜血杆菌血清4型、5型及12型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能力。

    2017年05期 v.37;No.245 823-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α-SMA及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

    杨彬;孙志鹏;徐丹丹;赵佳琦;武瑞;

    为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对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BMFB)α-SMA及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0,10~4,10~5,10~6,10~7和10~8 CFU/mL)刺激BMFB,24h后采用Real timePCR方法、Western blot方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α-SMA及collagen-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细胞的α-SMA及collagen-Ⅰ均能显著升高(P<0.05),其中以10~5 CFU/mL刺激组的α-SMA及collagen-Ⅰ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最高。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使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为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发生硬化的机理提供数据。

    2017年05期 v.37;No.245 828-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肠杆菌噬菌体对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卢国民;张灿;刘军伟;吴延功;王浩;任慧英;

    为观察噬菌体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大肠杆菌噬菌体通过饮水给肉鸡服用。30只肉鸡随机分为3组,噬菌体Bp4组、噬菌体Bp7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只。将噬菌体添加到饮水中,保证每只鸡摄入109 PFU/d的噬菌体,连续使用15d。收集粪便,测定粪便中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并对盲肠内容物进行16SrDNA V4区测序分析,评价不同噬菌体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噬菌体可引起肉鸡肠道中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显著性降低,但菌群多样性没有改变。在"目"水平,与对照组相比,Bp7组的拟杆菌目所占比例下降13.5%(P<0.05),厌氧支原体目升高2.9%(P<0.05),Elusimicrobia目降低4.8%(P<0.05),Bp4组仅Elusimicrobia目所占比例降低5.6%(P<0.05);在"科"水平,Bp7组的Barnesiellaceae科所占比例下降7%(P<0.05),厌氧支原体科升高2.9%(P<0.05),Bp4组厌氧支原体科升高1.2%(P<0.05);在"属"水平,Bp7组的厌氧原体属所占比例升高2.9%(P<0.05),Elusimicrobium属和考拉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分别降低1.5%及7.5%(P<0.05),Bp4组Elusimicrobium属和考拉菌属分别降低1.2%和10.3%(P<0.05)。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噬菌体可引起肉鸡肠道中大肠杆菌菌群数和细菌总数的显著减少,但肠道菌群结构没有显著性差异,肠道菌群含量在各分类地位上都有明显变化。噬菌体饮水对鸡大肠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7年05期 v.37;No.245 833-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温和气单胞菌CRISPR位点的检测与分析

    焦雪;张培军;冷东泽;王建超;巴翠玉;李月红;

    为检测3株温和气单胞菌中是否存在CRISPR,采用PCR方法扩增3株菌的CRISPR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和预测了重复序列(direct repeat,DR)的同源性及二级结构。结果显示,3株温和气单胞菌中可信CRISPR个数为1,总长度为2 805bp,并含有42条间隔序列;可疑CRISPR个数为3,总长度为384bp。对可信CRISPR的DR二级结构预测发现,可形成发夹环,且头环由15个碱基构成,茎环含有5个碱基。在CRISPR BLAST中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比对时发现,除多数同属或同种外,DR与嗜热螺旋体DSM 6192菌株、暗网菌属等远缘菌种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且置信值为1;这说明温和气单胞菌株的CRISPR序列存在水平基因转移,并可能存在其他的进化进程。

    2017年05期 v.37;No.245 839-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巨型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EmGAM56的原核表达及其抗原性鉴定

    宿世杰;候照峰;许金俊;陶建平;

    本研究将巨型艾美耳球虫Emgam56基因去除信号肽后的ORF序列连接至pET-28a(+)载体,构建表达载体pET-28-Emgam56,转化表达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分析表达产物的可溶性和重组蛋白的分子相对质量,并进一步鉴定重组配子体蛋白rEmGAM56的抗原性。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载体能表达56000左右蛋白质,主要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Western blot检测表明,rEmGAM56蛋白能被鼠抗rEmGam56多克隆抗体和巨型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的康复血清特异性识别,显示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本研究结果为研制重组配子体抗原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2017年05期 v.37;No.245 84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MKK3抑制巨噬细胞炎性体活化

    李坤瑀;于水星;周风华;胡桂秋;韩文瑜;陈巍;杨勇军;

    为了探究MKK3对小鼠巨噬细胞炎性体活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无菌分离培养野生型与MKK3基因缺失小鼠原代腹腔来源巨噬细胞,以LPS联合ATP经典方法诱导炎性体活化,并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的方法分析检测Caspase-1的活化、ASC的表达以及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分泌量。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小鼠巨噬细胞处理组比较,巨噬细胞缺失MKK3基因Caspase-1活化显著,ASC表达增加,IL-1β分泌也显著增加,而TNF-α分泌量差异不显著。即MKK3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炎性体活化,对小鼠巨噬细胞炎性体活化具有负调控作用。

    2017年05期 v.37;No.245 850-853+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毒害艾美耳球虫卵囊壁蛋白的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

    杜彩娟;查夕馨;黄晓星;刘丹丹;许金俊;陶建平;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了毒害艾美耳球虫未孢子化卵囊壁可溶性蛋白。用鼠抗毒害艾美耳球虫重组配子体蛋白rEnGAM56和rEnGAM59多克隆抗体,对卵囊壁可溶性蛋白进行了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至少有24条较清晰的电泳条带,其中6条为相对明显的主带,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7 000,35 000,34 000,20 000,14 000和12 000。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鼠抗rEnGAM59和rEnGAM56多抗均能识别1条条带,前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约14 000,后者约30 000。推测30 000和14 000卵囊壁蛋白分别来自毒害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EnGAM56和EnGAM59。

    2017年05期 v.37;No.245 854-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人兽共患病

  • 11株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广西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刘婷婷;谢芝勋;宋德贵;罗思思;谢丽基;邓显文;谢志勤;黄莉;黄娇玲;张艳芳;曾婷婷;王盛;

    2013—2014年从广西活禽市场采集的棉拭子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1株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为了解该亚型AIV的分子特征及其遗传进化关系,本研究对分离株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并采用生物学信息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株H3N2亚型AIV HA基因裂解位点均只有1个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分子特征;HA基因受体结合位点为242Q~244G,不同于人流感226L~228S,优先与禽源受体进行结合;全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11株H3N2亚型AIV分离株的8个基因片段均属于欧亚谱系的禽源进化分支,与猪源和人源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远;分离株内部基因来源较复杂,推测这11株毒株是由不同亚型毒株经过长时间进化而发生自然重排形成的重组病毒。

    2017年05期 v.37;No.245 859-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7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禽流感病毒AM2蛋白相互作用宿主蛋白的筛选及初步验证

    金新;于洪敏;张茂林;段铭;李影;关振宏;

    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禽流感病毒AM2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可为研究AM2蛋白的生物学新功能提供依据。将检测无毒性与自激活作用的诱饵质粒pGBKT7-AM2与淋巴文库质粒进行融合杂交,然后对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阳性克隆进行酵母回转试验验证。经酵母双杂交筛选与验证最终获得2个与AM2相互作用的蛋白。选择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Ⅱ(COXⅡ)蛋白进行进一步研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HA-COXⅡ,并进行GST-pull down和免疫荧光试验验证。结果表明,COXⅡ与AM2存在相互作用,且在细胞质中存在共定位现象,为进一步研究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和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7年05期 v.37;No.245 86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过敏毒素C5a和C3a在微小隐孢子虫感染中的表达分析

    郭雅旭;吴飞;方艳琴;林青;赵光辉;

    为明确过敏毒素C5a和C3a在小鼠感染和清除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为研究对象,以BALB/c小鼠为感染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C.parvum感染小鼠的小肠相关淋巴组织和脾脏中过敏毒素C3a、C5a及其相应受体(C3aR和C5aR)的mRNA水平。结果显示,在脾脏和小肠中,不仅过敏毒素C5a和C3a在感染后出现了显著上调表达,其受体C5aR和C3aR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亦显著上调表达(P<0.05),并呈现动态变化。这些研究结果提示C5a/C5aR和C3a/C3aR信号参与了宿主抗微小隐孢子虫感染的过程。

    2017年05期 v.37;No.245 871-874+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弓形虫慢性感染小鼠脑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组学

    吕琳;王亚培;黄万意;袁子国;

    通过比较弓形虫慢性感染小鼠与健康小鼠的脑组织,筛选差异表达的鼠脑蛋白质,以期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挖掘其导致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的机制,并为寻找生物标志物提供靶标。建立弓形虫PRU株慢性感染小鼠模型,运用iTRAQ技术,结合LC-MS/MS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验证iTRAQ数据。结果共鉴定出4 983个蛋白,差异表达蛋白461个,其中215个蛋白上调表达,246个蛋白下调表达,差异蛋白主要涉及代谢和神经过程等通路。结果表明,iTRAQ结合LCMS/MS技术能快速有效地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为研究弓形虫慢性感染致宿主CNS损伤机制以及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提供参考。

    2017年05期 v.37;No.245 875-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基础兽医学

  • 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在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袁富威;班赟;叶文初;许贤会;党丽梅;张洁;董欣;李引乾;

    将18头健康成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高、中、低3组,每组每头分别肌肉注射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注射液10(50mg),5(25mg),2.5mL(12.5m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药浓度,用残数法逐头奶牛拟合药动学曲线方程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研究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在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药时数据符合有吸收一室模型,高,中,低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18.22±2.17),(15.30±0.64),(20.09±5.03)h-1;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0.04±0.004),(0.05±0.002),(0.04±0.01)h;分布和消除速率常数Ke分别为(1.32±0.14),(1.27±0.12),(1.40±0.16)h-1;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0.53±0.06),(0.55±0.05),(0.50±0.06)h;达峰时间tmax均为0.17h;达峰质量浓度Cmax分别为(6.34±0.59),(5.94±0.27),(4.81±0.16)μ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4.40±2.19),(10.14±1.07),(13.15±4.34)μg/(L·h)。奶牛单剂量肌肉注射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注射液后,机体对药物吸收迅速,消除快,浓度约10min达到峰值,100min后达到注射前的水平。根据药时曲线峰浓度,AUC值及相关的临床药效学试验结果,建议临床使用剂量为5mL(25mg)。

    2017年05期 v.37;No.245 883-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CTGF和FGF-2在成年牦牛肺脏的分布

    蒋寒丹;何俊峰;崔燕;

    为了探讨成年牦牛肺脏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结构的形成过程和机理,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成年牦牛肺脏中CTGF和FGF-2的准确分布位置和表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TGF主要分布于肺支气管及其分支上皮细胞,表达程度较强;少量分布在肺血管上皮、平滑肌细胞,表达程度较弱。FGF-2大量分布于肺支气管及其分支、肺动脉以及肺小动脉平滑肌层细胞,呈强表达;在内皮细胞细胞质中也有分布,其表达强度弱于平滑肌。结果表明,CTGF和FGF-2共同促进了成年牦牛肺脏对高原适应性结构的形成和维持。

    2017年05期 v.37;No.245 88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卵泡刺激素受体在雌性山羊颈动脉体的分布

    孙曼;郭雅茹;徐永平;金秀芳;杜宜楠;黄双;

    为了检测雌性山羊颈动脉体中是否存在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探讨卵泡刺激素(FSH)是否可以影响雌性山羊颈动脉体的活动,本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在山羊颈动脉体内的分布特点,利用IPP 6.0图像半定量分析系统分析FSHR在颈动脉体中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上的表达量差异。结果显示,FSHR主要分布在颈动脉体的实质细胞(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Ⅰ型细胞中FSHR强阳性产物分布于细胞核,中等阳性产物分布于细胞膜,弱阳性或阴性产物分布于细胞质;Ⅱ型细胞中有强阳性产物;血管内皮细胞中有中等阳性或强阳性产物。FSHR在颈动脉体的实质细胞与非实质细胞中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证实FSHR在雌性非妊娠山羊颈动脉体内广泛表达,提示颈动脉体可能接受FSH的调节,这为研究FSH作用于非生殖系统及颈动脉体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

    2017年05期 v.37;No.245 893-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JSRV-Env诱导转染NIH 3T3细胞后对VEGF和EGFR因子表达的影响

    骆爽;孙丽红;于立新;么宏强;

    通过探索JSRV Env真核表达质粒诱导转染小鼠NIH 3T3(小鼠成纤维细胞)后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变化与绵羊肺腺瘤病(OPA)肿瘤发生的关联性。首先体外培养NIH 3T3细胞,设立转染pEGFP-C1-env、pEGFP-C1及未转染细胞组。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VEGF和EGFR mRNA水平上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两细胞因子在不同处理的NIH 3T3细胞培养上清中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相比pEGFP-C1和未转染细胞组,转染pEGFP-C1-env细胞组中VEGF和EGFR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在该处理组的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到VEGF和EGFR蛋白浓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pEGFP-C1细胞组相比未转染细胞组VEGF和EGFR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差异不明显(P>0.05)。结果表明,JSRV Env在诱导转染小鼠NIH 3T3细胞转化过程中,通过qPCR和ELISA的检测结果均可得知VEGF和EGFR表达量均升高,由两者的过表达变化推测VEGF和EGFR在OPA肿瘤发生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同时为OPA针对两者进行的基因靶向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2017年05期 v.37;No.245 898-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技术筛选宿主因子CypB的互作蛋白

    张頔;赵魁;周艳龙;赵宇航;钟嘉伟;崔珊珊;高丰;宋德光;

    为探讨亲环蛋白B(cyclophilin B,CypB)促进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 virus,ORFV)复制增殖的机制,以ORFV早期感染MDBK细胞为试验材料,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筛选与CypB互作的蛋白。免疫共沉淀产物的Western blot和SDS-PAGE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大小约为25 000处可见有明显的差异条带。切下该差异蛋白条带进行质谱鉴定分析,将获得的原始质谱数据使用Mascot软件中的串级质谱数据搜索功能(MS/MS Ions Search)进行搜索鉴定,初步筛选获得6个可能与CypB相互作用的病毒相关蛋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CypB在ORFV早期侵染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2017年05期 v.37;No.245 905-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临床兽医学

  • 碳水化合物/油脂比对断奶仔猪免疫机能及肠道形态的影响

    王贵富;于文雅;孙泽威;

    为了研究饲料中以玉米淀粉和大豆油作为能量来源对断奶仔猪免疫机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8头健康仔猪,按随机区组分为3个处理,每组6个重复。采用单因子设计,饲喂仔猪碳水化合物与植物性脂肪的能值比(carbohydrate energy value,(CEV)/fat energy value,FEV)分别为:11.7∶1.0(低油脂组),1.5∶1.0(中油脂组)和1.0∶6.9(高油脂组)的日粮,各处理组消化能均为14.6 MJ/kg、粗蛋白含量均为17%的等能、等氮日粮,饲养试验结束后屠宰。结果显示,仔猪饲喂低油日粮组脾脏质量显著高于中油组和高油组(P<0.05),各组之间胸腺质量以及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仔猪饲喂低油日粮组血清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中油组和高油组(P<0.05);仔猪饲喂低油日粮组血清IgG含量最高(P<0.05),IgG含量从高到低含量排序为:低油组>中油组>高油组(P<0.05);同时,仔猪饲喂低油日粮不同程度提高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空肠后段及回肠绒毛高度(P<0.05)。结果表明,高油日粮使仔猪肠道绒毛不同程度萎缩、损伤,免疫器官质量下降。低油日粮上述情况有所改观,表现为肠道绒毛较高、结构较为完整,免疫器官质量升高。可见,高CEV/FEV比日粮有益于改善动物机体免疫机能及肠道形态结构。

    2017年05期 v.37;No.245 909-913+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亚临床酮病奶牛的氧化抗氧化状态和乳品质

    李玉;董记红;林根祥;王希春;冯士彬;丁红研;孟婷婷;许伟;吴金节;王哲;刘国文;李心慰;

    为研究亚临床酮病奶牛的氧化应激状态及其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分别选取21头亚临床酮病奶牛和21头健康奶牛,通过尾静脉采集非抗凝血,用于氧化抗氧化指标的检测;同时收集新鲜乳样,用于乳成分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健康奶牛相比,亚临床酮病奶牛的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乳蛋白和总固形物活性、血清葡萄糖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乳脂肪比、非酯化脂肪酸、β-羟基丁酸、丙二醛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由此可见,亚临床酮病奶牛体内存在氧化应激,主要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并且氧化应激状态显著高于健康奶牛,乳品质低于健康奶牛。

    2017年05期 v.37;No.245 914-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奶山羊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孟凡生;袁翠林;

    选择45只胎次(2~3)、泌乳量和体质量接近,处于泌乳中期的健康奶山羊,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将试羊随机均分成3组,每组15只。饲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12.5%,15%。预试期10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奶山羊泌乳量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上升而极显著升高(P<0.001);12.5%组和15%组乳蛋白产量几乎相同(P>0.05),12.5%组各乳成分含量均最高。12.5%组和15%组试羊白蛋白、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10%组(P<0.05),12.5%组与1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试羊血清总胆固醇、葡萄糖、谷草及谷丙转氨酶均无影响(P>0.05)。结论:综合4%标准乳产量、乳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12.5%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更有利于奶山羊生产性能的发挥。

    2017年05期 v.37;No.245 918-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蓝刺头及蓝刺头复方水提物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姜梦如;刘丹丹;朱浩;马晓宇;杨英;

    为研究蓝刺头及蓝刺头复方水提物对Ⅱ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本试验以SD大鼠饲喂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蓝刺头水提物高、中、低浓度组,蓝刺头复方水提物高、中、低浓度组,对各组大鼠分别连续56d灌服生理盐水及相应浓度蓝刺头及蓝刺头复方水提物,并检测大鼠相关血糖血脂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蓝刺头及蓝刺头复方水提物高、中剂量组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均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蓝刺头及蓝刺头复方低剂量组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均无明显的改善;蓝刺头及蓝刺头复方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TC、TG和LDL-C的含量(P<0.05),HDL-C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蓝刺头及蓝刺头复方水提物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具有降糖、降脂的作用。

    2017年05期 v.37;No.245 923-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猪EP1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杜丽丽;李赛赛;温丙言;王江;王月影;钟凯;

    为进一步体外研究EP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试验对EP1基因进行了组织分布分析。以猪骨髓cDNA为模板克隆了猪EP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对克隆的基因序列进行了序列分析,用非酶连接技术将此基因克隆至丙酸诱导型原核表达载体pBbB3a-His6-MBP-LIC中。用菌液PCR进行阳性克隆鉴定并测序,将测序鉴定正确的克隆菌液提取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丙酸钠诱导表达His6-MBP-EP1融合蛋白,并用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克隆了猪EP1基因,长度为651bp,猪EP1基因在骨髓中的表达量很高;构建了EP1丙酸诱导型原核表达载体pBbB3a-His6-MBP-EP1;His6-MBP-EP1融合蛋白在裂解菌液的上清中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65560。结果表明,运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P1基因融合蛋白,为进一步在体外开展猪EP1基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提供基础。

    2017年05期 v.37;No.245 930-935+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延边黄牛胆绿素还原酶cDNA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汪雨婷;关立增;胡楠;蔡锦顺;

    为了克隆延边黄牛胆绿素还原酶(Biliverdin reductase,BVR)的CDNA序列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并进行鉴定。本试验根据黄牛、马和东北虎BVR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通过3′和5′RACE方法获得延边黄牛BVR基因全长cDNA序列。之后构建pET-28a-BVR重组质粒并转化到E.coli BL21(DE3)中表达并进行纯化。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BVR酶的活性。结果显示,所获得的延边黄牛BVR基因cDNA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该cDNA序列阅读框由891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96个氨基酸。用BLAST和ClustalW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与牛、马和东北虎的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98.0%,88.0%和87.0%。SDS-PAGE鉴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 560。分光光度法检测BVR具有催化胆绿素还原为胆红素的活性。结果表明,通过克隆表达获得了有活性的延边黄牛BVR酶蛋白,为胆红素的进一步大量制备提供理论基础。

    2017年05期 v.37;No.245 936-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北京油鸡和来航鸡脾脏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耿立英;巩元芳;刘铮铸;张健;朱文进;赵书雨;张传生;李祥龙;

    为筛选北京油鸡和来航鸡脾脏组织中与抗病力差异相关的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了42日龄北京油鸡(抗病力较强)和来航鸡(抗病力相对较弱)脾脏组织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GO功能分类、KEGG信号通路分析和STRING互作网络构建,并利用荧光定量PCR验证了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以来航鸡为对照组,北京油鸡与之相比,差异倍数在2倍以上的共有1335个基因,其中693个上调表达,643个下调表达,包括多个与淋巴细胞的激活、分化和增殖、免疫器官发育等相关的基因,主要涉及到结合功能、细胞组成、细胞加工和生物学调节等功能。对通路显著性分析发现,与免疫相关生物学通路共有4个,其中BCR信号和TLR信号涉及脾脏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两条通路上的差异表达基因构成1个相互连接的互作网络,其中D79B、CD44、IL1B、SOCS1及TLR4等位于重要节点位置。为今后挖掘新基因和研究影响鸡抗病力的遗传因素等提供理论依据。

    2017年05期 v.37;No.245 941-948+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功能性油脂对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

    徐子娴;张涛;雷志良;迟玉杨;张晶;周长海;金永成;

    通过将不同种类功能性油脂(亚麻籽油、油茶籽油以及菜籽油)添加到乳腺上皮细胞中,研究其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SREBP基因相关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进行体外培养,然后在分化培养基中分别添加相同浓度的不同功能性油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对甘油三酯合成基因(LPL、AGPAT3)、活化和转运基因(FASN、ACACA、SCD)表达的影响;检测其对脂肪酸网络调控基因(SREBP1C、PPARγ)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籽油能促进ACACA、SREBP1C、FASN、AGPAT3以及SCD基因的表达,抑制PPARγ基因的表达;亚麻籽油和菜籽油对乳脂合成的相关基因基本没有促进作用,但是3种不同种类的功能性油脂均可以抑制PPARγ基因的表达。

    2017年05期 v.37;No.245 949-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Ghrelin对鸡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分化为脂肪细胞的影响

    谭晓彤;梁美乐;张丽华;徐立凤;张媛;马勇江;李玉谷;

    为探讨Ghrelin对鸡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MSCs)增殖及分化为脂肪细胞的影响。本研究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Ghrelin对AMSCs增殖的影响,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hrelin对AMSCs中c-myc和胸苷激酶1(TK1)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然后,采用化学法对AMSCs进行成脂分化诱导,在此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Ghrelin,观察AMSCs的形态学变化,油红染色测定甘油三酯的累积情况,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细胞分化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PARγ)和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10-7~10-11 mol/L浓度的Ghrelin均能显著或极显著促进AMSCs的增殖,其中10-9 mol/L浓度的Ghrelin的促增殖作用最强;Ghrelin也能显著或极显著升高c-myc和TK1基因mRNA的表达量。同时,Ghrelin促进A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过程中甘油三酯的累积和脂滴的形成,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PARγ和C/EBPα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说明,Ghrelin能够促进AMSCs增殖及分化为脂肪细胞。其分子调节机制可能是,Ghrelin通过增加c-myc的含量,进而引起TK1的活化,从而导致细胞周期的激活,促进AMSCs增殖;Ghrelin可能通过促进PPARγ和C/EBPα的表达,从而促进A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

    2017年05期 v.37;No.245 95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巴西非洲猪瘟根除计划的经验与借鉴

    戈胜强;吴晓东;李金明;张志诚;王金叶;王志亮;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可通过软蜱传播,感染野猪后可造成其长期无临床症状下排毒且无有效疫苗可用,故该病属于很难根除的疫病。1978年该病传入巴西,巴西政府在付出了前所未有的代价后,历时7年最终根除该病。为此作者就巴西非洲猪瘟根除计划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我国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参考。

    2017年05期 v.37;No.245 961-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龟鳖病防治药物临床应用和毒副作用的研究进展

    章宇思;潘连德;

    随着龟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龟鳖疾病的临床用药问题逐渐被重视。目前的研究分别针对龟鳖群体养殖和龟鳖个体进行试验,群体养殖的龟鳖药物研究多是为大规模生产服务,以经验性的报道居多,选药及用药方法主要依照鱼药标准,选择药物多是中草药与抗生素,给药方式较为传统,主要为浸泡、拌饲、泼洒,对于药物有效成分和毒副作用等并无深入研究;针对龟鳖个体的研究与兽类相似,对药物用量、给药方法、临床操作都有研究,所研究的药物主要是镇痛药、麻醉药、抗菌药,部分药物已有明确的用量,给药方法也有雾化、灌胃、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目前有少量研究运用病理学和血液学对药物在龟鳖体内毒副作用的进行评价,研究对象为芬苯达唑、伊维菌素这类抗寄生虫类药物,其他常用药的毒性研究少有报道。

    2017年05期 v.37;No.245 965-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