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瑞勤;郭嘉;魏凤灵;冯延;马思续;张留君;李想通;李闻;孙杨杨;杨国宇;夏平安;张改平;
参照包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 VR2332株完整ORF5基因的载体pMD18T-ORF5的核酸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全长的PRRSV ORF5基因片段,同时以SOE-PCR技术扩增缺失信号肽和跨膜区的ORF5核酸片段ORF5NC,分别克隆至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供体质粒pFastBac-HTA,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HTA-ORF5及截短表达的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HTA-ORF5NC。将供体质粒分别转化DH10Bac细胞,获得重组穿梭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在Sf9细胞中分别成功表达了全长的GP5重组蛋白和缺失信号肽、跨膜区的截短GP5重组蛋白。2种重组蛋白经纯化后,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ELISA方法检测免疫GP5全长和截短重组蛋白的小鼠血清中抗体滴度分别为1∶800和1∶1 600,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试验为进一步分析重组蛋白诱导中和抗体产生的能力以及为PRRSV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2019年04期 v.39;No.268 609-614+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韩昊莹;郑兰兰;田润博;赵宇;张鸿鑫;徐朋丽;陈红英;
为建立同时快速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二重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EDV M基因和PCV3 Rep基因高度同源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PEDV M基因与PCV3 Rep基因,经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PEDV与PCV3的二重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对PEDV和PCV3的检测结果为阳性,而对猪圆环病毒2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等8种常见的病原体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应用本方法对PEDV和PCV3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37.6拷贝/μL和61.2拷贝/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PEDV和PCV3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为快速、高效、定量检测PEDV和PCV3提供了技术帮助。
2019年04期 v.39;No.268 615-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曹亮;田明尧;孙文超;郭丹丹;汪伟;鲁会军;刘云霞;郑敏;钱爱东;金宁一;
参照GenBank上登录的非典型猪瘟病毒(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s virus,APP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成功从感染APPV阳性样品中扩增出270 bp的APPV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EASY-Bluent Zero Cloning Kit载体,以纯化的重组质粒为模板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APPV的特异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C_t值与标准品在1.49×10~1~1.49×10~(10) copies/μL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20.999,斜率为-3.442,扩增效率为95.207%。该方法与PCV2、PRV、PRRSV、PPV及CSFV基因组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比常规PCR高出1 000倍,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2%。对临床采集的20份疑似感染APPV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应用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成功检测到3份APPV阳性样品,而常规PCR仅检测到1份,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比常规PCR灵敏度更高。本试验所建立的APPV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实现对APPV早期诊断及感染进行定量分析检测。
2019年04期 v.39;No.268 622-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原霖;钟凤然;董浩;陈亚娜;孙圣福;柴方红;宋晓晖;翟新验;杨林;王传彬;
为了研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欧洲株国家核酸标准物质,将PRRSV欧洲株代表毒株LV接种Marc145细胞,待出现细胞病变后,反复冻融收集病毒液,并灭活分装。制备后进行均匀性评估、稳定性评估、数字PCR法定值、不确定度分析和临床试用。结果显示,制备的标准物质的定值为(1.83±0.22)×10~4 copies/μL;样品均匀;-20℃稳定保存12个月以上,4℃稳定2个月以上。经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的专家评审,该制备物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的要求,可以作为核酸扩增检测的PRRSV核酸标准物质。
2019年04期 v.39;No.268 627-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丽丽;张志;刘爽;单虎;吴发兴;李晓成;王树双;
为进一步弄清我国犬是否感染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本试验对山东省青岛市某宠物医院采集发病犬的48份样品进行PCV3荧光PCR检测,发现7份病料呈现明显阳性,对这7株阳性样品继续用普通PCR扩增,有3份可以扩增出228 bp的特异性条带。这些条带测序后与圆环病毒的其他参考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这3份样品的病毒序列与其他PCV3参考序列处于同一个进化分支,与PCV3的同源性为93.3%~99.5%,表明我国犬确实存在PCV3感染。
2019年04期 v.39;No.268 631-634+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沛;肖雷;杨振兴;牛保生;姚萍芬;赵天富;朱建波;李华春;
为了监测云南省反刍动物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zoot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的感染情况,本试验在云南省师宗县设立了监控点,筛选出EHDV抗体阴性的10头牛和5只羊作为哨兵动物,每年的5~10月份每周采血1次,11月到次年4月份每月采血1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监测其抗体转阳情况,用转阳牛的红细胞接种BHK以分离病毒,用病毒RT-PCR和中和试验鉴定病毒。结果显示,从2头转阳牛的抗凝血中分离到2株EHDV,其TCID_(50)分别为10~(-2.5)/0.1 mL和10~(-3.44)/0.1 mL,血清型均为EHDV-5型。本试验在云南省分离到EHDV,明确了云南省反刍动物存在EHDV感染,为我国监控EHDV流行情况及疫病风险防范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2019年04期 v.39;No.268 635-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孟秀彦;楚遵锋;张静静;张浩;王淑娟;魏凯;朱瑞良;
用改进水提醇沉法提取银杏叶多糖。用灭活的传染性法氏囊超强毒(vvIBDV)GX8/99细胞适应株分别制备不同质量浓度(40,20,10 g/L)银杏叶多糖佐剂疫苗、弗氏不完全佐剂疫苗和无佐剂疫苗。360只SPF公雏鸡随机均分为6组,其中5组SPF鸡分别免疫上述5种疫苗,另外1组SPF鸡不免疫作为阴性对照。检测IL-2和IFN-γ分泌量、血清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等用来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38日龄进行攻毒试验,评价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银杏叶多糖佐剂疫苗组各免疫指标均显著高于弗氏佐剂和无佐剂疫苗组(P<0.05);40 g/L银杏叶多糖佐剂疫苗组免疫效果最好,但与20 g/L银杏叶多糖佐剂疫苗组差异不明显,并且2组攻毒保护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银杏叶多糖作为vvIBDV疫苗佐剂具有良好的免疫促进作用,且20 g/L的银杏叶多糖即可达到最佳效果。
2019年04期 v.39;No.268 640-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醒海;李元果;王铁成;初冬;孙贺廷;孙伟洋;冯娜;谢英;何健;秦思源;彭鹏;赵永坤;杨松涛;高玉伟;夏咸柱;
本试验在野鸟禽流感病毒紧急疫情检测过程中鉴定并分离到1株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利用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育及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解析了该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分离株遗传进化情况,通过体外复制动力学试验及小鼠感染试验,评价了该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对哺乳动物致病性。进化分析显示,该病毒株属于Clade 2.3.4.4,可以不经适应直接感染小鼠并在呼吸系统内复制,表现出有限的组织嗜性,对小鼠呈低致病性。其在体内外复制能力较低。结果表明,本试验加深了对野生鸟携带H5N8禽流感病毒的认识和理解、对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的评价,为预测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趋势及其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9年04期 v.39;No.268 646-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0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金斗;丁佳欣;徐小洪;钱晶;张頔;费亦东;王玮琦;钦琪;尹仁福;丁壮;
新城疫病毒样颗粒已开发成一种高效递送外源蛋白的载体平台。本研究在小鼠模型中开展了嵌合布鲁菌BCSP31病毒样颗粒(BCSP31-cVLPs)免疫原性及其保护效力评价。体内试验数据表明,BCSP31-cVLPs能有效激活脾脏中树突状细胞,进而促进初始型CD3~+CD4~+ T的活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结果表明,BCSP31-cVLPs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重组BCSP31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BCSP31-cVLPs可激活T细胞并使其分化。攻毒结果表明,BCSP31-cVLPs具有与疫苗株M5相当的免疫保护效力。本研究为新型布鲁菌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数据支撑,并扩展了新城疫病毒样颗粒疫苗载体平台的应用。
2019年04期 v.39;No.268 65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石芸;崔一龙;尹有勤;王永强;周虹;李偲;刘锴;马德慧;
无菌采取内蒙古通辽市某羊场病死羊肠道内容物、肝脏和肺脏,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将从十二指肠内分离到的1株疑似致病菌株进行生化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再将其通过魏氏梭菌多重PCR试验、魏氏梭菌ELISA试验及16S rRNA PCR试验进行鉴定。将PCR产物进行测序并进行了16S rRNA基因的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经细菌生化试验、多重PCR试验、ELISA试验和16S rRNA试验均证实此分离株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进化树分析显示该菌与序列号为HQ808749.1(美国)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遗传距离最近。结果表明,该羊病例所分离的致病菌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
2019年04期 v.39;No.268 661-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宇;尹珺伊;陈楠楠;王岩;秦平伟;史同瑞;江波涛;徐伟生;杨文忠;
通过分离培养和形态特征从3头12月龄健康德州驴盲肠内容物样品中分离到芽孢杆菌,采用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分离菌,研究了分离菌的生长曲线、产纤维素酶活性、抗菌活性、药物敏感性及安全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分离到革兰阳性芽孢杆菌1株,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编号为LV2;该菌可降解羧甲基纤维素,产生清晰透明圈,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测定的20种临床常用抗生素中仅对林可霉素表现为中度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表现为敏感;急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安全性良好。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到的驴源短小芽孢杆菌具有安全、产纤维素酶、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益生活性,在研发驴用微生态制剂或生物发酵粗饲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2019年04期 v.39;No.268 666-670+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光平;朱利霞;王洪彬;史秋梅;
为了解秦皇岛昌黎地区毛皮动物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以60只临床患病毛皮动物为试验菌株的分离宿主,采用常规分离纯化、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检测其致病性,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K-B法对常用西药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琼脂平板打孔法对中草药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中草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此次分离到的28株大肠杆菌均使小鼠发病死亡;其中,24株大肠杆菌检测到irp2、fyuA毒力基因,检出率为85.7%;5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检出Ler、eaeA毒力基因,检出率为17.9%;耐药基因blaTEM、aadA1、blaCTX-M、blaTEM1、blaSHV-1、strA-strB、blaPSE1和blaOXA1的检出率分别为85.7%,89.3%,75.0%,71.4%,25.0%,24.1%,14.3%,14.3%;西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8株菌对链霉素、头孢拉定、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替米考星、青霉素同时耐药;中草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诃子、乌梅、五味子对这28株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为18~31 mm,MIC和MBC为15.63~500.00 g/L。
2019年04期 v.39;No.268 671-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马海彬;刘云霞;张必凯;韩继成;孙文超;解长占;靖杰;肖朋朋;张萍;尹逊哲;鲁会军;金宁一;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检测牛支原体血清抗体的方法,对牛支原体(M.bovis)P48膜蛋白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在编码基因两端加入酶切位点。利用生物学软件对P48蛋白进行抗原位点和亲水性分析,选择P48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和亲水性区域以及全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及反应原性分析。结果显示,表达的P48全蛋白、28~185、221~455位氨基酸区域蛋白均能与牛支原体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P48(221~455)效果最好。采用Ni-NTA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并基于纯化的P48(221~455)蛋白建立了一种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组内及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7%,重复性较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符合率较高。
2019年04期 v.39;No.268 678-682+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文蕊;杨晓野;王瑞;陈林军;李莹莹;罗晓平;张伟;梁萌;
本试验选用耐高温高压的菌种袋作为玉米粒培养基的培养容器,对Duddingtonia flagrans厚壁孢子进行批量培养,然后经孢子洗脱液将孢子洗脱后,将其制备成冻干制剂,并在内蒙古地区的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包头市萨拉齐、呼伦贝尔西旗等地养殖场共165头绵羊中进行了临床应用研究。通过设立不同的试验组和对照组,使用常用驱虫药伊维菌素进行驱虫试验,同时配合口服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厚壁孢子,在不同时间进行动物直肠采粪,对粪便进行第三期幼虫培养,然后检测比较不同组别粪便中感染性幼虫的数量,评价捕食线虫性真菌临床应用模式效果。结果显示,将伊维菌素与D.flagrans冻干制剂联合应用于绵羊的寄生性线虫病防治,可使粪便中幼虫数量降低100%,效果优于单独用药组。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冻干生物制剂与驱虫药物联合使用的临床应用模式,可以取得较好的家畜线虫病临床防控效果,值得进一步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2019年04期 v.39;No.268 683-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颖;曹增国;吴芳芳;李国华;李恩涛;焦翠翠;迟航;金宏丽;韩秋雪;张胜男;王化磊;冯娜;高玉伟;赵永坤;杨松涛;夏咸柱;
以纯化后的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糖蛋白(GP)作为抗原,致敏醛化的绵羊红细胞,进行最佳反应条件优化,建立间接血凝抗体检测方法。以EBOV高免马血清、纯化的IgG和精制免疫球蛋白F(ab’)_2为待检样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假病毒中和试验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EBOV抗体,与马尔堡病毒、裂谷热病毒等的阳性血清均不发生反应;与假病毒中和试验测得的抗体效价增长规律相一致。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建立了EBOV抗体间接血凝检测方法,该方法安全、简便、快捷,为EBOV疫苗免疫后的效果评价提供了又一新的检测方法。
2019年04期 v.39;No.268 688-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照文;丁美明;彭鹏;蔡建秋;张必凯;涂长春;郭焕成;
为了解东北边境地区野猪及放养杂交野猪群体猪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情况,于2015—2018年在吉林省、黑龙江省的中朝、中俄边境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加格达奇周边地区采集6月龄以上杂交野猪血清、粪便或肛拭子样品共520份,采集野猪血清和粪便样品共248份。ELISA检测、RT-nPCR检测、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及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杂交野猪和野猪感染HEV的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34.1%(136/399);核酸总阳性率为1.56%(12/771),12份核酸阳性样品均来自杂交野猪,病毒基因组ORF2部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5.4%~100.0%,属于基因4型,4a、4b亚型。对4a亚型的1份阳性样品(LJG-18)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其核苷酸序列与日本的人源毒株JKO-ChiSai98C同源性最高,为94.9%,与吉林省猪源毒株Ch-S-1同源性为90.2%。结果表明:东北边境地区放养杂交野猪群具有较高的HEV血清抗体阳性率,HEV流行毒株以4a亚型为主。本试验针对我国野猪及放养杂交野猪群体开展猪戊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为该病的流行情况提供了新的科学数据,对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4期 v.39;No.268 695-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李石;佟彦林;崔苗苗;苏玉铭;董筱萍;任玉峰;高慎阳;周铁忠;
为了解辽宁省猪链球菌流行菌株主要血清型毒力因子分布特征及致病性,依据猪链球菌属保守基因及血清型特异性基因,从辽宁地区采集猪链球菌疑似病例肺脏、肝脾、脑、关节液等样品进行猪链球菌及其血清类型鉴定;应用猪链球菌6种主要毒力因子特异性基因扩增检测方法,检测所分离到的不同血清类型猪链球菌的毒力因子分布情况,并应用小鼠攻毒试验和病理学技术对其致病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从辽宁地区采集的72个样品中共分离到23株猪链球菌,主要血清型有1,2,7型,其中SS1型4株,SS2型2株,SS7型5株。其余12株未确定血清型。SS1、SS2、SS7型阳性率分别为17.39%,8.69%,30.43%。毒力因子检测结果显示,上述6种毒力因子检出率分别为100%,66.6%,25%,16.7%,75.0%,58.3%,其中SS2均具备6种毒力因子,SS1、SS7和血清型阴性株猪链球菌均具有部分毒力因子,与SS2的差异毒力因子为epf。SS2可引起小鼠的急性败血症以及脑膜炎,SS1、SS7均可引起小鼠发病,但各器官的损伤则较轻。SS1、SS2、SS7脑内接种均可引起小鼠脑膜炎,炎症反应SS2最重,SS1次之,SS7最轻。
2019年04期 v.39;No.268 702-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4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邓雨明;段开放;侯欢欢;张燕;彭其胜;
以Cu/Zn SOD为目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分别构建了组成型过表达系统pBBR-trc-sod和诱导型过表达系统pBBR-lacPtrc-sod,在布鲁菌S19疫苗株中进行了Cu/Zn SOD的过表达。同时,以大肠杆菌为宿主表达纯化的重组Cu/Zn SOD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对2种过表达系统中Cu/Zn SOD蛋白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诱导型Cu/Zn SOD过表达系统的表达量更高,且能与所制备的多抗发生特异性反应。结果表明,构建的过表达系统能够实现Cu/Zn SOD蛋白在布鲁菌S19疫苗株中过表达;同时,该试验也提示我们这种表达系统可应用于布鲁菌S19疫苗的抗原改造。
2019年04期 v.39;No.268 711-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宗争;邓旭明;王建锋;
选择具有显著抗炎效果的甘草总黄酮为受试化合物,考察其抗产气荚膜梭菌所致鸡坏死性肠炎的效果,为甘草总黄酮在坏死性肠炎的治疗应用提供依据。选择AA~+肉鸡,经口给予产气荚膜梭菌ATCC13124菌悬液建立肉仔鸡坏死性肠炎模型,之后使用甘草总黄酮对造模成功的肉鸡进行治疗,通过剖检考察肉鸡肠道的病变情况、病变评分、日增重及器官指数等指标以评估甘草总黄酮对坏死性肠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通过经口攻菌成功建立了肉仔鸡坏死性肠炎模型;剖检发现,经甘草总黄酮治疗的模型鸡其肠道病变程度明显缓解,病变损伤评分显著低于感染组,炎性因子含量显著降低;治疗组肉鸡日增质量及器官指数与健康肉鸡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甘草总黄酮能够缓解产气荚膜梭菌所致坏死性肠炎对肉鸡肠道的损伤,具有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治疗坏死性肠炎的潜力。
2019年04期 v.39;No.268 716-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 ] - 韩坤;孟祥玉;白雪;闫喜军;冯二凯;佟盼盼;吕娇;于莹;陈立志;
从濒死期蓝狐肺脏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短杆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RNA鉴定、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及khe基因鉴定,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分离菌株的分型、人工感染小鼠试验、药敏试验及毒力基因检测等。最终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K20型肺炎克雷伯菌,命名为SWKp17;同时,Vitek细菌鉴定仪鉴定该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细菌有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其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2.9×10~7 CFU;对三代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耐药,但对亚胺培南和多黏菌素敏感。该菌株具有fim、ureA、mrkD及wabG毒力基因,但不具有rmpA、kfu、alls、iroNB、ybtA、uge、iucB等毒力基因。结果表明,引起本次狐狸肺炎的致病菌为非K1、K2、K3、K5、K20、K54及K57型肺炎克雷伯菌,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由该菌引起的狐狸肺炎提供参考依据。
2019年04期 v.39;No.268 722-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吕其壮;刘畅;颜秋;陈艳;章烨雯;陈旭健;邓旭;
克隆猪热休克蛋白40 (heat shock protein 40,Hsp40)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以纯化的猪Hsp40蛋白为抗原免疫兔制备抗猪Hsp40多克隆抗体。参照GenBank收录的猪Hsp40全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扩增其CDS区全序列的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猪Hsp40基因;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zn1-His,测序无误后转化Arctic Express (DE3) RP感受态高效表达宿主菌,优化其表达条件(时间、IPTG浓度、温度)后,将可溶性的猪Hsp40重组蛋白用His-Band Ni~+层析柱进行纯化,用纯化的His-Hsp40重组蛋白免疫兔以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抗原亲和纯化法对制备的多抗进行纯化,并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利用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以及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的猪Hsp40基因片段长度为1 485 bp,表达出的可溶性His-Hsp40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7 800,制备出的猪Hsp40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512 000,且该多抗能够特异性识别His-Hsp40重组蛋白和猪肺泡巨噬细胞中的Hsp40蛋白。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猪Hsp40基因,表达并纯化了猪Hsp40蛋白,制备的兔抗猪Hsp40蛋白多克隆抗体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猪Hsp40蛋白抗原的检测。
2019年04期 v.39;No.268 728-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石玉华;郑梦洁;徐伟;师福山;
为体外构建NLRP3炎症复合体,利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NLRP3、IL-1β、ASC和Pro-Caspase-1,分别连接到相应的载体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3XFLAG-NLRP3、pEGFP-C1-ASC、pEGFP-C1-IL-1β、PCI-CASP-HA,利用Lipofectamine2000试剂转染到HEK293T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各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质粒共转染体外构建NLRP3炎症复合体,采用ELISA方法检测IL-1β生成情况。结果显示,3XFLAG-NLRP3、pEGFP-C1-ASC、pEGFP-C1-IL-1β、PCI-CASP-HA重组质粒均被成功构建,各蛋白于HEK293T细胞内均被成功表达;质粒共转染后ELISA检测到高水平的IL-1β生成,表明NLRP3炎症复合体体外构建成功。NLRP3炎症复合体在体外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其激活机制奠定了基础。
2019年04期 v.39;No.268 735-738+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景夫;兰云刚;李姿;张竞;关继羽;赵魁;高丰;贺文琦;宋德光;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长达200个以上核苷酸的转录本,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具有特异性。为筛选与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orcine hemagglutinating encephalomyelitis virus,PHEV)致小鼠神经系统损失相关的LncRNA,本试验对正常小鼠和PHEV感染小鼠大脑皮质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PHEV感染过程中LncRNA差异表达数据。经过生物学分析,发现与PHEV感染相关的LncRNA-NONMMUT131476.1位于小鼠第8号染色体Herpud1(homocysteine-inducible,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inducible,ubiquitin-like domain member 1)和Nlrc5(NLR family,CARD domain containing 5)两基因间,由5个外显子构成。利用qPCR方法对感染PHEV的小鼠脑组织和N2a细胞中LncRNA-NONMMUT131476.1及Nlrc5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发现LncRNA-NONMMUT131476.1和Nlrc5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上调。研究发现干扰LncRNA-NONMMUT131476.1后Nlrc5表达被抑制,表明Nlrc5可能为其潜在靶基因。同时,沉默LncRNA-NONMMUT131476.1表达能促进病毒复制增殖,表明该LncRNA可能作为调节因子,参与调控PHEV感染过程,但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试验为PHEV感染发病机制和PHEV防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2019年04期 v.39;No.268 739-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霄;韩超;陶金良;魏媛媛;秦姣姣;史万玉;
将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LPS模型组,丹参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灌胃相应药物12 d后,腹腔注射LPS和D-GalN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SOD、MDA、GSH-Px水平,比较造模1,3 h后各组小鼠肝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变化以及测定肝组织ICAM-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 IL-1β、IL-6、TNF-α含量以及I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丹参多糖各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IL-1β、IL-6、TNF-α含量以及I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各用药组之间相比较,丹参多糖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调控过氧化指标、炎症细胞因子和ICAM-1效果最显著(P<0.05或P<0.01)。结果表明,丹参多糖具有明显缓解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肝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及ICAM-1蛋白表达有关。
2019年04期 v.39;No.268 745-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汪润民;潘欢;朱敏翘;乔娜;李英;胡莲美;唐兆新;朱新宇;潘家强;
选用1日龄的雌性岭南黄肉鸡99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33只。对照组常规饲养,试验Ⅰ组和Ⅱ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012 mL/L和0.020 mL/L的茶树油,试验至45日龄结束。解剖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小肠黏膜形态、上皮内淋巴细胞及杯状细胞数目。结果显示,2个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段小肠的绒毛长度增加,肠壁变薄,隐窝深度变浅,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增加;2个试验组的上皮内杯状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目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茶树油能够改善肉鸡小肠黏膜结构,增加小肠上皮内免疫细胞数量,提示茶树油对肉鸡的肠道吸收和肠道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2019年04期 v.39;No.268 751-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威;夏成;陈媛媛;崔一喆;张洪友;徐闯;
试验随机选取产前奶牛29头,跟踪采集产前2周、产前1周、分娩当天及产后3,7,14,21 d的血浆样品,检测血浆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特征,并记录泌乳量。任意采集时间点血浆β-羟丁酸(BHBA)≥1.2 mmol/L则为酮病组, BHBA<1.2 mmol/L则为对照组。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牛群中酮病发病率为58.6%,酮病主要发生在产后7~14 d;酮病组奶牛产前血液相关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酮病组奶牛分娩当天血钾水平升高,血磷水平显著降低;产后3 d酮病组奶牛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BHBA、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奶牛;产后7,14,21 d血浆BHBA、非脂化脂肪酸(ENFA)、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奶牛,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奶牛。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后3 d血液TC、HDL-C、K、BHBA、泌乳量与奶牛酮病的发生显著相关。将显著性相关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建模,最终建立了基于血液HDL-C、BHBA、泌乳量的奶牛酮病早期诊断模型,即y=17.95-9.81×HDL-C-2.71×BHBA-0.20×泌乳量,当y<0时存在发生酮病风险,模型早期预测奶牛酮病的准确率82.8%、灵敏度81.3%、特异性84.6%。
2019年04期 v.39;No.268 756-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3 ] - 路璐;曲伟杰;时永强;祝宇;颜兴琼;龚蕾;孙卫星;杨金朋;
用分离到的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GBS)及标准菌株侵袭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建立体外感染细胞模型,并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同时,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细胞受到侵袭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炎性因子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标准菌株组(WL组)与空白组相比凋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分离菌株组(FL组)与空白组相比凋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分离菌株组与其标准菌株组的凋亡率差异也极显著(P<0.01)。qRT-PCR结果分析显示,标准株组TNF-α、IL-6及IL-8 mRNA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分离菌株组TNF-αmRNA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IL-6及IL-8 mRNA转录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与标准菌株相比,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侵袭和损伤能力较低,乳腺细胞的凋亡率也较低,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受到细菌侵袭的时候,细胞中IL-6、IL-8及TNF-α等炎性因子mRNA的转录水平都显著性提高,但在相同浓度下GBS标准株诱导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量显著高于GBS分离株。本试验结果为以后预防和控制GBS引起的隐性乳房炎提供试验依据。
2019年04期 v.39;No.268 762-76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慧;辛世杰;邹文斌;安婷婷;杨建生;林雨鑫;孙庆雨;杨芳;戴国俊;
为研究高温期日粮中添加迷迭香、维生素E、维生素C和大豆油组合对蛋鸡热应激蛋白(HSP70)、溶菌酶(LYZ)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试验选用41周龄京粉蛋鸡36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Ⅲ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组在基础日粮之上添加迷迭香草粉(0.6%),Ⅱ组在基础日粮之上添加维生素E(300 mg/kg)、维生素C(200 mg/kg)和大豆油(2%)(E_3C_2D_2组合)。试验结束当天,采集3个处理组各6只鸡的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胸腺、肾脏、小肠、腺胃、卵巢、峡部、膨大部和子宫的组织样品,测定各组织HSP70和LYZ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Ⅰ、Ⅱ组蛋鸡心脏、肺脏、卵巢和子宫部位HSP7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脾脏、腺胃HSP7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脏HSP7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HSP7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Ⅰ、Ⅱ组蛋鸡肝脏、心脏、脾脏、肺脏、小肠、腺胃、卵巢和峡部部位LYZ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组子宫、肾脏LYZ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迷迭香组(Ⅰ组)和对照组(P<0.01),而胸腺LYZ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6%迷迭香和E_3C_2D_2组合可降低心脏、肺脏、肾脏、卵巢和子宫部位HSP70基因的表达量,增加肝脏、心脏、脾脏、肺脏、小肠、腺胃、卵巢和峡部部位LYZ基因的表达量,从而缓解热应激对蛋鸡生产性能造成的影响,延长鸡蛋的保存时间。
2019年04期 v.39;No.268 767-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徐进;敖日格乐;贾知锋;王纯洁;
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所诱导的乳腺炎模型小鼠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脾脏中NK细胞活性的影响。构建小鼠乳腺炎模型,分别通过流式细胞术、ELISA法、MTT法和平板计数法检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姜黄素组及姜黄乳炎散组血液中CD4~+T、CD8~+T活性和血清中IL-1、IL-2、IL-10的水平,脾脏中NK细胞活性及S.aureus数量的变化差异来监测各组药物抗炎效果。结果显示,相比于模型组,姜黄素组、姜黄乳炎散组和阳性对照组可显著增加乳腺炎小鼠血清中IL-2、IL-10的水平以及脾脏中NK细胞和血液中CD4~+T的活性,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IL-1的水平以及血液中CD8~+T活性(P<0.05),以姜黄素组效果最佳。结果表明,姜黄素对小鼠乳腺炎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姜黄素对S.aureus所诱导的小鼠乳腺炎的抗炎机制可能通过抑制IL-1和CD8~+T水平,增强IL-10、NK、CD4~+T和减少S.aureus的数量而发挥作用。姜黄素可能成为潜在的乳房炎治疗药物。
2019年04期 v.39;No.268 774-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