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腾;陈其美;葛蕾;刘泽云;周鑫韬;齐宇;缪发明;吴添文;王龙;杨金金;高玉伟;杨金梅;岳慧贤;王立冬;韩桪;温兴钰;王洋;米立娟;蒋依倩;张守峰;李奎;蔡雪辉;葛长利;扈荣良;
选取山东蓝思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并初步认定的"非洲猪瘟抗性猪"蓝思白2号(LS-2)猪,通过实验室非洲猪瘟病毒(ASFV)强毒攻击试验,分析其抗感染应答特征。结果表明,LS-2猪对口服感染10~(6.0)TCID_(50)ASFV SY18株具有明显抗性:6头LS-2猪中5头健活,仅在血液中出现间歇、短暂和低水平的病毒血症,并呈现较低程度的发热,随后恢复正常,从12 d开始出现针对病毒结构蛋白p54抗体,之后抗体水平持续升高;1头延迟发病死亡。而普通家猪于感染后3 d开始出现持续发热症状和病毒血症,10 d内全部死亡,期间p54抗体水平一直处于阴性或极低水平。抗性猪和普通家猪炎性因子的检测结果显示,主要抗炎因子如TGF-β2在LS-2抗性猪未感染前处于较低水平,感染后表现轻微(约1.5~2.0倍)升高,而在普通家猪未感染前处于高水平,感染后则表现为显著下降;在感染后6 d(潜伏后期),抗性猪主要促炎因子TNF-α出现轻微(约1.5~2.0倍)升高,而普通家猪则呈现数十至数百倍的显著增高。至试验结束时,LS-2猪临床表现正常,剖检未见内脏器官外观异常,实时PCR于肺、心、骨髓、胸腺等可检出ASFV核酸,但病毒分离结果呈阴性。组织切片染色显示,LS-2猪脾脏和肾脏结构正常,仅肺脏中肺泡呈现轻微融合、扩张。以上结果表明,和普通家猪相比,LS-2猪对ASFV人工感染具有明显抗性,该类型猪具有重大推广意义。
2020年04期 v.40;No.280 665-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7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 ] - 徐盼盼;侯玉凤;王凯;罗弼豪;范昱鑫;郭抗抗;
为了研究NS5A与Rab25的亚细胞定位及作用基因区段,先构建pDsRed1-N1-Rab25红光载体,利用经过改造并加GFP的pcDNA3.1(+)-NS2、pcDNA3.1(+)-NS3和pcDNA3.1(+)-NS5A载体,将pDsRedN1-Rab25红光载体与这3种绿光载体分别共转染于猪血管内皮细胞(SUVEC),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Rab25和NS2、NS3共定位现象不明显而与NS5A存在着明显共定位。为了进一步研究NS5A与Rab25作用基因区段,构建NS5A的3个分段基因载体:pEGFP-C1-NS5A-1-84、pEGFP-C1-NS5A-84-804和pEGFP-C1-NS5A-804-1 491,转染SUVEC并观察共定位情况,结果显示Rab25与NS5A的804~1 491 bp存在明显共定位,而与1~84,84~804 bp的共定位现象不明显。结果说明Rab25与NS5A基因的804~1 491 bp存在共定位,这为继续研究Rab25与NS5A的关键作用位点及互作奠定基础。
2020年04期 v.40;No.280 673-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6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吴小萍;房军洋;郭忠义;陈旭;穆杨;杜涛峰;
为研究姜黄素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仔猪的作用,将PRRSV攻毒PRRSV阴性的健康仔猪后,用姜黄素拌料饲喂仔猪,每日测量仔猪的直肠温度,并分析病毒血症,PRRSV特异性抗体淋巴细胞产生和增殖情况。结果显示,姜黄素并不能降低PRRSV感染引起的直肠温度升高,但于攻毒后21 d,姜黄素可显著降低病毒血症水平。而且,姜黄素不能诱导PRRSV特异性抗体显著升高,但可以诱导PRRSV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这表明姜黄素对PRRSV在仔猪体内的感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2020年04期 v.40;No.280 681-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建勋;陈田田;王赛楠;何春辉;赵玉杰;刘琳;陈盼盼;李新生;
2015年以来由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引起的疾病给我国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发安全高效的疫苗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将FAdV-4 W株Fiber-2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利用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Fiber-2蛋白;将纯化的Fiber-2蛋白制成油乳疫苗免疫3周龄SPF鸡,免疫后3周用W株攻毒,通过死亡率和泄殖腔排毒来评价保护效果。结果显示,Fiber-2基因原核表达获得大小约89 000的重组蛋白;用Fiber-2蛋白(≥1.0μg/只)免疫能够有效保护鸡免受FAdV-4攻击,FAdV-4的Fiber-2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2020年04期 v.40;No.280 686-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厚伟;彭丹丹;张先锋;姬星宇;胡永浩;
为了筛选新城疫、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生产所用的优质佐剂,选用3种白油和1种纳米铝胶佐剂同新城疫和禽流感病毒制成灭活疫苗,并分为A、B、C、D组,然后对各组疫苗进行无菌、物理性状、安全性及免疫效力检验。结果表明:由4种佐剂制备的疫苗的无菌性、物理性状及安全性均符合国家标准,但各组免疫效果不同,其中除了C组疫苗黏度较高且在第1周时吸收较慢外,其他组疫苗在安全性以及免疫效力方面均能达到理想效果,其中D组由纳米铝胶佐剂制备的疫苗免疫效果最佳,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2020年04期 v.40;No.280 691-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万曾培;庞旋飞;王征帆;伍建敏;李中圣;王贵平;白挨泉;
为了探索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株的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变规律,本试验对福建福州疑似发生猪伪狂犬病的猪场病料,首先选用PCR技术、小鼠接种试验、细胞接种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等方法分离鉴定病原,再对病原进行毒价测定、TK和gE基因克隆及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病原为PRV野毒,命名为PRV-FJFZ株;PRV-FJFZ株TCID_(50)为10~(-7.2)/0.1 mL,LD_(50)为10~(-3.56)/0.1 mL,对比分析PRV-FJFZ与国外PRV参考毒株的TK和gE基因序列同源性发现,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5%~100.0%和99.8%~99.9%。TK和gE基因遗传进化树表明,PRV-FJFZ株与当前国内流行的变异PRV毒株在同一分支上,PRV-FJFZ株与国外PRV参考毒株在不同的分支上。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PRV的防控净化工作和疫苗株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2020年04期 v.40;No.280 695-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9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古金元;李焱;马梓承;刘照虎;孟凡亮;王宏宇;刘思当;
为了解当前山东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特点及病毒gC抗原基因的变异情况,本研究对2018年来自山东省不同地区的23份猪伪狂犬病疑似病料进行PRV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的gC抗原基因进行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到9株PRV;gC基因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分离株与2012年之后国内PRV变异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高于欧美毒株;遗传进化树及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国内2012年后分离到的变异毒株同属于GenotypeⅡ;因此,推测目前山东省流行的PRV以变异毒株为主。9株分离株与Bartha-K61疫苗株相比,糖基化蛋白gC在潜在抗原位点和O-糖基化位点的重要位置(aa23~aa453)发生改变,这或许会影响分离株的抗原性,从而有助于其逃避宿主免疫防御,最终造成疫苗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不能有效地中和目前流行的变异PRV。本研究为变异PRV的防控及相关疫苗研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020年04期 v.40;No.280 702-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丁晓敏;张传珍;张岩;张莉娟;常满霞;赵秋云;林晓玲;蒋红霞;
本研究收集了2015—2017年分离自屠宰肉(鸡肉、猪肉和鸭肉)的110株沙门菌,采用MALDI-TOF/TOF质谱微生物鉴定系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株鉴定。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沙门菌对兽医临床常用1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型鉴定;PCR及基因测序方法检测沙门菌CTX-M型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以及所携带的其他耐药基因。结果显示,110株沙门菌对一些常用药物,如四环素、萘啶酸以及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75%以上,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20%~30%,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接近4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为5%。110株沙门菌共鉴定出15种血清型,以鼠伤寒(24%)和印第安纳型(23%)为主,其次为里森(16%)、德尔卑(8%)、肠炎(8%)以及一些不常见血清型。110株沙门菌中共检出19株CTX-M型阳性菌株,共有4种不同亚型,优势CTX-M亚型为bla_(CTX-M-55)共12株、4株bla_(CTX-M-27)、2株bla_(CTX-M-65)、1株bla_(CTX-M-64),12株产CTX-M-55的沙门菌中携带有至少1种以上的PMQR基因,且都发生gyrA:S83F D87G+parC:T57S S80R多靶位突变。产CTX-M-55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表现出高水平耐药,且都携带有至少2种以上的PMQR基因,这种对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耐药的菌株随着食物链传播和扩散,对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都存在潜在风险。
2020年04期 v.40;No.280 707-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方变变;李军燕;罗晓平;王鹏龙;刘阳;杨晓野;
为了解P糖蛋白(Pgp)与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Hco)耐伊维菌素(IVM)药物的相关性,分别从山西榆次和内蒙古乌审旗分离得到伊维菌素敏感和耐药虫株,并运用RT-qPCR法,检测比较Hco-Pgp-2和Hco-Pgp-9在捻转血矛线虫乌审旗耐药株(WS-R)和山西敏感株(SX-S)之间的表达差异性。结果显示,Hco-Pgp-2和Hco-Pgp-9在耐药株WS-R中,雌虫的表达量均低于雄虫;而在敏感株SX-S中,雌虫的表达量均高于雄虫。雌虫Hco-Pgp-2和Hco-Pgp-9表达量,均是耐药株WS-R低于敏感株SX-S,而雄虫则相反。由此推断,这种性别间的表达差异可能与虫体耐药性相关,可以作为耐药性监测的依据之一。
2020年04期 v.40;No.280 713-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金柯;苏瑞景;董辉;梁虎;王林枫;杨玉荣;
为了调查绵羊住肉孢子虫在河南地区的感染情况,观察绵羊住肉孢子虫的形态学特点,评价住肉孢子虫对自然感染绵羊的致病特点。运用肌肉压片、石蜡切片技术和PCR方法检测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率,观察住肉孢子虫的虫体形态及其引起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161份绵羊组织样品中住肉孢子虫成熟包囊肌肉压片、石蜡切片和PCR的阳性率分别为37.27%(60/161),73.91%(119/161),75.16%(121/161);其中2.52%(3/119)的样品中检测到未成熟包囊,包囊密度>50个/cm~(2 )的样品为31.93%(38/119);此外包囊周围炎、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动脉血管周围炎的组织样品分别为15.97%(19/119),73.95%(88/119),8.40%(10/119)。该研究为监控绵羊住肉孢子虫病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2020年04期 v.40;No.280 719-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金花;韩威;王旭刚;高明星;王子煜;程国富;胡薛英;张万坡;刘晓丽;曹胜波;谷长勤;
为研究乙型脑炎病毒(JEV)感染小鼠后主要组织器官的损伤性变化及其在各主要器官的定位分布,本试验建立JEV感染小鼠动物模型,对感染后小鼠各组织器官进行动态病理组织学观察,并运用RNAScope染色技术了解JEV在各主要器官的定位分布。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感染后4 d部分神经元发生肿胀变性,感染后5~10 d观察到大脑灰质神经元变性坏死,明显的血管炎性反应形成的袖套现象及胶质细胞增生,感染后10~17 d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渐不明显。脾脏在感染后3 d,红髓淤血,脾小体周围巨噬细胞明显增多,8 d后脾小体周围的淋巴小结增生明显,可见许多新生的淋巴细胞。心肌淤血、变性并出现明显的间质性心肌炎及后期偶见心内膜下少量心肌细胞脂肪变性。肝淤血及肝细胞严重肿胀变性。肺泡壁增厚,肺泡壁上皮细胞变性肿胀及后期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胃黏膜部分脱落,胃黏膜临近角质化区可以观察到小的坏死灶。十二指肠黏膜下层充血、肌层水肿、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空肠未见明显变化。RNAScop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感染后2 d,JEV核酸在脾、肾、肝、肺、胃、胰中可以检测到,在脑中检测量较少,心、空肠和十二指肠未有病毒核酸信号;因此,JEV在感染初期可能主要在小鼠外周组织分布并对外周组织具有一定的病理性损伤作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主要分布于脑并对脑实质产生一定的破坏性。
2020年04期 v.40;No.280 724-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6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昊;袭恒豫;毕斓婷;赵日虹;冀亚路;王心舞;薛一冰;王子晶;顾敬敏;韩文瑜;
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抗菌药物。而拮抗性细菌可以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在对抗耐药性细菌方面具有潜力。本研究以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为指示菌,从污水中分离并纯化得到1株拮抗性菌株H223,通过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属于芽孢杆菌属,H223对指示菌USA300表现出较高的抑菌活性,并对葡萄球菌属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对H223发挥抑菌活性物质进行研究,确认其存在于培养上清中。在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36 h抑菌活性最强,最后结合超滤管和蛋白酶K处理判断H223培养上清中的抑菌活性物质为非蛋白类小分子。综上所述,该研究获得的拮抗性菌株H223培养物具有显著拮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为新型抑菌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2020年04期 v.40;No.280 730-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文举;刘少杰;张艳英;张海华;李蕴玉;李佩国;张召兴;贾青辉;张香斋;
为分析河北部分地区狐狸源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流行情况及致病性,从河北地区养殖场中采集患病狐狸肺脏、心血、肝脏等病料组织217份,分离得到63株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采用PCR法分别检测63株肺炎克雷伯菌荚膜血清型及19种毒力基因;通过人工感染小鼠致病试验验证4株优势血清型流行株的半数致死量(LD_(50))。结果显示,6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23株为K2血清型,7株为K20血清型。63株肺炎克雷伯菌携带13种毒力基因,毒力基因fimH、mrkD、wabG、uge、ybt、ybtA、alls、ompK35等检出率均在58.73%以上,其他毒力基因检测率较低;分离菌株呈现多重毒力基因型,同时携带9种毒力基因的菌株最多,占致病性菌株的33.33%。优势血清型流行株KD1(K20)和KD45(K2)的致病性最强,其LD_(50)分别为3.16×10~5,3.16×10~6 CFU/mL。本研究为该地区肺炎克雷伯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40;No.280 735-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郗宇;杜奕州;韩沙;陈政;武军元;
为了解新疆南疆部分地区不同蜱种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情况,采用PCR技术扩增16S rDNA基因和SFGR外膜蛋白A(OmpA)基因,进行蜱种鉴定及SFGR检测。对测序阳性样本进行BLAST序列分析,应用DNAStar和Mega 6.0软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从新疆南疆9个县市共采集蜱1 340只,其种类包括3属4种,分别为图兰扇头蜱、边缘革蜱、银盾革蜱、亚洲璃眼蜱;在随机挑选的90份蜱DNA样本中共检测出57份SFGR阳性样本,其中阿拉尔市十一团、七连地区的阳性样本均来自犬体表寄生蜱,其余地区的阳性样本均来自绵羊体表寄生蜱。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树显示,此次检测的亚洲璃眼蜱、边缘革蜱携带的SFGR与GenBank公布的SFGR疆内株Candidatus R.barbariae(登录号为MG668832.1)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分支;图兰扇头蜱携带的SFGR也同疆内株R.massiliae、R.conorii、Candidatus R.barbariae(MG668831.1、KP214024.1、MG668832.1)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分支;而银盾革蜱携带的SFGR与国外株R.raoultii(KT805295.1)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分支,并首次于新疆南疆绵羊寄生银盾革蜱中检出饶氏立克次体。本试验为该地区蜱传立克次体病的研究及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2020年04期 v.40;No.280 740-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蔡宁宁;姜禹;朱文倩;杨蕊;张学明;
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SNCA)A30P点突变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主要标志之一。已知PD的发生发展与大脑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的神经紊乱有密切关系,但尚不清楚该突变对成体DG神经发生有何直接影响。本研究以C57BL/6正常小鼠(C57BL)、内源性SNCA敲除鼠(SNCA~(-/-))、SNCA~(-/-)+人SNCA A30P突变基因敲入鼠(A30P SNCA~(-/-))为实验动物(每组4只),经灌流固定、冰冻切片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分析其DG形态学变化及磷酸化组蛋白3(PH3,增殖标记)、双皮质素(Dcx,神经母细胞标记)、Sox2(干细胞标记)阳性细胞数。结果显示,各组小鼠DG的形态、大小及细胞密度等无明显差异;与C57BL小鼠相比,SNCA~(-/-)和A30P SNCA~(-/-)组小鼠DG中PH3~+和Dcx~+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而Sox2~+细胞数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内源性SNCA的正常表达是DG神经发生所必需的,SNCA~(-/-)和A30P SNCA~(-/-)均能显著减弱或抑制小鼠DG细胞增殖、分化等神经发生活动,但有关其详细分子机制仍需后续进一步研究。
2020年04期 v.40;No.280 748-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7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鑫;闫研;李香子;严昌国;朴政玉;
为探讨胰岛素和油酸对延边黄牛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试验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在无菌条件下分离获得延边黄牛原代脂肪细胞,并进行传代及诱导分化,通过油红O染色法、甘油三酯含量测定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研究胰岛素和油酸单独处理和同时处理96 h后,对延边黄牛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主要标志基因PPARγ、LPL、SREBP1和C/EBP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化处理96 h后,胰岛素单独处理虽不能促使脂滴形成,但却显著提高了PPARγ基因的表达量;油酸不仅对脂滴的形成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显著提高了PPARγ和SREBP1基因的表达量;二者同时处理时,脂滴数量和大小以及甘油三酯含量均大于单独处理时,但各标志基因的表达量与单独处理时相比却都各不相同。因此得出,胰岛素和油酸均在延边黄牛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脂肪形成相关基因的调节作用,进而实现脂肪细胞的分化并促进脂滴的形成。
2020年04期 v.40;No.280 754-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闫恩法;程康;李思勉;王超;张昊;张莉莉;王恬;
为了研究虎杖苷对热应激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及机制,选用18只健康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CON):常温处理;热应激组(HS):高温处理;虎杖苷组(PLD):高温+虎杖苷处理。结果表明,与HS组相比,PLD组显著提高肾脏GPx酶活性(P<0.05),其他表观抗氧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血清学指标表明,与HS组相比,日粮添加虎杖苷显著降低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含量(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S组大鼠肾脏Nrf2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与HS组相比,虎杖苷显著提高Nrf2基因表达(P<0.05),同时提高其下游调控基因GCLC、SOD1、GPx1和GCLM的表达量。综上所述,热应激引起大鼠肾脏损伤机制可能与抗氧化酶无关,但日粮添加虎杖苷可以激活热应激模型中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并调控其下游基因表达进而改变抗氧化酶系统。
2020年04期 v.40;No.280 761-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黄吉成;柳舒;丁军莉;王雨思;岳占碰;杨占清;郭斌;
为了明确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线粒体超氧化物(MitoSOX)水平;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1β、IL-6和TNF-α表达;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细胞MD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通过对细胞氧化应激、促炎因子表达、脂质损伤和细胞凋亡的检测,探讨NAC对BV-2细胞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LPS可以使BV-2细胞总ROS、O_2~(·-)和MitoSOX的表达显著上升,加入NAC后ROS、O_2~(·-)和MitoSOX的水平又显著下降。LPS可使BV-2细胞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加入NAC后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LPS处理4 h后细胞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水平升高,而加入NAC后MDA含量及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下降。结果表明,NAC可以抑制LPS引起的BV-2细胞氧化应激,使促炎因子表达减少,同时使BV-2细胞脂质损伤减弱和细胞凋亡水平下降,NAC可对细胞炎症反应中BV-2细胞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2020年04期 v.40;No.280 765-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柴立昂;孙法壮;蔡和乐;李建基;王亨;李俊;崔璐莹;
为探究甲硫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MENK)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EEC)增殖的影响,利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增殖相关基因(EGFR、VEGF、TGF-β3、FGF-2)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Wnt/β-catenin通路关键因子、c-Myc和Cyclin D1表达。结果显示,LPS单独作用时,细胞活性增强(P<0.05),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升高(P<0.05),β-catenin、c-Myc、Cyclin D1表达升高(P<0.05)。MENK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细胞活性(P<0.05)、细胞增殖相关因子及Wnt/β-catenin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P<0.05);非选择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可阻断MENK对细胞活性、细胞增殖相关因子和通路的抑制效应。MENK可抑制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该机制很可能由阿片受体介导。
2020年04期 v.40;No.280 772-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翠玲;谢平;翟博;赵云辉;赵卓;张明新;王春昕;
家畜的繁殖性状是畜牧业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FecB基因是公认的多胎主效基因。本试验以布鲁拉美利奴羊与新吉细毛羊杂交一代为研究对像,对不携带FecB基因(++型)和携带FecB基因杂合型(B+型)的1月龄母羊超数排卵后,采用手术法进行活体采集卵泡液,收集并培养卵巢颗粒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型和B+型卵巢颗粒细胞上BMPR-1B、BMP15、GDF9、GnRHR、LHR、FSHR、ESR、AMH共8个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型和B+型卵巢颗粒细胞的BMPR-1B、GnRHR、LHR、FSHR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B+型卵巢颗粒细胞的BMP15、AMH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型(P<0.05), GDF9、ESR基因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型(P<0.01),ESR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低于++型(P<0.05)。本试验对利用羔羊超排技术获得的FecB杂交羊卵巢颗粒细胞繁殖相关基因的表达状况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利用羔羊超排技术获得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阶段的发育环境,为探讨FecB杂交羊对羔羊超排技术的应答机制、优化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40;No.280 780-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蕾;吕钧慧;王悦;李培锋;
评估双酚A(bisphenol A, BPA)代替物的内分泌干扰活性并挖掘其分子作用机理。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预测BPA代替物对人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ERα)的结合活性;构建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找到BPA代替物和细胞增殖之间强相关的模块和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找到BPA代替物发挥雌激素活性的枢纽基因(Hub gene);基因-疾病关联(gene-disease associations)分析找到与BPA代替物高度相关的人类疾病。结果表明,6种BPA均具有雌激素活性;WGCNA分析找到2个模块共1 090个基因与细胞增殖强相关的基因;PPI挖掘到BPA代替物发挥雌激素作用的Hub gene是孕酮受体(rrogesterone receptor,PGR)、Myb相关蛋白(Myb-related protein like 1,MYBL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PPAR)和MYB原癌基因转录因子(MYB);基因-疾病关联分析表明BPA代替物可能对机体的乳腺肿瘤、子宫内膜癌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2020年04期 v.40;No.280 785-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芳;刘国林;张萌;陶金忠;
旨在筛选表征奶牛产后异食沙土的生物标志物。本试验共采集29份产后15~22 d血浆样品,根据奶牛产后有无异食沙土现象,结合血钙浓度进行分组,其中13头产后有异食现象的奶牛血浆样品为试验组,16头健康奶牛血浆样品为对照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代谢组学技术探讨2组血浆代谢轮廓和代谢物的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试验组代谢轮廓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变化,正、负离子下共筛选出28种差异代谢物,其中21种代谢物水平显著降低(P<0.05),7种代谢物水平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进一步考察这些差异代谢物对分类的识别能力,结果显示仅有11种代谢物对2组血浆具有显著的区分能力。综上表明,乙酰肉碱、DL-苯丙氨酸、2-八烯酸、辛酸、癸酸、D-泛醇、NG,NG-二甲基-L-精氨酸(ADMA)、雄烯二酮、脯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可作为表征奶牛产后是否有异食现象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研究奶牛产后异食沙土的预防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2020年04期 v.40;No.280 791-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8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纪远;朱岩丽;
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生长肉兔肠道派尔氏(PP)结内微皱褶(M)分化细胞数量及形态特征的影响。选用150只体质量相近健康断奶仔兔(35日龄),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兔,分别饲喂31.32%(LF组)、37.36%(对照组)、41.84%(HF组)3种不同NDF水平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3 d。Western blot试验表明,鼠抗人波形蛋白抗体适用于兔M细胞示踪。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饲喂30 d后各组试兔肠道PP结淋巴滤泡圆顶区上皮顶端聚集大量成熟M细胞,形成典型口袋状结构,而饲喂试验日粮前试兔肠道PP结内多为未成熟的M细胞,位于圆顶区两侧,呈柱状。试验日粮饲喂前(35日龄)各组间试兔肠道PP结内M细胞数量及M细胞分化相关基因RNAK/RANKL/OPG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试验日粮饲喂后(65日龄),HF组试兔肠道PP结内M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F组(P<0.019);HF组试兔肠道PP结内促进M细胞分化的RANK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LF组;同时与LF组相比,HF组试兔肠道PP结内抑制M细胞分化的OPG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1)。结合本试验及前期试验结果,仔兔可在断奶后15~20 d内添加日粮NDF水平为37.36%~41.84%,生长后期可适当降低纤维水平,短时间内饲喂高纤维日粮以激发M细胞的数量及成熟,以尽早建立有效的肠道黏膜免疫保护,而后要适当降低饲喂纤维水平,以保持良好的生长性能。
2020年04期 v.40;No.280 800-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晓霞;田磊;郭抗抗;逄国梁;崔武君;龚卫;卿素珠;张为民;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危害远远高于临床型乳房炎,为了解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因素和发病规律,本研究以陕西省某牛场2014—2018年的奶牛群体改良(DHI)数据为主,对该奶牛场各年不同月份的奶牛体细胞评分、不同月份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不同胎次的奶牛、不同泌乳天数分组的奶牛和不同日产奶量分组的奶牛发病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和秋季是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高发季节;不同胎次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0.01),胎次和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泌乳天数分组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奶牛泌乳天数在1~44,45~99 d的发病率最高,305 d以上的发病率较高;不同日产奶量分组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日产奶量与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
2020年04期 v.40;No.280 806-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潘子意;姜平;陆惠娴;高振;靳子康;邹坤;苏瑛;赵志辉;
为筛选雌激素相关受体β(ERRβ)基因的突变位点,分析鸭产蛋量性状的潜在的遗传标记。以雷州鸭为研究对象,PCR扩增ERRβ基因目的片段,直接测序检测扩增片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与雷州鸭产蛋性能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雷州鸭ERRβ基因的内含子中存在3个突变位点,在检测群体中,I2-110 A>C存在AA和AC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个体的产蛋量显著高于AC型(P<0.05);I2-165 G>A存在GG、AG和AA基因型,I2-190 A>G存在AA、AG和GG基因型,这两处突变与产蛋量并未出现显著相关性。本研究为提高雷州鸭产蛋量提供了相关分子标记,为雷州鸭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0年04期 v.40;No.280 811-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曹俊国;李文;韩玉萍;杨镒峰;魏海军;许保增;
旨在探究水貂生发泡期(GV期)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玻璃化冷冻、解冻及培养过程中添加褪黑素(melatonin,MT)对水貂卵母细胞解冻后存活率、体外培养COCs恢复减数分裂比例(GVBD率)、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活性线粒体的分布以及体外培养COCs颗粒细胞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卵母细胞与颗粒细胞缝隙连接好坏的标志分子)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无冷冻处理的对照组(C组)、冷冻组(V组)和添加MT(10~(-9) mol/L)的冷冻处理组(MT组)。结果显示:MT组卵母细胞在解冻后3 h的存活率(91%±4.8%,n=91)与V组的存活率(90%±2.7%,n=75)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组存活率显著低于C组(100%,n=80)(P<0.05);C组(81%±1.9%,n=64)和MT组卵母细胞的GVBD率(70%±2.7%,n=80)显著高于V组(55%±4.1%,n=80)(P<0.05),但C组与MT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T组的卵母细胞线粒体正常分布率(34%±3.8%,n=75)与V组(30%±2.3%,n=6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MT和V组的卵母细胞线粒体正常分布率显著低于C组(79%±3.4%,n=90)(P<0.05);qRT-PCR结果显示,MT组颗粒细胞糖酵解基因Ldh1、Pkm2及Pfkp的表达量显著高于V组(P<0.05),但前两者糖酵解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C组(P<0.05)。结果表明,添加MT可以提高冻融后水貂卵母细胞的GVBD率,降低冷冻对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连接的冷冻损失,但要建立一个高效的水貂GV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体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2020年04期 v.40;No.280 816-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周娟;李佳丽;陈秋燃;刘明;陈阳;吴信生;
通过PCR扩增和TA克隆技术,获得獭兔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全长17 361 bp,碱基组成分别为31.48%A、26.66%C、13.58%G、28.28%T。獭兔线粒体基因组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在这37个编码的基因中,由轻链(L链)编码的基因9个,它们是ND6基因和8个tRNA基因,其余28个均由重链(H链)编码。其线粒体基因组成与其他兔属动物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排列顺序一致,表明兔属动物线粒体DNA进化上有较高的保守性。
2020年04期 v.40;No.280 823-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柳舒;马莉;黄吉成;丁军莉;岳占碰;杨占清;郭斌;
以ATDC5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Dhh重组蛋白或转染Dhh干扰片段,应用MTS法、流式细胞术及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Dhh在ATDC5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Dhh高表达于ATDC5细胞中,添加rDhh可显著增强ATDC5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G1期细胞百分比,提高S期细胞数量。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Ccnd2、Ccnd3和Ccne1以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 2,Cdk2)、Cdk4和Cdk6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添加rDhh可显著提高Ccnd1、Ccnd2、Ccnd3和Ccne1的表达,同时Cdk2、Cdk4和Cdk6的表达也显著增加。添加rDhh可显著提高肥大软骨细胞标志分子Col X和Runx2 mRNA的表达,而转染Dhh siRNA后可降低Col X和Runx2 mRNA的表达。以上结果说明,Dhh对ATDC5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起到促进作用。
2020年04期 v.40;No.280 828-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江;康恺;李光辉;唐淑艳;赵一;孙晨雨;效梅;安立龙;
环境热应激是制约我国南方地区家禽养殖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可以有效提高应激家禽的生产性能。circRNA是新发现的一类非编码RNA,通过调控miRNA及其介导的基因沉默在抑制细胞蛋白应激变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对比分析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基础日粮中添加姜黄素缓解成年蛋鸡热应激过程中卵巢组织circRNAs差异表达谱。90只26周龄成年蛋鸡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热应激和姜黄素保护3组,分别饲喂姜黄素含量为0或200 mg/kg的日粮,30 d后每3组分别随机选取3只,采集卵巢组织制备HE染色组织切片并测序分析circRNAs差异表达谱。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和姜黄素保护组,高温组切片中卵泡的内容物增多、着色加深,卵泡壁增厚。卵巢组织测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与常温对照组、姜黄素保护组相比,热应激组中分别有21和27个circRNAs表达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而3组间表达差异显著(P<0.05)的circRNAs共有66个。对3组间表达差异circRNAs的基因功能分析发现,其中与热应激-抗热应激过程密切相关(P<0.05)的调控通路有细胞骨架调节和黏着连接、Nod样受体信号通路、ErbB和FoxO信号通路,并进一步构建circRNAs-miRNAs靶向调控关系图。以上研究为解析姜黄素缓解蛋鸡卵巢热应激,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提供重要试验数据。
2020年04期 v.40;No.280 83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5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儒;
2019年年底暴发于我国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至2020年2月28日全球已有52个国家出现疫情,确诊感染83 652例,死亡2 858人,给全世界特别是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等造成了巨大损失。在我国全力抗疫取得初步成效的当下,我们不得不反思,未来该如何防范以应对下一次可能的疫情。近年来新出现的人类传染病75%来源于动物,目前推测COVID-19也是如此。同时,微生物的抗生素抗性、环境污染等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也日益增长。人类健康与动物和生态系统健康三者之间已经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即"一个健康"。而兽医所处的独特位置使其成为联系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的纽带。兽医行业通过改善农业与食品系统,推进生物医学和比较医学研究,预防和控制人兽共患病,增强环境和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来帮助人类应对21世纪所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在我国全面加强兽医职能,建立"一个健康"公共卫生系统是应对人类健康威胁的迫切需要。
2020年04期 v.40;No.280 842-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孙长江;顾敬敏;韩文瑜;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已在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流行,严重制约畜牧业绿色健康的快速发展,威胁着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动物布病感染的居高不下是人间布病高发的根本原因,动物布病感染的源头防控和净化是布病防控的根本之策。参考国外动物布病的根除经验,分析我国当前布病防控形势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动物布病的源头防控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2020年04期 v.40;No.280 850-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赵洋;赵明;吴海燕;赵永刚;王淑娟;格日勒图;吴晓东;王志亮;
尼帕病毒病是一种烈性的人兽共患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近年来,该病在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印度等东南亚一些国家频频出现,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我国尚无尼帕病发生的报道,但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有该病毒的天然宿主果蝠;在地理位置上,中国毗邻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疫情国家,所以该病传入风险日益增高,建议加强病毒检测技术研究和监测。本研究着重阐述近年来在尼帕病毒病实验室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病毒分离鉴定、免疫组织化学法、血清抗体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等多种诊断方法,并对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40;No.280 854-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彭志锋;卢建洲;蒋增海;徐耀辉;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猪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病毒性传染病,其病死率可高达100%。该病在非洲、欧洲、亚洲的毁灭性暴发和持续流行使其成为对全球养猪业影响最大的新发猪病。然而由于缺乏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疫苗,目前采取的ASF防控措施效果不佳。ASFV结构和感染机制的复杂性严重阻碍了ASFV疫苗的研制。本研究总结ASFV与宿主的互作及其多类疫苗的研究进展,分析ASFV疫苗的研究空白,以期为ASFV疫苗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一些新思路。
2020年04期 v.40;No.280 859-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张行;李新圃;杨峰;罗金印;白东东;李宏胜;
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是一种引起人畜及水产动物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对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致病因子、血清型、遗传相关性、耐药性及耐药机制及疫苗研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无乳链球菌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研制有效的药物及疫苗,更好地防范、治疗无乳链球菌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2020年04期 v.40;No.280 864-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6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