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艳艳;张静远;杨金金;杨金梅;韩桪;米立娟;张菲;齐宇;张守峰;王颖;周鑫韬;岳慧贤;王述超;陈腾;扈荣良;
非洲猪瘟(ASF)于2018年传入我国后已流行了2年有余,我国非洲猪瘟病毒(ASFV)毒株未曾出现较大变异。最近,针对我国ASF疫情放缓以及感染猪出现的低死亡率现象,我们在ASFV生态学研究中,从主动监测的样品中分离到1株源自湖北某地的ASFV自然变异株。经基因组测序发现,其EP402R基因(CD2v)和上游相邻的EP153R基因(8CR)出现部分缺失,共计1 252 bp,导致病毒血吸附特性丧失;在多处基因编码区和基因间隔区出现独有的碱基突变、缺失或插入,与国内已经发表的10个ASFV毒株完全不同,这些变化导致病毒蛋白氨基酸组成的改变和功能丧失;在基因组3′末端出现503 bp串联重复的核酸片段插入,该片段与国外毒株基因组末端部分序列有高达96%的同源性。该变异株不含任何已知标记基因,说明我国的ASFV已经出现了自然变异株,可能和目前呈现的亚急性型流行的ASF有关。
2021年02期 v.41;No.290 199-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7K] [下载次数:1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李艳;郭怡德;勾红潮;卞志标;孙铭飞;蔡汝健;宋帅;蒋智勇;楚品品;徐民生;杨东霞;李春玲;
根据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P72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锁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TaqMan探针,建立了基于P72基因的LNA-TaqMan探针的ASFV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LNA-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最低检测限为3.9拷贝/μL,且与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猪圆环病毒2型等多种病原不存在交叉反应;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6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OIE推荐的q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ASFV LNA-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为ASFV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2021年02期 v.41;No.290 208-21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6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胡栋;朱迎春;赵情;庞恒;李传刚;王亭亭;常维山;彭军;吴家强;
对山东省某地区初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on and respiatory syndrome,PRRS)的猪病料采用RT-PCR进行鉴定,获得1株PRRSV并命名为SD18。对该分离株的第2代细胞培养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与其他参考毒株比较同源性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SD18毒株属于美洲型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该毒株Nsp2基因具有31个不连续的氨基酸缺失,已明显区别于以JXA1、HUN4、TJ株等为代表的30个不连续缺失高致病性分离株,其中第830位氨基酸位点是最新发现的缺失氨基酸。同时,该毒株的ORF3基因第17位插入1个丝氨酸(S),而ORF5基因编码的第13位和第151位氨基酸均为具有强毒特性的精氨酸(R),第137位则插入了具有野毒特性的丝氨酸(S),这4个氨基酸位点也表现出不同于以往高致病性毒株变异的特征。采用基因重组分析软件RDP4分析表明,该新型缺失株的多个部位发生了基因重组;SD18毒株病毒以美洲经典毒株VR2332作为重组的主要亲本毒株,疫苗株JXA1-R和新型毒株NADC30-like提供重组片段,多数重组变化集中在Nsp2蛋白区域,在非结构蛋白和次要蛋白区域也可见部分重组变化。本研究为深入探索PRRSV的遗传变异规律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积累了数据。综合分析表明,山东地区SD18分离株Nsp2、GP3、GP5相应氨基酸均出现了较大变异,特别是Nsp2出现一个新的氨基酸缺失,可能是该毒株形成了一个新的独立变异分支的重要原因;这些变异也提示该分离毒株在病毒编码蛋白及其免疫原性等方面出现了较大变化。该病毒株的成功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为PRRSV衍化及流行病学调查积累了最新数据,也为预防控制该病提供参考。
2021年02期 v.41;No.290 213-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左玉柱;王丙雷;韩磊;王晶;袁广富;张建楼;范京惠;仲飞;
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从河北省11个地市195个不同规模猪场采集的10 479份血清进行gE抗体的检测,采用PCR方法对流产胎儿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抗原检测,并将部分阳性样本进行gE全基因的扩增和遗传变异分析。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河北省11个地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RV感染,血清样本gE抗体平均阳性率为50.05%;检测的195个猪场中,161个gE抗体为阳性,场群阳性率为82.56%,且存栏50~300头母猪的规模化猪场阳性率最高;不同阶段的猪群中,种猪群空怀母猪的阳性率最高,为73.75%。病原检测结果显示,204个流产胎儿中有54个为PRV阳性,阳性率为26.47%;对扩增的8株PRV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流行的毒株与2011年后的流行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且均在第48位和第492位各存在1个天冬氨酸的插入,为变异毒株。以上结果提示,河北省猪场PRV的感染较为普遍。
2021年02期 v.41;No.290 224-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MAQBOOL Babar;王勇;崔雪梅;袁丽佳;胡松华;
为了探讨人参茎叶总皂苷(ginseng stem-leaf saponins,GSLS)联合亚硒酸钠(Na_2SeO_3,简称Se)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灭活疫苗免疫的增强作用,本试验给小鼠口服GSLS后,接种添加了Se的PRV灭活疫苗,并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PRV gB抗体及其亚类(IgG1和IgG2a)水平、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6)水平以及野毒(fPRV)攻毒后小鼠的存活率。结果显示,与仅仅免疫PRV灭活疫苗的小鼠相比,口服GSLS联合疫苗中添加Se(GSLS-Se)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PRV gB抗体及其亚类(IgG1和IgG2a)水平,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和细胞因子(IFN-γ、IL-2和IL-6)水平。此外,GSLS-Se还提高了免疫小鼠对野毒感染的抵抗力。结果表明,GSLS-Se对PRV灭活疫苗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值得在本动物上进一步研究。
2021年02期 v.41;No.290 231-235+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贾俊涛;王昆;潘登;李强;杜晨光;
由于腺相关病毒载体(adeno-associated viral vector,AAV)本身的侵染不具有神经元特异性,其在神经系统相关研究中会存在侵染范围不符合试验要求的情况,因此本试验拟研究不同滴度和注射方式对病毒侵染范围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注射较高滴度的AAV2-CMV-EGFP (1.3×10~(11) mg/L)3周后,其侵染范围可由延髓中缝苍白核(raphe pallidus nucleus,RPa)区域延伸至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区域;较低滴度(1.3×10~8 mg/L)结合压力注射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AAV的侵染范围,并且载体携带的EGFP荧光基团在637 nm波段不具有明显的假阳性信号。
2021年02期 v.41;No.290 236-239+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愉;袁园;苏艳静;廖健淇;张韬;张丽娟;范文胜;韦平;磨美兰;
为了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广西优势血清型代表株GX-YL5的S蛋白进行真核表达并研究其免疫原性,设计GX-YL5毒株S基因特异引物,扩增出目的片段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FastBac~(TM)/HBM-TOPO-S,转化DH10Bac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HBM-S;重组S蛋白鉴定正确后,大量表达、纯化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血清,应用IFA、Western blot以及间接ELISA、气管环(TOC)中和试验对该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及免疫原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成功获得重组S蛋白;制备的抗S蛋白多抗血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ELISA效价可达1∶25 600,TOC中和试验滴度为1∶512。结果表明,应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具有很好免疫原性的GX-YL5株的S蛋白。本试验为研究IBV S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发诊断试剂和制备新型疫苗等奠定了基础,为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进行IBV或其他冠状病毒结构蛋白的表达及多抗的制备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021年02期 v.41;No.290 240-245+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秀丽;董志民;田向学;任卫科;燕晓翠;李富强;张莉;鄢明华;
从发生渗出性皮炎的仔猪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结合16S rRNA核苷酸序列分析,确定为猪葡萄球菌,并命名为437-2株。用1×10~9 CFU/mL剂量的该菌株经皮下感染小鼠、仔猪,均能引起注射部位皮肤脱毛、破溃、有炎性渗出物、结痂等病变,病理学观察可见表皮局部上皮细胞消失、皮下小血管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应用PCR方法检测分离株携带的表皮脱落毒素相关基因并测序,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表皮脱落毒素ExhD和ShetA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多种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但对痢菌净、氟苯尼考、头孢曲松钠、阿米卡星敏感。上述结果为猪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渗出性皮炎的病原学、发病机理及诊断靶标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2021年02期 v.41;No.290 246-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富祥;赵文华;宋建领;朱建波;杨仕标;
从病死鸡肝脏中分离到8株革兰阴性多形杆菌,对8株分离株进行形态学和16S rDNA基因鉴定并分析ompA基因及其推导的蛋白序列遗传进化特征。16S rDNA进化分析显示,8株鸡源分离株与22株鸭疫里默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参考株形成一个大的进化分支,与RA模式菌株ATCC11845和22株RA参考株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9.3%~99.8%和98.8%~100.0%。根据形态学和16S rDNA基因鉴定结果,将8株分离株鉴定为RA。ompA基因进化分析显示,8株鸡源RA分离株与3株鸭源RA分离株KML1、KML2、KML3以及1株鹅源RA分离株KS9901-G形成一个大的进化分支,同源性为94.0%~99.6%。与ATCC11845株相比较,8株鸡源RA分离株ompA基因均发生99个核苷酸位点的突变。OmpA蛋白进化分析显示,8株鸡源RA分离株形成一个独立的大的进化分支,同源性为100%。与ATCC11845株相比较,8株鸡源RA分离株OmpA蛋白均发生19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8株鸡源RA分离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吩等10种抗生物敏感。本试验在国内分离到鸡源RA,证实鸡RA感染在我国的存在,对鸡RA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1年02期 v.41;No.290 253-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韩昱;张立永;张富梅;冯宇飞;金圆圆;
将成年塞北兔公兔随机分成3组:常温组、热应激组(基础日粮)和地衣芽孢杆菌组(基础日粮+1 0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常温组温度为20~25℃,其他2个组人工模拟夏季温度。在试验期间测定血浆皮质醇含量。试验结束后测定甲状腺质量,计算甲状腺指数;观察光镜下甲状腺组织、透射电镜下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变化。结果显示,地衣芽孢杆菌可极显著降低热应激公兔皮质醇含量,提高热应激15 d后公兔甲状腺质量和指数(P<0.01);明显改善甲状腺滤泡结构,膜结构较为清晰,降低细胞核萎缩和胞质内细胞器损伤;降低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中线粒体空泡化程度。结果表明,在塞北兔公兔日粮中添加1 0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可有效降低热应激公兔血浆皮质醇含量,缓解对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损伤,对保证塞北兔公兔正常生殖机能具有重要作用。
2021年02期 v.41;No.290 259-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廷;王玲;张景艳;王贵波;徐海城;刘宏;李建喜;梁剑平;
为进一步验证常山散的抗球虫效果以及效力试验用虫株的敏感性,在百球清为对照的基础上,对效力试验用虫株再次以三字球虫粉为对照进行试验。试验分为常山散组、三字球虫粉组、攻虫不给药组和不攻虫不给药组,分别从攻虫后24 h(球虫入侵)和72 h(裂殖发育)开始给药,攻虫后168 h停止给药,观察药物对鸡临床症状、血便排出、盲肠病变的影响,计算抗球虫指数。结果显示,常山散和三字球虫粉给药后鸡精神状态和饮食欲基本恢复正常,血便排出和盲肠病变明显减轻或消失。攻虫后24,72 h给药常山散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63.04和161.67,三字球虫粉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74.26和170.71,均明显高于攻虫不给药组(84.78和81.13);2种药物攻虫后24 h给药抗球虫指数高于攻虫后72 h给药。结果表明,常山散具有较好的抗球虫效果,早期给药治疗效果更好,试验所用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广东株)药物敏感性较好。
2021年02期 v.41;No.290 264-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火兴民;李淑贤;王雯慧;
为深入了解家兔消化道中CD4~+T细胞的组织学定位以及在消化道不同解剖学部位的数量变化,本试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了家兔胃(胃底腺区、幽门腺区)和小肠及大肠不同解剖学部位中的CD4~+T细胞定位特点和数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胃肠中,CD4~+T细胞主要分布于固有层。胃底腺区阳性细胞数目要明显比幽门腺区少。小肠、大肠各段的阳性细胞分布数量未见明显差异,由十二指肠到回肠表现为小幅度递增,由盲肠到直肠表现为小幅度递减。胃肠中CD4~+T细胞在各部位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老年组和幼年组CD4~+T细胞数量在大肠中未见明显差异。结果提示,CD4~+T细胞在青年家兔胃肠中的分布最为丰富。
2021年02期 v.41;No.290 273-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谢飞;李淑娴;火兴民;刘丽萍;李瑞;张学锋;王雯慧;
探讨不同年龄组家兔胃肠道各段CD8~+T细胞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CD8~+T细胞的作用奠定形态学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不同年龄组(幼年组、青年组、老年组)家兔胃肠道内CD8~+T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家兔的CD8~+T细胞多呈圆形、椭圆形或呈不规则形。在不同年龄组家兔,胃肠不同部位的分布有如下特点:家兔的CD8~+T细胞主要分布于胃肠道的固有层中;青年组CD8~+T细胞的分布数量显著高于幼年组和老年组;各肠段之间CD8~+T细胞分布的数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分布的总量按照小肠、大肠、胃的顺序依次降低。研究结果显示,CD8~+T细胞在家兔小肠的分布最多,并且其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青年家兔胃肠的分布最为丰富。
2021年02期 v.41;No.290 279-28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翟祥云;陈耀峰;李辉;杜志强;
选取法国高低脂2组7周龄肉鸡腹部脂肪的RNA测序转录组数据中的17 934个基因,采用差分稀疏调节网络(differential sparsE regulatory network,DISCERN)算法对相应数据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影响肉鸡腹部脂肪沉积的关键基因,并识别肉鸡不同基因表达数据之间网络差异关系,推断基因调控依赖网络的信息拓扑变化。结果显示,通过DISCERN算法发现HCN4、NPPC、UCN3等基因在17 934个基因得分排序中得分相对较高,推断NPPC、HCN4、UCN3等基因可能是影响肉鸡腹部脂肪沉积的关键基因。本试验采用DISCERN算法,剖析网络结构变化,通过对基因网络进行量化分析,对农业动物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新的尝试和创新。
2021年02期 v.41;No.290 284-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威特;江霖;吴佳韩;陈婷;罗君谊;孙加节;张永亮;习欠云;
首先选用60日龄80只生长性能相近的SVF小鼠,随机分为2组,通过腹腔注射方式,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组注射胰岛素,试验期为0.5,1.0,2.0 h以及14 d;14 d后试验则是每48 h注射1次,测定肝脏中有关的microRNA的表达量。接着选用60日龄生长性能相近的10只miR-130a敲除鼠和10只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2组,进行胰岛素耐受试验和葡萄糖耐受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注射胰岛素0.5,1.0 h以及连续注射14 d时,miR-146a-5p、miR-143a-3p、miR-125b-2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miR-130a-3p表达显著上调(P<0.05),在2 h时检测的microRNA均不显著,且在1.0 h时下调与上调的趋势更显著;同时在1.0 h时检测糖类代谢以及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GSK、HK、CD36、FATP1基因表达显著下调,GS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但是到了14 d,CD36基因的表达则不存在差异;在敲除miR-130a-3p小鼠中出现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耐受的情况。结果表明,miR-146a-5p、miR-143a-3p、miR-125b-2、miR-130a-3p均参与了胰岛素调节的过程,且miR-130a敲除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为进一步了解胰岛素调节的作用提供有效的试验数据。
2021年02期 v.41;No.290 288-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洋;姚睿智;刘鹏;史宏昭;胡亚婕;徐彬;吕红明;李士泽;
应用旷场试验测定不同时长4℃冷暴露下采食和禁食C57BL/6小鼠的自发运动,并结合骨骼肌中PGC-lα与ERRα表达水平,探讨低温环境下禁食对C57BL/6小鼠自发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环境下禁食对C57BL/6小鼠的自发运动并无显著性影响,但焦虑情绪12 h差异显著(P<0.05),探索行为8 h和12 h差异极显著(P<0.01);腓肠肌中PGC-1α表达在4,8 h时差异极显著(P<0.01),12 h差异显著(P<0.05);ERRα表达在4,6 h时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低温环境下禁食对C57BL/6小鼠自发运动未出现明显影响,而对小鼠焦虑情绪、探索行为和腓肠肌中PGC-lα、ERRα表达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于禁食而言,冷刺激对小鼠机体的影响更大。
2021年02期 v.41;No.290 295-301+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左冉坤;迟良;董记红;李心慰;王哲;刘国文;刘焕奇;
为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对高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BHBA)活化NF-κB炎性通路的影响,体外培养奶牛肝细胞,添加不同浓度(0.0,1.2,2.4,4.8 mmol/L)的BHBA,并转染过表达MFN2的腺病毒,运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检测NF-κB炎性通路关键分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随着BHBA浓度的增加,IKBα和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以及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MFN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过表达MFN2后,显著抑制了高BHBA诱导的IKBα和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及IL-1β、IL-6、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结果表明,在奶牛肝细胞中过表达MFN2可以显著抑制高BHBA活化的NF-κB炎性通路。
2021年02期 v.41;No.290 302-306+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段滇宁;李凤;方婷婷;林毓婷;朱艳妍;杨小燕;陈洪博;
以接种PCV2的PK-15细胞所分泌的外泌体(P-Exo)孵育的脾脏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ELISA和qPCR等方法,分析外泌体对脾脏淋巴细胞IL-10分泌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结果显示,P-Exo呈杯状,平均直径为50~150 nm,表达标志蛋白CD81和TSG101,包含PCV2 Cap蛋白;P-Exo孵育淋巴细胞后在细胞浆内观察到Cap蛋白;与PCV2组相比,P-Exo组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P-Exo lysis组和P-Exo BAY组则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P-Exo组淋巴细胞Toll7、Toll8和Toll9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Toll3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Toll2和Toll4 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Exo能够显著升高淋巴细胞胞浆MyD88和p-IκBα蛋白含量,降低胞浆NF-κB/p65的含量,促进NF-κB/p65入核。结果表明,PCV2通过外泌体感染淋巴细胞,激活Toll7/8/9-MyD88-NF-κB信号通路促进淋巴细胞分泌IL-10。
2021年02期 v.41;No.290 307-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静;柳舒;黄吉成;岳占碰;杨占清;郭斌;
以梅花鹿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式细胞术、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探讨YAP (Yes-associated protein,即Yes相关蛋白)对鹿茸间充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分离培养鹿茸间充质细胞,添加一定浓度的YAP抑制剂Verteporfin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细胞的增殖活性被显著抑制,G0/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S期细胞百分比降低。同时,Verteporfin可降低CCND1、CCND2、CCND3、CCNE1、CDK2、CDK4和CDK6在鹿茸间充质细胞中的表达。Verteporfin处理12,24,36,48,72 h后,软骨细胞标志性分子COLⅡ、SOX9和AGC的表达显著增强。进一步研究了YAP对间充质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影响,结果显示Verteporfin可增加间充质细胞中ROS含量,促使细胞中超氧阴离子(O~(2-))和线粒体ROS(mtROS)含量升高。为了探究YAP是否通过ROS来影响鹿茸间充质细胞的分化,细胞经Verteporfin处理2 h后再添加抗氧化剂GSH和NAC处理24 h,结果显示GSH和NAC可显著减低Verteporfin对COLⅡ、SOX9和AGC mRNA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YAP在鹿茸间充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021年02期 v.41;No.290 315-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爽;任大禹;张睿锴;杨威;张冰冰;董志昊;赵莹莹;麻芯茹;徐闯;
为探究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K)-AMP依赖蛋白激酶(AMPK)对非酯化脂肪酸(NEFAs)介导的AML12细胞肝脂损伤的调控机制,本试验通过添加高浓度的NEFAs刺激AML12细胞,RNA靶向沉默CaMKK,检测不同分组细胞内AMPK及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SREBP1)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的产生水平,同时利用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内脂滴变化情况。结果显示,siCaMKK+NEFAs组AMPK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及NEFAs组均显著降低,而SREBP1蛋白表达水平、ROS水平及脂滴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结果表明,CaMKK通过AMPK信号通路调控SREBP1及线粒体脂质氧化可调节NEFAs诱导的肝脂损伤过程。
2021年02期 v.41;No.290 32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官丽辉;马旭平;刘海斌;张立永;关琛;王志伟;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坝上长尾鸡卵巢功能、生殖激素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50只坝上长尾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Ⅰ~Ⅴ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15,20,25 mg/kg剂量的大豆异黄酮。结果显示,卵巢功能各指标在数值上会随着大豆异黄酮添加量的升高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LH:Ⅲ组最高,与Ⅰ组、Ⅴ组差异显著(P<0.05),与Ⅱ组、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FSH:Ⅲ组与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低剂量差异显著(P<0.05);E_2:Ⅲ组最高,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比Ⅰ组高3.19%;PRL:Ⅲ组最高,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P_4:Ⅲ组最高,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红度a~*:Ⅲ组比Ⅰ组和Ⅴ组显著提高11.12%和9.08%(P<0.05);肌肉pH:Ⅲ组显著低于Ⅰ组和Ⅴ组,分别降低3.81%和2.14%(P<0.05);肌肉系水力:Ⅲ组显著高于Ⅰ组11.9%(P<0.05);剪切力:Ⅲ组显著低于其他剂量组(P<0.05);组织学性状:肌纤维密度Ⅱ组与Ⅲ组显著高于Ⅰ组、Ⅳ组和Ⅴ组(P<0.05),Ⅲ组比Ⅳ组、Ⅴ组分别提高29.20%和36.23%;肌肉风味方面,各试验组间氨基酸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适宜的大豆异黄酮(15 mg/kg)能较好地提高坝上长尾鸡卵巢功能、生殖激素水平和肌肉品质。
2021年02期 v.41;No.290 338-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孙鏖;何芳;浣成;李昊帮;伍佰鑫;胡雄贵;易康乐;
通过对3头18月龄安格斯牛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筛选和挖掘与肉牛繁殖活动相关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通过转录组测序,进行表达基因分析、GO和KEGG富集分析以及信号通路筛选。结果显示,共获得61.92 Gb Clean Data,各样品Clean Data均达到6.88 Gb,Q30碱基百分比在92.42%及以上。有15 154个基因在所有组织中都有表达,有4 780个基因只在2种组织器官中共同表达,有5 809个基因只在其中的一个组织器官中表达。下丘脑-垂体-卵巢各组织所表达的基因中,在GO数据库得到注释的分别为2 168,2 101,13 777个,在KEGG数据库中得到注释分别有12 477,12 446,12 176个。在所有KEGG通路中,Notch信号通路(notch signaling pathway)、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neurotrophin signaling pathway)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VEGF signaling pathway)的表达频率最高,说明这些信号通路可能也参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母牛繁殖活动的调节。
2021年02期 v.41;No.290 345-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翟新验;刘林青;张淼洁;张倩;杜建;付雯;王羽新;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感染猪以发热和全身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病程短、病死率高。非洲猪瘟主要流行于非洲国家,随后相继传入西欧、南美洲、东欧,以及亚洲国家,对全球养猪业、食品安全和猪及其产品国际贸易产生了严重危害和深远影响。现结合参考文献和我国非洲猪瘟发生、控制情况,分析了非洲猪瘟病毒传播动力学、传播方式,提出防控非洲猪瘟的主要措施。
2021年02期 v.41;No.290 353-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李东丽;葛桂阳;刘艺;郜艳雪;徐宁;栾美慧;时坤;李健明;冷雪;杜锐;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即牛疱疹病毒1型(BoHV-1)感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给我国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性药物,疫苗免疫仍然是防控该病的有效措施。当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弱毒疫苗2种常规疫苗和亚单位疫苗、DNA疫苗、IBRV基因缺失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4种基因工程疫苗,各种疫苗各有优点。现对上述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BRV疫苗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2021年02期 v.41;No.290 360-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7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魏楠;谷峰;
CRISPR/Cas系统是一种存在于古生菌和细菌中重要的适应性免疫系统,CRISPR/Cas9技术可以实现对特定基因序列进行编辑,目前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基因编辑工具,利用其可以实现对病毒进行基因改造或解析宿主与病毒相互作用,优化疫苗生产和抗病毒动物分子育种等。猪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食品动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角色。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使猪病毒性疾病成我国养猪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现总结了CRISPR/Cas9技术在猪常见病毒性疾病防控中应用,为猪病毒性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2021年02期 v.41;No.290 366-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丁雪燕;王思权;庞胜美;常雅洁;朱国强;
长极性菌毛(long polar fimbriae,LPF)是一种最早发现于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中的CU (chaperone/usher)类型的菌毛,后来该菌毛在其他许多细菌中也得到了鉴定。事实上,LPF不仅作为一种黏附素促进病原体黏附到易感细胞靶向部位,而且参与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和感染组织嗜性。此外,LPF还能增强细菌在宿主细胞中的定植和持续存在能力,并介导宿主的炎症反应。在多种细菌,尤其是在对公共卫生有重要影响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 O157:H7菌株中,已经充分阐明了LPF是必不可少的毒力因子。现综述LPF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操纵子组成和功能、表达调节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LPF介导的细菌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021年02期 v.41;No.290 373-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顾国婧;李博文;李文杰;周志雄;罗艺晨;帅学宏;赵宇;陈吉轩;黄庆洲;伍莉;焦寒伟;
布鲁菌是布鲁菌病的病原体,在世界范围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自噬是细胞的一种代谢方式,细胞在自噬相关基因的调控下清除细胞内病原微生物和吞噬降解受损、衰老细胞器及大分子物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布鲁菌入侵细胞后,能够诱发细胞自噬,而这一复杂的过程需要很多细胞因子的参与,探究布鲁菌引发的细胞自噬已成为揭示布鲁菌致病机制的新热点,现就这一新热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1年02期 v.41;No.290 381-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佳佳;杨彪;陈明星;吴建云;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一直被认为在大脑中合成。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也能够产生GABA,并通过神经通路、血液循环和免疫等方面调节机体,在焦虑抑郁、内脏疼痛、功能性肠病和代谢性疾病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从GABA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途径出发,主要阐述了源于肠道菌群的GABA对机体的调节机制,为GABA、肠道菌群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生产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2021年02期 v.41;No.290 388-392+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7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郑宇慧;薛圣霖;赵岩岩;李胜利;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奶牛因其废弃奶的产生,以及治疗和淘汰等相关费用的增加,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奶牛临床性乳房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生素,而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耐药性病原菌的产生和牛奶中的药物残留等问题。作为抗生素的潜在替代品,乳酸菌在防治病原微生物方面很有潜力,现综述了乳酸菌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作用效果、潜在机制及前景展望,以期为奶牛乳房炎的临床实践与科研提供参考。
2021年02期 v.41;No.290 393-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海慧;王建东;康晓冬;王培柱;吴学青;李颖康;
隐孢子虫是可以感染小反刍动物的肠道原生生物,具有潜在的公共卫生学问题。隐孢子虫可引起人和动物的腹泻和肠道疾病,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死亡。被感染的动物可能是人畜共患型隐孢子虫的宿主,可引起公共卫生风险、农场利润减少和动物福利等问题。隐孢子虫病已被报道是新生牛、羊等反刍动物腹泻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认为是新生羔羊腹泻的第二大诱因,仅次于轮状病毒。羊隐孢子虫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现,不同程度地威胁着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基于此,现就隐孢子虫对羊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常用检测方法,以及我国羊感染的现状进行综述,为其防控提供参考。
2021年02期 v.41;No.290 401-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振华;张喜庆;刘继军;梁小军;李文才;高云航;
畜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但在严峻的疫病防控形势下,动物健康与经济效益仍存在较大风险。空气颗粒物作为一种疾病的传播途径往往被忽视。现介绍养殖环境中空气颗粒物的概念、来源、危害及研究现状等,并进一步概述了相关的研究技术与方法,分析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为完善畜禽养殖业的疫病防控措施,改善养殖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2021年02期 v.41;No.290 407-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