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丽君;黄后双;关继羽;周艳龙;王帅;贺文琦;宋德光;高丰;赵魁;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调控的重要通路之一,多种病毒可通过对该通路的调控而实现对宿主细胞的感染。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 virus, ORFV)被证实能够诱导PI3K/Akt通路的活化。利用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靶向抑制PI3K/Akt通路后,以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FACS)分析该通路的抑制对ORFV感染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抑制PI3K/Akt通路后可使ORFV感染HeLa细胞发生凋亡,该结果表明ORFV感染HeLa细胞产生的凋亡抑制可能与PI3K/Akt通路的激活相关。为进一步明确PI3K/Akt通路介导ORFV感染HeLa细胞凋亡抑制的途径,本研究利用蛋白质印迹法对PI3K/Akt通路3个关键的下游分子GSK-3β、MDM2和Bad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在经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处理后的ORFV感染HeLa细胞中,Bad表达显著上调,而GSK-3β和MDM2的表达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ORFV通过激活PI3K/Akt/Bad信号通路抑制受感染HeLa细胞发生凋亡。
2021年03期 v.41;No.291 413-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4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蔡梦露;章凡;宋亚伟;王玮玉;王浴光;董坤;王新平;
为了研究国内分离的首株E种肠道病毒HY12毒株的非结构蛋白3C的功能,本研究以设计合成非结构蛋白3C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3C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将构建的阳性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BL21中,以IPTG诱导表达3C重组蛋白及应用尿素纯化包涵体的方法纯化重组蛋白。以纯化的3C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6周龄健康的BALB/c小鼠,经3次免疫后,采集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过筛选和亚克隆等过程获得能够稳定表达3C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应用鼠单克隆亚型鉴定试剂盒鉴定出该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抗体类型为IgM。以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和间接ELISA试验鉴定该单克隆抗体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本试验获得了HY12非结构蛋白3C的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检测出牛肠道病毒抗原,为进一步研究E种肠道病毒非结构蛋白3C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2021年03期 v.41;No.291 420-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8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史喜菊;刘艳华;马贵平;李炎鑫;刘全国;赖平安;高志强;徐立伟;
以非洲猪瘟病毒(ASFV)、猪瘟病毒(CSFV)和猪水泡病毒(SVDV)为研究对象,建立可以同时检测和鉴别诊断这3种病毒混合感染的多重荧光RT-PCR方法,并与单荧光RT-PCR进行比较。经荧光RT-PCR标准曲线分析,建立的所有多重和单重荧光RT-PCR扩增效率E值为90%~110%,R~2>0.98,扩增效果良好。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单重荧光RT-PCR检测限相比,多重荧光RT-PCR的Ct值略有升高,但结果仍可达到1~10拷贝/μL。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单重和多重荧光RT-PCR方法特异性均为100%,引物和探针只能扩增出各自的目标病原,无交叉反应。ASFV、CSFV和SVDV单重荧光RT-PCR与多重荧光RT-PCR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8、0.997 8和0.997 6,与单重荧光RT-PCR相比,建立的多重荧光RT-PCR没有产生明显的干扰和敏感性降低现象。对20份CSFV阳性样品、25份ASFV阳性样品进行验证,100%符合;分别从200份血液和300份肉制品中筛查到ASFV阳性8份和10份,并与单重荧光RT-PCR检测结果相吻合。建立的多重荧光RT-PCR方法可以实现1次取样、1次分析,同时检测和鉴别3种病毒的目的,适用于临床样品混合感染的快速筛选。
2021年03期 v.41;No.291 426-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9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崔建涛;侯承尧;党钰茗;徐通;赵宇;田润博;陈红英;
为了建立能够同时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单一或混合感染的PCR检测方法,参考GenBank中PRV gE基因、PCV2和PCV3全基因序列,针对PRV gE、PCV2 Rep和PCV3 Rep基因的保守区域,利用Primer 5.0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随后对其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能够同时检测PRV、PCV2和PCV3的三重PCR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扩增PRV的429 bp、PCV2的273 bp和PCV3的344 bp特异性片段,而对常见的其他猪病原扩增均为阴性。PRV、PCV2和PCV3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 250.0、693.0和91.2拷贝/μL。运用三重PCR和单项PCR检测疑似患有母猪繁殖障碍或呼吸系统疾病的74份临床病料,发现PRV、PCV2和PCV3的阳性率分别为29.73%(22/74)、71.62%(53/74)和58.11%(43/74),且三重PCR与单项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本试验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PRV、PCV2和PCV3的三重PCR检测方法,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和准确性,为PRV、PCV2和PCV3的临床诊断和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2021年03期 v.41;No.291 432-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魏婷婷;刘思颖;杜连昭;李晨;王茜茜;马欣;王兴龙;
为探索猪IL-10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增殖的影响,本研究构建表达猪IL-10的重组腺病毒对其进行过表达研究。根据GenBank收录的猪IL-10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扩增获得该基因,将其克隆至pAdTrack-cmv载体后,转化BJ5183菌株与pAdEasy-1骨架载体进行同源重组,获得pAd-IL-10重组腺病毒质粒。将重组质粒线性化后转染HEK-293A细胞完成rHAd-IL-10重组腺病毒包装,经RT-qPCR、Western blot方法证实获得重组腺病毒可表达目的蛋白。将rHAd-IL-10与rHAd-EGFP重组腺病毒分别感染Marc-145细胞后再接入PRRSVSD16-GFP毒株培养后,利用RT-qPCR、Western blot与TCID_(50)测定等方法检测不同试验组的PRRSV水平,结果显示使用rHAd-IL-10在Marc-145细胞中过表达猪IL-10,可显著促进PRRSV SD16-GFP毒株在细胞内的增殖。本研究成功构建rHAd-IL-10重组腺病毒,并证实猪IL-10过表达可以促进PRRSV SD16-GFP在细胞内的增殖,为后续研究IL-10在PRRSV感染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2021年03期 v.41;No.291 438-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商佳亮;腾召剑;陈立功;倪福太;宋勤叶;周双海;
为了建立鉴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virus, PRRSV)经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与类NADC30毒株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不同毒株的ORF1a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PRRSV特异性引物。经过引物筛选以及对退火温度、引物浓度的优化,建立了应用1对引物鉴别检测经典、高致病性及类NADC30 PRRSV毒株的PCR方法。该方法的反应体系为20μL,退火温度为58°C,引物含量为10 pmol,对经典毒株、高致病毒株和类NADC30毒株cDNA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2.16、138.70和59.30 pg;对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等的检测均为阴性。进而用建立的PCR方法检测2017-2019年采集的38份PRRSV阳性组织病料,结果PRRSV总检出率为100%,其中类NADC30毒株、高致病性毒株与经典毒株的检出率分别为89.5%(34/38)、26.3%(10/38)和7.9%(3/38),并检测到2种或3种不同PRRSV毒株混合感染样本。该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可以用于PRRSV感染临床病例的检测,提示当前河北省部分地区猪场类NADC30毒株已成为优势流行毒株,不同PRRSV毒株的混合感染状态复杂多样。
2021年03期 v.41;No.291 445-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孙燕燕;陈夏辉;李昕;林密;李峰松;贺华丽;包艳芳;杨光;蒋韬;
旨在对口蹄疫A型病毒(FMDV)3种毒株制备的不同抗原进行反应性比较分析,筛选最合适的免疫学诊断抗原,为进一步研究利用该抗原进行血清学诊断奠定基础。分别选择AF/72毒株、Re-A/WH/09毒株制备纯化146S抗原和VP1表达蛋白以及A/GD/MM/13毒株VP1表达蛋白作为备选抗原,利用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GICA),对100份背景清晰的田间样本血清进行平行检测,比较不同抗原的反应性。结果显示,A/GD/MM/13株抗原活性最低,间接ELISA方法检测AF/72株、Re-A/WH/09株纯化146S抗原和VP1表达蛋白对于A型阳性血清敏感性分别为90.00%、86.67%、78.33%和76.67%,与O型、Asia1型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特异性结果分别为95.00%、87.50%、75.00%和70.00%。GICA方法检测AF/72株、Re-A/WH/09株纯化146S抗原对于A型阳性血清敏感性分别为95.00%和83.33%,与O型、Asia1型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特异性结果分别为92.50%和87.50%。本研究通过FMDV-A型不同毒株抗原反应性的比较试验证实,AF/72株纯化146S抗原在间接ELISA和GICA 2种方法中均显示更好的敏感性、特异性,且在纯化过程中,收获量更多、浓度更高,为最合适的诊断用抗原,所建立的诊断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检测结果。
2021年03期 v.41;No.291 451-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晴;谢芝勋;谢志勤;谢丽基;黄娇玲;张艳芳;曾婷婷;王盛;罗思思;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轮状病毒(BRV)是2种引起牛病毒性腹泻症的主要病原体,且经常混合感染,难以区分。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可视化二重荧光RT-LAMP方法用于BVDV和BRV的鉴别诊断。根据GenBank中BVDV的5′端非编码区和BRV的VP6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2套特异性引物,在每条内引物的5′端标记不同荧光基团,经过反应条件优化,特异性、灵敏度和干扰性试验评估后,建立了一种可凭肉眼读取结果的二重RT-LAMP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BVDV和BRV有高度特异,与其他牛病原体无交叉反应,敏感性高,每个反应最低能检测100个BVDV RNA和100个BRV RNA;干扰性小,能同时检测2个不同浓度的模板组合。对144份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BVDV感染率为18.1%,BRV感染率为7.6%,2种病毒混合感染率为1.4%;与荧光RT-PCR方法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0%。结果显示,该二重RT-LAMP方法可鉴别诊断BVDV和BRV,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稳定等优点,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测。
2021年03期 v.41;No.291 457-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栾勇娇;谢芝勋;王盛;罗思思;张蕾;谢丽基;谢志勤;邓显文;张民秀;张艳芳;曾婷婷;范晴;
为探究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感染SPF鸡后体内各组织中病毒的动态分布及排毒规律,将FAdV-4人工感染3周龄SPF鸡,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采集11种组织器官,RT-PCR检测病毒的动态分布,同时定期检测感染鸡的呼吸道和泄殖腔的排毒情况。结果显示,SPF鸡感染后1~21 d胸肌、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腺胃、胰腺、法氏囊、肾脏、胸腺和脑均能够连续检测到病毒,但不同组织器官中病毒载量存在差异,肝脏的病毒载量要高于其他组织器官,表明该病毒主要的靶器官是肝脏。感染后1~21 d呼吸道和泄殖腔能够连续检测到病毒,表明感染的SPF鸡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泄殖腔排毒。感染后SPF鸡的组织器官病毒载量的变化规律和排毒规律具有一定的平行关系,都是先增后减,在感染后5~6 d达到最大值。本试验系统研究FAdV-4感染SPF鸡体内各组织病毒载量的分布以及排毒情况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今后深入研究FAdV-4对SPF鸡的致病性和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2021年03期 v.41;No.291 463-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迪;姬洪卫;王泽东;李晓慧;张力;魏峰;刘全;
森林脑炎又称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 TBE),是由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 TBE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蜱是TBEV的主要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可通过叮咬等方式传播。为了解我国东北地区蜱TBEV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利用RT-PCR对2015年4—6月在吉林省吉林市和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采集的1 155只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BEV总阳性率为2.6%,且仅在全沟硬蜱检出,阳性率为4.7%。用Vero细胞对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获得1株TBEV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该毒株与远东型森张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8.3%,氨基酸同源性为99.1%,氨基酸突变位点比较发现主要毒力位点未发生变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东北地区TBEV的防控监测提供基础依据。
2021年03期 v.41;No.291 469-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9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贾妙妙;王国康;李丽;王红琳;罗青平;邵华斌;曾驰;温国元;
采用原核表达纯化方法,获得建立新城疫病毒(NDV) LaSota株的核衣壳蛋白(NP)。将其作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ND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并对其敏感性、重复性和特异性进行测定分析。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是血凝抑制试验(HI)的50倍,与H9亚型禽流感病毒等其他禽源病毒或细菌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6%。200份养殖场采集的鸡血清检测结果表明,ELISA方法与HI试验的检测符合率为97%。表明该方法可用于临床鸡血清的新城疫抗体检测。
2021年03期 v.41;No.291 475-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时庆贺;马宁宁;刘占;邓梦梦;郭子仪;史志斌;陈陆;王川庆;
为获得有效预防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伪狂犬病(PR)感染的重组活载体疫苗,利用同源重组将PCV2 YY株ORF2和细胞因子佐剂IL-2基因插入rPRV-gE~-/TK~-/EGFP~+缺失的TK基因位点,获得重组病毒rPRV-gE~-/TK~-/ORF2~+/IL-2~+。将重组病毒rPRV-gE~-/TK~-/ORF2~+/IL-2~+及对照rPRV-gE~-/TK~-/ORF2~+、PCV亚单位疫苗、PR活疫苗和DMEM培养液分别免疫小鼠,4周后加强免疫1次,利用PCV2间接ELISA试验、PRV血清中和试验、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细胞亚群及因子测定等评价重组病毒rPRV-gE~-/TK~-/ORF2~+/IL-2~+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构建的rPRV-gE~-/TK~-/ORF2~+/IL-2~+可在BHK-21细胞内表达,免疫鼠产生抗PCV2和PRV的特异性中和抗体,能刺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促使IFN-γ、IL-4和IL-1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的rPRV-gE~-/TK~-/ORF2~+/IL-2~+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免疫效果,IL-2起到免疫增强作用,可作为预防猪PR和PCV感染相关疾病的候选疫苗株。
2021年03期 v.41;No.291 480-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邝启红;李文娅;李垠树;贾雅婷;胡功政;苑丽;
大肠杆菌mgrB变异和携带mcr基因是其对多黏菌素耐药的重要机制,威胁着多黏菌素的临床应用。为了比较mgrB和mcr在猪源大肠杆菌中对多黏菌素耐药的影响,本试验收集165株猪源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多黏菌素敏感性,并对耐药菌的mcr-1~mcr-5以及mgrB进行检测及测序比对分析。结果显示,165株猪大肠杆菌中有147株对多黏菌素耐药(MIC≥4 mg/L),耐药率为89.1%(147/165),147株耐药菌中均未检出mcr-2~mcr-5基因,且仅有1株(EPF25)不含mcr基因。mgrB基因经PCR检测并测序比对后发现mgrB启动子区变异的有104株菌,mgrB编码区氨基酸变异的有11株,在147株耐药菌中占78.2%(115/147)。结果表明比较多黏菌素对受试菌的MIC值及耐药菌mcr-1、mgrB基因变异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关性不明显,猪大肠杆菌对多黏菌素耐药是mcr基因和mgrB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1年03期 v.41;No.291 487-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丁雪粉;张德芳;吕海淼;彭展;闫琛博;杨德新;王新庄;
为了探究兔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及胎龄、维甲酸(retinoic acid RA)、福司柯林(forskolin, FK)、4-羟基三苯氧胺(4-hydroxytamoxifen, 4OHT)、血清(FBS)和血清替代物(KSR)对PGCs分离培养的影响,本试验从E10.5~E15.5的胎兔生殖嵴中分离PGCs,通过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AKP)染色、RT-PCR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在基础培养液中分别添加RA、FK、4OHT、FBS和KSR,结果表明,兔PGCs可以重编程为生殖干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s, EGCs),EGCs可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上皮样细胞和拟胚体;从E10.5和E11.5的胎兔生殖嵴中分离的PGCs,体外培养增殖能力较强;基础培养液中同时添加RA、FK和4OHT时PGCs的集落数量较多,形态特征和细胞活性较好;培养液中加入KSR时,PGCs集落数量较多,形态特征较好。
2021年03期 v.41;No.291 512-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娟;康劲文;刘晓征;颜婉锟;苏仁伟;
胚胎着床是指处于活化态的囊胚与接受态的子宫内膜相互作用并建立紧密联系的过程,该过程分为定位、黏附和侵入三个时期。胚胎着床后,围绕在囊胚周围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广泛增殖并分化为上皮样的蜕膜细胞,这一过程称为蜕膜化。成功的胚胎着床和蜕膜化是妊娠建立的关键,任何一个过程异常都将导致妊娠的失败。孕酮作为调节雌性动物生殖的重要甾类激素,在蜕膜化的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Notch信号通路是和细胞命运决定有关的重要信号通路,其作用贯穿于整个胚胎和成体细胞分化的过程。作为Notch信号通路的核心转录因子,Rbpj在调节该信号通路下游基因的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旨在通过子宫特异性敲除小鼠研究Rbpj在小鼠人工诱导蜕膜化过程中的作用,探讨Rbpj与孕酮之间的关系。通过在小鼠背部皮下埋植不同长度的装有孕酮的缓释管控制人工诱导蜕膜化模型中孕酮的释放剂量,在诱导蜕膜化72或120 h后收集小鼠血清及子宫。结合HE染色观察蜕膜化中各组子宫的形态差异,利用孕酮试剂盒检测血清中孕酮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低剂量孕酮条件下敲除Rbpj导致小鼠的蜕膜化受损,无法维持蜕膜化的状态;适当提高孕酮剂量则可以部分挽救Rbpj敲除小鼠的蜕膜受损;在给予相同剂量孕酮的情况下,Rbpj敲除小鼠血清中的孕酮浓度更低。以上结果说明,Notch信号通路的核心转录因子Rbpj的缺失会降低小鼠子宫蜕膜对孕酮的敏感性,高剂量的孕酮可挽救因Rbpj的缺失造成的蜕膜损失。
2021年03期 v.41;No.291 518-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0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天良;杨雅楠;王彪;蔡原;王欣荣;王立忠;李卓航;赵生国;
为从解剖学水平阐明藏猪肺脏响应高原低氧环境的结构特征。本研究分别采集藏猪及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的左肺,制作血管铸型标本,测定上、下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管径,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血管内壁特征。结果显示,藏猪和杂交猪肺脏动脉结构均呈"树枝状",动脉血管经Ⅰ~Ⅳ级分支后发出毛细血管,藏猪肺动脉各级分支管径均小于杂交猪,但其毛细血管相对丰富。通过分析不同群体肺脏动脉及其分支各部位管径与肺脏质量的相对值(T/W)发现,藏猪群体T/W值均显著高于杂交猪群体(P<0.05),较高海拔的甘南藏猪群体、永登杂交猪群体的T/W值均分别高于较低海拔的泾川藏猪群体和杂交猪群体,但差异均不显著。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甘南藏猪微血管表面存在"环形缩窄"结构和呈"梭形"的内皮细胞核压痕,其数量明显多于低海拔藏猪和杂交猪。因而推断藏猪肺脏较粗的动脉及其分支和发达的毛细血管网有助于提高血流量,进而增加其供氧能力;血管表面较多的"环形缩窄"结构和内皮细胞核"梭形"压痕表明毛细血管发达的前括约肌可增强血管收缩能力,从而保证肺脏中的血氧供应得以快速高效运行。
2021年03期 v.41;No.291 526-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任海;张文香;李佩国;华智杰;梅静;李杜文;
为了研究大菱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基因的序列特征以及其对鳗弧菌金属蛋白酶胁迫后的响应。本试验首次采用RACE技术克隆大菱鲆GPx1基因cDNA全长序列,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975 bp,其中5′和3′非编码区分别是200和346 bp,开放阅读框为429 bp,编码14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预测相对分子质量为16.30 kDa,理论等电点为7.20。同源性分析显示,大菱鲆GPx1氨基酸序列与与棘头梅童鱼同源性最高为85.2%;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大菱鲆GPx1与底鳉和攀鲈GPx1聚为一支。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GPx1基因在大菱鲆的心脏、肝脏、肾脏、胃、肌肉、肠和鳃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中表达量最低。注射金属蛋白酶后大菱鲆肝脏中GPx1在6~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头肾组织中GPx在3和48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12~24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酶活试验结果显示,金属蛋白酶胁迫后大菱鲆肝脏和头肾组织GPx活力分别在6和3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12~72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脂质过氧化物MDA在肝脏和头肾组织中分别于6~72 h和12~7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首次表明大菱鲆GPx1基因在鳗弧菌金属蛋白酶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1年03期 v.41;No.291 532-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4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凯;于潼;于成东;于宁;庄忻雨;汪伟;陈振海;田明尧;金宁一;
研制具有广谱作用的新型纳米重组亚单位疫苗,为新型流感纳米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将跨膜蛋白M2的胞外域(M2e)和H1、H3、B亚型流感血凝素的第2亚单位的保守区域通过4GS蛋白Linker连接至铁蛋白,将M2e-HA2-Ferrtin基因(MHF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将重组质粒转化到感受态细胞BL21(DE3),经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体外诱导表达,通过镍柱纯化,利用不同浓度的咪唑洗脱液洗脱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蛋白产物。经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粒度仪观察其构象及大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表达纯化重组流感蛋白,经PCR扩增出MHF为1 071 bp大小片段,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蛋白产物,重组流感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大小为61 kDa且具有生物学活性,电子透射显微镜观察其构型,可见pET32a-M2e-HA2-Ferrtin融合蛋白形成类病毒样颗粒,大小均一。经纳米粒度仪分析,平均粒径Xav=61.58 nm。本研究成功表达纯化并验证多表位流感纳米蛋白,为新型流感纳米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2021年03期 v.41;No.291 540-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浩;王纯洁;斯木吉德;刘波;敖日格乐;
为研究慢性热应激对西门塔尔牛免疫功能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奥科斯牧场体质量相近、体况健康的西门塔尔母牛16头,在同一天然草场自然放牧,试验分为热应激期和非应激期两个阶段进行。于各试验期最后1 d清晨进行颈静脉采血并制备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和活性。结果表明,热应激对妊娠期西门塔尔牛产生了一定的应激:与非应激状态相比,在热应激状态下,试验牛血清中IL-2、IgA及IgG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TNF-α、IL-1β、CK、LDH、ALT及AST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AKP、IL-4和IgM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慢性热应激导致西门塔尔母牛免疫功能下降致其患病风险升高,慢性热应激对西门塔尔牛组织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
2021年03期 v.41;No.291 557-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范明赫;白洪旭;陈喜莹;宋玉祥;李心慰;刘国文;王哲;杜希良;李小兵;
选择15头健康奶牛与15头酮病奶牛,采集血液与脂肪组织。检测两组奶牛血清中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sterified fatty acid, NEFA)、β-羟基丁酸(BHBA)、葡萄糖(glucose)含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组织中脂解酶HSL的磷酸化水平以及ATGL蛋白表达,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分子IR和Akt的磷酸化水平;利用qRT-PCR检测脂肪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随后从1日龄健康荷斯坦奶牛腹膜网膜和肠系膜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原代脂肪细胞,在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中添加0、0.1、1.0、10.0μg/L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处理3 h,检测IR和Akt的磷酸化水平以及培养基上清中甘油(GC)含量。结果显示,与健康奶牛相比,酮病奶牛脂肪组织HSL磷酸化水平增加、ATGL蛋白表达量增加、IR和Akt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此外,体外添加TNF-α显著增加HSL的磷酸化水平、ATGL的蛋白表达和培养基上清中GC含量,显著抑制IR和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TNF-α导致酮病奶牛脂肪组织脂解加剧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2021年03期 v.41;No.291 562-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婷婷;张静;黄吉成;柳舒;岳占碰;杨占清;郭斌;
为了明确褪黑素在人子宫基质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褪黑素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褪黑素对子宫基质细胞的分化标志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1,IGFBP1)和催乳素(prolactin, PRL)表达的影响;利用二氢乙锭(dihydroethidium, DHE)荧光探针,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 O~(2-))水平,探讨褪黑素在子宫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10μmol/L褪黑素处理子宫基质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和细胞增殖周期没有明显改变,而细胞分化标志基因IGFBP1和PRL在处理6、12、24 h时表达量显著下降;同时,添加10μmol/L褪黑素受体抑制剂Luzindole预处理后可减弱褪黑素对子宫基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褪黑素可显著降低子宫基质细胞中超氧阴离子O~(2-)水平,而褪黑素受体抑制剂Luzindole则可减弱褪黑素对超氧阴离子水平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褪黑素对人子宫基质细胞增殖和细胞增殖周期没有明显作用,但可通过调节O~(2-)来影响子宫基质细胞的分化。
2021年03期 v.41;No.291 569-573+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3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一朵;梁正敏;赵德明;周向梅;
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有望成为解决控制结核传播和感染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从结核的治疗、预防和诊断方面总结纳米技术在结核防治中的应用,分析纳米技术在结核防治应用中的发展前景,并针对其局限性提出建议。
2021年03期 v.41;No.291 574-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田昊伦;范志新;孙颖;王凯;冯全文;郭抗抗;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一种来源于蝙蝠的新型冠状病毒,于2017年1月在华南地区首次被发现,是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α冠状病毒属(alphacoronavirus)的新成员。SADS-CoV主要感染5日龄以内新生仔猪,对初生仔猪的危害严重。SADS-CoV可引发引起剧烈呕吐、腹泻、严重脱水而导致新生仔猪急性死亡,短短4个月造成广东省4个猪场将近25 000头新生仔猪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基于SADS-CoV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SADS-CoV的起源、流行概况、病原学、病毒的诊断方法、潜在的跨物种传播风险与防控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2021年03期 v.41;No.291 580-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鹏飞;杜晓华;蒋韬;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是危害猪、牛、羊养殖业的重要病原。FMDV通过识别宿主细胞膜受体分子并与之特异性地结合,介导病毒粒子侵入并感染宿主细胞进而引发一系列级联反应。FMDV结构蛋白VP1是多功能蛋白,不仅含有主要抗原位点,还含有整联蛋白受体识别位点RGD基序。前期研究发现RGD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功能,而整联蛋白作为宿主细胞跨膜分子,受到外界刺激后也会启动凋亡程序。FMDV在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够根据需要诱导或抑制宿主细胞凋亡,以此创造对自己有利的生活环境。因此,FMDV受体是决定其宿主范围及组织嗜性的关键因素。确定FMDV受体及病毒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探索诱导调亡的机制对预防病毒及开发治疗性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述FMDV RGD受体结合域,宿主细胞不同种类受体与FMDV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互作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FMDV受体和诱导细胞凋亡提供参考。
2021年03期 v.41;No.291 587-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严勇;李新圃;丁学智;严作廷;王胜义;武小虎;李宏胜;王旭荣;
随着奶牛养殖业集约化的发展,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由于抗生素不规范使用,造成大肠杆菌耐药问题频发,给该病的治疗造成困难,严重威胁人类食品卫生及公共卫生安全。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性疾病的流行,本研究对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的致病性、致病因子、血清型、耐药性、耐药机制及防控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更好的防控大肠杆菌性奶牛乳房炎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2021年03期 v.41;No.291 596-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杨敏卉;连思琪;刘家奇;顾宣强;朱国强;夏芃芃;
肠上皮屏障包括柱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肠内分泌细胞、簇状细胞、M细胞以及其他细胞群,这些细胞群与肠道黏膜免疫密切相关,对保护肠道内环境的稳态至关重要。本研究总结肠上皮细胞的功能及其与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关系,包括上皮间充质细胞、免疫细胞和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共同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中扮演的角色,以期为进一步认识肠上皮细胞在肠黏膜免疫中的功能,探索动物肠道疾病治疗新思路提供帮助。
2021年03期 v.41;No.291 603-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6K] [下载次数:6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贺尚文;侯思鲁;李秋月;张慧;徐媛媛;刘晓晔;董虹;
2020年7月饲料添加剂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选择绿色安全的抗生素替代物预防畜牧养殖业中细菌感染是目前面临的重大难题。细菌毒素引起的继发感染和炎症风暴给畜牧养殖业造成困扰,也为动物医学临床治疗带来挑战。中药有效成分以其毒副作用小和良好的抗菌抗炎效果作为候选代替抗天然产物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中黄酮类中药是一类广泛于多种复方单味药中有效成分的主要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细菌毒素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本研究就黄酮类中药主要成分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和查尔酮类抗细菌溶血素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开发中药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为深入研究黄酮类中药抗细菌溶血素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2021年03期 v.41;No.291 61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成磊;刘凌斌;李佳璐;任灵通;赵永聚;
卵巢是雌性动物卵泡发育、黄体形成、退化、排卵以及类固醇激素合成的生殖器官,其在microRNA(miRNA)调控下分泌产生的性腺类固醇激素、前列腺素等多种激素和生长因子,控制着动物机体的发育和生理活动。miRNA作为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和关键调节因子,通过与3′UTR结合调控基因的表达,并通过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主要对miRNA在卵巢发育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miRNA在卵泡发育、黄体形成与退化、卵母细胞成熟、颗粒细胞增殖与凋亡和性腺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miRNA调节卵巢发育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2021年03期 v.41;No.291 618-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