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媛;曾嘉庆;于成东;张金勇;李凯;高旭;鲁会军;金宁一;
用纯化的塞尼卡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 SVV)VP1蛋白,辅以不同佐剂免疫小鼠,分别从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对小鼠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VP1-AL组与VP1-FCA组的特异性抗体一免后7 d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BS组变化不明显。二免后14 d, VP1-FCA组特异性抗体效价达到最高值(1∶163 840),PBS组抗体效价是1∶16(P<0.01);VP1-AL组特异性抗体效价达到最高值(1∶5 120),PBS组抗体效价是1∶16(P<0.01)。中和抗体效价,二免后7 d VP1-FCA组达到最高值(1∶512),PBS组抗体效价是1∶8(P<0.01);二免后14 d VP1-AL组达到最高值(1∶1 024),PBS组抗体效价是1∶16(P<0.01)。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与CD3~+CD8~+在二免后VP1-FCA组显著升高(P<0.05),VP1-AL组极显著升高(P<0.01)。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各试验组均显著升高(P<0.05)。对免疫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表明,IL-4的分泌显著提高(P<0.05),IL-2与IFN-γ变化不明显。本研究利用SVV VP1重组蛋白联合佐剂,VP1-AL组是有前景的候选疫苗,可诱导小鼠体内产生免疫应答且效果良好,为SVV疫苗猪体免疫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021年11期 v.41;No.299 2085-2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周艳荣;郝婉君;卫莹;李洋;柯文婷;肖少波;方六荣;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是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病原。PRRSV对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 PAM)和传代猪肺泡巨噬细胞系(immortalized 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 IPAM)均易感,但在感染早期,PRRSV在IPAM中的感染率显著高于PAM。为了揭示这2种细胞在PRRSV感染后的应答差异,本研究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PRRSV感染的IPAM和PAM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PRRSV感染PAM和IPAM后能够诱导相似的免疫应答,但PAM的免疫应答反应更强;与代谢相关的基因在PRRSV感染的IPAM中差异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PRRSV感染IPAM后下调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在G0/M期,从而促进PRRSV增殖;IPAM抗原递呈相关基因的缺失或低丰度表达可能是IPAM中免疫应答水平较低的原因;Nod-like receptor(NLR)、Toll-like receptor(TLR)、Target of rapamycin (TOR)、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等信号通路在PRRSV感染的PAM和IPAM中激活状态不同,可能导致了PRRSV在这2种细胞中的增殖差异。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PRRSV感染原代和传代PAM后的应答差异补充了有用的数据。
2021年11期 v.41;No.299 2091-2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倩;王金凤;刘立兵;付琦;袁万哲;赵款;马宏伟;马增军;王建昌;韩庆安;
参照GenBank收录的PCV4 ORF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了针对PCV4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的Ct值与标准品在1.53×10~3~1.53×10~7拷贝/μ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值为0.999;特异性强,仅对PCV4呈特异性扩增,与PCV1、PCV2、PCV3以及其他多种猪常见病原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高,最低检测限为1.53×10~1拷贝/μL反应;重复性好,组内、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使用该方法对采集自2013—2020年间河北省10个地区不同养殖场和屠宰场的868份猪组织样本进行PCV4检测,结果表明PCV4的阳性检出率为1.27%(11/868)。ORF2基因测序分析表明,河北省分离株同国内其他分离株的ORF2同源性为98.4%~99.6%。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对PCV4的病原学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11期 v.41;No.299 2101-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牛伟杰;于学祥;高宇;库旭钢;何启盖;罗锐;
非洲猪瘟病毒(ASFV)、经典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目前影响猪群和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的3种病原,且3种疾病临床表现相似,因此,建立一种可以快速检测、区分3种病原的方法十分必要。本研究依据ASFV、CSFV、PRRSV的基因保守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多重荧光PCR可同时检测ASFV、CSFV、PRRSV 3种病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3种病原的检测下限分别达到13,16,26个拷贝;重复性良好,组内及组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CV)均在2%以内。将ASFV OIE标准、CSFV、PRRSV国家标准荧光qPCR作为金标准,同时对180份样品进行检测对比,结果显示,本研究方法对CSFV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59%和100.00%,总符合率为98.89%;对PRRSV灵敏性为92.68%,特异性为98.56%,总符合率为97.22%;未检测到ASFV。使用所建立的方法对839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SFV、PRRSV是当前猪群疾病的主要病原,且育肥阶段猪只CSFV、PRRSV核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保育阶段猪只(P<0.01)。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用于临床样品检测,猪场在防控非洲猪瘟的同时也须加强对CSF、PRRS的防控工作。
2021年11期 v.41;No.299 2107-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10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东;刘红祥;刘秋云;任衍倍;李彬;刘建涛;王群义;刘平;宋姗姗;杜元钊;
为探究2020年底在南方部分地区出现的肉种鸡群以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病毒分离、血清学、动物回归试验,并对分离到的坦布苏病毒E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从样本中检测到坦布苏病毒,并通过接种鸡胚和细胞分离到该病毒;攻毒试验显示该病毒可以对SPF蛋鸡造成严重的产蛋下降,与临床发病症状一致;血清学检测分析显示发病鸡群坦布苏病毒抗体血清学变化显著;E基因测序分析发现该坦布苏病毒区别于目前国内水禽流行毒株,与泰国坦布苏病毒的同源性较高。以上研究结果分析表明造成近期肉种鸡群产蛋下降的病因为一种新型坦布苏病毒。该研究为家禽产蛋下降案例的分析与防控提供了方向与思路,为不同易感宿主坦布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变异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1年11期 v.41;No.299 2114-2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陈淑琴;杜旭彬;鄢坤;廖凯;张成成;郭梦娇;吴艳涛;张小荣;
为快速鉴别GVI-1基因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毒株与其他基因型毒株,根据IBV不同基因型毒株S1基因序列差异较大的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检测GVI-1基因型毒株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该方法在1.0×10~1~1.0×10~(10)拷贝/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对质粒标准品的检测下限可达1.0×10~1拷贝/μL;与GI-1、GI-7、GI-13、GI-19和GI-28等其他基因型毒株和疫苗株均无交叉反应;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5%;应用该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对人工感染雏鸡的口腔和泄殖腔棉拭子进行检测,2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6.7%,且qPCR方法敏感性更高。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GVI-1基因型IBVq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重复性好,可应用于GVI-1基因型IBV流行病学监测和临床分离株的快速筛查。
2021年11期 v.41;No.299 2121-2125+2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魏硕佟;谢婧;熊新雪;马佳睿;李瑞乾;缪西鹏;许立华;
为建立同时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冠状病毒(BCo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这5种牛呼吸道病毒的方法,根据BVDV的5′UTR、IBRV的gB基因、BRSV的N基因、BCoV的N基因、BPIV3的HN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多重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其他牛源病毒及细菌无特异性扩增,对BVDV、IBRV、BRSV、BCoV、BPIV3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3,10~3,10~4,10~3,10~4拷贝/μL。对采集自宁夏地区186份鼻拭子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BVDV、IBRV、BRSV、BCoV、BPIV3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6%(15/186),10.75%(20/186),15.05%(28/186),16.67%(31/186),7.53%(14/186),与单重PCR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可用于牛呼吸道病毒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2021年11期 v.41;No.299 2126-2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8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姚景丽;武静桥;范真玮;张东超;赵微;陈婷;何敬文;金天明;
为构建一种安全有效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与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亚单位疫苗,通过在线生物软件对APP的外毒素ApxⅣ与Pm的外膜蛋白H(OmpH)基因进行T细胞和B细胞表位筛选;将筛选的优势抗原表位序列通过连接肽连接后,构建新肽段(命名为New),并利用在线生物信息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分别将ApxⅣ、OmpH和New基因序列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至真核表达载体GV658,通过双酶切验证目的基因的大小;将新构建的3种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CCK-8试验评估其对细胞的安全性;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外源基因蛋白的转录和表达情况;免疫荧光(IFA)验证重组质粒中外源基因蛋白在细胞中的免疫定位。结果显示,New肽段具有较好的免疫源性,所构建的重组质粒GV658-ApxⅣ、GV658-OmpH和GV658-New双酶切结果与目的基因大小相符,可转染HEK293细胞并成功表达,且对HEK293细胞无明显损伤作用。本研究所构建的3种质粒等比混合,可用于制备APP与Pm二联亚单位疫苗。
2021年11期 v.41;No.299 2132-2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杜谦;杨楠;史腾飞;朱磊;黄勇;童德文;
猪自然细胞毒受体(pNCRs)介导的NK细胞异常激活与多种猪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pNCR1、pNCR2和pNCR3胞外域可溶性重组目的蛋白opNCR1、opNCR2和opNCR3,将重组目的蛋白纯化后分别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抗opNCR1、opNCR2和opNCR3多克隆抗体,ELISA测定效价分别为1∶25 600,1∶12 800和1∶25 600。分离猪血液中的NK细胞,利用制备的兔抗opNCR1、opNCR2和opNCR3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blotting和流式细胞术均能特异性检测到猪NK细胞内或膜上pNCR1、pNCR2和pNCR3的表达。本研究获得的兔抗opNCR1、opNCR2和opNCR3多克隆抗体将为进一步研究pNCRs在病原致病过程中作用机制提供材料。
2021年11期 v.41;No.299 2141-2147+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亦然;戴鑫钧;胡燕萍;毕斯琪;孟祥苗;杨杨;宋厚辉;
利用Tet-On-3G系统构建可诱导表达ESAT-6的THP-1细胞系,研究结核分枝杆菌毒力蛋白ESAT-6在宿主细胞内的生物学功能。首先,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ESAT-6片段和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片段,并与pLVX-TRE3G载体连接,构建pTRE3G-mCherry-ESAT-6。将其与调控质粒pLVX-Tet3G共同转染HEK293T细胞,Dox诱导后检测ESAT-6表达情况。然后,将质粒pTRE3G-mCherry-ESAT-6和pLVX-Tet3G分别与包装质粒psPAX2和pMD2.0G共转染HEK293T细胞,以获得慢病毒颗粒LV-TRE3G-ESAT-6和LVX-Tet3G。接着,将2种病毒感染THP-1细胞,通过Puromycin和G418进行筛选诱导表达ESAT-6的阳性细胞克隆,命名为THP-1/ESAT-6。利用Western blot检测THP-1细胞中ESAT-6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筛选获得了携带ESAT-6的THP-1诱导表达细胞系,并且ESAT-6表达量与Dox剂量和诱导时间呈正相关。最后,对细胞系中表达的ESAT-6进行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ESAT-6能够促进细胞的死亡和IL-1β的分泌。该细胞系的建立为深入研究ESAT-6调控细胞信号通路的功能提供了基础。
2021年11期 v.41;No.299 2148-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盼盼;金鑫;孙建富;李强;李香子;严昌国;尹云厚;
本试验旨在通过RNA-Seq技术来探究油酸和胰岛素在延边黄牛前脂肪细胞分化途径中可能的调控机制。外源性添加油酸和胰岛素对延边黄牛前脂肪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处理96 h后进行转录组测序。试验分为对照组(CON,5%FBS)、胰岛素处理组(I,5%FBS+10 mg/L胰岛素)、油酸处理组(O,5%FBS+100μmol/L油酸)以及胰岛素+油酸处理组(IO,5%FBS+10 mg/L胰岛素+100μmol/L油酸)。各试验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分析结果显示:I组、O组和IO组相比于CON组,分别发现1 488,1 773和1 974个DEGs,且各试验组共有435个相同的DEGs; GO分析表明大多数DEGs与细胞成分组织或生物发生、多细胞有机体过程、生物过程调控、生物调节、代谢过程及细胞过程等生物途径有关;在分子功能上,主要是转运活性、转录调节活性、分子功能调节及催化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O组和IO组的DEGs积极调控脂肪细胞代谢,包括脂肪酸代谢、PPARγ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胆固醇代谢;I组的DEGs参与氨基酸生物合成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以及Wnt信号通路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胰岛素的添加至少部分地加强了油酸本身对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油酸和胰岛素在调节脂肪生成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提供了依据。
2021年11期 v.41;No.299 2167-2175+2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强;薛才华;王梦杰;刘嘉华;张龙飞;屠园园;吴华;
通过AMPK-mTOR通路探讨黑果枸杞花青素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自噬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利用MDC染色检测黑果枸杞花青素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自噬体的影响,通过qRT-PCR、Western blot检测黑果枸杞花青素结合通路抑制剂对AMPK-mTOR通路关键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黑果枸杞花青素可抑制自噬体的聚集,极显著下调AMPK因子的mRNA和p-AMPK的蛋白表达(P<0.01),并极显著上调mTOR因子的mRNA和p-mTOR的蛋白表达(P<0.01);结合雷帕霉素作用后,黑果枸杞花青素极显著下调了AMPK因子的mRNA表达和p-AMPK的蛋白表达(P<0.01),但mTOR因子的mRNA和p-mTOR的蛋白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花青素可以抑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自噬,且可能是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关键因子AMPK进行调控。
2021年11期 v.41;No.299 2176-2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叶睿;周浩;陈婷;孙加节;习欠云;张永亮;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HRH质粒组、D-半乳糖造模+GHRH质粒组、D-半乳糖造模组。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每天500 mg/kg)构建衰老模型,非造模组颈部皮下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在造模第3周,分别按80μg/kg注射pVAX空质粒或pVAX-GHRH表达质粒。在质粒注射后5周,测定结果表明,注射GHRH表达质粒能够显著增加血清中GHRH和IGF-Ⅰ的含量,增加骨小梁面积占比,提高骨量。结果表明,GHRH表达质粒注射后能够改善D-半乳糖导致的动物骨质疏松。
2021年11期 v.41;No.299 2182-2189+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汪娅媛;郭娟;田仰清;严涵;昂艳芬;闫晓霞;严玉霖;
本研究旨在探讨异槲皮苷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异槲皮苷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茜素红染色检测cBMSCs的钙质沉积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碱性磷酸酶(ALP)和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2(SATB2)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LP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JN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SOS1(son of sevenless homolog 1)和激活转录因子2(ATF 2)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异槲皮苷可显著促进cBMSCs的增殖,使cBMSCs的矿化面积增大,ALP和SATB2的mRNA水平及细胞上清液中ALP蛋白含量升高,SOS1和ATF2 mRNA水平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异槲皮苷对cBMSCs的增殖及成骨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且促进cBMSCs成骨分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实现的。
2021年11期 v.41;No.299 2190-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东辉;白玉彬;董朕;陈晨;申涵露;李冰;周绪正;
采用HPLC法测定羟氯扎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色谱柱:Agilent Poroshell EC-C18(4.6 mm×150 mm, 2.7μm);检测波长:292,320 nm;流动相:甲醇-0.1%甲酸-10 mmol甲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80 mL/min;进样量:3μL。结果显示,在该色谱条件下,羟氯扎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中的主成分峰及其杂质均能完全分离。羟氯扎胺(oxyclozanide, OXY)、阿苯达唑(albendazole, ABZ)在100~1 000 mg/L呈良好线性关系;已知杂质2-氨基-4,6-二氯苯酚盐酸盐、ABZ杂质A~F在质量浓度0.06~0.15 mg/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r≥0.999;3,5,6-三氯水杨酸线性范围为5~18 mg/L,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在97.0%~107.0%(RSD≤3%,n=9)。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适合于羟氯扎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的有关物质测定。
2021年11期 v.41;No.299 2196-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靓;马强;李娜;毛彦妮;彭何涛;张蒙蒙;康馨匀;王鑫;王桂琴;
为揭示宁夏地区宠物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及相关外排泵的分子特征。通过分离本地区宠物源MRSA,进行药敏试验和四环素耐药基因检测,并选取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进行外排泵抑制试验;结合生物信息学及分子模拟技术,分析TetK蛋白的进化情况及结构特征;研究TetK蛋白与药物的作用方式,以期发现外排泵蛋白特征与耐药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四环素、多西环素、青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程度较高,且四环素耐药性高于多西环素;外排泵基因tetK检出率较高为54.90%,且该基因的存在与耐药性呈现一定正相关;进化分析可知,检出的tetK基因与Staphylococcus aureus UP403、JY22及Staphylococcus sciuri wo19-3携带基因的亲缘关系最近;分子对接发现,四环素、多西环素和利血平均能与TetK蛋白结合成稳定复合物。利血平具备最低的结合自由能优于四环素和多西环素而结合TetK蛋白,从而抑制外排蛋白对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的摄取及外排。本研究为地区宠物源MRSA的防控,提供一定参考。
2021年11期 v.41;No.299 2204-2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海云;常仁旭;侯林彤;岳学青;徐闯;崔一喆;
本研究旨在探讨藿香(Pogostemon cablin,PC)水提取物在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和改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R)中的作用。于诱导分化第1天,在3T3-L1前脂肪细胞培养板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PC水提液(0.5,1.0,2.5,5.0 g/L),第8天,采用油红O染色和染色比色法对3T3-L1脂肪细胞的脂质沉积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ELISA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的受体γ-2(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2,PPARγ2)蛋白表达情况,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析PC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情况。结果表明,PC水提液能抑制3T3-L1脂肪细胞的增殖(P<0.01),并促进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P<0.05)。随着PC质量浓度的增加,3T3-L1前脂肪细胞内脂质沉积逐渐增加,TG水平逐渐上升(P<0.05)。与诱导分化组比较,PC水提液组(1.0,2.5 g/L)PPARγ2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与成熟3T3-L1脂肪细胞IR组对比发现,PC能极显著促进成熟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P<0.01),改善IR。结果表明,PC可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分化,促进细胞内脂滴的积累并调节糖脂代谢,从而改善IR。
2021年11期 v.41;No.299 2213-2218+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8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晨;董朕;张东辉;李敏;李冰;程富胜;张继瑜;周绪正;
本研究旨在分析头孢噻呋钠在牛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进而为休药期的制定提供依据。20头健康试验牛按体质量以2.2 mg/kg肌内注射头孢噻呋钠,连续给药3 d,分别在最后1次给药后0.5,3,5,7,9 d宰杀所有试验牛并采集背最长肌、注射部位、肝、肾以及脂肪样品。样品用二硫赤藓糖醇提取后,经碘乙酰胺衍生化后调节pH至2.3,最后使用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复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结果显示:给药后0.5 d肾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最高,为3 772.02μg/kg,且所有组织的药物浓度均低于最大残留限量(MRL)。参照EMEA制定的头孢噻呋钠在牛上的MRL,采用休药期计算软件WT1.4计算各组织的休药期,各组织的休药期分别为背最长肌0.00 h、注射部位92.01 h、肝31.77 h、肾68.13 h、脂肪25.74 h,计算可得注射部位的休药期最长,为92.01 h。结果提示,头孢噻呋钠在牛体内代谢迅速,消除较快,建议将休药期定为4 d。
2021年11期 v.41;No.299 2219-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明明;徐兆云;巩宇红;金鑫鑫;袁渤雨;王玮;
小肠存在于富含自由基的微环境中,并且对各种应激源敏感。白藜芦醇是一种抗衰老、抗氧化、抗炎和胰岛素敏感的天然多酚化合物。本研究主要研究白藜芦醇对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揭示白藜芦醇对氧化应激所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用过氧化氢处理IPEC-J2细胞以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评估白藜芦醇对模型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通过分析发现,过氧化氢显著增加细胞内自由基,产生凋亡小体,导致严重的DNA损伤,并显著降低Bcl-2/Bax的比值,同时增加BAD的表达和Caspase-3的裂解。白藜芦醇能保护IPEC-J2细胞抵抗过氧化氢所诱导的凋亡。阻断Akt或Erk通路减弱了白藜芦醇对氧化应激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白藜芦醇通过Erk1/2和Akt通路发挥对过氧化氢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2021年11期 v.41;No.299 2225-2230+2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姜鲲;尹义江;陈峙峰;邓旭明;吕强华;
为研究丁香油口服液对人工感染鸡沙门菌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首先在体外进行细胞免疫荧光试验、抗菌活性测定、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研究丁香油口服液抑制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T3SS)的功能及作用机制。随后,5日龄肉雏鸡经口灌胃沙门菌建立人工感染鸡沙门菌病模型,并给予丁香油口服液治疗,通过感染雏鸡的临床症状、靶器官(肝脏、脾脏和盲肠)眼观病理观察和体质量变化评价丁香油口服液对人工感染鸡沙门菌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丁香油口服液在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显著抑制沙门菌毒力岛1(SPI-1)sipA、sipB和hilA基因的转录,降低效应蛋白(SipA和SipB)和调节蛋白(HilA)的表达,阻断沙门菌效应蛋白SipA的正常转运和抑制T3SS的功能。人工感染鸡沙门菌病治疗试验结果显示,丁香油口服液可有效缓解感染雏鸡的临床症状和体质量下降趋势,降低感染雏鸡的病理损伤。结果表明,丁香油口服液是一种治疗鸡沙门菌病的有效制剂。
2021年11期 v.41;No.299 2231-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傅心雨;石玉华;郑梦洁;吕倩;师福山;
细胞焦亡是一种具有促炎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可分为依赖Caspase-1的经典途径和依赖Caspase-4/5/11的非经典途径,广泛参与肿瘤、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为构建经典途径细胞焦亡的体外模型,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Pro-Caspase-1、H-GSDMD-FL和H-GSDMD-P30,分别连接到相应的载体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3×FLAG-CMV-Caspase-1、Myc-CMV-hGSDMD-FL和pcDNA3.1-Myc-hGSDMD-p30。利用Lipo8000~(TM)试剂将重组质粒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方法验证蛋白表达情况;进一步将质粒共转染至HEK293T细胞24 h后,检测上清中LDH释放情况,提取蛋白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验证蛋白表达及切割情况,并且进行PI染色观察细胞膜破坏情况,验证经典途径的细胞焦亡体外模型是否成功构建。结果显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均成功构建,p3×FLAG-CMV-Caspase-1和Myc-CMV-hGSDMD-FL可在HE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质粒共转染后Western blot检测到GSDMD-FL被Caspase-1切割,切割条带与GSDMD-p30大小相符,上清中LDH水平明显升高,与GSDMD-p30单独转染结果相似,PI染色结果也与上述情况一致,表明HEK293T细胞中经典途径细胞焦亡模型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探究焦亡激活机制以及开发相关药物提供了体外模型。
2021年11期 v.41;No.299 2238-2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道仙;刘莉;陆江;梅素红;袁华根;赵学刚;
本研究旨在探究沸石对慢性肾衰犬结肠尿素转运蛋白B及氨转运体蛋白Rh表达的影响。选取15条2岁左右的中华田园犬,采用肾动脉结扎制作慢性肾衰(CRF)模型,另取5只犬仅腹壁切开作为假手术对照组(SOG)。造模成功后,随机等分成3组:模型组(MD)、低剂量沸石组(LCD)和高剂量沸石组(HCD),SOG组与MD组饲喂基础饲料,LCD组为1%沸石饲料,HCD为5%沸石饲料,试验连续4周。用自动化血液生化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粪尿素氮(FUN),用谷氨酸脱氢酶法测定门静脉血氨,用尿素检测试剂盒测定尿尿素量(uUrea),qRT-PCR检测结肠黏膜尿素转运蛋白B(UT-B)、氨转运体蛋白b(Rhbg)与氨转运体蛋白c(Rhcg)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UT-B、Rhbg与Rhcg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MD组的BUN、FUN及门静脉血氨均高于SOG组,uUrea降低(P<0.01),与MD组比较,HCD组的BUN、FUN、门静脉血氨均显著降低(P<0.05);MD组Rhbg、Rhcg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SOG组(P<0.05),与MD组比较,HCD组Rhbg、Rhcg及LCD组Rhcg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各组间UT-B的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MD组Rhbg、Rhcg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OG组(P<0.05),与MD组比较,HCD组Rhbg、Rhcg的表达降低,MCD组Rhcg表达降低,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UT-B表达无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慢性肾衰犬BUN水平与Rhcg呈强的正相关(r=0.855,P<0.05),与Rhbg呈中等正相关(r=0.769,P<0.05)。以上结果表明,沸石具有促进CRF犬BUN经肠排泄的作用,与结肠黏膜Rhbg、Rhcg的表达下调有关,以添加5%剂量最佳。
2021年11期 v.41;No.299 2243-2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涛;韩昊洋;崔璐莹;董俊升;李建基;孟霞;朱国强;王亨;
为研究高羊毛氨酸硒(selenohomolanthionine, SeHLa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诱导的大鼠乳腺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24只8~10周龄怀孕的Wistar大鼠,分别饲喂不同硒水平日粮(以高羊毛氨酸硒形式添加),并在分娩后4 d通过乳导管注射S.aureus或PBS。即分为正常硒对照组(对照组),S.aureusⅠ、Ⅱ、Ⅲ组(分别饲喂缺硒、正常硒和富硒日粮)。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腺组织中硒蛋白mRNA表达,检测乳腺、血清和肝脏中GPX、SOD、T-AOC和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aureus感染后,组Ⅱ乳腺中GPX1、GPX4和Sepp1的mRNA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GPX1和Sepp1的mRNA表达随着日粮硒的提高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乳腺组织中GPX、SOD和T-AOC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和肝脏中各指标变化差异不显著。与Ⅱ组相比,缺硒Ⅰ组乳腺、血清和肝脏的GPX和T-AOC活力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MDA升高。饲喂富硒Ⅲ组显著提高了血清和肝脏中GPX和T-AOC活力(P<0.05或P<0.01),降低了MDA含量,对SOD活力无显著性影响。综上所述,在妊娠期补充高羊毛氨酸硒可提高机体硒水平,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效缓解S.aureus性乳腺炎的氧化应激。同时,当硒缺乏时,可以导致更严重的氧化应激。
2021年11期 v.41;No.299 2249-2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海琴;贾建磊;侯生珍;魏涛;
为研究蛋白水平对羔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选择初始条件相近、体质量为(3.17±0.52) kg青海省海东地区小尾寒羊双胎羔羊120只,按日粮蛋白水平12%,14%,16%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每组40只,于50日龄断奶,饲养至90日龄后每组随机屠宰6只,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真菌菌群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结果显示,Ⅱ组羔羊平均日增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蛋白水平不同对羔羊瘤胃真菌丰富度影响不显著,多样性指数中Ⅱ、Ⅲ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Ⅰ组,Simpson指数Ⅱ、Ⅲ组显著低于Ⅰ组;在门水平下3组羔羊瘤胃液种共检测出5个菌门。Ascomycota是3组羔羊优势菌,丰度均在70%以上,而Ⅰ组Ascomycota丰度达到96%,显著高于其他2组,Basidiomycota丰度Ⅱ、Ⅲ组达到4%以上显著高于Ⅰ组,其余菌门3组间差异不显著。在属水平下丰度前10的真菌中,Penicillium是3组优势菌且3组丰度均达到15%以上,Ⅰ组Penicillium和Debaryomyces丰度分别达到了20%和50%以上,显著高于Ⅲ组;Ⅱ、Ⅲ组Sarocladium、Aspergillus丰度显著高于Ⅰ组,Ⅱ、Ⅲ组间差异不显著;ClavicepsⅢ组丰度最高,WallemiaⅡ组丰度最高。结果表明,蛋白水平对羔羊日增体质量、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显著,当蛋白水平为14%时日增体质量最高且差异显著,在14%,16%的蛋白水平下羔羊瘤胃内真菌的多样性和结构优于12%组,能够保证羔羊瘤胃有丰富多样的有关纤维消化菌群,为羔羊日后更好的对纤维性饲料的消化利用提供基础。
2021年11期 v.41;No.299 2256-2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施文颖;曹洪战;张昊;宋佳纯;刘刁;芦春莲;
为探讨不同剂量柠檬酸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乳成分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预产期接近、生产胎次相近的长大二元妊娠母猪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个重复,1只猪为1个重复。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基础日粮+0.5%柠檬酸),1%柠檬酸组(基础日粮+1%柠檬酸),1.5%柠檬酸组(基础日粮+1.5%柠檬酸),2%柠檬酸组(基础日粮+2%柠檬酸)。试验周期为125 d,母猪配种后开始预试期7 d,试验期至断奶。结果显示,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1%柠檬酸,仔猪断奶均体质量与其他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日粮中添加2%柠檬酸,乳蛋白含量最高,比对照组提高3.46%(P>0.05)。各试验组乳脂含量均比对照组高,分别提高35.68%,59.08%,48.02%(P<0.05)。与对照组相比,均能明显提高各试验组初乳中IgG含量;在母猪日粮中添加柠檬酸后,分娩当日,各组间母猪血清中IgA、IgG、IgM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0.5%和1.5%柠檬酸2组哺乳期血清中IgM含量比添加1%和2%柠檬酸2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在母猪基础日粮中添加柠檬酸,可增加母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改善初乳乳蛋白和乳脂成分以及抗体含量,进而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均体质量,有效改善哺乳母猪生产性能。
2021年11期 v.41;No.299 2263-2267+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汪亮;李忠秋;何鑫淼;王文涛;唐晓东;刘娣;张冬杰;
为了寻找调控猪NADPH氧化酶1(NOX1)基因转录的转录因子,本研究采用3′端固定,5′端逐渐截短的方法,扩增了NOX1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并将它们分别连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转染PK15细胞后,检测双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根据活性高低判定转录因子可能结合的位置,利用重叠PCR技术定点缺失转录因子的结合序列,再次连入报告载体后,根据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判定是否为NOX1基因真正的转录调控因子。结果发现,NOX1基因启动子区的-1 618~-1 bp区间存在转录调控因子的结合位点,对该区间开展2轮截短试验后,初步判定-1 149~-1 091 bp和-208~-115 bp区间存在正调控元件,-1 091~-1 052 bp区间存在负调控元件。针对上述3个区间,同时结合在线软件的预测结果,定向缺失了-1 104~-1 092 bp,-1 051~-1 043 bp,-1 043~-1 033 bp和-126~-116 bp小片段后,确定-1 104~-1 092 bp和-126~-116 bp区间存在正调控该基因转录的元件结合位点,分别为ZNF384、ELF-1和TBR1。本研究克隆了猪NOX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对可能结合到该区间的转录因子进行了筛选与分析,为后续分析NOX1的转录调控机制,探讨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2021年11期 v.41;No.299 2268-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闫可心;闫宗斌;韩金成;薛书江;于龙政;宋建臣;许应天;
为了弥补常规基因转化法存在的缺点,本研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法探讨了细胞穿膜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s, CPPs)与DNA的最适比例,用转化率探讨了CPPs-DNA复合物的制备条件、保存条件和解冻条件等对CPPs基因转化的影响,再用CPPs基因转化法进行了牛瑟氏泰勒虫p33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进一步验证CPPs基因转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CPPs与质粒pMD19-T最适电荷比为16∶1;CPPs-DNA复合物的最适制备条件为室温孵育30 min;将培养液D_(600)约为0.6的大肠杆菌菌液在-20℃冰箱保存3月的转化率为(5.58±0.19)×10~5 CFU/μg,仍符合常规转化要求。按照所优化的条件成功地克隆与表达了牛瑟氏泰勒虫p33基因。本研究结果将为基因转化提供一种新方法。
2021年11期 v.41;No.299 2275-2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嘉;吴峰洋;杨新宇;樊长林;陈宝江;
本试验旨在研究氨气对肉兔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的影响。选取100只35日龄雌性肉兔于环境控制仓内,控制氨气浓度分别为0.0 mg/m~3(CG组)与7.6 mg/m~3(LAC组),试验期28 d。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检测卵巢组织结构完整性,并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肉兔COCs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拼接与质量评估,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功能分析,同时用荧光定量PCR对5个与卵泡发育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氨气处理后肉兔卵巢组织结构完整性被破坏,与对照组(CG组)相比,LAC组原始卵泡与初级卵泡的数量极显著降低(P<0.01),闭锁卵泡增多(P>0.05)。CG与LAC组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ly expression genes, DEGs)数量为3 345个,其中显著上调DEGs 1 093个,显著下调DEGs 2 252个,其中发现多个与繁殖相关的高表达基因,如SIRT1、KIRREL、IGFBP2、Pik3r1、KDM2B和LHCGR等基因。结合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49个条目,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DNA转录调控、细胞质、核、胞质溶胶成分及各种物质的结合方面。KEGG通路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参与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与孕激素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通路,以及参与细胞增殖和分化、激素调节功能的PI3K-Akt、Rap1、Hippo、FoxO和TGF-beta信号通路等31个信号通路。本试验为进一步阐明氨气影响肉兔的生殖调控提供了依据。
2021年11期 v.41;No.299 2280-2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