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林青;侯承尧;马晓;刘颖;刘芳;金钺;陈红英;
参考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株HENAN-XINX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KF611905)中GP5基因,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BamHⅠ和HindⅢ分别引入到其5′端,RT-PCR扩增NADC30样PRRSV(NADC30-like PRRSV)毒株GP5基因。将扩增片段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BApo-EF1α_Pur_DNA的BamHⅠ和HindⅢ位点,然后扩增含GP5/NA的表达盒,将其导入含高致病性PRRSV(HP-PRRSV)GP5基因的伪狂犬病病毒(PRV)转移质粒pG-GP5/HP-EGFP中,构建重组质粒pG-GP5/HP-GP5/NADC30-EGFP。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RV变异株3基因缺失株rPRV-gE~-/gI~-/TK~-基因组与pG-GP5/HP-GP5/NADC30-EGFP质粒共转染ST细胞,得到携带有HP-PRRSV和NADC30-like PRRSV的GP5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的重组PRV株rPRV-GP5/HP-GP5/NADC30-EGFP。该重组病毒与CRISPR/Cas9-EGFP敲除质粒共转染ST细胞,经4轮病毒空斑纯化得到了无绿色荧光标签的重组病毒rPRV-GP5/HP-GP5/NADC30株。经PCR和RT-PCR证实成功构建重组病毒rPRV-GP5/HP-GP5/NADC30。
2023年08期 v.43;No.320 1587-1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彪;谷尚品;侯晓璇;王孟月;王小娟;谭菲菲;田克恭;
为了解我国类NADC3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毒株的流行和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本实验室2016-2020年获得的64条类NADC30毒株序列进行分析。Nsp2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64株毒株均表现出与NADC30毒株一致的131个不连续的氨基酸缺失。其中,9株在Nsp2区域除该缺失特征外,另含有额外的氨基酸缺失。基于全基因组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61株分布在Sublineage 1.8(类NADC30),3株分布在Lineage 8(HP-PRRSV)。而基于ORF5序列的遗传演化分析结果则更分散,56株分布在SubLineage 1.8,5株分布在Lineage 8,2株分布在Lineage 5(类VR2332),1株分布在Sublineage 1.5(类NADC34)。经RFP4和Simplot生物学软件进行重组分析结果表明,64株毒株中可能有44株为重组毒株,共表现出5种重组模式,其中以NADC30提供骨架,HP-PRRSV提供重组片段为主要模式。重组热点分布在非结构蛋白区域5′UTR~1 500 nt(Nsp1)、5 374~8 177 nt(Nsp4~Nsp9)和结构蛋白区域12 100~13 279 nt(ORF2~ORF4)。RFLP结果表明,64条ORF5序列共存在12种RFLP模式,其中与美国高致病性变异株PRRSV RFLP1-4-4 Lineage1C相同的模式RFLP 1-4-4数量最多,共31株。综上所述,本研究为了解我国类NADC30毒株的遗传演化、重组分析和防控提供借鉴意义。
2023年08期 v.43;No.320 1594-1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牛欣蕊;付朋飞;鲁维飞;张超;褚贝贝;王江;曾磊;
旨在获得用于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实验室检测和临床诊断所需的PRV gE单克隆抗体,用灭活的PRV变异株PRV HN1201免疫BALB/c小鼠,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将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mmune peroxidase monolayer assay, IPMA)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筛选,获得2株分泌PRV gE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F11-3、3-E11-3),抗体亚类分别为IgG2a和IgM,轻链均为Kappa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可与不同PRV毒株反应,而不与PRV Bartha K61反应;Western blot、IPMA、IFA试验结果显示2株单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识别PRV gE蛋白,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Western blot试验鉴定2株抗体的抗原识别序列分别为~(64)GDDRRAGFGSALASLR~(79)和~(156)PPEVPRLRRGPPIVTPERWS~(175)。腹水纯化后的1-F11-3、3-E11-3抗体用于Western blot检测的最高稀释比分别为1∶14 000和1∶12 000,1-F11-3的IFA效价为2~(-14),3-E11-3不可用于IFA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PRV gE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建立快速、高效的PRV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2023年08期 v.43;No.320 1604-1611+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3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艺学;于海英;张鹏举;丛彦龙;
G57基因型H9N2亚型流感病毒是当前威胁我国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原。该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是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拯救了5株具有不同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糖基化模式的病毒。基于交叉血凝抑制结果绘制的抗原图谱显示,这5株病毒存在明显的抗原差异。这种差异与HA上的第21,210,289,304位糖基化位点直接相关,其对病毒抗原性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304,210,289,21位糖基化位点。结果表明,HA糖链可能影响其周围的抗原表位的暴露程度,进而影响抗体与HA的结合,致使具有不同HA糖基化模式的病毒表现出抗原差异。因此,加强对流感病毒位点特异性糖基化的认识,从而更加准确地辨析HA糖基化与抗原距离的关系,对预测特定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以及疫苗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2023年08期 v.43;No.320 1612-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尹文竹;许泽玉;邓碧华;马芳;周明旭;王海燕;卢宇;张金秋;
旨在合成一种直接溶解在生理缓冲溶剂中、可注射的功能化修饰的壳聚糖衍生物作为兽用佐剂,用于替代铝盐佐剂。壳聚糖中的氨基与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中的环氧基团发生加成开环反应,偶联成CS-GTA中间体;再与4-(2-氯乙基)吗啉(ML)发生氮烷基化反应生成终产物CS-GTA-ML。产物通过FI-IR、~1H NMR、Zeta电位等表征手段检测其结构及重要成分的嫁接率;通过溶血试验、细胞活性计数(CCK-8)和组织病理分析(HE)方法评估了CS-GTA-ML的生物安全性,为注射剂型的使用提供了安全保障;配伍H7N9亚型流感灭活病毒,对雌性ICR小鼠和SPF鸡进行皮下免疫,测定对其血凝抑制(HI)效价,并通过流式分析仪初步探索脾淋巴细胞活化能力。结果显示,作为抗原递送系统,CS-GTA-ML在不同pH值的水溶液中均可溶解,其中GTA和ML的嫁接率分别约为53%,15%,且带有15.8 mV的正电荷。当质量浓度在1 g/L以下时,体外脾细胞存活率在88%以上,且对机体重要组成器官无损伤;当质量浓度高达10 g/L时,体外红细胞溶血率仅0.5%左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单一的H7N9疫苗和ISA206+H7N9疫苗对比,CS-GTA-ML有显著的血凝抑制作用。通过相关细胞因子及流式细胞分析发现CS-GTA-ML倾向于CD4~+T细胞分化趋势,具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双重免疫效力。
2023年08期 v.43;No.320 1618-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6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林文;戴佩华;曹龙龙;叶佳雯;惠晓晨;汪文渊;周登元;曹胜波;李秋燕;
为了解华中地区犬细小病毒2型(CPV-2)的流行趋势以及变异情况,本研究于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间采集华中地区的418份疑似感染犬细小病毒的粪便样品,通过PCR方法检测,利用F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并对分离病毒的VP2基因进行氨基酸序列及其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58份病料检测出CPV-2,阳性率为85.65%。病料接种F81细胞后,有23份阳性样品出现明显细胞病变,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观察到明显荧光。VP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中有New-CPV-2a型12株、New-CPV-2b型5株、CPV-2c型6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7.9%~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5.9%~100.0%。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毒株与国内分离株、伊朗、巴西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与意大利、日本、阿根廷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华中地区犬细小病毒防控及研制高效疫苗奠定了基础。
2023年08期 v.43;No.320 1627-1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2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枞嵘;牛欣蕊;郭江涛;鲁维飞;刘忠虎;褚贝贝;付朋飞;王江;
犬2型腺病毒(canine adenovirus-2,CAV-2)主要引起犬科动物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且其传染性极强,全球范围内感染率非常高,但现有的临床防治措施难以完全阻断病毒的传播和快速特异性治疗患病动物。为了获得可用于CAV-2基础病毒学研究和临床诊治所需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将浓缩纯化的CAV-HN45株灭活后免疫BALB/c小鼠,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筛选出2株能分泌CAV FIBER蛋白抗体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系:1-A12-C6、8-A12-B10,抗体亚类分别为IgG2a和IgG2b。腹水纯化后质量浓度为1 g/L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效价为1-A12-C6:1∶8 192; 8-A12-B10:1∶2 048,2株单克隆抗体均不能用于免疫印记试验检测。抗体具有体外中和病毒的活性,1-A12-C6和8-A12-B10抗体的CAV中和效价分别为1∶256和1∶64。本研究单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为建立快速、高效的CAV-2免疫学检测技术和CAV-2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2023年08期 v.43;No.320 1635-1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劭;程晓霞;肖世峰;林锋强;朱小丽;陈少莺;陈仕龙;
细胞自噬在病毒生命周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仍然没有鹅细小病毒(GPV)与细胞自噬关系的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番鸭小鹅瘟病毒(MDGPV)PT株与短喙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SBDS-GPV) M15株细胞适应毒感染番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s)后对细胞自噬的影响,以及细胞自噬对病毒增殖的作用。通过激光共聚焦方法观察自噬标记物LC3-Ⅱ特异绿色荧光聚集颗粒,借助蛋白免疫印迹检测LC3蛋白与p62蛋白的表达量,以及LC3-Ⅰ/LC3-Ⅱ蛋白转化分析,确定GPV感染能够促进细胞自噬发生。利用膜通透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阿洛司他丁、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以及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调控自噬来研究细胞自噬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细胞自噬有利于GPV在MDEFs中的复制。结果表明GPV感染能够诱导细胞自噬,同时细胞自噬有利于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
2023年08期 v.43;No.320 1643-1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怡洁;袁秀芳;徐丽华;余斌;苏菲;叶十一;卢碧凯;蒋利明;张晖;李军星;
本研究旨在调查浙江省猪源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和毒力基因特征。采用标准细菌学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2014-2021年共分离到137个携带ETEC黏附素或肠毒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其中禁抗后平均每年分离到的菌株数量是禁抗前的2倍。肠毒素基因检测结果表明,STb (129/137,94.2%)最常见,其次是STa (64/137,46.7%)和LT (62/137,45.3%);黏附素基因以F18 (56/137,40.9%)最占优势,其次为K88 (28/137,20.4%),未检测到K99和987P及F41等黏附素。上述137个临床分离株中共检测到16种不同的毒力因子模式,平均每8.6个菌株产生一种不同的毒力因子模式;其中39.4%的菌株仅携带肠毒素基因,检测不到经典的黏附素基因,而1.5%的菌株则与之相反。共有81株菌同时检测到肠毒素和黏附素基因,占检出总数的59.1%。在所有被检测的生长阶段,肠毒素STb均为检出率最高的肠毒素,且随着日龄增加检出率逐渐降低。黏附素F18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检出率不断提高;K88黏附素在各个生长阶段均能检出,尤其在产房仔猪中检出率最高。口腔灌服不同毒力因子模式ETEC菌株对小鼠的致死率介于0~40%,攻毒7 d后不同组的小鼠肠内容物中攻毒菌株的带菌率介于0~100%。综上所述,饲料禁抗后浙江省腹泻猪群中ETEC分离率明显上升,所携带的肠毒素以STb为主,黏附素以F18为主。菌株的毒力因子模式复杂,对小鼠的致病力及在小鼠体内的持续存活能力有明显差异,说明小鼠作为猪源ETEC的传播媒介作用在不同菌株间存在较大差异。
2023年08期 v.43;No.320 1651-1657+1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毛惠玲;陈席敏;汤文慧;孙溪晗;冉敏;张露;任玉鹏;
为了解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在川西北高原牦牛中的分布特征及其致病性,本研究用PCR方法对细菌16S rRNA基因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评价了牦牛源K99+F41+菌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分离的34个菌株生化鉴定均符合大肠埃希菌特征。所有菌16S rRNA基因与其他牛源大肠埃希菌同源性达99%以上。各菌株中毒力基因检出率分别为:hlyA 100%、eaeA 100%、K99 11.76%、F17 8.82%、F41 14.7%和Stx1 5.88%;同时携带多种毒力基因的菌株分别为:K99+F41+hlyA+eaeA+8.8%、F17+hlyA+eaeA+8.8%、Stx1+hlyA+eaeA+5.9%、K99+F41+hlyA+2.9%、F41+hlyA+eaeA+2.9%。所有菌株包括O1、O72、O117、O126和O152等5种血清型,其中O152为优势血清型(44.1%)。K99基因同源性分析显示,F2株与人源TEM160株、猪源WS株同源性最高;FR2株与牛源JE86-ST02株、E15042株同源性最高;FR3株与猪源202株同源性100%;H5-2与禽源HYulww1株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树显示,FR2和FR3株与阿根廷牛源ETEC亲缘关系最近,可能存在相似的演化关联。K99+F41+菌株H5-2、F2、FR3、FR2对小鼠LD_(50)分别为3.46×10~8,4.53×10~8,9.96×10~7,5.29×10~(8 )CFU/mL;死亡小鼠均出现肺脏充血水肿,肝脏和脾脏明显淤血变黑,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满稀薄内容物等。本研究为川西北高原地区牦牛大肠埃希菌病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3年08期 v.43;No.320 1658-1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4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富祥;喻永福;朱沛;杨仕标;赵文华;宋建领;高华峰;
为了对云南1起山羊皮下脓肿进行细菌学诊断,本研究从皮下脓肿的脓液样品中分离到2株革兰阳性链状球菌YN220769和YN220770,对2株分离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基因鉴定并分析其药物敏感性。细菌鉴定结果显示2分离株生化特征与加勒多尼亚链球菌(Streptococcus caledonicus)模式菌株CCUG 73951~T一致;与S.caledonicus参考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9.6%~100.0%,与S.caledonicus CCUG 73951~T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9.7%和99.9%;与5株S.caledonicus参考株形成同一个进化分支;根据鉴定结果,将YN220769和YN220770鉴定为S.caledonicus。致病性试验显示2株分离菌对小鼠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株分离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吩等多种抗生物敏感,对磺胺甲恶唑耐药。本研究首次从山羊皮下脓肿分离到S.caledonicus,证实山羊S.caledonicus感染的存在,对山羊S.caledonicus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3年08期 v.43;No.320 1666-1669+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垚垚;毕斯琪;陈标;宋厚辉;杨杨;
为研究分枝杆菌PPE13基因在宿主细胞的生物功能,本试验利用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干扰(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 interference, CRISPRi)构建海分枝杆菌PPE13诱导型敲低菌株。CRISPRi主要包括表达失活的Cas9蛋白(dead cas9,dCas9)和特异性单向导RNA(single guide RNA,sgRNA),通过形成复合体特异性识别相应DNA序列并抑制目的基因的转录。用无水四环素(anhydrotetracycline, ATC)诱导海分枝杆菌PPE13诱导型敲低菌株,提取细菌RNA,利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技术检测dCas9、PPE13基因的表达情况,观察细菌在不同时间D_(600 nm)的变化,分析诱导剂质量浓度和目的基因转录水平之间的关系。使用PPE13敲低菌株感染巨噬细胞并检测胞内菌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在ATC诱导后,dCas9表达水平显著增高。针对PPE13基因设计的4个sgRNA中,sgRNA1对PPE13基因转录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为70%~90%。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敲低PPE13菌株在48 h内D_(600 nm)无明显变化。诱导剂的质量浓度越高,对PPE13基因的转录水平的抑制作用越强。敲低PPE13可降低细菌在细胞内的增殖能力。本研究构建了海分枝杆菌PPE13敲低菌株,为深入研究分枝杆菌PPE13感染宿主细胞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2023年08期 v.43;No.320 1670-1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成森;刘佳;王艳;骆泽礼;宋振辉;张立武;杨晓伟;赵光伟;
为明晰重庆地区1株大鲵源多重耐药维氏气单胞菌的生物特征,本试验对分离菌中CQ-AV1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以及致病性分析。利用二代测序技术中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分离菌进行全基因测序,测序数据经修剪、过滤、去除接头和低质量碱基后,以HGA V1.0软件进行组装并上传至GenBank,并与数据库中已有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VFDB(virulence factors of pathogenic bacteria)和CGE(center for genomic epidemiology)数据库对其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进行注释;将菌株分别腹腔注射健康小鼠和大鲵,观察其对2种实验动物的致病情况,并对发病大鲵的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CQ-AV1株基因组长度为4 782 590 bp, GC含量为58.48%,共编码4 323个基因,另有假基因62个,GenBank中的注册号为RZII00000000.1;系统进化树显示该菌与猪源维氏气单胞菌菌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与鲈鱼源和罗非鱼源菌株亲缘关系次之,与人源菌株亲缘关系最远;致病性试验显示该菌对小鼠和大鲵均可致死,大鲵脏器主要表现充血、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特征,VFDB注释显示该菌共有7大类毒力因子,分别是气溶素、溶血素、直接血红素摄取蛋白系统、菌毛相关蛋白、鞭毛相关蛋白、Ⅱ型分泌途径蛋白和Ⅲ型分泌途径蛋白,与毒力相关基因总共有320个;CEG数据库比对该菌携带氨基糖苷类aac(3)-IId、β内酰胺类bla_(TEM-1B)、bla_(CEPH-A3)、AmpS和磺胺类Tet(E) 5个耐药基因。本试验为研究维氏气单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致病性及耐药特征等方面提供参考。
2023年08期 v.43;No.320 1677-1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6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连凯琪;孟蕊;王梦婷;张向丽;王国栋;张明亮;张坤朋;周玲玲;
为了探究4-萜烯醇对沙门菌(Salmonella)的作用机制,首先通过刃天青指示剂测定4-萜烯醇对沙门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借助抑菌曲线评价其抗菌效果;其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评价4-萜烯醇对沙门菌整体形态的影响;使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沙门菌胞内的ATP、碱性磷酸酶的泄露情况,探究4-萜烯醇对沙门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核酸凝胶电泳分析4-萜烯醇对沙门菌DNA的作用。结果显示4-萜烯醇对沙门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效果,其MIC为0.016 mol/L;抑菌曲线证实1 MIC的4-萜烯醇至少在24 h内能够完全抑制沙门菌的生长;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4-萜烯醇处理过的沙门菌表面变得粗糙、菌体皱缩、黏连;随着4-萜烯醇浓度的升高,沙门菌胞内ATP含量显著下降,碱性磷酸酶、核酸、蛋白质发生明显泄露,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核酸凝胶结果显示4-萜烯醇对沙门菌的DNA没有结合及降解作用。本研究表明4-萜烯醇对沙门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效果,主要通过增加沙门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其内容物发生泄露、菌体皱缩变形等,从而抑制沙门菌。
2023年08期 v.43;No.320 1684-1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6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俊;陈剑锋;张欣欣;赵思雅;禹海杰;赵海云;崔国林;
为探究引起1例就诊宠物猫腹泻病原,揭示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本研究采集腹泻病猫肛门拭子,通过细菌分离培养、PCR扩增、MLST分型和血清凝集试验进行鉴定。进一步开展生长曲线测定、生化特性鉴定、运动性试验、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特点。结果显示,引起该宠物猫腹泻病原为长湾泥沙门菌,命名为SJ201201,ST型为ST3918,血清型为17:a, 1,5:-,生长趋势与鼠伤寒沙门菌ATCC14028无显著性差异,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属细菌典型反应特征,在半固体琼脂中的运动性与鼠伤寒沙门菌ATCC14028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长湾泥沙门菌对15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腹腔注射感染小鼠后,10~9,10~(8 )CFU/只感染剂量在感染后24 h内小鼠全部死亡,10~(7 )CFU/只感染剂量死亡率为80%,10~(6 )CFU/只感染剂量死亡率为20%,发病死亡小鼠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沉郁、被毛粗乱、眼角分泌物增多等临床症状。结果表明,长湾泥沙门菌SJ201201具有沙门菌属一般生物学特性,并且对小鼠具有一定致病性。本研究首次从国内宠物猫样本中分离获得长湾泥沙门菌,为长湾泥沙门菌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丰富沙门菌属细菌的流行病学资料。
2023年08期 v.43;No.320 1690-1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梓文;尹德恩;满永恒;郭磊;马友记;
白细胞分化抗原1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CD14)是由成熟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多态类炎症细胞因子,在细胞激活、免疫反应调节和机体炎症反应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到目前为止,关于CD14基因在绵羊乳腺炎乳腺组织发生过程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为分析CD14基因的序列以及在临床型乳腺炎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本研究基于NCBI网站已公布的绵羊CD14 CDS序列,对该基因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使用qRT-PCR、Western blot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CD14 mRNA及其蛋白在健康和临床型乳腺炎绵羊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绵羊CD14为疏水性不稳定蛋白、分泌蛋白,在进化过程中CD14基因高度保守趋于稳定。qRT-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临床型乳腺炎乳腺组织中CD14 mRNA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CD1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在健康绵羊乳腺组织细胞中的CD14蛋白主要存在于基质细胞中,而在临床型乳腺炎乳腺组织中于乳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中均强烈分布。这可能是由于CD14基因表达的上调,导致患临床型乳腺炎乳腺组织中基质细胞与乳腺上皮细胞中炎症反应加剧。为进一步研究CD14基因在绵羊乳腺炎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了基础信息。
2023年08期 v.43;No.320 1696-1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梦霞;朱召岩;于燕鸽;王冰欣;昝瑞隆;田亚东;孙桂荣;韩瑞丽;蒋瑞瑞;康相涛;闫峰宾;
为探究鸡MyD88基因对巨噬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构建MyD88基因过表达质粒,以及合成MyD88基因干扰片段,并分别转染至鸡巨噬细胞(HD11)细胞中,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及qRT-PCR方法检测过表达和干扰MyD88对HD1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MyD88过表达可显著降低HD11细胞活力(P<0.05),下调促增殖标志基因CCND1和PCNA的表达水平(P<0.05),上调抑增殖标志基因P21的表达水平(P<0.05),减少S期细胞数,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增加HD11细胞凋亡率,上调促凋亡基因Caspase 3、Caspase 9和Bax的表达水平(P<0.05)。干扰MyD88可显著提高HD11细胞活力(P<0.05),上调促增殖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G1期细胞数,增加S期细胞数,加快细胞周期进程,降低HD11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MyD88基因能抑制HD11细胞增殖,促进HD11细胞凋亡。
2023年08期 v.43;No.320 1703-1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6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巍;陈贵才;胡伟莲;戴德慧;
为探索黄芪多糖APS10-100组分的单糖组成及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对比了黄芪多糖APS10-100组分及黄芪粗多糖中的单糖组成。96只ICR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PS10-100及黄芪粗多糖低、中、高剂量给药组(50,100,200 mg/kg)等8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制备免疫抑制小鼠,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共给药30 d。给药结束后测小鼠体质量,采血后脱颈处死各组小鼠,取肝脏、脾脏及胸腺等脏器测质量并计算脏器系数。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IFN-γ、IgG含量及肝组织中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液中T细胞分型。结果显示,黄芪多糖APS10-100组分单糖组成主要为GalA、Glc、Gal及Ara,物质的量的比率为0.43∶1.0∶0.16∶0.39,与黄芪粗多糖有所不同。与对照组比,高剂量APS10-100与黄芪粗多糖均能抵抗CTX所致的体质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高剂量APS10-100可极显著降低肝脏及脾脏指数、肝组织MDA含量(P<0.01),极显著升高外周血中IFN-γ、CD3~+CD4~+、CD3~+CD8~+、CD4~+/CD8~+及肝组织GSH-Px活性(P<0.01),显著升高外周血中IgG水平(P<0.05);高剂量黄芪粗多糖能显著降低肝脏指数(P<0.05),显著升高IFN-γ、CD3~+CD4~+及CD4~+/CD8~+(P<0.05)。结果表明,黄芪多糖APS10-100组分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对CTX所致小鼠免疫抑制具有保护作用,其效果优于黄芪粗多糖。
2023年08期 v.43;No.320 1710-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5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武小庆;吴华;陈鑫磊;沈童;李金铭;王硕;行倩文;刘波;舒美玲;曾雨薇;张志轩;
探究低氧条件下,菊苣酸(cichoric acid, CA)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体外H9c2大鼠心肌细胞低氧模型,设常氧组、低氧组、低氧+CA组和低氧+红景天苷组,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大鼠心肌细胞的细胞周期,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相关因子周期蛋白T2(cyclin T2,CCNT2)、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9(cyclin-dependent kinases 9,CDK9)和叉头盒蛋白1(forkhead box prote1,FOXP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G0/G1期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S期和G2/M期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极显著下调CCNT2、CDK9和FOXP1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与低氧组相比,低氧+CA组G0/G1期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G2/M期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显著上调CCNT2(P<0.01)mRNA表达,上调CDK9和FOXP1的mRNA表达(P<0.01)和蛋白表达(P<0.05);低氧+红景天苷组G0/G1期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S期和G2/M期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极显著上调CCNT2、CDK9和FOXP1的mRNA表达(P<0.01),显著上调CCNT2和CDK9的蛋白表达(P<0.05),极显著上调FOXP1的蛋白表达(P<0.01)。结果表明,CA能通过促进增殖相关因子CCNT2、CDK9和FOXP1的表达,有效保护低氧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增殖活性,缓解低氧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周期阻滞现象,为CA作为低氧保护剂和畜牧业新型植物源低氧保护性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2023年08期 v.43;No.320 1720-1724+1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4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皇甫和平;贾含笑;孙彦婷;薛通通;彭志锋;王宏魁;董青;曹素芳;
为了解近年来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的药物敏感性及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以204株G.anatis为对象,选取11种抗菌药,用纸片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随后从中随机选取30株进行gyrA、parC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并分析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编码氨基酸的突变情况。结果显示,试验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达86.76%以上,对头孢曲松与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27%和7.35%;99.02%的菌株耐3种以上药物,92.16%的菌株耐6种以上药物,其中有6株对11种药物全部耐药;30株G.anatis全部扩增出parC基因,其中22株扩增出gyrA基因,GyrA亚基存在Ser83→Phe、Asp87→Ala/Tyr/Asn和Asp139→Tyr 3个位点氨基酸置换,ParC亚基存在Thr84→Ile、Glu88→Gly、Ala94→Val和Gly179→Val 4个位点氨基酸置换,敏感菌株不存在氨基酸位点突变,中度敏感菌株发生了3处氨基酸的替换,94.7%的耐药菌株发生了4处及以上氨基酸位点的置换。结果表明,G.anatis分离株产生了严重的多重耐药性;该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与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编码氨基酸突变的关系密切,突变位点数量与耐药程度呈正相关;推测GyrA83、GyrA87和ParC84位氨基酸的突变对耐药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余4个位点对突变起协同增强作用。
2023年08期 v.43;No.320 1725-1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7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启蒙;张云秋;黄琴;高智清;
为了评价纳米氧化锌颗粒(ZnO NPs)对17℃猪精子保存质量的影响,本试验在17℃保存猪精子稀释液中添加20,50,100,200 mg/L ZnO NPs,对保存精子质量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添加50 mg/L ZnO NPs可以显著提高保存精子的总抗氧化能力(P<0.05),降低保存精子丙二醛含量(P<0.05)。50,100,200 mg/L ZnO NPs处理组精子膜完整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架蛋白和膜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5),100,200 mg/L处理组精子全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且定位于精子鞭毛中段和主段。ZnO NPs添加不影响cAMP/PKA信号通路。推测ZnO NPs可能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来有效提高猪精子活力,消除过量丙二醛,提高猪精子蛋白磷酸化水平,从而提升膜完整性。
2023年08期 v.43;No.320 1746-1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桂福星;仲崇华;黄欢;杨萍瑞;林育霖;黄月;李依然;柳硕;毕师诚;曹立亭;
为探讨中药复方对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24只来航公鸡随机分为3组,中药复方Ⅰ、Ⅱ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中药复方组分别添加中药复方Ⅰ、Ⅱ,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70 d。分别于试验前和试验结束称量鸡体质量,并记录每日采食量;分别于正式试验61,63,65,67,69 d采集试验鸡精液,检测精子密度、活力和畸形率,通过试剂盒检测公鸡精浆抗氧化性能;试验结束后采集翅下静脉血,并处死试验鸡摘取脾脏、肝脏及睾丸计算其脏器指数,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qRT-PCR检测睾丸组织AR、Bcl-2、Bax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中药复方Ⅰ、Ⅱ对公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组中药复方均能显著提高试验公鸡的精子密度(P<0.05),其中,复方Ⅱ极显著提高精子活力(P<0.01);中药复方Ⅰ、Ⅱ均能提高精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其中,复方Ⅰ可显著升高精浆GSH含量(P<0.05);中药复方Ⅰ极显著提高公鸡睾丸AR基因表达水平(P<0.01),显著升高Bcl-2/Bax的比值(P<0.05),中药复方Ⅱ可显著升高公鸡睾丸Bcl-2的表达水平(P<0.05),Bax基因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可为应用中药复方提高公鸡精液品质提供参考。
2023年08期 v.43;No.320 1753-1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3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尹钰锋;李铭;张伟;何雨欣;杨威;王桂华;余丽芸;张冰冰;徐闯;
为了探明绿原酸(CGA)在围产期奶牛肝细胞脂沉积的治疗作用,本试验提出CGA抑制内质网应激(ERS)缓解高游离脂肪酸(FAs)引起犊牛肝细胞脂沉积的科学假说。体外分离培养原代犊牛肝细胞添加刺激并分组,添加FAs刺激的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CTRL组、FAs组、CGA组、CGA+FAs组。添加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 TG)刺激的细胞也分为4组,分别为CTRL组、TG组、CGA组、CGA+TG组。通过CGA对TG诱导ERS的缓解作用可以验证其影响犊牛肝细胞脂沉积的途径。样品分组后拟运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技术,检测各组ERS指标(ATF6、PERK、IREI、CHOP、GRP78)、脂合成指标(FAS、SREBP、ACC1)和脂滴形态分布。结果表明,添加FAs与TG刺激后,犊牛肝细胞脂滴分布呈上升趋势,ERS指标(ATF6、PERK、IREI、CHOP、GRP78)、脂合成指标(FAS、SREBP、ACC1)的蛋白表达量升高,而添加CGA后,两种刺激组的脂滴分布、ERS指标(ATF6、PERK、IREI、CHOP、GRP78)、脂合成指标(FAS、SREBP、ACC1)的蛋白水平较刺激组均有缓解。可以看出CGA可以缓解由FAs引起的脂沉积,并且CGA对TG诱导的ERS起到缓解作用,因此CGA抑制ERS减缓高FAs引起的犊牛肝细胞脂沉积。
2023年08期 v.43;No.320 1759-1764+1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